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魏能臣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七章招賢納士,羽翼漸豐(一)

作者/黑男爵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呼呼……封侯……拜相!”

    明天就離開草廬、去闖蕩大千世界了,諸葛鈞高興的多飲幾杯,很快就呼呼大睡了,還不時發(fā)出幾聲癔語,估計做著封侯拜相的美夢呢!

    蕭逸就住在隔壁,雖然也飲了不少果酒,卻一點醉意也沒有,干脆披衣而起、點燃了一盞牛油燈,觀看居住的茅屋!

    黃土砌墻、白木為柱,青竹做頂、上覆茅草,透過房頂邊緣的縫隙,還能看到滿天繁星呢,屋內(nèi)擺設(shè)也很簡陋,只有一榻、一桌、一架、幾個坐席……

    誰又能想到,名揚天下的‘臥龍先生’,在這樣簡陋的環(huán)境中--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觀看三略六韜,研究古今陣法,最終成為一位曠世奇才!

    另外嗎,這做茅廬的生活環(huán)境,與臥虎山-小道觀似有異曲同工之妙,難怪古人常說:‘荒野誕麒麟,草莽出大才!’

    墻角有一個檀木架子,上面擺著幾百卷竹簡,還有繪制好的卷軸,這些是諸葛亮的畢生所學,本來留給三弟鉆研之用,希望他也成為治世之才!

    可惜諸葛鈞對謀略、兵法、陣圖不感興趣,只喜歡研究機械、水利之類,雖然每天都會過來、打掃二哥的臥室,竹簡卻一卷也沒看過。

    同樣一樣東西,有人視若珍寶,有人視若糞土,不在于東西的價值,而在擁有者的喜好,因此說:物歸其主,方盡其用!

    “諸葛連弩一次連發(fā)十箭,如暴雨般連綿不絕,殺傷力也足夠大了,就是體積、重量太過了,需要幾個人配合使用,直接影響了戰(zhàn)場移動速度!”

    八陣圖--按照遁甲分成生、傷、休、杜、景、死、驚、開八門,反復重疊,變化無窮,孔明推演出六百四十多種變化了,果然是天人之智呀!

    竟然還有木牛流馬,載重四百斤左右,一日可行三十余里,人不大勞,牛馬不飲--可惜只是個設(shè)想,還沒有詳細的圖紙!”

    ……………………

    有位名人說過,要想打敗敵人,必須先了解敵人,蕭逸借著燈火、翻看諸葛亮留下的竹簡,很快就看入了迷,不時發(fā)出驚嘆之聲。

    都說臥龍有天人之智,此言一點不假,這些竹簡、畫卷就是證明了,可惜有的設(shè)計完成了、有的是半成品,有的還只是設(shè)想!

    這也沒關(guān)系,爭鳴學府匯聚無數(shù)人才,把這些圖紙交給他們,群策群力之下、很快就能推演出來了,還能進一步加工改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何況幾千名學子呢!

    “咯!--咯!咯!”

    東方日出,金雞唱白,蕭逸這才戀戀不舍的、把竹簡都放了回去,心中對諸葛亮的敬佩,又上升了一個層次,卻絲毫沒有懼怕,因為孔明雖有過人之智,也有一個性格缺點--好謀少斷、不敢弄險!

    諸葛亮善于謀劃、大局觀極為好,幾乎是算無遺策呢,可遇到大事的時候,卻少了一點決斷力,很容易錯失良機的!

    而在指揮作戰(zhàn)上,諸葛亮也過于謹慎了,沒有八成以上把握,他是不敢出兵的,可打仗本就是冒險事,一分機會就要嘗試、三分把握就敢拼命,如果瞻前顧后的話,很難取得大的勝利!

    綜上所述,以諸葛亮的智慧、能力、性格,是個優(yōu)秀的謀士、也是個能干的丞相,卻做不了大軍統(tǒng)帥,如果單獨統(tǒng)兵出征,蕭逸有把握一鼓破之!

    雖然一夜未眠,蕭逸卻精神抖擻,起身洗漱了之后,與諸葛鈞用了點早飯,而后收拾行囊、準備一起出山了!

    如今諸葛兄弟盡出,‘家當’就不能留下了,以免的被賊人偷竊、損毀,諸葛鈞的各種模型,兩位兄長留下的竹簡、畫卷統(tǒng)統(tǒng)的裝箱帶走了。

    蕭逸深知東西的貴重,讓親兵們寸步不離的守護著,生怕中途出現(xiàn)意外,又把兩只金雕放出去了,偵查周圍數(shù)十里的情況,真是嚴防死守呢!

    “多謝大司馬恩賞,草民們感激不盡!”

    “恭祝三公子一帆風順,早日功成名就!”

    “多謝鄉(xiāng)親們相送,待我完成大事之后,一定回臥龍崗隱居,再與諸位躬耕田畝!”

    ……………………

    諸葛兄弟隱居多年,與鄰里關(guān)系非常好,得知三公子也要出山了,附近的百姓紛紛來送行,還有自釀的美酒、采摘的野果--禮物雖輕,情誼卻重!

    諸葛鈞不是貪財之人,把那些黃金、珍貴、絲綢……都分給臥龍崗的鄉(xiāng)親們了,囑咐他們幫助打掃、維護一下茅廬,還有十幾畝山田不要荒蕪了。

    諸葛兄弟曾經(jīng)立志:學習韜略、輔佐明主,平定亂世、造福萬民,待到功成名就之后,都還回到臥龍崗中,一起耕田讀書度日……可惜三位兄弟,一個也沒有回來!

    蕭逸則錦上添花,以大司馬的身份宣布,臥龍崗周圍五十里的村莊,一律不必繳納稅賦了,也不必再服勞役,可以安享太平日子,百姓們感恩戴德、紛紛跪地叩拜行禮!

    “長水賢弟收拾行囊,這是要到哪里去,莫非出仕為官嗎?”

    “原來是州平兄、廣元兄、公威兄,小弟受大司馬之請,準備出仕朝廷、造福黎民百姓,正想與幾位兄長告辭,沒想不期而遇了!”

    “大司馬……鬼面蕭郎,祝賢弟一路順風,愚兄幾個先告退了!”

    “幾位請留步,在下蕭逸--嘿嘿!”

    ……………………

    一行人正要離開呢,沒想山外來了三個人,都是三十出頭年紀,穿著狐貍皮大氅,手中還提著酒菜呢,一個氣宇軒昂、一個清奇古貌、一個白面長須!

    諸葛鈞上前行禮,態(tài)度極為的熱情,三人皆是諸葛亮的好友:崔鈞、石韜、孟健,年紀又比較大,故而諸葛鈞以兄侍之!

    崔鈞,字州平,博陵安平人,故太尉-崔烈之子,自幼喜歡結(jié)交豪杰,曾經(jīng)隨袁紹在渤海郡起兵,一起討伐亂國的董卓,后見袁紹難當大任,于是棄官不做、云游四海,成為了諸葛亮好友之一!

    石韜,字廣元,豫州潁川人,自幼聰明伶俐,卻不喜歡文武之道,而是研究一些天文地理、水利工程,與諸葛鈞倒是志同道合,經(jīng)常一起討論問題!

    孟建,字公威,汝南郡人,喜歡云游四海、結(jié)交朋友,后來到了荊州-南陽郡,認識了諸葛亮幾個人,而且在幾個朋友中,他是唯一文武雙全的!

    三人與諸葛亮是好友,經(jīng)常來茅廬中聚會,一起飲酒作樂、暢談天下大事,后來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三人還是常來草廬探望,像兄長一樣照顧諸葛鈞,順便一起探討學問。

    這幾天寒風凜冽,將有大雪降臨了,三人攜帶了酒菜、準備來茅廬中暢飲,沒想到諸葛鈞要出仕了,更沒想到邀請之人,竟是大名鼎鼎的鬼面蕭郎!

    路上遇到‘餓狼’,必然沒好結(jié)果,三人都是智謀之士,預感到情況不好,轉(zhuǎn)身就想逃之夭夭,卻被蕭逸一把攔住了,臉上露出餓狼般的笑容……

    “原來是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三位名士,本大司馬在中原之時,就聽過幾位的大名了,沒想到山中偶遇,莫非是天意如此?

    三位先生滿腹經(jīng)綸,皆是濟世救民的大才,空老荒野實在可惜了,不如隨本大司馬一起出山,高居廟堂為國出力,即能榮華富貴、又能建功立業(yè),如此豈不美哉?”

    蕭逸前來臥龍崗,本想請諸葛鈞出山,順便參觀一下臥龍故居,沒想瞄準一個兔子,來了一群的兔子,真是天公作美呀!

    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崔鈞、石韜、孟建與諸葛亮為好友,還經(jīng)常一起探討學問,那他們幾個的本領(lǐng)嗎,就算比不上臥龍、鳳雛,也相差不會太遠了,都是第一流的人才!

    要想成就大事,必須聚攏人才,而且是多多益善呢,如今三位大才就在眼前,蕭逸豈能錯過呢,不管用什么手段,必須收為己用才行!

    “我等皆山野慵懶之人,無意于富貴久矣,大司馬還是另請高明吧--告辭!”

    “幾位先生不肯出山,莫非嫌無見面禮嗎,來人呀,速取十萬金之財物,送到三位先生家中,以為聘請之資!”

    “大司馬誤會了,我等真的無意于仕途,與禮物多少無關(guān)系!”

    “哈哈--這里天氣寒冷,不是講話之所,幾位先生隨我回大營,咱們慢慢說來不遲,來人呀,扶三位先生上馬!”

    “諾!”

    …………

    都說強扭的瓜不甜,可不把瓜扭下來,怎么知道甜不甜呢,蕭逸大手一揮,十幾名親兵涌上來,把崔鈞、石韜、孟建三人抬上馬背,而后左右監(jiān)視住了。

    又派人前往三人的住所,把他們的妻兒老小、書籍收藏,以及應(yīng)用之物,一律的裝上大車運走,這樣三人想不出山,那也是不行的啦!

    還有一章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宗县| 潍坊市| 芷江| 射阳县| 武威市| 广州市| 手机| 大庆市| 云安县| 盐山县| 宁化县| 罗田县| 山丹县| 策勒县| 仁化县| 车险| 宣威市| 鄂伦春自治旗| 定日县| 新巴尔虎右旗| 昭觉县| 元阳县| 新龙县| 江孜县| 城口县| 玛纳斯县| 桐乡市| 城市| 建宁县| 清水河县| 定襄县| 亳州市| 长岛县| 吉木乃县| 额敏县| 云林县| 马龙县| 阿城市| 广元市| 白城市| 威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