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回到潁川的高夜,除了平日里和蔡琰調**之外,便把整個人都投身在了兵馬的調度之上,F在高順不在,他的陷陣營又有五百人隨他一起在洛陽,那么自己準備出擊的兵馬里,陷陣營剩余的軍士,自然暫且劃歸到了高夜的親衛營里面。這一次張遼隨著自己走了一趟洛陽城,雖然沒什么大戰,但也算是鍛煉了一番。這一次高夜決定讓他留在潁川,一方面也是鍛煉鍛煉他治理地方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他跟著荀彧好好學習一番。
只是讓高夜沒想到的,董的動作這么快。就在自己搶蔡琰回來的那天,準確的是九月初一,群臣大朝之時,董真的行了廢立之事。只不過這件事行的倒也沒有他想像中的那么順利,還要靠拔劍在手,才嚇唬住了無數的官員。李儒更是寫了一篇聲討劉辯母子,力捧劉協的詔書,當庭宣讀,整個場面極具儀式感,若不是因為董實在太過暴虐,使得眾臣心存畏懼,這個場面和當年霍光在時的場面,恐怕不遑多讓。
那李儒念完詔書,劉辯就被兩個武士給架下了龍椅。不但解了他的璽綬,還迫他北面長跪。那劉辯從到大,那里經歷過這樣的場面,一面嚎啕大哭,一面卻又不得不屈服。董又下令讓太后去服候敕,那何太后哪里膽敢違抗?現在洛陽的兵馬都在董手里,自己又有什么資格反抗?沒見那些個整日里要殺宦官的大臣們都一個個噤若寒蟬么!唉,都怪自己,非要攔著哥哥,要不然哥哥也不會被張讓他們給殺死,我們母子倆現在也不至于到這般田地啊!何太后第一次對自己保護十常侍的行為,有了濃濃的悔意。
董又請出陳留王劉協,讓他正式登基,群臣都來朝賀。劉協雖然不過九歲,但卻毫無慌亂之意,不但諸般禮節,應對的毫無破綻,就連出來的話,都可謂是滴水不漏。登基之后,下的第一道旨意,就是改元。將原的中平改為初平,因此從明年開始,就要稱為初平元年了。第二道旨意,則是加封董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使得董的威勢更甚。至于第三道旨意,則是讓太后、弘農王和王妃唐氏住在永安宮,不但沒什么自由,就連群臣也不得擅自去拜見。你們當年不是送走了董太后么,我今日就如法炮制,都還給你們!
所謂的都還給他們,當然不僅僅是把他們丟入冷宮,自然還要謀他們的性命。劉協對于毒死自己母親王美人和董太后的毒酒,抱有著深深的怨念,登基完畢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讓李儒毒死他們。
略過這些事情不提,潁川或許真的是離洛陽太近,董九月初一扶立了劉協,改元的圣旨初三就發到了潁川,幾乎和高夜前后腳到的。就這一張圣旨,就讓荀彧不勝唏噓。一個董,都敢行廢立之事,這大漢的天下啊,就要亂了!
荀彧都能看清楚的事情,荀爽這樣的老狐貍怎么會不知道?尤其在聽董殺了丁宮、伍孚,大肆劫掠山東民財的時候,就知道一場大戰已經不可避免了。這無關乎是不是對大漢忠誠,也無關乎董是不是禍國殃民。董的做法已經讓山東的世家感到了威脅。
在劉辯母子身死的消息傳遍之后,山東各世家都感覺到有點坐不住了。實話山東一代自古就是文人聚集之地,這里的山東,可不是指后世中國的山東省,而是指崤山以東的廣大區域。這個稱謂是源于春秋戰國時期,一直沿用到了現在。因為讀書人多,世家大族多,因此在朝為官的自然也多,如今董大權獨攬,或許山東世家還沒覺得什么,可是董已經如此明火執仗的殺良冒功,劫掠民財,就讓各世家有點坐不住了,在利益面前,不是誰都能做到毫不在意的。
現在董更是殺了何太后和劉辯,這樣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都敢做,他還有什么不敢做的?尤其是他董已經肆無忌憚到夜宿龍床,穢亂宮廷的地步了,誰知道他還會做出什么喪心病狂的事情?來大漢朝廷那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氛圍,已經被董毀了個蕩然無存!
由于劉焉的關系,現在各地方的武裝勢力都比較強橫,面對自家利益收到沖擊,反抗已經是必然。只要反抗,天下大亂也同樣是必然。荀爽正是看到了這一點,這才讓自家子弟去尋覓明主,好匡扶社稷,這也是為什么荀諶今日來找高夜辭官的原因。其實荀諶的內心里,還是希望能和高夜一起共事的,只是荀諶也發現,高夜可以算是一個名臣,卻無法成為一個明主。更何況在這幾年里,他發現高夜仿佛對他的弟弟更加的重視。要論才學,荀諶認為自己一點都不輸于荀彧,而且高夜對他也同樣很看重,可不知道為什么,他總覺得在這穎陰城里,他荀彧永遠壓著自己一頭,這也同樣讓他產生了離去之心。
其實這也是高夜的穿后遺癥,在后世,荀諶的名聲遠遠不及他的弟弟。當然這并不明荀諶的才能就真的比荀彧差,只不過他們兄弟倆各為其主,那袁紹敗亡的太早,這才掩蓋了荀諶的光輝。因此在面對他們兄弟倆的時候,就連高夜有時候都沒有注意到,他自己更加的親近和相信荀彧,這才使得荀諶覺得自己不被重視。
當然荀彧也覺得高夜不是一個明主,做為主公的殺伐果決和識人之明高夜都具備,可有一點,高夜并不懂得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些年里他就發現,只要是真正惹怒了高夜的,不論留著他對自己多大的好處,高夜都不會因此而手下留情。這樣的結果,就是讓那些得罪了他的人無不戰戰兢兢。高夜若是像現在這樣,執掌地方,自然沒有關系。可若是成為主公,手下人如此戰戰兢兢,生怕得罪觸怒了高夜,這樣下去,早晚有一天會被反噬的。
不過荀彧還沒有離開,因為高夜拜托他,再幫自己一回,在自己出征的時候,幫自己守好潁川,順便好好教導一下張遼。至于趙云和郭嘉,自己準備帶著他們倆一起出征。趙云就不用了,武藝高強,隨著自己出征,想來也會名揚天下。而郭嘉呢,一方面可以給自己出謀劃策,另一方面讓他見一見各路諸侯,也好讓他決定一下,自己到底去輔佐誰比較好。這一場大戰里,袁紹、曹操、孫堅、劉備,這些稱霸一方的諸侯薈萃,正是一個擇主的好時機。雖然自己現在意屬曹操,畢竟他們兩個關系最好,可是讓郭嘉給自己仔細謀劃一番,還是很有必要。
高夜的這層意思,也沒有瞞著荀彧,至于荀彧問起高夜為什么不愿意爭霸天下的時候,高夜直接告訴他,因為自己的師父臨死前告誡過自己,若為人主爭霸天下,必死無葬身之地。這一下子讓荀彧不由得對高夜的老師更加的敬仰了起來。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無論是潁川的駐防,還是出征的軍隊,甚至是糧草軍馬,都一一齊備。高夜現在的五千騎兵,各個都配備了高橋鞍、雙馬鐙和馬蹄鐵,這還是高夜在去洛陽之前,讓手下準備的。其實在漢代的中國,已經有了高橋鞍的出現,只不過還不像后世那般的趨于完善。至于馬鐙,現在多用的是草,主要目的也還是為了上下馬匹方便而已,對于戰士作戰的實際效果,并沒有很顯著。而高夜祭出的這三樣裝備,都是源自于后世,因此對于騎兵戰力的提升,更是有著顯著的效果。尤其是馬蹄鐵的應用,更是讓馬匹有了更長的使用壽命。這種誕生在公元一世紀的羅馬的產物,在公元二世紀末就被來自后世的高夜大規模運用于自己的騎兵隊伍之中,也不知道未來將他引入中國的那個人,會如何做想。
至于高夜為什么準備的如此著急,一個月里就把所有的大事都安排妥當,還是因為自己收到了中牟的消息,曹操因為行刺董未果,逃竄至此。至于在中牟,可沒有那個傳中的陳宮來捉放曹。想想也是,如果那陳宮救了曹操,又棄他而去,那么未來的陳宮究竟是怎么在兗州,和呂布里應外合的呢?
至于那個在《三國演義》里非常悲劇的呂伯奢,倒是確有其人,只不過根據手下的報告,曹操在他們家住的并不愉快,因為呂伯奢根不在家。他的幾個兒子覺得曹操孤身一人有利可圖,這才謀劃準備擒了曹操領賞,誰知道卻被曹操都給反殺了。高夜安排的人手,其實并沒有發揮什么作用,因為曹操的出逃極其順利,幾乎是平平安安的就回到了陳留。
果然,沒過多久,高夜就收到了曹操發來的詔命,是陛下有旨,讓諸侯進京勤王。雖然高夜知道,這壓根就是矯詔,可是這樣的盛事,自己怎么能不參與呢?自己厲兵秣馬了這么久,不就是在等著曹操的這份矯詔么!
歷史的車輪滾滾,現在的自己,最大的任務,就是讓他繼續想著天下大亂的方向滾下去!誰讓自己已經錯過了那個讓他滾向天下太平的契機了呢?。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