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城內。更新最快湖廣總督署衙內,坐在太師椅上的曾國藩,看著前來拜訪自己的煳北巡撫青麟,心急地來回走動,不由嘆了口氣。
前日,他便接到消息,南方的粵賊,在占據漢陽城大半個月后,終于開始有所動作,渡江準備前往武昌府地面而來。
但如今他湘軍基練成,有一萬一千的湘軍將士,加上最近幾月又在武昌城內,以煳北團練的名義招募兵勇一萬人,倒也不怕粵賊來攻城。
相反的他還有些興奮,立即派出部的湘軍水師,共四千人,準備等粵賊渡江到半路時,再行截殺。
可沒想到,粵賊只是頻做準備,卻未真正離開長江北岸渡江。曾國藩命手下的四名水師營官楊載福、鄒壽璋、褚汝航、夏鑾四人輪流值守,派人日夜監視北岸動靜,隨時準備阻擊。
可昨日,忽聽城外放在長江下游華容鎮的探子來報,下游有打著粵賊軍旗的上千只大戰船,從黃州府逆流而上,看情形,是來攻打武昌。
上千只戰船?曾國藩有些不信。可沒多久,設在長江下游三十余里的另一個哨所,江邊的青山鎮上的探子也來報,是江面上已經有一兩千艘戰船來襲。
什么?曾國藩這才動容,知道探子所言不虛了。他連忙下令水師趁著下游的賊兵未到武昌城外之前,先行試探性地攻打對岸漢陽城外長江邊的賊兵船只。
楊載福、鄒壽璋、褚汝航、夏鑾四人各率千名湘軍水師,擺成扇形攻擊陣型,想對岸進擊,剛出發沒多遠,還未到長江的江心,便聽到北岸響起了炮聲,幾十發炮子如隕石般飛速砸來,不斷落在戰船四周,炮子巨大無比,竟然是二三十斤的鐵彈,其中有兩粒砸中兩艘木帆戰船,這型的戰船當場便散了架。
四人均一臉陰沉,看這火炮威力,賊兵早就準備好等待自己送上們來呢。苦練的水師和打造的船只不易,為首的楊載福當場下令,往回撤。
眾戰船正在調轉方向,對岸的火炮又是一輪響聲,這次,卻是五艘戰船中彈被擊毀。楊載福和褚汝航心在滴血,這五艘戰船卻是他們兩人所帶,當下也顧不得陣型,連忙后撤。
曾國藩一聽,面沉如水,卻沒有責怪他們,只是嘆了口氣,讓四人率領著水師將戰船都退守沙湖內。讓其緊守沙湖通往長江的兩處水門,配合守城。
剛處理完水師之事,就聽煳北巡撫青麟來訪。曾國藩知其來意。果然,一進門,青麟便著急地道:“滌生兄,如今粵賊大肆來犯,聽有兵數萬,戰船數千,怎么辦,這武昌城,還能守住嗎?”
“墨卿兄,如今國事至此,守住不守住又有何區別?唯盡為臣子的份而已!”曾國藩嘆道。
聞言,青麟一臉蒼白,張張嘴想什么,卻又沒出聲,半響才跟著嘆道:“滌生兄,國事何以才沒兩年,便已糜爛至此?聽,粵賊兵勢浩大,上個月的浙茳、蘇南大敗,都是朝廷官兵不戰而敗。蘇州城被攻破,便是兩江總督怡良提前逃走,而江蘇按察使吳其泰、蘇州知府平翰等官員獻城所致,如今吳其泰聽頗受粵賊器重,仍舊以打理蘇州政事……”
“墨卿兄,你到底想什么?管他怡良還是吳其泰,曾某不會投降粵賊,更不會棄城而走。”曾國藩斬釘截鐵地道。
匆匆將青麟打發掉,曾國藩面色陰郁。從對方的口氣中聽來,竟然是來探自己口風的,想必不是存有棄城逃跑的心思,便是投降粵賊的想法。
曾國藩真的是為大清朝廷捏一把汗了!連堂堂一省的巡撫大員,在賊兵還沒攻打省城,便已存在這樣的心思,那底下守城的官兵如何能拼死一戰?
看來,大清江山是真的氣數已盡了!
自己真的要為大清盡忠嗎?曾國藩心中也不停地捫心自問。繼而,曾國藩有些苦笑:這還用想嗎?
……
與此同時,武昌東校場旁邊的一幢宅院內,湘軍的第一營營官羅澤南坐在主座,其下,劉蓉、王、李續宜、羅信南、蔣益澧、劉騰鴻、楊昌、鐘近衡等一干湘軍將領及佐官赫然在座。
羅澤南見在座的都是自己的羅門子弟,心知必有事情與自己相干,見人差不多都到了,便站了起來,對王道:“璞山,你將我等叫來,神神秘秘的所為何事?”
原來,這些人,卻是他的弟子王召集過來的,有事商議。
“先生,弟子不該行此舉動,但因關系到師母和師弟,才不得不召集大家,商議此事。當然,最終還是先生拿主意,無論如何,我等都愿追隨先生左右。”王鑫的甚是神秘,更讓羅澤南摸不著頭腦了,不過,自己這幫學生待己甚恭,想必不會是壞事,便靜靜地看著。
只見王鑫掏出一份家書來,遞給旁邊的劉蓉,讓其傳閱下去。
劉蓉接過一看,卻看是臉色不太自然,將書信傳給下首的李續宜,便默然不語。
李續宜也是一臉不自然,但臉上卻隱隱有擔憂之色。隨后依次看過的羅信南、蔣益澧、劉騰鴻、楊昌、鐘近衡等人均是一臉奇怪的表情,看著羅澤南。
倒讓羅澤南坐不住了,伸手要書信:“究竟是什么?讓你們如此不淡定了。拿來我看看……”話未完,便閉上了嘴巴。因為他已經看見書信,竟然是自己的妻子羅張氏寫來的。
信卻不是專門寫給自己。信一共五頁,前三頁是寫給王鑫、劉蓉和羅信南、蔣益澧四人,最后兩頁才是給自己,而且,后面還夾著兩頁紙附后。
羅澤南看完信,臉色為之一變!這封信,把他給難住了!
羅張氏寫信來,告訴他,如今在圣國治下,生活諸般如意。信中,羅張氏拉家常般跟王鑫、劉蓉和羅信南、蔣益澧四名熟悉的羅山弟子,起了自從他們跟隨曾國藩從離開長沙后,湘鄉老家的變化。
羅張氏以自己一家的情況,起了在圣國,也就是自己等人口中的粵賊治下的生活變化。尤其是看到自己唯一的兒子,差點又夭折,竟然是被粵賊的什么鄉公所官員所救,羅澤南心里很不是滋味!
而看到家鄉的鄉鄰都分了田地,自己家的私田也都沒被強行收繳,而且,這粵賊的鄉公所,竟然還免費地出人出牛幫助自家和四周的鄉鄰耕種田地,幫忙雙搶,收谷插秧。羅澤南又是高興又是震驚:這粵賊什么怎么會跟長毛賊差別這么大,會這么好?
不但如此,這鄉公所竟然還賒欠一種所謂的圣肥,據羅張氏所,竟然讓自家的七畝水田,單單早稻一季便收糧33石,平均每畝田產的稻谷,足足有4石7斗。
偏偏稅收比大清朝廷實際上的要低很多,加上增產那么多的糧食,羅張氏和兒子兩人,便是吃兩三年也夠了。
關鍵的是書信的最后一頁,羅張氏寫著:“澤南吾夫,妾真心勸吾夫辭官歸鄉,退隱山林,長相廝守,豈不妙哉?若汝仍助紂為虐,幫扶滿清,則你我情分至此而絕,汝可在附后的休書上簽字寄回,再無相干。”
羅澤南苦:羅張氏這,果然是勸降來了。雖是讓自己辭官不做,回鄉歸隱,但他明白,自己已經卷入這個世道,如何能脫得身?
而夾雜著的,是一份羅張氏請人寫的休書和粵賊的一份告示:《圣王王府告滿清官紳書》。
“今奉圣王諭命,告清紳民知之。
凡我義軍到處,爾等勿用猜疑。
我為救民而起,并非貪功自私。
拔爾等于水火,補爾等之瘡痍。
爾等前此受虐,甚于苦海沉迷。
只因異族**,故此棄爾如遺。
須知今日滿奴,并非我漢家兒。
縱有沖天義憤,報復竟無所施。
我今為此不忍,赫然首舉義旗。
第一為民除害,與眾戮力驅馳。
所有漢奸民賊,不許殘息久支。
賊昔食我之肉,我今寢賊之皮。
有人急于大義,宜速執鞭來歸。
共圖光復事業,漢家中興立期。
建立中華圣國,同胞無所差池。
士農工商爾眾,必定同逐胡酋。
軍行素有紀律,一體相待不欺。
愿清治下紳民,人人敬聽我詞。
盼爾率眾來投,往不咎親兄弟!”
落款是圣王王府于黃帝紀元四千五百五十二年七月底。
看到這,羅澤南臉色大變!(未完待續。。)r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