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魏能臣 正文 第五十章壺口關

作者/黑男爵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用兵之道,貴在神速,不給敵人喘息之機,攻克上黨郡之后,大軍分成三路:張繡統兵兩萬取西河郡,馬六統兵兩萬取樂平軍,蕭逸親領五萬主力,攻打并州核心-太原郡,另外嗎,讓宋憲、魏續領兵一萬,駐守在上黨城,確保大軍后路安,以及糧道的暢通!

    太原郡位于并州中部,治所設在晉陽城,此處是一塊盆地,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農耕比較發達,人口數量眾多,占了并州人口一半,稱的上繁榮富庶了,高干北逃太原郡,就是想利用這的人力、物力,最后殊死一搏!

    蕭逸統兵北上,必須打破晉陽城,占領太原郡,才能統治整個并州,不過嗎,此事很困難的,晉陽城池高大,易守難攻不,要想進入太原郡,先要對付一只攔路虎--壺口關!

    壺口關位于上黨、太原兩郡交界處,地形復雜,山嶺縱橫,北有百谷山,南有雙龍山,中間一座大山谷,形狀猶如水壺,肚大、脖細、口……最窄處不足一百步,關卡設在壺口位置,因此得名‘壺口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高干逃回晉陽城后,盡起太原郡兵馬,共計三萬余人,就駐守壺口關上,準備了大量的軍械、糧草、滾木、擂石,準備依托有利地形,再與曹軍決一死戰!

    與此同時,雁門郡守將-夏昭,帶領兩萬人馬來援,駐扎在百谷山、雙龍山,還修筑兩座大寨,與壺口關形成鼎足之勢,遙相呼應、彼此支援,這些將士駐守邊疆,常年與游牧民族廝殺,戰斗力十分強悍!

    “嗒!-嗒!-嗒!”

    蕭逸統兵北進,因為山路難行,八天才到達壺口關,安營扎寨、修筑壁壘之后,帶著賈詡、逢紀、曹丕……以及百余名親兵,縱馬登上一處高坡,親自觀察情況!

    放眼看去,群山峻嶺,一望無際,懸崖絕壁,隨處可見,除了中間的山谷,根無路可行,壺口關就像一把鐵索,牢牢的鎖住了通道,想要打破它,不知要流多少血,犧牲多少性命呢?

    “壺口關、雁門關、馬邑城號稱‘并州三大要塞’,地形地貌,各有不同,僅以險要而論,壺口關堪稱第一!

    袁氏稱霸河北以后,為了統治并州,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重修過壺口關,防御齊,堅不可摧,一點漏洞也沒有,只要糧草、軍械充足,可擋百萬雄師!”

    逢紀輔佐袁氏多年,對于并州城池相當了解,至于這座壺口關嗎,建造者有一句留言:‘欲奪險關,先占兩山!’

    做個比喻:壺口關是一把鐵鎖,百谷山、雙龍山,就是兩根鐵栓,必須拔掉它們,才能攻破關卡,問題是,兩座山陡峭崎嶇、壁壘重重,又有兩萬精兵駐守,想拔掉談何容易呢?

    “雁門之險在于雄-銅墻鐵壁,居高臨下,壺口之險在于毒-道路崎嶇,人馬難行,谷口僅寬百步,大軍根施展不開,一次最多投入幾百人,卻要受到三面夾擊,這樣的‘添油打法’,縱然是百萬雄兵,也要消耗干凈了!

    攻山也無勝算,壁壘重重,重兵防守,大寨附近的草木,被砍伐干凈了,又引進了山泉水,無論放火燒山,還是重兵圍困,都沒有效果的,守山之將好厲害呀!”

    蕭逸是用兵行家,對于攻關的困難,觀察的一清二楚,也盤算了幾個辦法,又都放棄掉了,不是傷亡太重,就是風險太高,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用為妙!

    原來的歷史上,袁氏集團潰敗之后,高干憑借壺關天險,硬是堅持了一年之久,死死拖住了曹軍腳步,最后糧盡援絕,軍心浮動,這才棄關逃跑,死于路途中的!

    一年多的鏖戰,要死多少將士,消耗多少糧草,害苦多少百姓呀,這種曠日持久的消耗戰,最損耗民族元氣了,必須逆轉乾坤、速戰速決!

    賈詡、逢紀、曹丕等人,也在冥思苦想著,如何攻克壺口關,只要此戰獲勝,并州也就到手了,屆時揮師東進,合圍冀州之地,河北大局定矣,問題是,如何攻破此關呢?

    有人問了,大路條條,四通八達,既然壺口關不好打,繞路不就行了嗎,并州方圓上千里,還怕沒有路嗎……答案是:道路有的,卻很難走!

    百谷山、雙龍山綿延數百里,懸崖絕壁,高不可攀,隔絕了并州南北,要想繞路而行,有兩條線路:

    一是西行西河郡,進入胡、羌人的草原,向北行軍數百里,調頭攻打馬邑城,自北向南,直取太原郡,只要攻破晉陽城,壺口關就沒用了!

    二是向東進軍,沿著樂平、常山、云中幾郡,一直來到塞北草原,經過匈奴人地盤,再調頭攻打雁門關,而后進入太原郡……

    兩條行軍路線,道路遙遠、補給困難不,還要與羌胡、匈奴打交道,弄不好兵戎相見、你死我活,風險實在太高了,還不如攻打壺口關!

    …………………………………………………………………………………………

    “嗚!-嗚!嗚!”

    “手下敗將,無膽鼠輩,可敢出關一戰嗎?”

    …………………

    俗話:有棗沒棗打三竿子,就算達不到目的,也能試探一下虛實,安營扎寨第二天,蕭逸出兵挑戰、高聲叫罵,誘惑敵人出關決戰!

    還別,叫罵一陣之后,敵人真的應戰了,不是關上的高干,而是山上的夏昭,帶領一隊將士沖下來,在山腳下擺開陣勢!

    與高干輕率出兵不同,夏昭出戰的目的,也是試探一下敵情,至于兩座山上,早就做好安排了,可保萬無一失!

    “在下鎮守雁門關,久聞‘鬼面蕭郎’大名,今日兩軍對陣,可有膽量一戰否,若是不敢交戰,立刻退兵回去,送回上黨城池!”

    夏昭三十出頭年紀,身高九尺,虎背熊腰,身披精鋼戰甲,手提**大刀,真是威風凜凜,因為他面色蠟黃,劍眉虎目,又驍勇善戰,邊關將士送一個外號--黃虎!

    “敵將,不知天高地厚,何須大司馬出手,待末將上前,斬下他的首級!”

    話音未落,大牛提著狼牙棒,直奔對方而去,同樣魁梧的身材,同樣沉重的兵器,頗有幾分相似之感!

    “蕩寇將軍-雁門太守-夏昭!”

    “浮威將軍-赤城亭侯-牛威!”

    山路崎嶇,難以馳騁,二人放棄坐騎,直接步下交鋒,互通姓名之后,揮舞兵器戰在一處,瞬時間,刀光閃爍,棒影飛舞,塵土飛揚,碎石亂飛……

    兩人身大力不虧,都是泰山壓頂的路子,兵器分量也沉重,不時碰擊在一起,火花四濺,響聲如雷,震得人雙耳轟鳴,真是上山虎遇到了下山虎,云中龍碰到了霧中龍,好一場龍爭虎斗!

    “好!好!……夏將軍威武!”

    “好!好!……牛將軍必勝!”

    將士們揮舞旌旗,高聲吶喊,為各自的將軍助威,不少人看的如癡如醉,這樣精彩的廝殺,戰場上也難得一見呀!

    五十回合、八十回個……轉眼一百個回合了,二人不分勝負,下馬步戰,十分消耗體力,加上盔甲沉重,雙方都氣喘吁吁,滿頭大汗了!

    “盔甲累贅,難以盡興,敵將可敢卸甲否?”

    “呵呵!-卸甲就卸甲,誰怕誰呀?”

    ………………

    打到這個份上,兩人都動真火了,脫下沉重頭盔、甲胄,僅以單衣遮體,再次猛烈廝殺起來,又是一百回合,依舊不分勝負!

    “二虎相爭,必有一傷,不能再打下去了,鳴金收兵!”

    大纛旗下,蕭逸立馬觀戰,右手緊扣著弓箭,生怕大牛有閃失,立刻出箭救援,或者找個機會,冷箭射殺敵將算了,可是現在嗎,他改變主意了,如此虎將,自當收為己用!

    “叮!-叮!-叮!”

    清脆的鐘聲響起,兩名鏖戰許久的武將,同時收回了兵器,對視一眼,抱拳行禮,各自回歸陣,沙場上遇到勁敵,也是人生一大樂趣!

    交戰過后,眾人頗為驚詫,夏昭武藝高強,又精通用兵之道,卻是一員良將呢,萬幸的是,袁紹用人唯親,棄良將而用蠢才,如果用夏昭替代高干,掌管并州兵馬大權,此番北伐的難度,恐怕提高數倍不止!

    同樣的,夏昭也是心懷畏懼,關于‘鬼面蕭郎’的威名,他的耳朵都磨出繭子了,雁門關外的‘京觀’,更是經常看的到,今日一番較量下,一個大牛都難以對付,后面的蕭逸如何厲害,也就可想而知了,大漢第一勇士-果然名不虛傳!

    一番試探之后,雙方收兵回營,商議軍機,一方誓死守城,寸步不讓;一方勢在必得,永不言退,究竟誰勝誰負,就看謀略高低、手段如何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江市| 南昌县| 巩义市| 昌平区| 东平县| 承德市| 庄浪县| 罗甸县| 红安县| 兴和县| 泾源县| 仲巴县| 新沂市| 绥德县| 漳平市| 凤庆县| 永修县| 阆中市| 衡水市| 菏泽市| 汶川县| 朝阳县| 将乐县| 平远县| 阜康市| 亳州市| 威信县| 澳门| 曲沃县| 临猗县| 中阳县| 赞皇县| 正镶白旗| 壤塘县| 盐边县| 潮安县| 烟台市| 乌兰察布市| 无棣县| 深州市| 南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