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校長,這是咱們派出去的人取回來的眼鏡蛇和響尾蛇留下的情報。”
王華的辦公室里,何炯將個蠟丸遞到了王華的面前。
“他們是在哪拿回來的?”王華一面打開蠟丸一面問道。
“都是在廣東的邊界,咱們和眼鏡蛇、響尾蛇約好的地方。”
“嗯。”王華應了一句便展開了從個蠟丸中取出的張油紙,張紙上的字是簡體字。這是王華為了確保情報的安而特意向張國棟申請的,目前除了張復北和季通海,整個總務二處還沒有人認識簡體字。
王華看著看著,臉色有些變化。
何炯看在眼里,但并不知道紙上的情報寫的是什么,也不知道王華為什么臉色有變,沒敢話,靜靜的在一邊站著。
“何主任。”王華把兩張情報放在了桌子上,“這兩個人都是你親自挑選、親自訓練的吧?”
“是。是屬下親自挑選和訓練的。”何炯的心里有些害怕,“屬下保證,整個榆林灣沒有人知道這個人的存在,咱們總務二處也沒人知道。”
“那是不是你現在也不知道這兩個人的情況了?”王華的語氣中帶上了一點威嚴。
“屬下斗膽。”何炯一個立正,“屬下并不知道這個情報為什么會讓校長生氣,校長可否向屬下透漏一二。”
“我并沒有生氣,只不過。”王華頓了一下,指了指其中的一張油紙,“眼鏡蛇失蹤了。”
“失蹤了?”何炯一時沒聽懂王華的話,“那這情報不是眼鏡蛇的?”
“不,情報的確是眼鏡蛇傳回來的。”王華將桌上的兩份情報放進了文件夾中,“眼鏡蛇已經從廣東進入了江西,不過他告訴我們,他會牢記你何主任的教誨,只蟄伏不啟用,待戰時見奇效。所以他自動切斷和我們的一切聯系。”
“切斷聯系怎么見奇效。”何炯的心里真的有點驚慌,“校長,屬下的確不知眼鏡蛇會如此行事。”
“算了。”王華淡淡答道,“我相信眼鏡蛇這么做一定有他的原因,我更相信你何主任的眼光。”
“謝謝校長的信任。”何炯又是一個立正,“屬下肝腦涂地,萬死不辭。”
“呵,何主任不用萬死。”王華輕笑了一聲,“獵鷹行動有報告嗎?”
“回校長,有。”何炯趕忙又從夾在腋下的文件夾里抽出了幾張紙,“廣州方面的情報前幾日傳回過來,校長也都過目過,目前沒有新的情報。朝鮮方面到目前還沒有情報,眼下只有北京和山東的情報傳回來了,請校長過目。”
王華拿過情報一張一張的過目,現在已經是四月初,而傳回來的情報還是一個多月以前的。
今年正月,李九成攻陷登州,囚禁孫元華。二月,孔有德部率軍圍攻萊州,徐從治與謝璉拼死抵抗,同時向朝廷求援。但自北京南下的總兵劉同柱,雖抵山東境內,卻遲遲不敢到萊州解圍。
朝廷中關于對孔有德是招還是剿又吵成了一團。周延儒和溫體仁的矛盾漸漸激化,給事中孫三杰、馮元飚,御史余應桂、衛景瑗等人連連上疏彈劾周延儒。
崇禎四年,三邊總督楊鶴被罷官入獄,洪承疇繼任陜西三邊總督。洪承疇改楊鶴的“邊剿邊撫”為“力清剿”、“以剿堅撫,先剿后撫”方針,集中兵力進攻陜西農民軍。
崇禎五年春,一股農民軍由于頂不住官軍的壓力,向慶陽突圍。洪承疇親赴慶陽,指揮會戰,與總兵曹文詔、賀虎臣一起圍剿農民軍。
“何主任辛苦了。”王華看完情報道,“不過這些情報的傳遞有些慢,我讓你著手建立起傳遞目前進展到什么程度了?”
“回校長。”何炯趕緊答道,“目前我們情報的傳遞靠的都是飛鴿傳書,所以在速度上和次數上還不能讓校長滿意。根據校長的吩咐,我已經派出去人員用開店經營的模式建立起各地的情報點。大約四五百里一個點,一旦有緊急情況,從北京和山東依托情報點按6里加急的速度,可以在十天左右將情報傳送回來。”
“不過,校長。”何炯欲言又止。
“有什么就什么,是不是錢上有問題?”
“校長英明。”何炯恭維道,“這些點大約有十幾個,咱們的經費很是緊張。”
“這個情況我也知道。”王華道,“你先這么干著,錢的問題我會向軍委會申請的。”
“還有。”王華又問道,“天工計劃準備的怎么樣了?”
“回校長,正在準備人手。”
“這次讓誰去?”
“來打算讓謝田去的,可如今。”何炯遲疑道,“校長覺得葛濤怎么樣?”
“你看著安排吧,準備好了和我一下。”
“是,校長。”
何炯出去了,王華想了想,把桌子上各方面的情報歸攏了歸攏,裝進了文件夾起身去了張國棟的辦公室。
“張主席,這是最新的情報。”王華把標有絕密的文件夾遞到了張國棟的面前。
張國棟邊看邊問道:“有什么重要的嗎?”
王華從文件夾里抽出了一張:“你先看看這個,毒蛇行動有了點變化,眼鏡蛇失聯了。”
“哦?”張國棟接過油紙細細的看起來。
“老王,你怎么看這個眼鏡蛇?”張國棟放下油紙問道。
“眼鏡蛇這個人我只見過一次。”王華答道,“不過他的情況和培訓時的成績,何炯都向我做過詳細的匯報。我不太相信眼鏡蛇會反水或者脫離,相反,我覺得是眼鏡蛇遇到了什么特殊情況才這么做的。或者他考慮的真的如他寫的那樣,真正的去遼東蟄伏起來。根據他的考核成績和性格評估,他很可能這么做。”
“既然你也這么看,那這件事就先放一放吧。”張國棟問道,“天工行動開始了嗎?”
“正在準備。你這個許朗,想起一出是一出。”王華抱怨道,“他不知道我們現在的人手有多緊張,目前的情報傳遞還在進行中,哪有多余的人手去江西。把宋應星綁架來,還要搞什么工業革命,哪有他想得那么簡單,大明朝連飯都吃不上,搞的哪門子工業革命。”
“呵呵,老王,別抱怨了。”張國棟笑道,“工業革命這個事的確有點不怎么靠譜,但是把宋應星弄過來倒不是不可能。再陸老也同意了,抓緊點時間開始吧。”
“我知道。”王華也笑道,“我也就是那么一。”
邱鵬的造船廠里,曾廣賢和王兆星一大幫海軍部的人正圍著邱鵬問東問西。
“各位,各位。”邱鵬沖著眾人連連拱手,“兩艘新戰艦已經進入收尾階段了,你們著急也沒用。最多再有1天就下水了,到時候你們不就什么都清楚了嗎?”
“邱大廠長,你可真能拖。”王兆星笑道,“這都多長時間了,怎么還要十天啊?”
“這是我的問題嗎?”邱鵬辯解道,“我們造船廠人手不夠,現在還得忙活鄭芝龍的訂單,這個月要交付鄭芝龍艘戰艦,現在能趕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這都不是問題。”曾廣賢制止了兩人的吵鬧,“邱鵬,這兩艘新戰艦有改進嗎?”
“約翰。”邱鵬已經吵得口干舌燥,“你和曾部長改進的地方。”
“是。”約翰站起來沖著曾廣賢鞠了一躬,“尊敬的曾部長,新的戰艦在原先廣州號的基礎上有了新的改進。我們采用了更為堅固的材料,并且加大了長寬比例,從三桅改為了四桅,因此新戰艦的航速將會達到17節以上。但是大炮的數量還是4門,這個目前還沒有改變。”
“能搭載多少步兵?”曾廣賢問道。
“這個。”約翰摸了摸腦袋,“請原諒,閣下。我們在設計這艘戰艦的時候只考慮到了作戰和航速的問題,至于搭載步兵,恐怕不會有多少。”
“不會有多少是多少?”王兆星問道。
“如果在安的范圍內進行遠航的話。”邱鵬知道王兆星這么問的意思,“恐怕每條船最多人。”
“才人。”海軍部的人都嚷道,“怎么這么少?”
“都別吵吵。”曾廣賢制止了眾人的喧鬧,“邱鵬,你確定只能裝?”
“我確定。”
曾廣賢沒再問,而是在心里默默地計算起來。目前韓萬濤和他的意思是將混成旅縮編為4個步兵營,并取消營屬炮兵排。這樣一個營3人,4個營是1名步兵。重新組建重炮營,人數3,配備門6磅炮,取消三磅炮的配置。此外還有騎兵連1人,海軍陸戰連1人,步騎兵加陸戰連一共17人。
這要是按照邱鵬的法,光是運載這些人就需8、9艘戰艦,曾廣賢的腦子有點大。曾廣賢和韓萬濤做過推算,孔有德是崇禎六年二月十二日從登州城撤軍的,要想能夠阻止孔有德跑到滿清那邊,最遲要崇禎五年年底拿下朝鮮的南浦并救出光海君,這就需要混成旅最晚在崇禎五年十月份到達朝鮮。雖然目前戰艦的航速可以達到15節,而且十月之前基是吹東南風,順風順水,但從崖州到朝鮮有3多海里的距離,考慮到沿途補給休息和諸多可能的因素,混成旅最晚也要八月出發。
可現在,利用軍艦搭載步兵的設想肯定要泡湯了,那就只能還用大明福船,可大明福船的速度。想到此,曾廣賢搖了搖頭,就算一路順風順水,沒有3,4個月是別想到達朝鮮。也就是,混成旅的出發時間可能要提前到6月份。可現在已經4月了,混成旅的整編還沒開始,騎兵連的訓練剛剛起步,而且韓萬濤還去了崖州,曾廣賢突然覺得有些喪氣,恐怕登州行動要黃。
邱鵬注意到了曾廣賢的表情,問道:“怎么了,曾部長,有什么問題嗎?”
“沒什么。”曾廣賢隨口應道,“你抓緊時間吧,盡快將兩艘戰艦移交到我們海軍。”
從造船廠出來,曾廣賢拉著王兆星又去喊上了許朗一起來到了混成旅旅部。
“許朗,給出出主意,要不然登州行動可能要被取消。”曾廣賢訴了邱鵬那邊的情況和自己的想法。
“登州行動是你們混成旅的事。”許朗笑道,“怎么你們有了問題就來問我啊?”
“誰讓你是這個行動的建議者啊,不問你問誰。”王兆星聽完曾廣賢的時間推算也有些著急。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