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帳中,韓炙潼目光集中在張雨亭身上,三國聯軍將領,為帝國利益,確定選擇主動撤離。
此刻,唯有軍將領張雨亭尚未表率。
雖楚有矛盾,他與張雨亭不和,在眾叛親離時,依然對張雨亭抱有非常大期待,希望對方選擇支持自己。
況且,五國聯軍中,楚實力最兇悍,若軍留下來,縱然沒有蜀蔡吳三軍,大軍數量減少,卻發(fā)精銳,亦有資格與燕軍一戰(zhàn)。
再了,東線岳云山部隊生死存亡,撲朔迷離,若探子傳回的消息,乃謠言呢?
可惜,張雨亭給出的答案,讓韓炙潼大失所望,只聽對方語氣淡淡的道:“韓將軍,五國聯軍,皆為各自國家利益,當各自國家利益受到威脅,或者面臨傷害時,我想韓將軍亦會堅持選擇國家利益,所以,國亦西進,確保國利益不受損害。”
連張雨亭亦不想為韓炙潼的冒險買單,縱然韓炙潼明白,數十萬生命的代價,張雨亭也負擔不起!
奈何臨危之時,眾叛親離的局面,依然讓韓炙潼受不了,只覺得有種背叛的感覺。
黯然傷神,神情冷漠,再也不言語,盯著一個個轉身離開的將領,許久,語氣輕飄的對陳侗羽道:“陳將軍,迅速整軍,派出探子,快速偵查刀鋒戰(zhàn)士動向,打探岳將軍行蹤。”
“將軍放心,兩日之內,必有岳將軍與燕軍消息!”陳侗羽朗聲道。
此刻,四國將領部率軍離去,使得陳侗羽有種嚴重被羞辱的感覺,內心憋得怒火,更甚于被燕騎擊敗。
兵貴神速,中午時,吳蔡蜀四軍迅速遷移,向西面而去,空蕩蕩大營內,楚軍則原地駐扎,寂寞,空曠,有幾分蕭條。
不管聯軍分也好,合也罷,出發(fā)為在保有生力量的情況下,爭取殲滅燕軍。
所以,在聯合達不到預期目標時,解散不可避免。
而各國將領做法,非消極應對,相反,在積極備戰(zhàn),力爭獲取更大收益。
大軍分裂,為確定刀鋒戰(zhàn)士蹤跡,各軍紛紛派出大量探子,詳細偵查燕軍動向,希望在短時間內,掌握刀鋒戰(zhàn)士動向。
若起初聯軍將領,尚不清楚刀鋒戰(zhàn)士實力,當岳云山軍團被部殲滅,及溫知明有意無意宣揚,使得諸將,大概清楚刀鋒戰(zhàn)士實力。
特別溫知明那句,聯軍遭遇的軍團,均非燕軍最精銳部隊時,他們對燕軍的恐慌,更甚于幾份。
沿途行軍時,聯軍將領不斷加強防御,派出更多探子,提防四面可能隨時隨地出現的燕軍,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萬幸一切順風,西進之路中,暫時沒有發(fā)現燕軍蹤跡,使得心緒緊張,提心吊膽的諸位將領,稍稍松懈下來。
兩日過去,駐扎在城北面的楚軍,及西進的四國聯軍,先后收到有關刀鋒戰(zhàn)士的消息。
消息遠比想象中糟糕,燕軍率領刀鋒戰(zhàn)士,不但擊敗了岳云山麾下楚軍,更在南下途中,擊敗聯軍運糧的部隊,徹底切斷聯軍糧道。
燕帝親率刀鋒戰(zhàn)士,氣勢洶洶從南面而來,好似長江之水,沖擊北岸之上,向內陸蔓延。
城,韓炙潼率先獲得消息,瀏覽消息后,身體微微晃動,面色一剎那,變得蒼白,捂著胸口重重喘息,內心幾近崩潰。
他相信岳云山能力,相信玄甲兵戰(zhàn)斗力,唯獨不相信刀鋒戰(zhàn)士會擊敗楚軍。
可惜,事實與他期待中,截然相反,玄甲兵敗北,岳云山被生擒,刀鋒戰(zhàn)士大獲勝。
更重要,刀鋒戰(zhàn)士南下,先搶奪了聯軍糧草,又斷絕聯軍糧道,使得聯軍處境,忽然變得非常糟糕,處在一個非常可怕地位。
對他麾下的玄甲兵而言,更有遭遇燕軍南北夾擊,大軍孤立無援的狀態(tài)。
一句話,岳云山軍團失敗,使得戰(zhàn)場局勢發(fā)生翻天覆地變化。
作為出色將領,曾經塑造出不敗神話的將領,韓炙潼至今沒有想明白,林楓怎樣獲悉岳云山消息,又怎么會在聯軍探子密切監(jiān)視下,率領部隊南下呢?
倘若刀鋒戰(zhàn)士從燕國南下,聯軍散布在燕國南部探子,豈會探查不出來。
莫不成,刀鋒戰(zhàn)士飛過燕南地區(qū)嗎?
自己對岳云山,對玄甲兵的過于自信,導致麾下十余萬玄甲兵,忽然間,處于非常危險的地位。
此刻,北上有強軍,南下被堵死,糧道不通,韓炙潼不敢有半耽擱,與陳侗羽短暫商量,帶著麾下十余萬楚軍,直奔西線,追擊四國聯軍。
之前,他在賭,堵岳云山不會失敗,可惜賭錯了,導致在聯軍主力撤離后,楚軍徹底變成一支孤軍。
更可怕,燕帝親率十萬刀鋒戰(zhàn)士,輕而易舉擊敗十五萬玄甲兵,其實力之可怕,不敢想象。
亦表明,對方手下部隊,有力量,擊敗他麾下軍團,因此,若不迅速逃離,楚軍損傷將會發(fā)嚴重。
一旦三十五萬玄甲兵葬身燕國,即使熊魁率領部隊,從東線登陸,成功擊敗燕軍,對楚國來,亦是非常可怕的解決。
此刻,玄甲兵要保力量,他必須率領軍團馬不停蹄追上四國聯軍,不然,若與燕騎遭遇,事情會變得非常可怕,也許會造成他軍事生涯的終結。
前往西線的聯軍,在得到岳云山軍團大敗的確切消息后,四國將領短暫謀面,準備迅速前往蜀國在江北勢力,之后,率軍南下,渡江回國。
五國伐燕,聯軍屢戰(zhàn)屢敗,此番,十五萬玄甲兵,又徹底被部殲滅,他們見識到燕軍真正戰(zhàn)斗力。
堅持在北方作戰(zhàn),對聯軍而言,沒有任何好處,相反,還會不斷損兵折將。
他們徹底明白,連玄甲兵亦不是燕騎對手,聯軍在沒有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之前,絕對不能輕易與燕軍對戰(zhàn),不然,陸地之戰(zhàn),將會成為聯軍墳墓。
相反,聯軍轉戰(zhàn)南方,可利用長江天險,倘若燕軍南下,滔滔長江,將會是燕騎墳墓。
而且,南方江河湖海眾多,每一處,都有可能讓燕軍損兵折將。
加之,北伐之戰(zhàn),聯軍損失數十萬部隊,需要兩三年時間恢復,才有機會繼續(xù)與燕軍作戰(zhàn)。
張雨亭,王政文,吳捷邵快速渡江南下,準備訓練新軍,專門對抗燕騎,溫知明卻想將聯軍留下,共同抵抗燕軍,爭取保住江北勢力。
溫知明心似明鏡,蜀與燕主動分裂,卻與聯軍伐燕,無疑是捅了馬蜂窩。
此番聯軍大敗,燕軍被吸引至西線,江北勢力肯定會成為新的戰(zhàn)場,若沒有聯軍在協助,蜀軍怕很難對抗燕騎。
更重要,燕軍若有機會渡江,蜀國孤懸西面,不可避免成為燕軍率先攻擊的目標。
思前想后,溫知明沒有任何解決方法,相反,有種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感覺。
南面,殺氣騰騰而來的林楓,率領部隊迅速北上,在他預料中,五國聯軍得知岳云山軍團大敗,該積極備戰(zhàn),與燕軍進行一場決戰(zhàn)。
那時,燕軍力以赴,爭取一戰(zhàn)擊敗聯軍,一勞永逸,轉而肅清四面殘余勢力。
可惜,他收到消息,聯軍卻望風而逃,向西線撤離,這使他異常惱火,覺得聯軍太過無能,讓燕軍失去殲聯軍的大好機會。
局面與他預估中稍稍背離,按照他的預定,戰(zhàn)爭結束,燕軍該多數集聚燕宋邊境,好穿過宋國,抵達燕東,襲擊熊魁,平息燕東軍事叛亂。
而今局面與之截然相反,大量燕騎將向聚集西線,陳兵燕蜀邊境。
萬幸,事情沒有想象中糟糕,雖局勢與預料中不符合,但若稍稍調兵遣將,依然會向著有利于燕軍的方向發(fā)展,更重要,他無需調遣兵力,可一舉橫掃蜀國在江北勢力,給對方重重教訓。
長期來,林楓都把蜀國當做燕國進入南方的跳板,即使燕軍在沒有戰(zhàn)船的情況下,借助蜀國水師,依然可輕松進入南方。
節(jié)骨眼上,蜀國卻出爾反爾,與南方諸侯聯合伐燕,給燕國帶來不危害,眼見局面來好轉,滅蜀,將要逐漸提上日程了。
不過,燕軍目前任務,還是要先殲滅聯軍,特別是殲滅楚軍,像林疏影所言,擒賊先擒王,狠狠教訓楚國,嚴重消弱楚國力量,對方肯定會蟄伏。
這個時期,便是燕軍開疆辟土的大好時機。
他行事向來干凈利落,毫不拖泥帶水,確定想法,就派出探子,給趙鴻儒等人去信,力爭大軍迅速西進,聯合追擊聯軍。
另外,抽調東線阻擋陳軍的侯銘封部隊,快速進軍宋國,直接向燕東方向轉移。
此后,連續(xù)兩日,燕國南部地區(qū),不斷上演千里追擊局面,雖相差數百里之遙,刀鋒戰(zhàn)士短時間內沒有追擊楚軍,但是,刀鋒戰(zhàn)士戰(zhàn)馬行進速度,依然給楚軍造成非常大的恐慌。
行軍途中,但凡有任何異動,楚軍都會迅速備戰(zhàn),準備迎敵,似有幾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味道。
第三日時,刀鋒戰(zhàn)士探子,已經追擊到玄甲兵蹤跡,而玄甲兵亦似乎察覺刀鋒戰(zhàn)士到來。
畢竟,這兩日內,對燕楚兩軍而言,不僅僅是拼速度,更在拼情報,拼雙方將領對戰(zhàn)場情形的預估。
但是,刀鋒戰(zhàn)士速度優(yōu)勢,很大程度上左右決定局面。
雙方距離保持在三十里左右時,刀鋒戰(zhàn)士已經變得非常從容,淡定,好似牧羊的獵人,漸漸開始對玄甲兵進行圍堵了。
楚軍得知四面出現刀鋒戰(zhàn)士,許多人依舊蒙在鼓里,不清楚這支騎兵從何而來。
數日前突然撤軍,楚軍上下至今不清楚緣由,底層士卒僅僅從上層將領口中得知,大軍需要戰(zhàn)略轉移。
至今,依然不清楚聯軍分裂,岳云山率領部隊軍覆滅的消息。
韓炙潼卻開始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敢有半馬虎。
若,之前他不相信燕軍戰(zhàn)斗力,城之戰(zhàn),楚軍損失六萬部隊,開始讓韓炙潼重新重視起燕軍,而岳云山軍團覆滅,則給他深深上了一課。
時代變了,燕軍非早年的燕軍,楚軍亦不是當年勇往直前,戰(zhàn)無不勝的不敗之師了。
加之,南北方兵種不同,玄甲兵在南方無論多么兇悍,與燕騎遭遇,仍舊處于微弱之態(tài)。
這會兒,數日前消滅岳云山軍團的刀鋒戰(zhàn)士,逐漸開始合圍楚軍,他亦沒有信心,率領十萬出頭的部隊,戰(zhàn)場剛剛新勝,氣勢如虹的燕軍。
然而,讓韓炙潼出乎意料是,他命令軍打起精神,防備燕騎隨時偷襲,可惜,不知何故,從中午兩軍遭遇,延續(xù)到下午,再渡過艱難一夜,燕騎始終沒有發(fā)動進攻。
起先,斗志昂揚的楚軍,經過晝夜高強度戒備,思緒緊張的極致,之前,濃厚的斗志,漸漸消失無,取而代之,驚慌,擔心,疲憊,逐漸籠罩在大家心頭。
這時候,韓炙潼大概猜出燕騎意圖了,陳侗羽面色疲倦,怒氣沖沖接近韓炙潼,輕聲道:“將軍,燕軍太混蛋了,故意消耗我軍精氣神!不能在這樣下去了,不然,局勢對楚軍將會發(fā)不利。”
韓炙潼何嘗不清楚這個道理,他敢確定,燕騎圍堵楚軍后,沒有直接發(fā)動攻擊,不是戰(zhàn)機不佳,不是斗不過楚軍,相反,對方肯定在恢復體力。
消滅岳云山軍團,言語之中可輕描淡寫帶過,實戰(zhàn)中,卻定然會費大氣力,加之,燕騎長途奔襲數百里,肯定會有嚴重的體力消耗。
依照林楓精明,肯定清楚燕騎處境,所以,兩軍接觸,沒有直接發(fā)動進攻。
此刻,燕騎經過一晝夜悠閑前行,體力得到極大恢復,而楚軍因擔心遭遇燕騎襲擊,時刻警惕,長途轉移,一晝夜時間,足夠消耗他們所有體力了。
此消彼長,楚軍一下子陷入進退維谷的狀態(tài),逃,百分百逃不掉,打,可能打不過。
韓炙潼神情完凝結起來,好似寒冬臘月的松柏樹皮上凍結的寒冰,對著身邊發(fā)牢騷的陳侗羽道:“暗中部署,尋找合適地,主動伏擊燕軍!”(未完待續(xù)。。)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