農歷五月二十四號這天,馮云山起了個大早。
前世,這天是他最愛的外婆的生日,所以他記得很清楚。時候,每逢這天,他便會一早起來,一個人走一段山路,來到四里外的外婆家,享受一天的美味和外婆的關愛。
想到這里,馮云山不由嘆了口氣,外婆早在他上學的時候就已過世,如今他更是穿到這一百六十多年前的奇特世界,心中的思念,就更加無處可托了。
“急報!圣王,有緊急軍情來報!”曾觀瀾急沖沖地闖進道州縣衙后院的馮云山房間。這個房間,也只有曾觀瀾、羅大綱等少數幾個人可以不稟報就直接闖入。
“哦,觀瀾,看你眉間飛舞,想必是什么大喜事吧?”被拉回思緒,回到現實的馮云山輕笑道。
“大喜啊!圣王,是大喜事!”曾觀瀾失去以往的沉穩,掩飾不住的喜悅洋溢在臉上,接著道:“還不止一件!”
“啊?不止一件大喜事?你倒是啊,還敢跟我賣關子了?”馮云山不禁被曾觀瀾吊起了好奇。
“屬下不敢,過于激動而已。圣王,今晨剛到的急報,圣二軍軍帥陳德風和水一總制蘇三娘兩人昨夜率圣軍偷襲永州成功,一舉攻下永州府城!圣王,這是我們太平圣軍攻占的第一個府城。”曾觀瀾激動地道。
“太好了!”馮云山聽到占領了永州城,也興奮地一拍大腿,站了起來。來回走了兩步,忽覺不對,問道:“那還有呢?不是不止一件喜事么?”
“對啊,圣王,原諒屬下,屬下實在是太興奮了!還有就是羅將軍勸降了寧遠守兵,兵不血刃地占領了寧1遠縣城。”曾觀瀾顯然已經沒把占領寧1遠縣城放在心上了,畢竟,相比永州城來,寧遠只是個縣城,而永州可是真正的州府之城。
“還真是大喜事啊,雙喜臨門!觀瀾,你立即起草告示,命人多多抄寫,在道州、江華、永明、寧遠等地張貼,宣布我太平圣軍占領州府的天大喜事,讓圣軍將士也與民同樂一番,同時也能告知百姓,我太平圣軍的實力!讓那些地方鄉紳安心臣服我圣國治下,不要再出現像江華王氏兄弟那樣圖謀不軌!”馮云山授意道。
“圣王放心,屬下這就去辦妥!”曾觀瀾轉身告退。
馮云山走到墻邊,看了看墻上的大清疆域圖,低聲自言自語道:“如此一來,永州府的大半均已被我所占。按照歷史上太平軍的進軍路線,是時候攻占桂陽和郴州了。那里可有三四萬礦工和湘南的天地會眾等著招募。”
在道州城的這些天,馮云山發動圣軍招募鐵匠,又動員道州城內上萬圣軍牌尾,搜集城內和城郊村寨的廢銅廢鐵,鑄制大銅炮鐵炮三百余尊,加強火炮儲備。
目前太平圣軍中的火炮都是繳獲所得,大不一,種類也多,有些火炮甚至找不到對應的大的炮子,只能以牌尾臨時打磨的石彈充當,威力大減。苦于這個時代的制造工藝和慘不忍睹的煉鋼水平,馮云山一時間也并無好的辦法予以立即改進。
不過,馮云山發現,原來的鑄鐵和廢鐵大多是白口鑄鐵和熟鐵,而他曾經學過粗淺的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課程,大致還是知道白口鑄鐵雖然含碳量低,但里面的碳部以滲碳體形式存在,因此斷口呈亮白色。
由于有大量硬而脆的滲碳體,白口鑄鐵硬度高、脆性大、很難加工,傳熱性能也不夠。而灰口鑄鐵就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于是,馮云山用他僅有的一點鋼鐵冶煉知識,讓鐵匠們做了個密閉的退火爐,將原來的鑄鐵和熟鐵重新融化,加入一定的木炭和石英砂,得到的鑄坯件在密封的退火爐中進行熱處理,這樣得到的鑄鐵組織中變有呈團絮狀的石墨成分,斷口也呈現灰色,雖然無法測定成分,不知道是不是灰口鑄鐵,但起碼比較接近了。
這種類似的灰口鑄鐵,鑄造性更好,減磨性,耐磨性好,熔化配料亦簡單,并不多支出什么費用,關鍵是導熱性能好了很多。鐵匠鑄造好鐵炮后,炮手一試驗,發現連續幾發炮彈后,鐵炮膛內比原有的火炮膛內溫度要低不少,這就解決了原有火炮的容易炸膛問題,火炮連續發炮速度提高不少。
馮云山要求,新鑄的火炮按照口徑大,統一標準,不再用尺寸衡量,換算成厘米。最重要的,炮管口徑和炮子的吻合精度要高。炮子要塞入炮管,肯定是要比炮管口徑略,太大或者一樣就難以塞入,但過又會造成縫隙過大,火藥爆炸后的高壓煙氣大量泄漏,造成炮子發射無力。
沖天炮,大的口徑統一為1厘米,長7厘米,重約7斤,配以四輪木制炮車承載。此炮只適合城頭或山頭固定防守。的口徑統一為8厘米,長54厘米,重約18斤,可抬可拉,配以木架支撐,適合野外作戰。
普通火炮,大的口徑移動不便,并沒鑄造,只是中口徑,分為口徑115厘米、8厘米、6厘米三類。
其余火炮因無參考,道州城內工匠水平低下,無法自制。馮云山身也不擅長武器研究,加上精力有限,便暫時作罷,等接觸洋人,從他們身上再想辦法得到最新式的火炮吧。
而廖大妹遵照圣王要求,組織繡錦營,并開出適當工錢召集城中民婦,一道縫制黃、紅、藍、青色四色軍服以壯軍容。前期太平圣軍因為是牌尾的后軍組成,根沒有統一的服裝,最多頭系紅布包頭,后面加入的天地會眾等民壯更加是衣著五花八門,甚至有些連紅頭巾都沒統一。
從后世過來的馮云山心里清楚,軍隊服裝看起來只是一件衣服的事,其實遠非如此。軍隊,是一個戰爭團隊,需要一股氣勢,而服裝的統一,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提升這個團隊精氣神的方法。戰場上,服裝統一的話,戰友一眼便知,不但能相互支援,還有種一起戰斗的氛圍。對于指揮官,也是能立即判斷敵我優劣,調配兵力。相對于外部民眾,統一服裝的一支軍隊,給人以強大的視覺沖擊,有極強的震懾力。
現在,太平圣軍已經開始壯大,有一塊地盤,又繳獲些布料,是時候統一軍服了。這個滿清時代,都是以黃為尊,馮云山也不能標新立異,盡管骨子里,他更喜歡紅色一些。于是,圣王御林軍配以橙黃軍服,后勤軍配以淺黃軍服,圣一軍配以赤紅色軍服,圣二軍配以藍色軍服,圣三軍配以青色軍服,加以區分。
“還是要趁太平軍主力在長沙吸引清廷注意力的時候,加快自己的發展。要不然原以為自己穿過來,有著比這個時代多出16年的知識和眼光,發展起來輕而易舉,現在想要著手,才發現根不是那么回事。這是整個一連串的系統工程,就算我知道航母圖紙,也無法制造,首先連塊厚鋼板都無法造出,更別無縫壓力鋼管、工業齒輪之類的了。”
“不別的,連夏塞波步槍這種我即便有點了解,也無法生產出來。起碼,連火帽里的*雷*汞*就沒辦法研制,用硝酸和水銀反應生產*硝*酸*汞*,再加入酒精,稍稍加熱,繼而生成雷*酸*汞。不這個溫度現在這個時代無法控制,稍低反應不徹底,高了又隨時有爆炸的風險。單這個硝*酸,目前也無法大量制備,以現在的條件,無法電離,就要先制造出濃硫酸,才能利用硫酸制造硝酸。等有了硫磺礦,倒是可以研究下,老師講過的那種古老的鉛室法來制點濃硫酸看看。”馮云山一邊自嘲著,一邊盤算。
“報圣王,寧遠羅將軍又傳來急報!”親衛卒長林始發敲門。
“拿來,我倒看看這個羅大綱又有什么急訊送來。”馮云山有點奇怪,今早剛接到攻克寧遠的戰報,這才過去一個多時辰,又有新情況了?
接過信報看了看,馮云山不禁大笑。
“太好了,剛想瞌睡,這大綱兄弟就送來枕頭了!”馮云山見林始發莫名其妙的看著自己,不明白的模樣,也不解釋。
羅大綱的急報,的是探知桂陽郴州清軍兵力空虛,他同林鳳祥、李開芳分三路進軍桂陽郴州之事。另外,又提到得知桂陽城郊有硫磺礦和清軍的火藥工場的消息,還有寧遠和藍山兩縣交界的九嶷山里發現硝石礦場的消息。這幾大消息連環沖擊,將馮云山樂的是差點蹦起來,礙于林始發在身邊,為了保持圣王的光輝形象,才強忍住。
不過,馮云山覺得這幾樣事情都關系重大,甚至比攻克個縣城還重要。桂陽郴州之地,就是馮云山的重點目標。歷史上,太平軍在那里招募的礦工組建土營,精通地道爆破之法,可是太平軍后來一路攻克武昌南京的關鍵力量。還有郴州一帶的天地會眾上萬,久與地方清兵周旋,斗爭經驗豐富,也是一股精兵,不容有失。
作為工科出身的馮云山,對桂陽這個聞名于世的千年礦都,早就知曉,更別現在又發現硫磺這樣難得的礦產。當下,馮云山放棄想去永州府城的打算,決定領兵親至桂陽。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