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韓方叛亂,林楓清洗了許多人,致使燕國官員緊缺現象發嚴重,急需注入新的血液。
另外,目前燕國五司制度效率低下,各部門重疊,燕國欲壯大,要發展,這非長久之計。
很早以前,林楓便開始盤算,怎么改變這種局面。打算在兩次科舉后,朝堂乃至州府有足夠人才,再進行改變,眼下看來,溫段兩家可助他提前執行了。
怎么改變,他心中有大概規劃,要么效仿唐朝,建立三省六部制,要么效仿明朝建立六部,目前,他更偏向六部制,這樣能夠好掌控皇權。
另外計劃中,一旦段溫兩家官員入京,就別想離開他視線,不是他要控制這些人,而是不會讓這些人進入各州府,免的他們趁機建立根基。
“趙愛卿,你負責官員提拔,兩次科舉皆由你負責,朕不希望你徇私舞弊。”
莫名聽到林楓的話,趙士德心中一驚,懂的林楓意思,急忙俯身在地,道:“皇上明察,臣絕對嚴查不待,不會出現考場舞弊現象。”
自古伴君如伴虎,他位極人臣,乃天子身邊紅人,又掌握燕國官員升遷,新近官員受他恩惠,不免讓林楓擔心。
“嗯,趙愛卿辦事,朕放心,早些回休息吧。”林楓擺擺手,示意趙士德離開。
趙士德叩拜離開,林楓獨自坐在石椅上,思緒變的凝重起來。
段氏與溫氏來的實在突然,徹底打亂他先前部署。計劃著先富國,再強軍,步步為營,再進行改革,步子是慢了些,卻很踏實。
如今段溫兩家送來大量錢財,練兵費用徹底無憂,卻讓改革提前,他似乎瞬間有了爭霸的實力。
然而,真正情況絕非這樣,當前燕**隊還很羸弱,若燕國忽然富裕起來,恐怕會引來不少外敵眼紅,屆時恐怕會掀起戰爭,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情況。
現今,只希望戰爭來的晚些,讓他有時間完成變革。
林楓生性樂觀,想了想,覺的自己有可能杞人憂天,干脆不再考慮。
抬頭望向城樓,皇后五人不知何時已不見蹤跡,搖搖頭,林楓起身亦朝著宮內走去。
段春秋回到段氏商會,來不及去書房,便差人找人段二姐身邊丫鬟。
此女,白天時在外放哨,察覺刀鋒戰士出現,意識到姐惹了事情,不敢久留,趁著不注意悄悄溜走了。不然,段春秋無法在短時間內,獲悉段二姐遭遇。
“三爺!”丫鬟進入書房,向段春秋行禮。
“免了,免了,翠兒,今天胭脂店內究竟發生了什么,二姐怎么招惹了燕帝,是不是與燕帝,有茍且之事?”
段夢柔是老大掌上明珠,寶貝疙瘩,家族中,也對她疼愛有加,捧在手心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簡直把她寵壞了。
恐怕今日之事,便和她飛揚跋扈的性格有關,眼下范在燕帝手里,無論怎么,他必須搞清楚前因后果,及早做出決斷。
“啊,燕帝?翠兒不知,翠兒今日不曾見過燕帝。”
段春秋不耐煩的解釋,道:“就是今天與二姐大大出手的男子!”
翠兒一陣驚訝,神色來回變化,好半晌才想起段春秋的問題,唯唯諾諾道:“奴婢也不清楚,二姐在胭脂店內遭遇,不過,二姐與燕帝在里面逗留許久。
當奴婢沖進去時,燕帝已離開了,不過,二姐衣衫凌亂,目光呆滯,臉色紅潤,走路一拐一瘸,似乎受傷了。
奴婢詢問,二姐也不搭理奴婢,只是怒氣沖沖讓奴婢召集玄甲兵,程搜索燕帝陛下。這么多年來,奴婢就從沒見過二姐生過那么大氣。”
聽著翠兒敘述,段春秋面色來漲紅,忽然,拳頭猛地砸在案臺上,怒氣沖沖的道:“該死,這個狗皇帝,竟敢對柔兒做出無恥之事!”
段春秋不確定事情是否屬實,但他究竟懂的人事,曉得某些常理,眼下聽翠兒這么一,幾乎篤定林楓壞了二姐身子。
-------------------------------------------
次日,早朝上,林楓把段溫兩家合作事宜,盤告訴諸臣,商議過后,林楓要求群臣加快政令實施步伐,特別是準備春季科考。
早朝結束后,林楓有意留下計穹,余哲明,文季師和司徒,一行人直接去了暖閣。
眼下余哲明負責燕國錢糧,稅收等,計穹作為他的幫手,分擔相關事宜。文季師依舊為天子陪讀,今日,林楓有意招來,也是為聽聽他的意見。
雖文季師常常一言不發,可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文季師之才,不弱于司徒,若肯為自己效力,那是如虎添翼。
司徒,被林楓提拔為軍政司副手,地位次于雷杰英,不過,司徒偏重謀略,林楓更看重他。
進了暖閣,林楓也不客氣,坐在軟塌上,安恒奉了茶,便開口問道:“四位愛卿,對于段溫兩家合作事宜,大家還有何異議?司徒,你先?”
司徒一笑,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道:“早朝上,臣大概猜出皇上心中顧慮,皇上在憂心過度依靠門閥,會被控制燕國經濟命脈,乃至軍-政,在朝堂上形成段溫兩家影勢力?
臣以為,皇上心中多慮了,正如臣在朝中所言,若當初段溫任何一家與燕國合作,沒有外人制衡,肯定會在朝堂上,形成一股實力。
但眼下,兩家均與燕國合作,又分屬兩個不同家族,段溫兩家便很難在朝堂上扭成一股繩,相反,還會形成兩股勢力,彼此牽制掣肘。
另外,段溫兩家入朝人數總共二十人,不足朝中一半,若皇上盛名,段溫兩家子弟,根翻不起任何大浪。
相反,段溫兩家子弟入朝,不光短時間內擬補了朝中人才欠缺的局面,還會為燕國添加新鮮血液,接受來自楚蜀兩國的治國理念,從這兩上,利大于弊。
還有一,一旦段溫兩家前期各自五千萬兩紋銀入庫,皇上可趁此時機,大肆招募新軍,將羽林衛,龍騎衛分別擴充至十五萬。
一旦有戰事,向南便可駐扎慶州,向東可駐扎壺關,配合黑旗關的柳將軍,燕國三方面要塞,盡在其手,可保燕國無憂。
總之,臣以為與段溫兩家合作,若皇上控制得當,整件事情利大于弊,會在短時間內,讓燕國綜合國力上升一個新臺階。”
林楓邊聽邊頭,偶爾還會記下一兩句,司徒所言,他不是沒有考慮過,雖然有些方面,沒有司徒考慮的長遠,可總體思考事情的利與弊,否則也不會獨斷,答應與段溫兩家合作。
“司徒一言,醍醐灌啊,如此看來,的確是朕多慮了。余愛卿,你來,若按照司徒建議,繼續招募新兵,財政上可否能支持?”
余哲明從懷里掏出一疊文書,這是他從政一來的習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簡單翻閱,余哲明胸有成竹。
“皇上,臣與計大人籌算過,目前,燕國龍騎衛,羽林衛,虎豹衛三軍,總計十八萬人,其中羽林衛十二萬人,龍騎衛三萬有余,虎豹衛則不足三萬。
新酒與新鹽,及國庫存銀,能支持再訓練十多萬新軍,又有段溫兩家億萬紋銀,在不發生戰爭,或天災的情況下,足夠支撐三軍各訓練十五萬人。
不過,在順利情況下,兩年內會花光所有積蓄,若不能有余錢,恐怕會釀成危機。另外,段溫兩家億萬紋銀終究要還,所以,國庫中必須留有余錢。”
“對,錢糧方面,如余大人所言,眼下只盼望騾馬市部開放后,能帶來豐厚利潤了,不過,臣曾聽司徒大人建議,若皇上奪了晉國汾州,與豐州兩塊土地,每年會提供足夠糧食,便可節省下購買宋國糧食的紋銀,這些錢,足以支撐十五萬人的部隊了。”計穹補充道。
“此事非同可,當前燕國主力部隊多為新軍,又在慶州駐扎六萬,壺關的羽林衛,有大半參與戎族之戰,但有兩萬多新兵,黑旗關方面,則清一色新兵。
若集中優勢,與晉國打場局部戰爭還能堅持,若為奪汾州,豐州,兩國面開戰,便有些得不償失了。”
晉國肯定要打,不過不能操之過急,林楓心中盤算著。“對了,招募新兵,兵源也是問題,定國侯年前在流民中招募十多萬人,又招募了數萬囚徒,代價極低,接下來,再招募新兵多為良家子弟,代價會增加。”
“皇上所言不假,再招募新兵的確花費增加,近期,定國侯在財政司調集的銀錢,相比從前翻了一倍。”余哲明道。
言畢,無人所言,林楓掃了眼四人,也有些犯難了。目光鎖定在文季師身上,笑瞇瞇道:“季師,你入朝時日也不斷了,莫非真的打算終其一生,不肯給朕出謀劃策?”
“臣乃粗鄙之人,污言穢語難入圣耳,不敢多言。”文季師面無表情,先前眾人商議時,他不是半壁雙眸,便神情麻木,一言一行,像個木頭人似地。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