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去年的夏天,在克里米亞半島的登陸之地的達耶夫帕托里亞鎮,聯軍中就發生了不少瘟疫,尤其是法軍軍營,霍亂橫行,數千法軍染病,到后來,又蔓延至英軍軍營。uukla
為此,英國的軍務大臣西德尼赫伯特便在英國土,特別是倫敦募集護理人員前往克里米亞前線,拯救傷員。但卻沒料到,他看重的知名女護士南丁格爾竟然被東方人捷足先登給請走了,無奈之下,他只能派遣了四處找來的十來名護士前往前線。
不過,這個時代,從事護士職業的人,因為大多都來自社會的最底層,超過半數都是嚴重的酗酒者,甚至是行為可恥的蕩婦,赫伯特并不看好這些人能做些什么,經過篩選,他派了十來個護士過去,能幫幫戰地醫生忙就行。
隨著天氣的炎熱起來,加上潮濕的地中海水汽吹到克里米亞半島的上空,作為主戰場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內外,都是異常的濕熱。
一些未被填埋的死尸在潮熱的環境下很快便腐爛,隨著來多的蚊蟲蒼蠅的傳播泛濫,軍營之中的病患兵士開始多了起來。
一直就沒絕跡的霍亂,從英法兩**營之中,又開始抬頭,并一發不可收拾地猛烈爆發起來。
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外,四處是流淌的污水,加上雨季的來臨,將污水沖刷得四處都是,流入旁邊的河流之中,而這河流,是軍營中的水源。
除了霍亂,蒼蠅蚊蟲四處叮咬那些躺在露營洼地上的傷兵,讓他們受傷的手腳、肩膀開始潰爛和感染,每天都有士兵死去。
若不是有指揮官鎮壓,估計這些底層的士兵已經逃離這個夢魘般的地方。
單單五月份一個月,英軍受傷的傷兵便在痛苦和哀嚎中死去四百余人,而感染霍亂的二千余名士兵中,也有百余人病死。
法國則更為嚴重。法軍軍營是霍亂的源頭,加上在君士坦丁堡集結期間,法軍士兵的**讓他們身染梅毒,到這個時候開始集中爆發了出來,整整一個五月,法軍便病死一千一百余人!受傷的幾千法軍士兵,由于缺乏好的治療環境,大多受傷的士兵傷口感染,竟然有超超過一半的傷員持續惡化,不斷有人傷重不治,一個月之間,法軍便有九百多名傷員死去。
英國最高指揮官拉格倫勛爵也染上霍亂,年紀大了的他,經受不住這幫折磨,加上每天都有將士們死去,而俄羅斯軍隊的急劇增加,讓他意識到,想要攻克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只怕是不大可能了。這無疑對他是個極大的打擊。在這精神與**的雙重打擊下,次月,拉格倫勛爵在一次吃食大量的鴉片止痛之后,不知不覺地死去。
倫敦方面宣布辛普森爵士繼任英軍總司令,但他卻束手無策。
正在這時,英**官埃斯考特將軍來報,是在距離要塞的前線英里的地方,建立了一家“英國旅館”,表面上是家餐館和酒館,實際上卻是一家醫院。
辛普森爵士連忙派人查探,結果發現,創辦“英國旅館”的,是名叫瑪麗西可的黑人裔英國婦人。
這名瑪麗西可,曾經在英國的殖民地牙買加從事過多年的醫療服務,在美洲拯救過很多英籍士兵。她去年底回到倫敦,聽克里米亞戰地嚴重缺乏護理人員,便向戰地的后勤指揮部和軍務大臣提出申請,要求奔赴戰場照顧傷病員。但可惜的是,因為她是黑人,哪怕她聲稱自己有大量的醫護經驗,救治過很多英國士兵,但倫敦方面包括軍務大臣赫伯特,還是沒有批準她的申請。
無奈之下,瑪麗西可自籌了批資金,購買大量的藥品,輾轉來到克里米亞半島,就在前線不遠處開設了這家“英國旅館”,利用旅館賺取的費用,為不少受傷的土耳其士兵進行免費的包扎救治。
辛普森爵士還在猶豫,埃斯考特將軍的一句話讓他打消了顧慮:“爵士,難道你也想跟拉格倫爵士一樣,染病死去嗎?我大不列顛的護理人員還在路上沒到,士兵傷員的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四十多,而法國和對面的俄國佬如今已經有了數十位護理人員,他們的傷兵死亡率正在降低。就因為那個瑪麗西可的婦人,土耳其士兵的傷兵死亡率僅為百分之五,我們不能再將士兵的生命當成兒戲!”
于是,辛普森爵士親自出面,將瑪麗西可請進英**營,讓這位善良的黑人大媽為英國傷員救治。
瑪麗西可帶領數名助手住進軍營,在她的集中救治下,英國傷兵的情況很快得到好轉,每天死去的傷兵逐漸減少,但她畢竟精力有限,無法同時救治所有的英軍傷兵,還是不斷有傷兵感染死去。
幸好,倫敦方面送來的一批醫護人員抵達,辛普森爵士任命瑪麗西可為醫護官,率領所有的護理人員抓緊救治傷員。
在她的組織下,英國傷兵的情況得到有效控制,傷兵死亡的情況也來少。英軍傷兵親切地稱呼瑪麗西可為“西可大媽”。
辛普森爵士大喜,連忙想倫敦匯報,要求抓緊增派護理人員前來,并向英女王維多利亞請求為瑪麗西可請功。
與此同時,在對面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內,俄軍傷員也在俄羅斯各地抽調過來的護理人員的救治下,逐漸控制住了傷兵。
但遺憾的是,由于俄羅斯營地狹窄,原就都擁擠在要塞內,加上新來的援兵,更加的密集。在城外霍亂爆發的情況下,要塞內的數萬俄軍,很快便也有數千人染上霍亂。束手無策的俄軍軍官,便直接將沾染有霍亂病菌的尸體,拋出城外,交給城外的聯軍去處理。
盡管雙方都有醫護人員,但只能救治傷員,面對霍亂這種瘟疫,還是只能聽天由命,只能心預防,對于已經染病的人,只能靠其自身抵抗力。
而這時,高加索戰場上,俄軍的三萬兵力進攻卡爾斯,土耳其的指揮官奧馬爾盧特菲帕夏率領土軍離開克里米亞,前往高加索支援。
見盟友離去,而英法聯軍又遭受霍亂的折磨,被逼瘋的英法聯軍,無奈之下,只能齊心協力發起一次猛攻。辛普森爵士和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兩國的指揮官,都意識到,這可能是他們最后一次進攻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了,因為若還是攻不下,遭受瘟疫折磨的他們,都必須要撤軍了。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各部隊校對時間在同一時刻發動進攻。沒想到,效果居然出奇的理想。英軍雖然被俄軍火力壓制,沒能攻下凸角堡,但他們吸引了大量要塞的俄軍,讓法軍麥克馬洪師順利攻下馬拉科夫要塞。
馬拉科夫要塞的被攻占,讓聯軍炮火可以從馬拉科夫要塞覆蓋整個塞瓦斯托波爾,俄軍敗退只是時間問題了。
當晚,俄軍破壞了部工事,攜帶炮兵和后勤設施有計劃的撤出了塞瓦斯托波爾。俄軍指揮官米哈伊爾德米特里耶維奇戈爾恰科夫很是郁悶,他萬萬沒有想到,俄軍的這批農奴援兵數量雖然眾多,卻都是帶著一桿火槍便奔赴前線,沒有火炮,完守不住這個要塞。
而且,因為這批援軍的到來,絲毫糧食未帶的他們很快將要塞內的存糧吃空,導致在他們抵達后沒多久,塞瓦斯托波爾便出現了缺糧的情況,無奈之下,他只能選擇主動放棄。
不過,他自認為,俄軍在塞瓦斯托波爾防御戰上總體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若不是因為己方在火炮數量上及武器質量上處于劣勢,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不會被攻破。
他雖然退卻,卻并不認輸,他立即給皇帝去信,請求運送一批糧食和軍火到克里米亞半島的中部城市辛菲羅波爾,他率領撤出的八萬俄軍撤而不退,在距離塞瓦斯托波爾數十里的地方駐扎下來,同時又將刻赤的四萬俄軍也調了過來,準備利用軍隊的人數優勢,準備與英法聯軍展開野外遭遇戰。
而這時,攻占了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英法聯軍,卻又開始出現分歧。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準備見好就收實現和平,同時他們法軍深受霍亂之苦,恨不得早點離開克里米亞。而英國卻因為戰勝而欣喜,新的一批戰事物資抵達塞瓦斯托波爾海港,堅持要繼續打下去,但沒有法軍的支援,英軍也不敢貿然去追擊北面的俄軍,于是,這奇怪的戰爭,再次膠著起來。。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