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率四千精騎,與五萬余高句麗軍遭遇,雙方展開了一場血戰。</p>
危急時刻,李世民用自己引誘敵軍主動出擊,而派李恪率五百騎兵,趁隙突襲敵陣中軍,直搗黃龍。</p>
可是,敵人早有防備,事先在中軍陣外布置了大量連弩車和槍兵弓弩,就等*來攻呢!</p>
這一回,李恪碰上硬茬了。強弓勁弩之下,他身邊的騎兵紛紛被射殺倒地,他幾次沖鋒不果,也被射傷了。</p>
當此之時,父皇危在旦夕,他別無選擇,把心一橫,也豁出去了,一挺長劍,再次硬沖過去。</p>
敵軍主將見狀,急忙指揮弓弩射箭。</p>
“啪啪啪啪啪!”利箭好似飛蝗一般,從四面八方射了過來。</p>
李恪揮劍奮力抵擋,可是箭支實在太多了,他應接不暇,一個躲閃不及,被一支箭射在了腿上,跌落下來。</p>
他還未起身,敵軍們隨后蜂擁而上,舉槍就刺。</p>
就在這千鈞一發的緊要關頭,張小七殺到了,嘁哩喀喳幾刀剁翻了圍在李恪身邊的敵兵,奪過一桿長槍,轉回身一槍將一輛連弩車挑起來,照著敵群就甩了出去。</p>
“咣!”這一下就壓倒了一片。</p>
接著,他如法炮制,又挑起一輛連弩車,剛要撇出去。</p>
敵軍主將蹦了過來,一招力劈華山,摟頭蓋臉就是一刀。</p>
“來到正好!正找你呢!”張小七大喜,既沒躲閃,也沒扔掉連弩車,直接騰出一只來,一把抓住了敵將的腕,“別走了,給我過來吧!”</p>
敵將一刀沒砍到人,反被捉了,大駭,一連掙幾下,也沒能脫身,大叫著,命令下,“快幫我殺了這小子,快!”</p>
敵兵又殺了上來。</p>
張小七這時再想躲開,已經來不及了,一下子被三桿長槍刺進了腰間。</p>
“啊!”他疼得慘叫了一聲。</p>
敵將趁勢拼命掙扎,抬腳猛踹他的面門。</p>
可他死命地攥著敵將的腕,就是不放。</p>
“大哥!”李恪踉蹌著站起身,急叫起來。</p>
“別管我!敵軍主將在這兒呢,快宰了他!砍斷帥旗!”</p>
“知道了!”李恪隨即躍到空中,一揮長劍,將敵將的人頭斬落,又沖開重圍,砍倒了中軍大旗。</p>
敵兵們見帥旗一倒,無心再戰,如潮水般退了下去。</p>
各處的唐兵趁勢大舉掩殺起來。</p>
總算大功告成了,張小七咬著牙,強忍著劇痛,一較力,“噗噗噗!”將身上的槍拔了出來,捂住了傷口。</p>
鮮血用縫中流出來,染紅了戰袍。</p>
他無意中一抬頭,正看見那個連弩車還在中長槍上掛著呢,“他娘的!忘了這茬了,兔崽子,還給你們!”一甩,將連弩車扔出去,砸翻了一大片,而后撒開腳步,兜著敵軍的屁股,追了下去。</p>
*大殺一陣,追出去二十多里,才得勝而回。</p>
此戰殲敵一萬余人,繳獲戰馬五百匹、各種器械戰車百余輛。</p>
李世民看到張小七的傷勢,心疼不已,親自為他吮出淤血,包扎傷口。</p>
眾將看在眼里,無不動容。</p>
而后,李世民又帶領眾將拜祭了山谷里那些死難的烈士,將他們的遺骨收殮,回軍馬首山。</p>
書說簡短,接下來,李世民率大軍兵圍遼東城,又調來數十輛投石車,對城池狂轟濫炸,晝夜不停,二十多天后,破城,斬殺萬余,俘獲四萬余人,繳獲糧食五十萬擔。</p>
六月初,*圍攻白巖城,烏骨城敵兵萬余趕來救援,張小七、李恪、契苾何力率兵八百迎敵,大破之,斬殺一千多人。</p>
白巖城主孫代音震恐,獻城投降,李世民厚加撫恤。</p>
城中百姓皆得封賞,所有俘虜皆分給錢糧,盡數釋放。</p>
六月中,*進攻安市城。</p>
蓋蘇文遣將軍高延壽統領十五萬高句麗和靺鞨聯軍,從平壤出發,救援安市。</p>
“什么?高延壽來了?哈哈!這蠢驢總算來了!他娘的,我正愁找不到他算賬呢!”張小七聽得探報,在中軍帳中喜笑顏開。</p>
長孫無忌言道:“平涼侯還是不要太過樂觀,敵軍此番來勢洶洶,這十五萬人皆是高句麗的精銳,而我們眼下可用的兵力,除去駐守在各個城池的和包圍安市的,就只剩下兩萬多人,眾寡懸殊,我們想要取勝,還需計劃周密才是!”</p>
李世民深以為然,“說的不錯!真正的決戰還未到,我們切不可疏忽大意!”</p>
“咳咳……咳咳……”岑文本忍不住咳了幾聲。</p>
“景仁?你的病又犯了?這些日子,你沒日沒夜替朕打點軍務,籌措錢糧,實在太辛苦了!”</p>
“無妨!咳咳,臣沒事,皇上和眾將連日浴血奮戰,臣又怎敢不效死命啊?今敵大軍來攻,臣也想出了一條計策,獻給皇上!”</p>
“哦?快說來聽聽!”</p>
“皇上,高延壽此人驕狂輕慢,平素并不把咱們大唐放在眼里,此次他率大軍前來,必然會仗著人多勢眾,對咱們發起猛攻,妄圖將咱們一舉拿下。臣觀察了一下周遭地形,安市城東十余里外的六山乃是最好的伏擊地點,皇上可先于山中做好埋伏,再遣一支人馬詐敗,將其引至伏擊圈,而后突然發動奇襲,甕中捉鱉,如此,必能取勝!”</p>
“恩,景仁此計甚好!”李世民連連點頭,“此戰就照你的計策行事!”</p>
眾將欣然。</p>
李道宗進言道:“皇上,臣弟還有一個建議,高延壽率高句麗軍主力前來,平壤必然空虛,臣弟請率精兵五千,突襲平壤,活捉蓋蘇文!”</p>
“不可!”長孫無忌斷然否決道,“我軍本就兵少,你再帶走五千,皇上拿什么抵擋十五萬大軍?”</p>
“如此,確實有些危險,可是行軍打仗之道,不就是出其不意,險中求勝嗎?”</p>
“江夏王!你只想自己建功!可皇上身系天下安危,豈容有失?”</p>
“好了!不要說了!”李世民皺緊眉頭,想了想,“朕倒并不懼怕危險,只是平壤的情報咱們知之不多,你只帶五千騎兵,深入敵境,一旦被敵人斷去退路,只怕兇多吉少啊!朕不能讓你冒這個險!”</p>
李道宗雖有些惋惜,可見皇上已有旨意,也只得從命,“好吧!臣弟聽皇上的便是!”</p>
“照理說,攻打平壤之事應該由張亮負責,朕給了他四萬人馬,他在做什么?怎么還不進攻?”</p>
長孫無忌回道:“張亮已于前日攻下卑沙城,眼下應該正往建安進軍!”</p>
“卑沙?一個彈丸小城?他不攻平壤,打卑沙做什么?”</p>
“臣也不知,或許在海上遇到了暴風雨吧!”</p>
“哼!朕看他就是膽小怯戰!”</p>
“皇上,要不然我現在便派人傳令,令他改道渡海,強攻平壤!”</p>
“唉!不必了,他若能攻下建安也好,等咱們攻下了安市,便可與他合兵,咱們便又有足夠兵力進攻平壤了!”</p>
“是!皇上!”</p>
兩日后,高延壽率領高句麗大軍趕到了。</p>
李世民令張小七、阿史那社爾統領兩千突厥兵,在安市城南四十里外迎敵。</p>
兩軍陣前,高延壽一眼看到張小七了,臉上的橫肉很不自然地抽動了幾下,眼中冒火,“小子,不想這么快,我們又見面了!哈哈,你不是想要在戰場上跟我較量嗎?今天便讓你們這些無能的漢人,見識一下我高句麗勇士的真正戰力!”</p>
張小七樂了,“他娘的,自以為是的狗雜種,別以為你人多我就怕你!今天爺爺再給你松松骨頭,讓你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p>
“啊!我看你小子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呀!來呀,給我殺!”</p>
高句麗大軍登時排山倒海一般沖殺過來。</p>
張小七毫無懼色,揮刀接戰,在敵群中大砍大殺。</p>
打了片刻,阿史那社爾提醒道:“平涼侯,差不多了,別殺了,快撤吧!”</p>
“哦!對!他娘的,差點忘了!”張小七隨即掉轉馬頭,帶兵詐敗而走。</p>
高延壽見狀,當即來勁了,“哈哈哈哈!果然不出我所料,漢人從來都是慫貨!快給我追上去,今天我非把那小崽子扒皮抽筋不可!”</p>
他帶著大隊軍兵,掀起漫天煙塵,在后面緊追不舍。</p>
張小七、阿史那社爾帶兵率先進入了六山峽谷,與早已在山谷西坡上布陣的李勣、李道宗大軍匯合。</p>
很快,高延壽便帶著大軍一口氣追了進來。</p>
十五萬大軍在山中結陣,綿延了四十余里。</p>
高延壽也看到李勣的軍陣了,可他根本不在乎,“呵,不堪一擊的慫貨們,在這兒等著我呢,本將軍有十數萬大軍,還怕你們不成?來呀,出擊,將他們殺個雞犬不留!”</p>
高句麗軍兵舉起巨盾,開始鼓噪前進。</p>
這時,北山上豎起龍旗,李世民帶著三千人馬現身,令士兵擂起戰鼓。</p>
李勣眾將聞聽鼓響,帶兵山坡上猛沖下來,直撲敵陣,“殺!”</p>
與此同時,長孫無忌和牛進達則統領事先埋伏在山北峽谷的萬余唐兵,從敵軍背后突然殺將出來。</p>
高延壽沒料到背后還有*偷襲,大驚,再想變陣,已然晚了,他的部下人數太多,又都穿著重鎧,行動遲緩,被兩邊夾擊,首尾難顧,登時亂套了。</p>
唐的軍精兵強將們,趁在敵陣中大殺起來。</p>
李世民也拔出了佩劍,“眾軍聽令,隨朕殺敵破陣!”他也帶兵從北山上沖下來,殺入敵陣之中。</p>
適時,風云變色,黑云壓頂,電閃雷鳴,伴隨著這場大戰,一場大雨滂沱而至,眾將在狂風暴雨中往來沖殺,真好似天兵下凡了一般。</p>
張小七殺得興起,在萬馬軍中高聲喊喝:“高延壽!狗雜種!你不是炫耀屠殺了我們三十萬人嗎?來呀,放馬過來,看看咱們誰是慫貨!”</p>
高延壽一開始還不服不忿,瞪著眼珠子,梗梗著脖子,一個勁地運氣,“小崽子,我就不信了,我這么多兵馬,還打不過你們?”</p>
可沒過多久,他就發現自己的士兵就像豬狗一般,被人肆意屠戮砍殺,一片一片地倒下去,心虛了,冷汗也下來了,向左右吩咐道:“上了*的賊當了,快撤退!”</p>
一個副將言道:“將軍,山口被封死了,我們出不去了!”</p>
“出不去?那就先到山上避避!”</p>
“是!”</p>
一個時辰的激戰后,高句麗軍傷亡慘重,除了逃到山上的三萬多人,剩下的不是被殺就是被俘。</p>
李世民重新整軍,將高句麗敗軍所在的山頭圍得水泄不通。</p>
他催動戰馬,來到山腳,朝山上高聲喊道:“高延壽,朕的天兵在此,你逃不掉了,乖乖下山請降吧!上天有好生之德,朕也不忍像你們高句麗人那樣濫殺俘虜,涂炭生靈,凡向朕投降者,朕一律放其還家,可若膽敢負隅頑抗,朕這就率軍殺上山去,將爾等盡數剿滅,為前朝雪恥!”</p>
“雪恥!雪恥!雪恥!雪恥!雪恥……”*士兵漫山遍野,齊聲高呼,這吶喊聲伴隨著戰鼓雷鳴,震天動地,響徹群山!</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