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七初入朝堂,行事過于率直,引起了程懷亮的擔憂,為了防止他闖禍,程懷亮就把當今的朝局形勢向他剖析了一番。uukla\n\n“七兄,現今太子的地位江河日下,已大不如從前了,皇上對他來沒信心,接連換了好幾個老師嚴加教導,可還是爛泥扶不上墻,要不是長孫皇后和房玄齡那些老臣竭力扶保,只怕他早就被廢了。\n\n太子岌岌可危,諸皇子們都看到了希望,除了咱們吳王殿下以外,四皇子魏王李泰,五皇子齊王李祐都有爭儲之心。\n\n尤其是這個魏王喜好舞文弄墨,深得皇上的寵愛,他奉旨在府中開設了崇文館,延攬天下文士,還編纂了括地志,一時風頭無兩。皇上每年給他的賞賜比給太子的還多,朝中大臣爭相攀附,趨之若鶩,儼然已形成魏王黨了。我估摸著,若是太子被廢,最有可能奪得儲位的就是他了!”\n\n張七憤然道:“皇上真是偏心眼!吳王殿下為國家效命疆場,幾經生死,居然還比不上一破書?”\n\n“你知道什么呀?這魏王跟太子一樣,乃是長孫皇后所生!是嫡次子!長孫皇后賢淑溫婉,跟皇上伉儷情深,感情好得不得了,不僅長孫一脈因此備受優渥,她的三個兒子子以母貴,所受的封賞也比其他皇子的高出一大截呀!”\n\n“長孫皇后有三個兒子?那還有一個是誰呀?”\n\n“皇九子晉王李治呀,不過這個晉王年紀尚,平日里深居簡出,不常與群臣交往,就是個閑散王爺,沒什么野心。”\n\n“哦!原來長孫皇后的能力這么大呀,要是殿下也是她的兒子就好了!”\n\n“那還什么呀!要是那樣,他早就是太子了,誰也撼動不了啊!”\n\n“誒,我記得,殿下的娘還是隋煬帝的女兒呢,也是貴不可言哪,皇上怎么不考慮一下呢?”\n\n“別提這個了,就是因為殿下身上有隋煬帝的血脈,才會引起皇上的顧慮。皇上常,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咱們只要想想前隋的事情,就能大概摸清皇上的心態了。\n\n前隋文帝有兩個兒子,太子楊勇和晉王楊廣,當時太子楊勇也跟現在這位太子差不多,生活奢靡,喜好歌舞,縱情聲色,而楊廣卻非常勤儉,滿腹文韜武略,頗負盛名,跟如今的殿下如出一轍。后來隋文帝看重了楊廣的賢名,廢掉了太子,立楊廣為儲。可沒想到楊廣是個敗家子,剛一登基,便原形畢露了,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暴君,沒幾年就把前隋的基業敗光了。\n\n現在同樣的情況擺在了咱們皇上面前,你他該如何選擇?在他看來,太子從在深宮長大,貪玩驕縱,有些紈绔習氣,都是正常的,這是真性情,他心里反而會踏實一些,即便太子不肖,可將來登基后有滿朝忠良輔佐,只要他行事不出大格,能守住江山社稷就行啊!\n\n可對于殿下,皇上卻摸不準哪!以致于每每看到殿下,他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殿下的外公隋煬帝楊廣,這個心結恐怕很難解開呀!”\n\n“哎呀,這事這么困難哪!我看,殿下自打從西域回來以后,好像對爭儲也看淡了很多,并不怎么上心了。要不咱們還是別折騰了,老老實實過自己的日子不挺好嗎?”\n\n“庸人之見,咱們現在還遠遠沒到山窮水盡之時,憑什么放棄呀?再,樹欲靜而風不止,你以為咱們置身事外就能逃得掉嗎?他日,無論太子登基,還是魏王登基,都不可能讓殿下好過的!”\n\n“那你咱們該怎么辦?”\n\n“咱們得審時度勢、相機而動。”\n\n“什么意思?”\n\n“如今*羸弱,近幾年折了不少羽翼,侯君集因為攻打高昌時縱兵搶掠,收受財物,被皇上免了官了,長孫無忌那老狐貍似乎也嗅到什么味了,不再替太子話,態度不明,畢竟魏王也是他的親外甥啊!朝中重臣中,還在死保太子的就只剩房玄齡一人了。\n\n而魏王黨雖然風頭正勁,可還尚未形成氣候,他們想要扳倒太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n\n兩方互斗,勢必都會尋求咱們的幫助,咱們便可以巧加利用,從中漁利。”\n\n“你子他娘的一肚子壞水,我可跟你好了,幫魏王倒是沒什么大不了,要是讓我幫太子那幫人,沒門!”\n\n“互相利用,互相利用,你懂不懂?”\n\n“你不用跟我廢話了!還是先解決眼前的事,快幫我想想,怎么阻止祿東贊娶走公主?”\n\n程懷亮想了半晌,沒話。\n\n“怎么?你也沒咒念了?你不是主意挺多的嗎?”\n\n“我倒不是沒主意,我只是在想若阻止了吐蕃求親,對咱們有什么好處?”\n\n“管他有什么好處?我就是氣不過吐蕃那對君臣得便宜賣乖,一邊覬覦大唐的疆土,一邊還要娶大唐的公主,憑什么?”\n\n“瞧把你氣的!這種國家大事皇上他自有考量,你我還是多想想自己的事吧!”\n\n這時,翟珊走了進來,“你們倆怎么聊起來沒完了?殿下來了,還不快去迎接!”\n\n“哦!好!”\n\n不多時,三人將李恪迎入房中,重新落座。\n\n程懷亮就問道:“殿下你這是打哪來呀?”\n\n李恪嘆了口氣,“唉,我剛去了趟江夏王府,跟我那堂叔閑聊了一會兒,老爺子為女兒的事整日唉聲嘆氣,愁眉不展,甭提多難過了!”\n\n“這也難怪,心頭肉被硬生生割走了,換誰能好受得了啊?老三的娘不也是如此嗎?”張七深有同感。\n\n程懷亮則似乎有所領悟,“這么,若咱們在這個時候對江夏王施以援手,攪黃了和親,江夏王必然會領咱們的情,倒向咱們一邊了?”\n\n“我程賢弟,咱們做事是出于大義,光明磊落,你怎么滿腦子都是算計呀?”\n\n李恪也贊同道:“大哥的是,咱們不該有私心。現在的朝廷上,李靖元帥已經致仕還鄉,老一輩的將領里就只剩下江夏王還能掛帥出征,上陣殺敵了,他是國家的棟梁,咱們幫他解除后顧之憂,也是為了國家著想啊!”\n\n“行行行,你們都是正人君子,我是齷齪人行了吧!不管怎么,咱們的目的是一樣的,不都是破壞和親嗎?那就好好謀劃一下吧!”\n\n次日,李世民升朝,開始二試婚使,測試的題目是,要祿東贊前往馬場,分辨出一百匹母馬和一百匹馬的母子關系。\n\n祿東贊想了片刻,請命道:“陛下,此題臣可以完成,只是要請陛下允臣兩日的時間,兩日后,臣一定給陛下一個滿意的答復!”\n\n“恩,好!朕準了!”\n\n“謝陛下!”祿東贊領旨,退下去了。\n\n散朝后,張七不禁對程懷亮贊不絕口,“程賢弟,你真神了!竟然連皇上的題目都能猜得出來!”\n\n程懷亮呵呵一笑,往四周看了看,聲道:“這算什么?實話告訴你,這題目其實就是我爹昨晚連夜進宮向皇上獻的。”\n\n“哦,原來是這樣。”\n\n李恪還有些憂慮,“此題雖然挺難,可也不保險哪!萬一真的又被祿東贊破解了,咱們豈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嗎?”\n\n“嘿嘿,殿下放心吧,這題目既然是我出的,我當然有充分的準備,昨夜,我已將那一百匹母馬中的三匹調換了,將原來的三匹母馬藏在了我府上。無論祿東贊使出什么招數來,都不可能配對成功!”\n\n“好啊!我就等著賢弟替我出氣了!”張七欣然道,“祿東贊那廝先前還在朝堂上羞辱我,這回我也看看他的窘態!哈哈!走!都到我府上喝酒去!”\n\n三人高高興興回府去了。\n\n很快兩天過去了,李世民帶著文武百官來到皇家馬場,召來祿東贊,問道:“使者,如今兩日期限已到,你可有甄別的辦法了?”\n\n祿東贊施禮道:“回陛下,臣確已有了一計。”\n\n“哦?你先給朕來聽聽。”\n\n“陛下,臣昨日將那一百匹母馬和一百匹馬分別關在了不同的廄里,一天中只給馬們喂草料,而不給它們水喝。現今臣只要再將母馬和馬重新放在一處,料想馬們口渴難耐,必然會找自己的母親喝奶,如此一來,臣便可辨別出母馬和馬的母子關系了。”\n\n“妙哉妙哉!”李世民臉上露出贊許的笑容,“好!便請使者依計而行吧!”\n\n“遵旨!”\n\n結果果然不出祿東贊所料,那些馬們一出馬廄,便迫不及待地沖到了各自母親的身邊,開始喝奶了。\n\n沒過多久,馬場的官員上前稟奏道:“皇上,經過臣的驗看,吐蕃婚使準確無誤地確定了九十七對御馬的母子關系,只是還有三只馬在場中亂跑,尚未找到與它們對應的母馬。”\n\n“好了,朕知道了,退下吧!”\n\n“是!”\n\n李世民點點頭,欣然看向祿東贊,“使者,你都聽到了吧?你的方法雖然很高明,可終歸還是沒能完成朕的題目,既如此,朕也愛莫能助了!”\n\n“皇上!且莫急著下定論,容臣再觀察一番。”祿東贊連忙懇求道。\n\n“恩,也好,那你便看看吧!”\n\n祿東贊著人牽來了沒能配對成功的三匹母馬和三匹馬,皺著眉頭繞著它們轉了兩圈,沉思了片刻,對李世民道:“陛下,臣看了這三對母馬和馬的毛色和體態,竊以為它們并無母子關系。”\n\n“什么?你什么?你的意思是朕的題目有誤?這怎么可能?難道朕會故意篡改考題刁難你不成?”\n\n“是呀,適才臣也甚感蹊蹺,陛下乃是泱泱上邦之君,是天下共主,怎會言而無信,捉弄我等外藩之臣呢?”\n\n“大膽!”張七站出來,向李世民啟奏道:“皇上,祿東贊這廝黔驢技窮,完成不了皇上的考題,竟然出言不遜污蔑皇上,請皇上降旨治他的大不敬之罪!”\n\n程懷亮也道:“皇上,平涼侯言之有理呀!祿東贊仗著他們吐蕃有些個兵馬,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欺君罔上,請皇上收回成命,不要把公主嫁與吐蕃。”\n\n李世民聲色未動,看了看祿東贊,“使者,你有人在朕的題目中做了手腳,你可確定?”\n\n“臣不敢,但是臣既奉我主之命前來求娶公主,自當盡心竭力不辱使命,臣請陛下再給臣一次機會,允臣便宜行事,若臣當真無法找出這三匹馬的真正母親,臣情愿接受陛下的一切責罰!”\n\n程懷亮見勢不妙,忙道:“皇上,您千萬別聽祿東贊胡八道,我看他分明是無計可施,借故拖延時間罷了!”\n\n“誒。”李世民擺了擺手,對祿東贊道,“使者所請也是情理之中,你放心吧,朕絕不會責怪于你,你盡管放手去找就是!”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