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基金會主要做公益方面的事情。
至于產業投資,林風還需要好好斟酌一番。
西北最大的問題,一是交通,物流成高;二是人才,除了西安之外,基上其他各省市沒有成規模的高校,大量人才向北上廣等大都市和東南沿海流失。第三點也是很核心的,就是當地政府的觀念相對發達地區比較落后,用企業的管理角度來看就是執行力弱。
如何營造一個能夠吸引外界投資、大量人才的產業洼地,并不是那么容易,而且高效的政府作為更是林風無法控制的。
所以,前期林風只能是先安排人做調研,再等待合適的時機。
…………
近期有一件事引起了林風的注意。
9年7月日,我國第一部文化產業專項規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這是繼鋼鐵、汽車、紡織等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后出臺的又一個重要的產業振興規劃,標志著文化產業已經上升為國家的戰略性產業。
根據規劃,國家將重點推進的文化產業包括:文化創意、影視制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
風行集團的互聯內容業務,其實也是文化創意產業的一種,可以這一規劃的推行,也預示著互聯內容產業進一步發展的趨勢。
林風知道,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文化創意產業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即將迎來一輪爆發式發展!
事實上,球金融危機爆發后,金融、房地產和諸多傳統產業受到嚴重沖擊,世界經濟增速下滑,世界各國都在調整經濟發展戰略,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而文化創意產業具有產業融合性高、需求潛力大、創新能力強等優勢,符合新常態下“保增長、擴內需、促就業”目標。在此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日益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從球范圍來看,美國文化產業的增加值達到8187億美元,文化產業產值已占美國GDP總量的18%-5%。
英國文化創產業產值從1996至9年,年均增長率都在6%左右,而英國整體經濟增長率僅為8%左右。英國十三項文化創意產業1年的產值超過775億美元,出口值超過164億美元。
而在亞洲,日文化產業的規模超過117億美元,約占GDP總量的15%;韓國文化產業的規模約65億美元,約占GDP總量的6%。
到15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增加值由1年的115億元,增長到735億元,占GDP的比重也從75%上升到38%。
相比發達國家,中國的文創產業無疑還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林風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對于風行集團而言,現在已經是一家綜合型的互聯平臺公司。
作為平臺,當然已經占據了產業鏈極佳的位置,但互聯身而言,就像蒸汽機和電力一樣,是基礎的信息技術手段,未來的競爭核心還是內容。
尤其是風行身就具備的內容基因,無論是游戲、音樂、影視、文學等方面都已經提前做好了布局。
而且林風很早就已經在布局“開放平臺戰略”,包括“十百千”計劃,這一針對初期的中創業公司孵化計劃,更是早早就將大量的初創公司納入了風行的生態體系。
可以,比起未來的其他兩家文創巨頭公司,萬達和阿里,合并了騰訊之后的風行前期優勢非常明顯。
現在,借助國家政策的東風,林風認為,是時機進一步加快風行在文創產業上的布局了。
…………
產業發展在大勢上的驅動力,一方面是政策,另一方面就是資。
根據《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明確要求由中央財政注資引導,吸收國有骨干文化企業,大型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認購,設立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9年9月,文化部發布《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引導、扶持、規范非公有資進入文化產業。
實際上,早在9年4月,由“黎叔”黎瑞剛掌舵的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就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審批,基金規模5億元人民幣,成為第一個在國家發改委獲得備案通過的文化產業私募股權基金。
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的發起方是國家開發銀行旗下國開金融和上海東方惠金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兩家各投了1/3。東方惠金是國資背景,由**G、精文投資、張江集團三家聯合成立。
而剩下的1/3資金,是黎瑞剛親自在市場上募集的,他最終贏得了深圳招商局、大眾資、文匯新民報業集團等的支持。
在林風的記憶里,今后的幾年內,國內將會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數以百計的文化產業基金。
其中既有國家隊,如財政部出資的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也有各省市地方政府牽頭成立的地區性文化產業基金,還有上市公司參與產業并購基金,以及大型民企或金融機構設立的產業基金。
正是在政策扶持,經濟轉型,消費升級、人口結構變遷、互聯技術加碼等多重因素疊加下,資開始爭先介入了文化創意這個充滿掘金商機的造夢領域。
而這些資的涌入,也推動了國內文化創意產業的飛速發展。
未來的數年里,文創產業將是一個資狂歡的時代!
林風既然知道這一大的趨勢,自然不會放任不理,他不僅要積極參與其中,甚至要更快的布局。
因為優勢的內容資源始終是少數,投資標的有限,手快有手慢無啊……
不過,這些資運作,如果都用風行集團自身來進行操作的話,一方面有點末倒置,畢竟風行是企業,公司的核心還是業務經營層面,而不是資運作;
另一方面,也有樹大招風的嫌疑。
最好的方式,還是設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來操作。
不過,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的設立,在現階段的政策層面,還是有著不大不的問題……
產業投資基金質上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一種,但現階段在我國,產業投資基金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相比較,還是具有較強的政府主導性,只向特定機構投資者以私募方式籌集資金,主要對未上市企業進行股權投資的集合投資方式。
而特定機構投資者,則是包括以國家財政撥款為主要資金來源的企事業單位,國家控股的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以及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等。
尤其是傳媒文化領域,來就是相對監管比較嚴的產業,對于這一領域的資準入,更是有著諸多的限制。
要到了1年,九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鼓勵多元資金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引導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參與文化產業投資基金;
以及1年6月,文化部出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進入文化領域的實施意見》,鼓勵民間資以投資基金形式進入文化產業領域。
這兩個政策性文件發布之后,民營資才開始大規模進入文化產業基金這一領域。
當然,對于現在的林風而言,已經有足夠的聲望、背景、資源和來提前試水,只是需要與有關主管部門進行溝通,同時,拉上一些具有國資背景的“合伙人”而已。
而在這一大背景下,設立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后,林風甚至有一定的機會,投資一些原無法投資的項目,比如涉及傳統文化企業改制的項目。
林風將希望設立文化產業基金的想法,通過一些渠道向高層表達之后,果然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重視。
畢竟林風不同于普通的商人。
且不他是中國這幾年來最成功的優秀企業家,在國際上也有著比較高的聲望和影響力,是世界級的大富豪。
就從一直以來風行在諸多方面,都積極配合主管部門的政策,而且近期,還剛剛通過私人基金會捐贈了1億,用于西部地區的公益慈善事業。
有關方面對于林風,一直都是非常關注和大力扶持的。
很快,財政部、文化部的人就來到風行集團,進行調研和協商。
而通過instn,也有不少身居國有大型金融機構高位的二代,對于林風準備設立的這一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比較感興趣,也通過多方面的資源,都在幕后努力推動這一項目的產生。
林風的“口碑”,在圈子里還是不錯的,不吃獨食,利益均沾。
經過一段時間的溝通以及幕后多方的推動,1年1月,林風籌劃的“風華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終于獲得了發改委的審批。
風華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的主要發起方和出資人為:風行集團、國開行下屬的國開金融、中銀控股、招商資、Ne Hrizn、林風等。基金的目標規模為1億人民幣,初期募資6億,其中風行集團先期出資億,國開金融出資1億,中銀控股出資1億,招商資出資5億,Ne Hrizn出資5億,林風通過私人公司(楓林葉控股)出資1億。
在將來的運作過程中,基金還將吸納包括VC/PE在內的其他資的加入。
風華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將采用有限合伙制,建立基金出資人設立基金、基金管理人管理運作基金資產、基金托管人保管基金資產的運作架構。
該基金將主要以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新聞出版發行、廣播電影電視、文化藝術、絡文化、文化休閑及其細分文化及相關行業等領域,為目標公司提供成長性資、企業重組、管理層收購等市場化融資。
而隨著風華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的設立,林風也在市場上找到了第一個投資目標——財新傳媒。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