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東素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李秘也不敢大意,今番帶著三十九鬼兵丸,連同二百守陵人也帶了過來。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這二百守陵人的戰斗力自是不消多說,李秘又讓熊廷弼出面,以演武的由頭,問光海君要了各種衣甲兵刃,將這二百人武裝了起來。 光海君巴不得李秘離開,自是非常樂意,也算是破財消災。 遼東鎮與薊鎮一般,同樣是大明九邊重鎮之一,所轄的遼東邊墻,東起鳳凰城,西至山海關,與薊鎮接壤,延綿一千九百五十多里,也是雄偉壯闊。 遼東邊民彪悍好戰,遼東鎮的邊軍素來是大明邊軍之中戰斗力最為強悍的。 遼東鎮本來就是為了抵御蒙古殘余勢力而設立的,經過多年經營,早已打造成了完整的陸海防御體系,衛所一百二十多所,堡城一百多座,關城都有十幾座,乃是東北的要塞。 除此以外,遼東鎮的其他地域西、南、東南瀕臨渤海、黃海和鴨綠江,所以才有陸海兩防的作用。 遼東鎮最早是為了“拒胡”,抵御蒙古部族的殘余勢力,多年來也是征戰不斷,而后又在海上防御倭寇,制約朝鮮半島,最近這些年,又開始與女真部摩擦不斷。 李秘早已打聽過遼東鎮的相關情報,早幾年,遼東總兵馬林因為遭到彈劾而獲罪卸任,接替總兵之職的,正是大明中后期第一名將李成梁! 這李成梁也是個奇人,祖上據說是朝鮮那邊內附大明的,但他們又自稱隴西李氏,唐時遷徙到朝鮮,如今回歸大明,不過是認祖歸宗罷了。 李成梁的兒子和兄弟,一個個都是猛人,史稱一門九虎將,諸如李如松等人,那都是青史留名的。 “成梁鎮遼二十二年,先后奏大捷者十,帝輒祭告郊廟,受廷臣賀,蟒衣金繒歲賜稠疊。邊帥武功之盛,二百年來未有也。其始銳意封拜,師出必捷,威振絕域。已而位望益隆,子弟盡列崇階,仆隸無不榮顯。” 這是明史對李成梁的評價,但說他軍功之盛,大明二百年來從所未有。 要知道明史是清朝人寫的,而李成梁是打造遼東鎮的第一人,在遼東總兵任上,李成梁對女真部從未手軟,努爾哈赤的親戚也不知死了多少在李成梁手里。 以清朝人的尿性,對李成梁應該極力抹黑才對,為何要對他的功績大書特書? 這里頭有著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地方,只是李秘不是歷史學者,眼下也不是討論的好時候。 李成梁一生確實南征北戰,但與袁崇煥毛文龍等人一樣,身為邊軍統帥,個人缺點也很明顯,擁兵自重獨霸一方,自然會驕橫跋扈起來,這也使得他的仕途并不算太順利。 他鎮防遼東,抗擊蒙古,力壓建州女真,軍功赫赫,但同時也驕奢淫逸,張揚跋扈,壓榨百姓,結交權貴,最后遭遇彈劾,落寞收場。 不過遼東總兵馬林被撤職之后,他又被重新啟用,要知道,此時他已經七十多歲了! 李秘接下來要打交道的,就是這么一個人,所以李秘必須了解清楚,畢竟這是他李成梁的地頭,他與女真部打了一輩子的交道,李秘想要到女真去追殺張角周瑜,獲取李成梁的支持,是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一環。.. 而且李成梁被封為寧遠伯,李秘則被封為武功伯,兩人是大明朝僅有的兩位仍舊在世的異姓伯爵,以李成梁的性子,見著年紀輕輕的李秘,估摸著也會生出爭強斗狠的心來,豈會讓李秘壓自己一頭。 這是邊軍將士的通病,李秘早在薊鎮之時就領教過,體會極其深刻,所以到了遼東來,該是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李秘也不知道張角周瑜逃到了哪個地方,若是逃入建州部,李秘該從清河或者寬甸進入,而如果是扈倫部,李秘該當落腳開原或者鐵嶺衛,若果是察哈爾部,李秘則可以前往錦州,廣寧或者沈陽。 但李秘最終還是選擇先到遼東鎮的治所遼陽,畢竟李成梁坐鎮此處,李秘必須要與他打聲招呼,也希望能夠得到李成梁的支持。 遼陽也就是遼東城,乃是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重地和軍事指揮中心,可以說是東北地區的心臟。 早先大明在遼陽周邊實施屯田制度,開墾了五六千頃的田地,而且實行十年后才收租的政策,大力鼓勵和推動農業發展,使得東北地區漸漸興盛起來。 李成梁第一次鎮守遼東之后,打擊蒙古殘余部落,壓制建州女真,甚至還開拓了領土,將寬甸等六地全都納入大明版圖之中,開拓周邊土地,說他軍功之盛,二百年來從所未有,也并非言過其實。 不過這些都已經是過往,李秘抵達遼陽之后,這位老帥并沒有出來迎接,更沒有派人出來接洽,即便李秘將拜帖投到了帥府,也沒個回響。 李秘今次帶著二百多人,一個個都是全副武裝,殺氣騰騰,進入遼東鎮地界之后,完全靠著武功伯爵的身份在行事,邊軍早就警惕起來。 也虧得魏忠賢過來宣達口諭,將李秘的身份證明一并帶了過來,否則李秘還真是寸步難行。 魏忠賢想得也是周到,原本是想預留一兩個月,讓李秘慢慢上路回京,所以才準備了這些路引和公文。 誰想到李秘竟然沒回去的意思,倒也慶幸,眼下這些公文和路引倒是歪打正著,用到了實處。 當然了,李秘不回去也有自己的考量,若是回到內地,他又怎么可能領著二百多號人四處晃蕩? 虧得是在邊鎮,領著二百多人招搖過市,雖然惹眼一些,但也不算太過分。 因為最近女真部越發大膽,接連鬧出事端來,邊軍將領三天兩頭就要領著大部騎兵出去巡弋,邊民也是見慣不怪。 李成梁是想將李秘晾到一邊,李秘也不習慣拿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但想要在東北地區橫行無忌,甚至深入女真腹地,是如何都繞不開李成梁這個山大王的。 趙司馬和左黯等人自是不滿,同樣是爵爺,李秘這武功伯爵也是拿命拼來的,又不是得了朱翊鈞寵信,靠賣屁股得的,憑什么就讓李成梁如此看不起? 誠如李秘早先所想,這樣的軍界大佬,必然有著自己的傲氣和驕縱,但李秘也沒想到他這般的無禮。 “兄弟們,到街上去放把火,熱鬧一番,看他李成梁還能不能坐得住!”左黯是從不吃這等窩囊氣的,當即朝黑牢弟兄們如此吩咐。 李秘也是哭笑不得,強龍不壓地頭蛇,更何況遼東之所以擁有如此盛景,大半功勞都要歸到李成梁的頭上,他這個土皇帝可是實至名歸的,又豈能讓左黯等人胡來。 “你們先留在這里,別四處惹事,我去帥府走一趟。” 李成梁坐鎮都指揮使司衙門,李秘若是自己去,放下架子,倒也不難見著他。 其實也不需要他幫甚么忙,就是給他打個招呼,提供一些前線斥候或者向導,護送李秘等人進入女真部,聯絡一些細作,打探清楚張角和周瑜的下落便成了。 同朝為官,李秘與李如松李如梅都有交情,李秘追剿張角周瑜,對李成梁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他的面子固然重要,但利益面前,李成梁想必也不會拒之門外。 如此一想,李秘也就離開了隊伍,不過甄宓和張黃庭是如何都不愿留下。 她們已經品嘗過與李秘分離的滋味,又豈會再讓李秘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之中? 李秘也是一般的心思,帶著二女,便來到了都指揮使司衙門,但見得門口處圍滿了各色軍民,熱鬧得如同菜市一般。 李秘在一旁看了許久,也是搖頭苦笑。 這些人都是來謀私利的,有等著送禮,謀求軍職或者晉升機會的,有本地本土的商人,想要獲得資格做買賣的,也有外地的財主,想要過來疏通關系,買田買地的。 當然了,也有不少受了冤屈的,只是跪在月臺下,扯著嘶啞的嗓子,在大聲控訴,衙門前頭的書吏和公人也是焦頭爛額。 這里頭大部分都是見不得人的勾當,可青天白日的,無論想買官還是想疏通關節的,一個兩個卻不避不諱,正大光明,仿佛在菜市場里買棵白菜一般理直氣壯。 這邊軍氣象也果真與內地不同,便是與遼東鎮接壤的薊鎮,也是大大的不同。 薊鎮乃是戚帥戚繼光一手打造的,紀律嚴明,軍民同守,即便也有齷蹉勾當,卻也不敢擺在明面上。 而李成梁的地界,辦事手法與他本人的性格也是一般無二,簡單粗暴,張揚跋扈,根本就不需要任何遮掩。 或許這也是遼東地區的“優良傳統”,看看后來的毛文龍等人,哪一個不是擁兵自重,為所欲為,搶占軍功,謀求私利? 再說袁崇煥等,也是一個模樣,他不也是擅殺毛文龍,自作主張么? 仿佛這個地方擁有著一種魔力,無論何人,只要到了這里,就會釋放天性,再懦弱的人,也變得膽大包天,再謹慎的人,也變得肆無忌憚一般! 李秘見得這場景,也終于明白過來,或許并非李成梁自大,只怕自己的拜帖目前仍舊沒送到李成梁手里。 這些門房忙得腳不沾地,拜帖全都丟到一旁去,李秘用的又不是金刺,只是尋常帖子,哪里能引起這些門房的特別關注? 念及此處,李秘覺著要見李成梁也不是這么容易,不如退而求次,先去找李如梅好了。 李如松如今已然獨當一面,但李如梅這個神射手還留在遼東,到底跟李秘并肩作戰過,李秘便離開了帥府,先去拜訪李如梅。 李如梅雖然也要練兵,但在遼東城內有著自己的宅子,他是個低調的人,自然也容易找到。 反正在遼東城,除了李成梁,想必也無人敢高調,更是高調不起來吧。 終于要見到李如梅,李秘也是有了一些期待,往前面不遠處的宅邸走了過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