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孝對剛果王國的策略非常成功,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就讓這個古老的國家展現了良好的生機,國家的發展進入快速通道,不但擁有了正規的軍隊,而且穩定了國家形勢,佩德羅二世就開始了萌發了收復失地,對外擴張的野心。
在扶持剛果王國武裝軍隊的同時,朱有孝也沒有放松對其他國家的滲透,在剛果王國周邊還有擁有一定實力的國家和部落,比如在它南邊的隆達帝國,還有東邊的后世的肯尼亞,那里現在有許多部落,雖然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但是那里也是非洲人的發源地之一,葡萄牙人還在那里的沿海地區建設了一座城堡,因為那里屬于葡萄牙人的勢力范圍,朱有孝就沒有讓朱常浩和大名王國的陳青云摻乎進去。當然了,現在向那里出售些武器還是可以的。
隆達帝國的創始人是土著的隆達人,統治范圍包括今扎伊爾南部,安哥拉東部和贊比亞西北部。在隆達人的早期歷史中,曾先后出現過三個大的家族,其中最早的是雅拉*姆瓦庫家族,當時有15個圖邦古受制于它,隆達國的雛型開始初步形成。
雅拉家族的首領雅拉*納維吉英明果敢,在部落里是智者的化身。在歷史上,他于163年建立了隆達帝國,隆達的疆域向西擴展到開賽河,南達贊比西河上游和支流卡邦波河,東及盧瓦普拉河,成為中非地區的一個強國。為此,他贏得了后人對他的尊重,他的封號姆旺特,成為以后國王的封號。
現在的雅拉*納維吉在朱常潤、陳良的幫助下,將部族的那些原始的武器換成了先進的擊發槍、迫擊炮,憑著這些先進的武器,再加上他的超人的聰明智慧,很快的就將隆達王國變成了帝國,建立起了相對正規的軍隊。
雅拉*納維吉雖然建立了正規的軍隊,但是和剛果王國的佩德羅二世相比還是不是一個級別,但多少也可以有了對話的資格,在朱常潤的牽針引線下,和剛果王國結成了同盟國,又和德意志、西班牙在安哥拉地區的軍隊達成了協議,目的就是將在這一地區的英格蘭人、法蘭西人等趕出去,因為這些人只會掠奪,給這一帶的人民造成災難。相對來,德意志、西班牙人做的稍微好一點,最起碼他們還算是雇傭了一部分人建設了一些礦場,為當地人作出了一點貢獻。其實在原來的歷史上,西班牙人是這一地區最大的禍害,只不過先后受到了明朝軍隊的打擊,而且從大明的殖民方式里學到了不少東西,況且現在孫愚直還在收購他們的礦產物資,否則還會向歷史上那樣以販賣黑奴作為最大的生意。
剛果王國、隆達帝國和德意志、西班牙人的合作根就沒有瞞住英格蘭人、法蘭西人的眼線,他們也迅速的做出了反應。應該在這個時代的英格蘭、法蘭西的科技水平和科學知識的普及要比大明做的好得多,相應的英格蘭人、法蘭西人的工場上技術人員非常強大,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研制出了大明的擊發槍,而且還更進一步,把擊發槍的彈藥配制的更為精致,因為大明這種出口型的槍支已經轉讓到民間工場生產,生產技術并沒有進一步發展,所以現在雙方使用的武器基上在一個水平向上,只不過西班牙人和隆達帝國部分精銳部隊或者特種部隊使用的銅殼子彈步槍要比英格蘭人、法蘭西人的武器好得多,不過限于價格高昂和大明的出口限制,裝備的非常少,只能用于戰略價值比較高的狙擊作戰。
英格蘭、法蘭西的工場主們得到了大批量的訂單,他們拼命的加快生產的進度,在短短的三個月內,就制造出了十幾萬只擊發槍,并且迅速裝備了國內的軍隊,在經過三個月的訓練,十幾萬部隊就變成了火槍的軍隊,戰斗力頓時就猛地提高了一大截。
當德意志、西班牙、剛果王國、隆達帝國將要聯合對付他們探險隊的消息傳到他們國內的時候,英格蘭、法蘭西的國王就迅速作出了反應,他們就聯合了瑞典、丹麥、意大利、波蘭等一些國家,組成了多國聯軍。也許是德意志聯邦的迅速崛起,讓這些周邊國家感到了威脅,他們迅速的組織起來,就連一直支持德意志聯邦的教皇的態度都有些猶豫不定,不過好歹還沒有達到翻臉的地步,不過德意志的日子就很快不好過起來,除非能得到西班牙的強力支持。
西班牙對德意志的支持是必然的,因為它還有一塊飛地緊鄰著德意志,那就是荷蘭,在那里有強大的船舶制造業,在這個時代是一個巨大的力量,加上大明配備的船載迫擊炮,德國的船隊穿過英吉利海峽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基的貿易往來還可以繼續進行,不過要想還像原來那樣順利是不可能的。
英格蘭人、法蘭西人組成的聯軍很快的就抵達了安哥拉沿海,十幾萬軍隊的規模在這個時代還是氣勢非常驚人的,德意志的軍隊無法再向這里派遣,他們必須要保證土的安,但是西班牙的軍隊還是可以派過來的,不過西班牙國王菲利浦四世還是心里有些發怵,對于戰爭的結果感到不樂觀,畢竟英格蘭、法蘭西聯軍的軍隊太多了,但是利益的誘惑太大了,他也舍不得徹底放棄這里的利益,除了派遣出五萬軍隊以外,還向明島的孫愚直提出了幫助的請求。
孫愚直自然很快就答應了菲利浦四世的請求,幫助西班牙、德意志聯軍是肯定的,但是具體的幫助方式還是可以商量的。按照朱有孝制定的策略,讓明島的大明士兵直接出現在戰場上拼殺是不可能的,朱有孝在明島也沒有駐扎太多的兵力,可是派出一定的特種作戰士兵還是可以的。按照朱有孝的計劃,孫愚直向剛果王國和隆達帝國派出了指揮作戰的部分軍官,這些人屬于教官兼士官,是最作戰單位的骨干力量,另外還組織了一定數量的單獨作戰的特種部隊,以一百人為隊的數只分隊進入安哥拉地區,適當的配合聯軍作戰,在關鍵的戰役可以采取斬首的措施,以保證聯軍的軍隊能夠取得戰役的勝利,至于一般的型戰斗,明軍的特種部隊基上就不再參與,尤其是那些城,村鎮之類的戰斗。
之所以既要參加這場戰爭,還不能造成太多的傷亡,這主要是為了試驗明軍的新式武器和作戰技能,并且防止新式武器在戰場上流失,因為一旦參加大型戰役,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人員損失,這就很難避免武器丟失,以現在英格蘭、法蘭西人的技術水平來看,迅速的仿造這些目前制造水平還不是太高的武器來,應該是非常容易的,這也是朱有孝提醒孫愚直有限參加這場戰爭的原因。
明軍參加這場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適應以后發生戰爭做準備,無論是以后的歐洲戰場,還是在北美洲的土地爭奪戰,大明和現在的這些歐洲國家都會發生不可避免的戰爭,畢竟這些西歐國家的科技文化和個人文化水平要比大明的普通人要高一些,他們對于各種武器使用的技術和能力要學習的快,朱有孝不得不保持一定的武器優勢。不過朱有孝認為,等到目前國內那些十一二歲的孩子們長到成年的時候,也就是再過上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大明的人口素質普遍就會比他們強得多,畢竟在大明現在已經開始實行普遍的九年義務教育,而且是強制式的,國家負責義務教育的一切費用,包括一切學習用具和中午的午餐,雖然目前的大明老百姓已經不用為吃飯發愁,但是良好的營養搭配還沒有形成習慣,畢竟剛剛達到溫飽生活才是最近一兩年的事情,要想過上富足的生活,還有很長的路子要走。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