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席卷天下 正文 第243章:立國還能稱漢嗎?

作者/榮譽與忠誠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見利而忘命,干大事而惜身,的大概就是東晉~朝~廷了吧?

    東晉~朝~廷當然知道劉彥亮出漢旗意味著什么,估計是帶著一種解脫了的心情,假惺惺地來勸一把,暗地里還不知道對劉彥不知死活亮出漢旗是多么的開心。?

    “不能奢望一幫只期盼茍延殘喘的廢物有更大的心志了。”劉彥認為自己是在大實話:“看看他們所謂的北伐,忙活了一年多,實際的參戰部隊竟然還沒有湊齊。再看看那一幫想要討伐成漢的,多少年了還在繼續扯皮。”

    徐正、紀昌等等一些人已經回到了下密,他們是回來參加新一輪的作戰總部署。

    泰山郡的戰事不算結束,但后面是清尾階段,安排好之后就不需要誰去主掌戰局,按照既定部署繼續展就足夠了。

    幾個指揮泰山郡初戰的人回來,劉彥當然是親自過問戰局,知道了更為細節的東西。

    “是嗎?鄧恒會有子嗣前來投奔?”劉彥還是第一次知道這事,他搖頭苦笑:“難怪會派出那批人,作戰是假,投降是真,實際是在賣個人情。”

    為了家族尋找后路幾乎是成了現如今各個家族的能,開枝散葉投靠不同勢力是常態,比如那些效忠石碣趙國的人,他們肯定是有什么親戚甚至是兄弟、子嗣、女婿之類的人物在其它勢力效命。

    之前,分開投注的情況大概就是生在石碣趙國、司馬1晉國、慕容燕國、張氏涼國,畢竟看起來也就是這幾家有資格參與爭霸,其余一些雜七雜八的勢力基是被看做要靠邊站。

    現在,劉彥也許該自豪一下,比如堂堂的石碣趙國東征將軍竟然認為漢部也有資格踏上爭霸的舞臺,干出了分家前來投效的事情。

    在場誰又不懂鄧恒的行為是怎么回事呢?他因為指揮失誤讓五百龍騰衛士覆滅,回去之后少不得也是一個死,選擇了戰死這一條路純粹就是逼不得已。那是因為石虎真的在警惕晉人,不但是對普通的晉人十分殘酷,連帶對朝中為官的晉人也是十分酷烈,僅僅是兩年不到的時間已經找很多理由弄死不少晉人出身的官員。鄧恒回去肯定要死,也許還會連累家族,死在戰場也許能夠避免家族被牽連?

    后續的事情會證明鄧恒還是料錯了,他戰死沙場并沒有避免家族受到牽連,而這個是之后要敘述的事情。

    “按照降將崔宣的法,我們成氣候了。”紀昌笑得比較爽快:“四年的時間沒有白忙活。”

    “鄧恒只會是第一個,接下來還會有許多。”呂議也在笑,笑得很是自信:“職之前寫信回去呼朋喚友,僅有少數寒門回應,近段時間卻是不少高門主動寫信前來。”

    劉彥在安靜的聽,多的家族想要前來,代表漢部開始有了令人投注的資格,那些前來投效的家族或是會只是一些旁支或者寒門,但真的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被人正視只明一件事情,那就是漢部真的成了氣候,也許依然不被認為有資格參與真正的大場面,比如逐鹿中原,可是割據的實力絕對是被認可。

    任何一方勢力只有被人正視才算是有了名氣。

    不要名聲的重要性,那就像是現代明星的一種名氣,至少要讓人知道是誰才有可能產生更多的收益,有名了就會有人來找拍電影或是上綜藝,難道不是嗎?

    對于有志于征戰天下的諸侯來講,使人知道存在更顯重要,有了盛名才能夠使得有共同志向的人前來投奔,有了吸納人才的可能性。

    漢部用四年的時間開創出現今的局面,占據多少地盤其實還是次要,最為主要的是有了接近三萬的戰兵,另有接近十二萬的次級部隊。那是一些經過戰爭考驗的軍隊,只有他們的存在才能使得漢部有生存的權力,再來講其它的展前景。

    “泰山郡初戰,我方殲滅敵軍四萬余,自身損失兩千三百。”徐正報告的時候顯得神采飛揚:“是十七比一的戰損,我漢軍威武!”

    在場武將皆是高聲重復那句“漢軍威武”。他們值得激動,漢旗被亮出的時候,他們成了有戰旗的人,不再是那支“光桿”部隊。有了軍旗,也有了整體的番號,他們成了漢軍。他們馬上也會有屬于自己部隊正式的番號,不要看番號對一支部隊的重要性,軍旗是精神所在,部隊番號則更加能夠體現出集體感、歸屬感、榮譽感、榮耀感。

    “番號會在日后戰役中分別設立……”劉彥不茍言笑:“別看戰兵擴充,實際上是迫不得已的增編,是騾子是馬,就看各支部隊在未來戰爭中的表現。”

    包括徐正在內,所有將校皆是屏住呼吸,接下來他們的君上所會決定無數人的命運。

    劉彥一圈的掃視過去,視線會在每個將校身上停留一秒:“我們講求階級,分別待遇。表現好待遇高,部隊同樣會有嚴格的區分,介時能否獲得榮譽番號(如虎賁軍),是不是一支合格的野戰軍,還是只能當一支戍衛部隊,看各支部隊的實戰結果。”

    只要是武人,誰都不會輕易地屈服,該爭的時候也絕對沒人會讓步。

    像是虎賁軍一樣的榮譽番號?對于武人來講,統率一支擁有名字作為番號的部隊,總是比一支沒有名字作為番號的部隊更有榮耀感。

    因為沒有特別保密,劉彥已經有一些取好名字的番號早就流傳出去,有了虎賁就會有羽林,這是強漢軍隊最有代表性的兩支軍隊名稱。既然他們的部族名字叫漢部,哪一天建國應該也是以漢為國號。虎賁軍已經有了,誰都盯著羽林軍,誰都想自己會成為羽林軍。

    除了虎賁軍和羽林軍之外,劉彥還將準備了另外幾個番號。(特別提示,親們幫忙取吧,就在書評區寫,榮譽會認真挑選的)

    武將方面會在意軍隊的正式番號,文士方面則是在乎另外一些東西,例如對日后建國的設想。

    或許比較扯淡,可是現如今講究的是無論做什么都得有個繼承,比如那個什么五德之。

    五德之是戰國時期的陰陽家鄒衍所主張的歷史觀念。

    《史記秦始皇紀》有言: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

    第一個應用五德循環便是起于秦,后劉漢定鼎天下,張蒼認為秦國祚太短且暴虐無道,不屬于正統朝代。應該由漢朝接替周朝的火德,所以漢朝之正朔應為水德。

    到漢武帝劉徹時期,又改正朔為土德,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劉向、劉歆父子的法,認為漢朝屬于火德。

    漢光武帝劉秀光復漢室之后,正式承認了這種法,從此確立漢朝正朔為火德,東漢及以后的史書如漢書、三國志等皆采用了這種法。因此漢朝有時也被稱為“炎漢”,又因漢朝皇帝姓劉而稱“炎劉”。

    早些時候紀昌有做過關于劉彥是強漢皇室后裔的推論,劉彥當初沒有否認,紀昌也就很是當做一回事。

    后面,劉彥有條件統一軍戰袍之后,采取的款式就是西漢時期的漢軍戎裝,也就是上紅下黑的那一款,簡介證實了紀昌在少數高層圈子里傳播關于劉彥是強漢皇室后裔的法。

    實際上劉彥自己都搞不清楚是不是強漢劉氏后裔,后世華夏姓劉的多了去了,誰又能搞得清楚血脈里有沒有強漢皇室后裔的血統?

    考慮到五胡亂華時期太多的胡人改為劉姓,也不清楚姓劉血管里是什么血統。但血統也就是回事,人是人又不是馬,馬才講血統,人講的是思想和認同感,只要不是外貌太過特別,比如明明是白皮膚、金、碧眼還非自己的黑人,還真能區分得那么明顯?

    “君上亮出漢旗,一再強調‘漢’的重要性,我們是時候做出一些考究了。”紀昌聲音壓得極低:“比較麻煩的是,匈奴人劉淵建國稱漢,隨后又有氐人李雄在蜀地建立成漢。多次胡人立國稱漢,漢……已不太適合作為國號。”

    與之持相同觀點的有一個人叫劉裕。這可是一位極度彪悍的人物,先后殺死過六任皇帝,自稱西漢楚元王劉交的后代,劉交是漢高祖劉邦同父異母的弟弟。他掌控北府軍,殺掉多任皇帝之后篡晉,按照自稱是西漢楚元王劉交的后代,那么完成篡晉之后立國該是延續漢的國號吧?可是此前太多人建立國家取名漢,到了他的這個時期,漢這個國號絕對是臭了,結果一番商議下來將國號定為宋。

    當然了,劉裕現在壓根沒出生,還得是二十年后才會有這號人物,按照史載他的父親劉翹,現在應該在東晉~朝~廷那邊擔任彭城郡功曹?

    不得不的是,劉彥除了派人去魏郡尋找王猛,還派人前去彭城尋找劉翹,誰讓劉裕那么出名,又誰讓劉彥曾經對一支叫作“北府軍”的軍隊那么好奇,一查資料給記住了劉裕老爹在彭城當官的事情?(未完待續。)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拉特旗| 元阳县| 东乡族自治县| 茌平县| 宜州市| 沭阳县| 海林市| 梨树县| 宽甸| 曲麻莱县| 临澧县| 兴城市| 赣榆县| 秭归县| 苍溪县| 通城县| 土默特右旗| 古田县| 巩留县| 哈巴河县| 阿城市| 北辰区| 巩留县| 延安市| 文化| 苗栗县| 兴文县| 乌鲁木齐县| 肃北| 太康县| 永丰县| 乌兰县| 怀宁县| 梓潼县| 德阳市| 霞浦县| 岳池县| 会理县| 绥芬河市| 双城市|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