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這個天國不太平 正文 第232章 修訂版《圣國田畝制度》

作者/三江口水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又是一陣急促的鑼鼓聲,臺上,那名威嚴的圣王露出了笑容,仿佛剛才下令處決上千人犯的事情,根不是他做的一樣。

    “好了,處理了滿清韃子的污垢,現在忘掉那些不快,聽聽王宣講新的政策。”

    “首先王要明的是,除了剛才的頭目外,其余的數萬叛亂者,經過調查確認,大部分是被剛才的惡賊蒙蔽,誤信了他們的鬼話,這才走上叛亂、跟王作對的錯事!”

    “因此,王將他們當中,被蒙蔽誤導和被脅迫的廣府地百姓,共一萬三千余人,已經釋放,送其歸家。其余的殺死眾多客家人和佛山鎮百姓,多有惡行,需要加以懲戒,數年后再使其歸家。”

    “今日在此,王要奉勸一句,眾位不要相信那些蠱惑人心的一派胡言。兩廣之地,尤其是廣東一地,王從未準備要將所有人的土地部收繳,更別要將諸位良善的鄉紳、廣府土人百姓的田地收繳了!”

    “但是,王可以明確地,像剛才被處決的那1356名那樣的為惡之輩,他們的田地、財產,我討虜軍便要將之部收繳,用以賠償給那些被他們毒害的百姓!他們的田地,也會被被圣王王府收繳,用來低息出租給無地的百姓長期耕種。因此,王在一句,只要你不作惡,不替滿清韃子賣命,王和討虜軍,不但不會收繳你們的田地和財產,還會加以保護!”

    “不過,王規定的兩條,必須做到!一是必須交納糧稅。王不承認滿清韃子的一切功名,除了參加討虜軍的軍屬根據規定可以減免糧稅外,其余所有人,包括王府官員,也必須按規定交納糧稅!”

    “二是所有田租,都必須遵守王府規定的減租減息的標準!”

    “具體章節,請收看圣王王府下發的新修訂出臺的《圣國田畝制度》。”

    ………

    鄭績和一旁的其他鄉紳一樣,都被臺上圣王口中的承諾和他的《圣國田畝制度》給吸引住了,甚至忘記了先前覺得圣王殘酷。

    真的不會收繳自己的田地?不會沒收財產?也許,正是因為圣王的威嚴,和處決人犯的殘酷,使得眾人都莫名其妙地,就是相信他的話。

    “鶴山城外那個天殺的李員外,被圣王槍斃得好!竟然騙老子,什么長毛賊,啊,呸,什么討虜軍會將老子家的田地部分給客家人,鼓動老子和他一道,出銀子出家丁去攻打圣王,幸虧老子機靈,沒聽信他的讒言。差點害死老子了,媽的個巴子!”

    “對啊!還有那個狗屁顧師爺,不就是以前幫我點忙嗎,就想讓我出錢出人,冒著殺頭的危險加入他那反叛的隊伍,還不攻下廣州城,我家就要被抄家,想嚇唬我,想得美?我就知道他們肯定會失敗,幸好沒理他!”

    鄭績聽著身后兩人在嘰里呱啦的議論,不由想起自己,也曾想過將田產先賣掉一半,現在想想,幸好沒聽信傳言,否則賣了祖田,如何對得起祖先?

    不過他的減租減息,卻不知道是何規矩,有何標準。

    單從這方面看來,這圣王其實還是對待百姓寬厚之人。否則,也不會逼迫鄉紳減租減息了。

    沒多久,有討虜軍士兵挑著兩擔刊印的新修訂好的《圣國田畝制度》,給眾位鄉紳分發起來,囑咐眾人帶些回鄉,將圣國王府的田畝制度告訴眾位鄉鄰。

    鄭績打開一看,最頭上便是六個方正的大字,寫著“圣國田畝制度”,卻是一份告示。

    告示中宣布,整個圣國,都是圣王的治下。

    田畝制度的第一部分,是最根的土地政策,規定了土地的歸屬問題。

    里面規定,沒收一切滿清蒙旗等韃子的土地。這里面包括了所有的原來滿清官府所有的官田、學田等。另外,對于各類寺廟的土地,育嬰堂、普濟堂、棲流所、清節堂、義渡、茶亭、社倉和義倉等各類善堂名下的土地,部收歸王府所有,所有善堂開支,由各地方縣鄉的庶務部門進行統籌支配。

    同樣的,通韃漢奸、背叛王府的叛亂者以及滿清韃子七品以上官紳,還有被百姓公認的惡霸地主,這些人的土地及財產,部予以沒收!

    對于其他鄉紳、富戶、農民、手工藝匠人、私塾先生、郎中、讀書人、商販、獵戶等普通百姓的土地應給予保護,不準沒收。

    所有的土地,有主之地的,原來屬于誰的,則仍然屬于誰,但必須要在半年內,所在的鄉以上政府機構進行登記,重新發放田地契證,才算有效。

    但告示中規定,凡是不按時向王府交納糧稅的,不執行規定的減租減息政策的,以及通敵背叛王府者,其名下的耕地部予以沒收,收歸王府所有。

    無主之地,則收歸圣王王府所有,但具體由王府下的各級府縣鄉等政府機構管理。

    接著,田畝制度的第二部分,又規定了糧稅的稅額標準。

    制度規定,田地還是按照以前的《圣國田畝制度》的規定,將土地按產量的多少,分為優等、良等、中等、次等、劣等五等田地。

    糧稅收取的計量單位,暫時沿用以前的升、斗、石,但為避免各地升斗大不一,王府制訂了具體標準,按圣王的體重分為15份,每份為一王府標準斤。

    1升為15王府標準斤,1斗1升為15王府標準斤,1石則是15斤。王府標準斤,由各縣鄉稅官提供標準。

    糧稅按照階梯幾何遞增的方式來征收。

    所有征收標準,均按畝產3石4斗稻谷的中等水田為標準田。

    一畝優等水田,大致相當于15畝標準田;一名良等標準田,相當于1畝標準田;而次等和劣等水田,則按8和6倍計算。若是旱地,則相應以水田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計數;新開荒田,三年內不收糧稅,三年后根據評定標準計稅。

    私田的糧稅標準收稅是:一戶人家,無論多少口,總數1田以內,且人均5畝以下,每一畝中等水田,收糧稅1斗,銀稅5錢,銀稅可按糧稅折換;超出上述兩個標準的,則按超出的多少倍數,再翻3倍收稅,直至等同于租用王府田地的租金收取。

    廢除滿清韃子的一切剿餉、練餉等田賦附加稅,廢除地方官吏的一切耗羨、底串錢、局費、書差費、房費、差費等雜費。

    鄭績看到這里,不由暗自盤算自己的田地應繳多少田稅。自己家有8口人,有私田畝,已經算是超出了總數1畝,因此,前面的1畝按照糧稅1斗,銀稅5錢計算,這樣看來,稅收比交給滿清官府的要稍微高一點,不過,因為若是真的廢除了以前滿清官府的各類雜稅附加稅,卻又比滿清官府時期實際繳納的要低得多了!

    不過,自家后面的1畝,則按1倍的3倍,也就是36倍計算,要繳納糧稅36斗,銀稅18錢,也就是36石,18兩銀子。

    鄭績不由倒吸一口氣,幸好自己還只是超出1倍,若是超出3倍5倍的,實際算起來就是要繳納1倍倍的田稅,豈不是還不如不要這田來得好。

    想到這里,鄭績明白,這是估計是王府特意制訂的政策,便是防止大地主囤積過多的田地,放租謀利。

    田畝制度的第三部分,則是規定田地租金的標準。

    制度中提到兩類租田。一類是王府的公租田,一類是民間的私租田。

    所有租田,均不需繳納押金,也不得層層轉租。所有租糧,按定額租制,不允許按分成租收取,也不得自行折算成銀兩收取。所有繳納租糧,若需折算成租銀,則必須通過鄉稅務所進行兌換。

    而公租田,由地方縣、鄉政府相關機構認定是否有資格進行租耕。優先照顧無地,少地農民,但嚴禁轉租。

    還是以中等水田每畝為計量單位,公租田的租金,大約為實際收成的四分之一收取,每畝收取租谷8斗5升。私租田當然由地主和租戶自行協商,但不能超過實際收成的三成半。

    第四部分,則是土地丈量和清算高利貸。

    其中規定,廢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權和一切祠堂、廟宇、寺院、書院、善堂、以及民間放貸者的高利貸債務和租約。弘揚鄉紳、富戶的減租減息行為。

    對王府治下的境田地,重新進行土地丈量,劃分等級。由鄉、村兩級和鄉民代表一起丈量核算,縣級機構進行抽查督促,丈量后統一發放新的王府地契。

    而以后的糧稅和租約,均按新的地契畝數和標準進行核算。

    最后的第五部分,則是簡要地提了下農村的社會結構問題。實行村鎮制度,土客分開。比如戶口婚姻制度中規定,每家每口均需登記戶籍,鼓勵實行一夫一妻制度,但不反對納妾,但凡多一妾者,該戶的每年繳稅增加一成。

    看完這份新修訂的《圣國田畝制度》,鄭績不由暗自佩服。

    這份田畝制度,既處處為無地、少地的鄉民考慮,又不至于徹底得罪像自己這樣的地方鄉紳。一旦這個制度推行開來,基上便能徹底解決了農民的土地租種問題,雖然不能做到人人有土地,但卻能做到人人有地耕,人人有飯吃。

    鄭績可以想象出,那些無地少地之人,不管是廣府土人,還是客家人,將會如何擁護這個王府政權。

    這個圣王,還真是好算計!鄭績暗暗感嘆道。

    “真是要變天了!這次回去,還是趁早將家里的田產賣掉一半,專心從事商賈之事為好!”離開廣州的鄭績如此想道。(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子县| 云林县| 静安区| 西充县| 龙泉市| 太原市| 荆门市| 桐乡市| 重庆市| 涟水县| 玉林市| 枣强县| 桂林市| 平定县| 嘉鱼县| 清镇市| 石景山区| 五河县| 安阳县| 天峨县| 扎兰屯市| 项城市| 礼泉县| 漳平市| 小金县| 思茅市| 炉霍县| 汕头市| 忻城县| 始兴县| 信丰县| 双辽市| 军事| 惠水县| 益阳市| 永城市| 永安市| 肇源县| 铜山县| 股票| 祁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