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御花園,萬春亭。
十月的京城,是一年中難得的好時節。
這個時候,京城里也沒有什么霧靄,最多是家家戶戶燒火做飯的煤煙。
不過皇城根里面住著的百姓講究個臉面,除非是實在困頓無奈的人家,是普通人家,家家戶戶燒的也都是雜質少的好煤。
所以在今日這個秋高氣爽的中午時分,京城的上空只有幾絲云縷幽幽浮蕩。
天空澄藍瓦澈的讓人心悸。
此時,光緒賞宴,一群軍機正誠惶誠恐的坐在亭子里,感恩戴德的享用著這可以光宗耀祖,百年之后會寫進族譜的巨大榮耀。
今天光緒帝在早朝不久,收到了總理衙門的稟奏,東洋兵已經出現在鴨綠江南岸,進入了義州城。
而且只這支先頭部隊,軍力目測竟然不下萬人。
“等了這么久,這群孫子終于來了,這次定然讓你們有來無回!”
看到了這封奏報,光緒的第一個念頭居然是興奮。
他還真怕這些倭夷占領了平壤,安州之后,見好收,死活不繼續北上了。
那么李鴻章這個老東西,絕對會死扛著不再發兵南下。
而且現在離‘親爸爸’的大壽,也是半個月出頭的時間,前兩天‘親爸爸’還從園子里特地的傳了話,要‘以和為貴’,請西洋調停。
調停調停,人家撮爾國都在咱大清朝的頭上拉屎撒尿了,居然還在幻想調停?
你們兩個,一個是快要入土的死老頭子,一個是頭發長見識短的愚昧老太婆,當然不怕丟臉。
也可以不要臉!
朕可是堂堂大清朝的皇帝,在康乾之時,大清朝可是萬邦來朝的天下中心。
朕的萬里江山,這好好的大清,讓你們給治理的一塌糊涂。
是因為你們這些貪權,死把著權力不放的老東西們給生生弄壞的!
現在倭夷兵終于來了,看你們還‘以和為貴’?
看你們還有臉避戰,口口聲聲的嚷著‘調停’!
“叩見皇上。”
恭親王·奕訢登上萬春亭,給光緒叩首請安。
“六叔免禮,太后怎么?”
光緒焦急的等了半天,這時一看奕訢過來,直接開口詢問。
“回皇上,太后她既然進園子頤養,這外面的事兒,是打是和,一切由皇上做主。”
經過了歲月的浮沉磨礪,磨平了奕?盛年時的棱角,挫折了他的銳氣。
當年京城有名的‘鬼子六’,此時也被磨去了鋒利,變得如同鵝卵石一般的光滑。
進入軍機處,當上了總理海軍的總理衙門大臣的奕?,這些天的作為,歸結在一起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
跑腿的。
把北洋的消息傳給皇上,把皇上的諭旨電傳給北洋和天下各督撫。
把洋人的消息傳給皇上,再把皇上的回諭轉呈給洋人。
幫皇上去征求‘老嫂子’的意見,再把‘老嫂子’的回答傳給皇上。
對于是戰是和,怎么戰怎么和,如何調兵遣將,如何布局謀劃?
當年那個慷慨飛揚,指點江山的‘鬼子六’,現卻是如同泥塑偶的菩薩一般,至此至終一言不發。
他算是早看明白了,在這個大清朝,裝聾作啞才是王道,嘰嘰喳喳死的快。
不干事,不會犯錯。
干得多,錯的多。
千萬年來,老祖宗的金玉良言,果然誠不欺我!
自己都六十了,何必呢,自己又圖個什么?
“好,太后英明!”
聽到了恭親王的回話,光緒大喜過望,自己等這句話,已經等了太久了!
“老師,你給國督撫去電,命令他們把各省應繳的稅銀,即刻解送進京;看還需要購進多少槍械,大炮,你和西洋各國商談,酌情購買。”
“遵旨!”
翁同龢立即跪下來接旨。
“李鴻藻,你去電王文錦,曹克忠,張夢元,讓他們加快征兵;津勝營要至少招滿營,他們現在不是沒有駐地么?”
光緒皇帝冷聲道:“讓那留守站的盛軍讓出軍營,讓津勝軍進駐!”
“臣遵旨;皇上,那盛軍這兩營如何安排,安排的不妥當,李鴻章那里可不好交代?”
李鴻藻唯恐天下不亂的詢問。
“我需要向他交代么?讓這兩營盛軍去找李鴻章,那些仁字軍,蘆榆防軍,那里到處不都是空營房?”
光緒提高了聲音,,尖著嗓子下達了旨意,然后緩和了聲音對禮親王世鐸道:“你給九連城宋慶去電,告訴他好好的打;朕不是刻薄寡恩之君,只要他們用命,打出了光彩,朕絕對不會虧待了他們。”
“臣遵旨。”
禮親王世鐸跪下領旨。
在這一刻,光緒的感覺是那么的好,這種天下之大唯我獨尊的感覺,簡直是太爽了!
感覺剛才的話似乎力度不大,光緒接著下旨道:“擬旨,升聶士成為直隸提督;告訴何長纓,仗打得好,我給他抬旗。”
聽到光緒升聶士成為直隸總督,翁同龢,李鴻藻,剛毅三人都面露喜色,這明皇上已經對在刑部一直都沒有進展的葉志超,衛汝貴的審問下了定論。
只要這道圣旨發布,刑部應該知道怎么審問這兩個李鴻章的心腹老鄉了。
“皇上英明!”
幾個軍機紛紛跪下叩首,贊揚光緒的高瞻遠矚。
頤和園。
皇太后慈禧乘舟在南海邊的一片荷花池里,親手采下一個個的蓮蓬。
勞累的大半生,今天老六的到來,讓慈禧終于決定放下一切,由得皇上和翁同龢他們折騰去。
她明白皇上的心意,北洋這個龐然大物酣臥在帝榻邊,皇上哪里能睡得安穩?
雖然她了解李鴻章,可是李鴻章也老了,按也累了一輩子,也該明智的跟她一樣,退下來安享晚年了。
可是這個老李,不但干的起勁兒,居然開始悄悄的構建下一代北洋的核心,這一點來,別皇上,是她,在心里也是十分的反感的。
你老李想干什么。
都位極人臣,享了這么多年的福氣了,朝廷可曾有半點虧待你們淮系。
難道你老李,你們淮系,還想‘萬年長青’?
所以,在今天慈禧終于決定完放手,盡著皇上的心意,用戰爭來完成權力的更替。
至于淮系的下場,老實慈禧一點都不介意。
事關皇權的更替,掉個幾百幾千個腦袋,也不過是芝麻大的事兒。
而且這些淮系,湘系,哪一家不是金山銀山?
之前民間民謠‘和珅倒,嘉慶飽’。
真的抄了這么多的人,別的不,光是當年南京破城,太平賊的臟銀,是一個海量的數字。
這個案子,在慈溪的心里壓了幾十年,以后指著皇上讓它們大白于天下了。(83中文83)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