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一戰出人意料的詭異,一方是精銳大軍壓境,一方是孤軍困守,所有人都以為三十萬唐軍拿下淮陰城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可戰事中間的曲折,卻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由此也證明了一句俗語,‘戰場上,不到最后一刻,誰也不知道誰是最后的勝利者。rg’
如果淮陰一戰讓人不可接受的話,那么正在進行的潤州之戰,也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和淮陰一樣,潤州同樣孤軍困守孤城,面對強敵攻擊,按理來都是應該早就失敗的下場,可潤州卻連續兩次硬生生的頂住了徐敬業大軍的攻伐,直到現在依然被唐軍牢牢的掌控在手中。
一時間,這相隔千余里的兩地戰場,就成了唐軍和徐軍的兩處天平,誰先失敗,也就預示著誰先倒下。
“轟轟轟”
從大早起來,潤州城就響起了巨響,在沒有火藥的冷兵器時代,能夠發出這種巨大聲音的肯定是大家伙,事實也是如此,那就是拋石車。
華夏文明,或者人類文明,那就是一部戰爭史,而人類能夠擁有現在的科技,戰爭是功不可沒的,而在戰爭中,人類創造了無數匪夷所思的工具。
華夏自古以來的大型戰斗數不勝數,席卷國的戰斗更是每隔幾十年都會有一次,而華夏又是農耕文明,農耕文明的重要特點就是百姓擁有固定的居住地,而城池就是這些居住地的最強大也是最后的保護手段。
為了打破各種堅固的城墻,人們發明了各種工具,從工程車道到箭樓,云梯等等,而拋石車就是冷兵器時代,甚至到了火藥時代的初期,拋石車同樣是攻城的利器。
拋石車又叫砲車,其實就是利用杠桿原理進行投擲的一種工具,可根據形體的不同和功能的不同,他分為了多種,有非常巧的拋石車,可以用來拋灑五斤以下的石頭,因為巧,簡單,可以快速的大批量制造,這是守城的一方或者防守的一方用來打擊敵人的最佳利器。
想想就知道,在進攻的時候,突然從敵人陣地上拋灑出無數顆手掌大的石頭,無論是在精銳的大軍恐怕也要徹底崩潰,因為這根就不是人力可以抵擋的了的。
相對于這種防守的型拋石車,徐軍用來攻城的可就是一座座巨大的巨無霸了,這原是唐軍的制式武器,就算在唐軍內部也是最為高檔的兵器,可惜,隨著徐敬業的反叛,這種利器也落到了徐敬業手中,成了他攻打潤州城的神器。
徐敬業軍中使用的這種拋石車有四人高,用來擺動的木桿有十多米長,并且,這杠桿不是用人力進行拉扯的,而是使用的絞盤,十多頭牛同時發力,然后絞盤發動,將十多米的木桿給拉彎,徐軍將士們將一顆顆數十斤重的大石頭倒上火油,隨著一聲怒喊,有人一刀砍斷和木桿連接著的繩子,隨著一聲呼嘯聲響起,這顆數十斤的大石頭就向著潤州城飛去。
如果運氣好的話,它會砸入城墻上,將潤州城那堅固的城墻給砸爛一塊,如果運氣不好的話,他可能會落入城外,或者落入城中,如果落入城中的話,對于潤州的將士來可就是最為無奈的事情了,因為石頭上沾有火油,只要石頭和石頭有所碰撞,馬上就會產生火花,隨即石頭就變成了一顆巨大的火球,他就像是火神下凡一樣,在城頭或者城中的街道上到處亂竄,焚毀房屋,燒死百姓或者唐軍將士。
隨著拋石車的不停轟擊,半天時間,潤州城的城墻就被十多顆大石頭給撞上了,原堅固的城墻倒塌了許多,幸好這倒塌的地方都是在城墻的上半部,對于潤州城的防守影響不大,如果倒塌的是下半部城墻的話,恐怕潤州城能否守得住就是一個未知數了。
看著那倒塌的城墻,李思文這個潤州刺史表情極為難看,雖然潤州城外還有天險,可如果潤州的城墻真的倒塌的話,那點天險對于徐軍來,影響并不大,唯一讓李思文感到輕松一點的是,這種巨型的拋石車因為制造嚴密,徐軍軍中也不多,僅僅只有三架而已,半天的時間,這三架拋石車已經有些不支了,如果在強行攻擊的話,他們就要徹底報廢了。
“阿郎,您真的不準備救助潤州城了不成,照這樣看來,如果沒有外力的話,他們別半個月了,恐怕連三天時間都堅持不住,如果真的讓徐軍攻破了潤州城,您的計劃是不是就要徹底付諸流水了。”
距離潤州城數里之外的高地處,數十匹健壯的戰馬正屹立在這里,而馬上的騎士們卻正神情專注的看向正在進行戰斗的潤州城。
這批人不是別人,正是不久前為了迷惑徐敬業等人,帶著大軍撤出潤州城的段簡等人,當然了,他們也只是迷惑徐敬猷等人,因此,并沒有走遠,特別是在徐敬業大軍再次兵臨潤州城下之后,他們基上每天都會道這里來,觀察情況。
聽到蘇秀兒的詢問,段簡臉上一臉凝重的搖搖頭道“現在還不是動手的好時候,這些天的戰斗你也看了,徐軍根沒有損耗多少將士,反倒是潤州城中的唐軍,卻因為這些拋石車的緣故,不僅人數損失了不少,就連士氣也極其低落,要不是我們早就將徐敬猷這些潛入潤州城中的探子給控制的話,現在的潤州城究竟是誰家天下還是一個未知數。所以,我們現在不能出手,哪怕潤州城在困難,他們也只能咬牙堅持了,畢竟戰爭考驗的就是人的耐性。”
“郎君此言有理,自古以來戰場就是屠宰場,十人能有一人回都算是幸運的了,想要沒有傷亡就贏得戰爭的,除非是向薛老將軍那樣的神將了,只是,這潤州城畢竟關系到我們的計劃,如果能夠摧毀那些投石車就好了,潤州城只要在堅持一段時間,某就不相信,在大兵壓境之下,徐敬業還能夠安穩的在這里坐看揚州失守。”閆明適時插嘴道。
“嗯”
者無心,聽者有意。
閆明這隨口的一句抱怨,卻被段簡記在了心中,眼睛一轉,就想到了一條妙計。
當天夜里,隨著一隊黑衣人的悄悄潛入,徐軍大營再一次遭受了攻擊,一時間,大營中又是一場騷亂,雖然這場騷亂很快就被平息了,可結果,卻讓徐敬業極為驚怒,人員物資倒是沒有損失多少,可最為關鍵的三臺投石車被人給徹底的毀壞了。
看著那碎成了碎塊,就連最厲害的修補匠也修補不回來的投石車殘骸,徐敬業想死的心都有了。
要知道,這些投石車在這個時代可是最為精妙的攻城利器,就連大唐朝廷也存在不多,每一輛都是極為珍貴的利器,不亞于現在的航母,可不是那些粗制濫造的東西能夠比較的,這一下部損失殆盡,徐敬業想要盡快攻破潤州城的心思終于徹底破滅了。
倒不是沒有了投石車,徐敬業就攻不下潤州城,經過這些天投石車的打擊后,潤州城也是千瘡百孔,只要徐敬業真的下狠心要拿下潤州城,在損失一些將士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實現的,可徐敬業卻不能這么做。
一方面是他已經得到了唐之奇從揚州傳來的消息了,李孝逸率領的三十萬大唐精銳大軍,已經抵達淮陰城外,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淮陰城很快就要被唐軍拿下,到時候,缺兵少將在加上沒有險要的戰略地位,唐軍就能夠直接到達揚州城,那樣的話,就代表著揚州城很快就要落到唐軍手中。而這卻是徐敬業堅決不能容忍的。
另一方面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朝野間的留言對徐敬業和徐軍也來不利,徐敬業在想向以前那樣招兵買馬就不太容易了,所以,現有的兵力是徐敬業的根,損失太多將士,就會動搖他的根,而這也是徐敬業不能接受的。
所以,在失去了沖城車之后,徐敬業現在只有一條路,那就是退兵,放棄攻打潤州,大軍返回揚州等地,和即將到來的唐軍交戰。
可惜,這一點所有人都知道,包括徐敬業人也明白,可所有人都不敢,而徐敬業卻是沒臉。
次日清晨,當潤州城中的唐軍,做好了準備,等待徐軍的投石車再一次發動攻擊,可等來等去,卻一陣沒有聽到那讓人感到心顫的‘嗖嗖’聲。
一開始的時候,潤州城的唐軍還以為這是徐軍的詭計,或者這是徐軍在施行某種戰法,可等來等去依然毫無動靜,潤州城中的唐軍就免不得起了心思,甚至有人將這種罕見的情況當成了重要軍情稟告給李思文這個刺史。
幸好,在昨天半夜的時候,李思文已經得到了段簡派人傳遞給他的消息。
當李思文將徐軍中的投石車部被摧毀的消息傳遞出去后,原已經落入低谷的潤州城唐軍,瞬間爆發巨大的士氣,讓李思文都覺得覺得極為意外。
“妙,太妙了,郎君,這徐敬業沒有了投石車,仿佛鳥沒了翅膀,老虎沒了爪牙,這一次看他還怎么拿下潤州城,想要拿下潤州城恐怕沒有幾萬條性命是不夠的,你這徐敬業會拿幾萬條性命來換取潤州城嗎?”
看著安靜的極為反常的徐軍大營,段木愣愣的問道。
“嘿嘿嘿,幾萬條性命,對于徐敬業來,幾百條性命都嫌太多了,你就看吧,如果不出所料的話,徐軍很快就要退兵了,而我們也要開始忙碌了,能不能建功立業,就看接下來十多日你們的努力了。”段簡冷笑著道。
不出所料,在投石車被摧毀的第三天,在徐敬業和諸多領兵將領的討論下,徐軍終于吹響了撤退的號角,按照戰爭的邏輯,進攻困難,而撤退卻是更加困難,因為進攻的時候最起碼證明自己一方是占據上風的時候,這種時候就算面對強敵或者阻攔,心中也是有底氣的,將士們士氣不會低落。
而撤退就不一樣了,凡是撤退,往往都是實力不如人,無奈之下的最后一步選擇,所以,這個時候的軍心士氣是極為低落的,一不心就會出現大潰敗,淝水之戰就是典型的例子,七十萬大軍,居然因為一句謊言而軍覆沒,導致一個巨大的王朝付之一炬,這種前車之鑒是任何領兵的將領都不能不重視的。
可這一次卻不一樣,潤州城的唐軍雖然沒有損失多少,可他們也不具備追殺徐軍的實力,徐軍也不怕他們追殺,甚至還巴不得他們出城追殺,好來一個請君入甕呢?
可惜的是,兵法有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就在徐軍上下都認為潤州城的唐軍不敢出城追殺自己的時候,事情卻并非如此,潤州城的唐軍確實沒有出城追殺他們,可另外一只唐軍卻膽大包天的追在他們身后,就像是一只追蹤著獵物的餓狼一樣,悄悄的跟在他們身后,等著合適的機會,對他們展開猛烈的攻擊。
當然了,這種大軍跟蹤的方式是極為危險的,如果徐敬業或者徐軍的哪位將領稍微細心一點的話,肯定會發現端倪的,可惜的是,因為情況有變,徐敬業下令,家用最快的速度返回揚州,而徐軍的將領也根沒有想到這一點,所以,段簡帶著一萬多人,就這么跟隨在徐軍的身后,快速的移動著。
能夠讓徐敬業拋下面子,不顧一切的下令大軍加快速度返回揚州城的事情,肯定不是一般的事情,而是一件關系到他的性命和整個徐軍前途的事情,那就是淮陰城在經歷了機場惡斗后,終于在唐軍強大的攻勢下面,抵抗不住了,所以,在這種唐軍隨時都會兵臨揚州城下的情況下,徐敬業又豈能顧得上自己那微薄的面子。
求收藏,求推薦,求支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