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云山又上前將其余的官員一一扶起,劉勝邦等衛士在一旁虎視眈眈,心的保護,生怕有哪個不開眼的突然作,對圣王不利。
吳振棫也在一旁介紹著。跪地迎接馮云山的有蕓南布政使桑春榮、蕓南按察使張印塘、蕓南學政吳存義、蕓南鹽法道員王成璐、糧儲道員徐豐玉、蕓南知府鄧爾恒、徽江知府紀海明、武定州知州徐進等,以及眾多的滿清一干副將參將等武官。
馮云山注意到,這些官員也是下了狠手,不但沒穿滿清的官服,竟然還將他們頭頂奴性氣味極重的鼠尾辮也剪掉了,只留下一頭的短胡亂散開,有些不倫不類的,甚至有趣。看來,這幫人為了給自己表示誠意,堅定投靠圣國的決心,廢了一番功夫。
看到這些官員竟然這么齊心,馮云山不由惡意地猜想,他們中間,會不會有些不想投降的,也被脅迫著一道歸降圣國。逼著剪去頭頂的辮子,便是一個很好的手段。一旦剪去辮子,也就意味著背叛滿清,就不由他不反叛了。
看到這么多官員,還有布滿官道兩邊的清兵,部束手投降,馮云山心中暗道,這次千里迢迢來昆明,算是值了。
前方,早有李開芳率領甲二師的討虜軍開道,數百騎兵沖入城內,在昆明城內檢查一番,以免有什么不妥。當然,這也是以防萬一。連城內的主要官員都已經出城投降,基上不可能出現詐降的情況了。
通往昆明東城門的官道上,馮云山在吳振棫的陪同下,被衛士簇擁著團團圍住,生怕有什么危險傷害到,慢慢地進城。
城門兩邊,雖然被甲二師的將士戒嚴,但還是有些城內外的百姓圍觀著看熱鬧。馮云山并沒有傻般站出來表一通演之類的想法,他可不想萬一真鬧出點什么事情來,被人暗殺掉。
進入城內,馮云山就呆在甲二師軍營扎營的城隍廟里。討虜軍已經出動,將整個昆明城部占領,并讓乙十七旅將士把守各個城門。
巡撫吳振棫和布政使桑春榮、按察使張印塘以及蕓南鹽法道員王成璐、糧儲道員徐豐玉五人被馮云山叫至軍營,與王闿運和李開芳、羅瓊樹、范汝增等人一道,向他們了解昆明城內的繳獲和蕓南的狀況。
“爾等既歸順王,也算是圣國一員,理應為圣國效力。王會安排暗探偵查你等平常作為,若是胡作非為,有嚴重劣質之人,王非但不會再用,還會追其責任。而若是清廉愛民之人,王仍會重用,讓其施展一身所學,造福一方百姓!”馮云山開口便告誡他們。
“圣王放心,我等雖然愚鈍,更糊涂至為滿清賣命,但自身行得正。”吳振棫回道,朝眾人點了點頭,又接著道:“圣王,昆明為云貴兩省總督府之地,甚是富饒。吳某在出城歸降圣國之前,便已經將總督府衙、巡撫衙門和其他各衙司庫、官倉、銀庫、武器庫等部鎖好,張貼封條,等待圣王安排人接收!”。
“是嗎?!”馮云山心中暗喜,對于吳振棫又高看了一眼!
我道你非要叫王來蕓南,不但是讓王表達誠意,更是來炫耀你的功勞的啊!不過,這樣的事情,王自是喜歡。
馮云山心中暗道,面上卻是有些漫不經心地問道:“嗯,遺留了多少錢糧等物啊?”
“圣王,經過前幾天的統計,各衙門司庫和昆明城內的各官倉、庫房加起來,一共有白銀三十七萬兩,銅錢三億余錢,另有鑄錢之銅存留三百六十萬斤,井鹽七十萬擔。稻谷和麥、包谷等糧食合計三十二萬石。布匹五十萬匹。嗯,圣王……”吳振棫看著旁邊的馮云山,不下去了。
只見馮云山瞪大眼睛,張開嘴巴,嘴都合不攏了!
一個蕓南昆明,竟然這么富有!
他原以為這偏遠窮苦之地,就算占領了,也只是為了銅礦而來。但沒想到,這個昆明城,竟然如此富有,藏貨太多啊。
尤其是糧食,竟然有三十二萬石,算起來,二千萬公斤了啊。也虧是主動歸降了,否則,攻不下昆明城,圍困起來不知道要耗多久才會缺糧投降呢。
這個吳振棫,功勞大了。
“圣王,這些銅,只是臨安府等滇南銅礦區運來昆明集中,來不及外運歷年積累下來所致。蕓南主產銅區的東川府,所產鑄錢用之銅更多,不過都是就地集中后外運川南,再轉運其他各地。銀兩是總督府準備撥付給貴州,用于平定亂民義軍的兵餉所用,但因討虜軍攻打蕓南境內,道路阻斷,才未來得及運出。”一旁的蕓南布政使桑春榮解釋道。
看著這個桑春榮,馮云山忽然想起此人也是在歷史上有些聞出名,原日后會在滿清朝廷任刑部尚書,主審“楊乃武與白菜”一案,平反大獄,執法公平,名聲震動天下。不過,如今因為自己的出現,不可能再有這樣的事情了。
馮云山一直以為蕓南的糧食應該短缺才是,沒想到昆明城中竟然有這么多糧食,而蕓南山高路艱,顯然不是大規模從外省運入。不由好奇地問道:“桑大人,蕓南竟能糧食自足?”
“稟告圣王,蕓南一省之地,總的來,糧食不但能自足,還能有少量盈余。但每個州府又各有不同!以昆明城所在的蕓南府來,有田地約百萬畝,畝產折合稻谷玉米等四百余斤,共計每年能有糧食四億斤,府內有人口正好一百萬,需糧食近6億斤,缺糧近億斤,需要從其他州府調運補齊。”
“而大理府,田地也是百萬多畝,人口卻只有六十余萬,多余糧食近1億五千萬斤;能盈余糧食最多的是臨安府和楚雄府,合起來能多出糧食近4億斤。因此,蕓南的糧食不成問題!”桑春榮顯然是名合格的布政使,不但對各類民生數據爛熟于心,還能猜摸馮云山的感興趣的地方。
他見馮云山問糧食等問題,便主動介紹起自己分管的事務來:“蕓南省共有人口七百一十萬,其中蕓南府、大理府、楚雄府、臨安府和曲靖府這5個大府,便占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田地,最為重要。”
“而蕓南最重要的財稅,便是銅礦和井鹽!其中銅又以東川和臨安府最多,尤其是東川,是蕓南產銅的中心,滿清朝廷在東川設有采銅廠礦數十個,這幾年,整個蕓南每年產銅七八百萬斤,而東川便產三百五十萬斤,幾乎占省一半,單礦工便有二十余萬。”
桑春榮顯然是想稟報清晰點,讓馮云山重視他,期望能繼續用他。
而蕓南鹽法道員王成璐也急忙稟報:“圣王,蕓南的另一大財源,卻是井鹽!省共有三大井鹽產區:一是黑井區,在蕓南府祿豐縣境黑井鎮,有黑井、元永井、阿陋井三場,而以瑯井為黑井之分場;二是白井區,位于楚雄府大姚縣境內,有白井、喬后井、拉雞井、云龍井四場;三是磨黑井區,位于普洱市寧洱縣磨黑鎮,有磨黑井、按版井、香鹽井三場。三大鹽井區每年可產井鹽半億斤。不過,因蕓南山路崎嶇,運輸困難,也只是供省百姓食用。”
馮云山一聽,對蕓南的狀況又有很大的了解。看來,自己眼前的這幾個人,做官的心思都很重,紛紛向自己展現他們的事,實際上不過是想獲得自己肯,重新任用他們為官。
在自己看來,這并非不可以。只要他們有做官的心思,想為百姓做點事情,不過,不能讓他們還都呆這蕓南為官了,一半人以上必須調離。
至于去哪里,自己還沒想好。苔灣島?這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鑒于他們背叛了滿清,為了防止他們重新背叛圣國,必須要去一處滿清夠不著的地方。
當然,這也是以防萬一,軍隊都在自己手中,他們能做的,也就是組織百姓展農業,安心當個地方官員,即便有心思反,自己也不會給他們土壤。
當日益展壯大的特務司里,那些特務是吃素的?而且,只要圣國一天天強大,他們不是傻子,否則,現在也不會背棄日薄西山的滿清,改為投降圣國了。
只是,為何都不提滇西的那支農民起義隊伍呢?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