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斌被關進籠子,長安公主卻找賈珉理論了一番。rg狂噴賈珉沒有良心,利用她辦下了兵部的許可,就過河拆橋。
賈珉也不跟她爭辯,任憑她隨便。
他知道,跟她爭辯講理什么的,都是沒用的。雙方的價值觀和對于規則的認識,相差了幾百年,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解釋的明白的。
直到戴植來了,長安公主才悻悻地離去。
戴植是在胡一道和方秀才的陪同下來的。
其實戴植昨天就到了。只是到了之后,沒有直接到野渡居來。而是先到了方秀才家。
因為跟方秀才是表親,劉家莊又距離野渡居比較近,所以,就想到方秀才那里,了解一下賈珉其人。倒是沒想到,方秀才竟然跟賈珉很熟悉。
方秀才對賈珉自然是大加贊賞,這才打消了戴植的疑慮。
賈珉大為高興,立刻叫平兒安排中午擺酒,給戴植接風洗塵。
擺過飯,喝了一會兒茶,賈珉、戴植、方秀才、劉成、劉鐵山、胡一道、焦利一行七人,就來到了下洼子。
下洼子這塊地,是賈珉用公交馬車項目,從順天府那里忽悠來的。現在,這里的一千多畝地皮,就屬于他的了。
雖然這里是一塊兒洼地,但是,旱地面積還是占了絕大多數的。只是沒有開發,沒有什么人煙,這里才顯得荒涼了些。
其實,只要對土地進行一下整理,這里還是可以開墾出大量的耕地的。絕大多數地方,也是適合人類居住的。至于在這里開設火器作坊,就更是沒有什么問題了。
原來在這里居住的七八戶人家,已經遷走了。他們的房屋被賈珉給買下來了。這些房屋加一起,有4多間,其中有來間是連在一起的,正好作為火器作坊。
這里有的是地皮,今后若是想擴大生產規模,隨時可以加蓋房屋。
賈珉把這里設為作坊地點,主要是看中了這里比較偏僻的地理位置。沒有什么人家,有利于保密。作坊產生的噪音和一些氣味、煙塵,也不至于對附近居民造成什么影響。在鄰里關系上,基上沒有什么麻煩。
雖然在這里準備建設的是火器作坊,但是,將來的產品,卻不僅僅是火器。
按照賈珉的計劃,將來的生產業務,基上由三大塊構成。
第一塊,就是由戴植主持的火器開發和生產。
這一部分,主要是用于裝備他自己的府兵團的。算是高技術武器。
在裝備自己府兵團的同時,研究開發一些新的火器,同時進行技術和生產能力的儲備,準備將來大規模制造。
賈珉有一種預感,隨著府兵團將來走上戰場,取得了優良戰績之后,府兵團的規模,將會擴大。或者是新招募兵員,或者是收編其他的軍隊,將來的擴軍都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他必須具有戰略眼光,從現在起,就做好技術、工藝甚至是生產設備的準備。將來一旦形勢需要,就可以大規模生產,快速地裝備軍隊。
第二塊,也是由戴植主持,生產目前大德王朝軍隊裝備的一些常規軍品。
這些軍品,包括弓箭、弩、刀、槍等常規冷兵器。這些兵器,他自己用一部分,剩下的,就主要是面向軍品市場,專供兵部采購這一塊。
目前的軍品市場,可以是良莠不齊,雜亂無章。一些常規冷兵器,不僅品種單一,樣式幾百年不變,而且在質量上,也存在著諸多問題。
由于被少數幾大世家壟斷,在價格上還居高不下,基上就是個質次價高的局面。
可以,這個裝備水平,已經遠遠不適應時代的需要了。若是沒有大規模戰爭,還可以勉強維持目前的軍品供應。一但有大規模戰爭,無論是技術儲備、工藝水品,還是生產能力,都滿足不了需求。
大德王朝開國一百多年以來,天下承平已久。除了少部分的邊境戰爭,已經幾十年沒有大規模的戰事發生了。
這種局面導致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軍事學的落后。現在的軍事學,還保持在一百多年前開國時候的水平。
兵部被一些文官和保守派武官把持著。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都沒有經歷過大規模戰爭。即使是武官們,也沒有多少實戰經驗。
從軍隊的裝備水平和訓練水平上來講,即使是一些周邊比較強大的部落武裝,有的都已經超過了大德王朝的正規軍。
一些地方軍隊,尤其是三藩控制的軍隊,甚至拒絕采購兵部制定的軍品,寧愿自己制造。
這就形成了大德王朝軍工體系的一個獨特現象:朝廷的軍工體系處于一種不死不活的狀態。而類似于三藩那樣的準軍閥的地方勢力軍工體系,倒是紅紅火火的。
不僅僅是在生產規模上,就是在技術水準上,都超過了官方的水平。
若是和平時期,這個格局的弊端還顯示的不是太明顯。一旦發生大規模戰爭,別戰爭動員能力的其他方面,僅僅是軍品供應上,就滿足不了需求。
賈珉生產這些常規冷兵器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掩蓋自己研發生產尖端火器的敏感性。
原因還是來自于對于兵部保守勢力的防范。
正是因為兵部的保守和幾大家族對于軍品的壟斷,所以,朝廷對于軍品生產的創新和進步,不僅不支持,反而時常打壓、排斥。戴植被貶黜,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賈珉的目的,就是要用常規的冷兵器生產,來掩蓋自己火器生產的敏感性對于保守勢力的沖擊。防止引起他們的強烈打壓和反撲。
即便是常規軍品的生產,賈珉也準備控制規模。不對現有的市場格局造成強烈的沖擊,不直接去挑戰幾大壟斷家族的核心利益。
總之,軍品這一塊,賈珉目前的戰略目標,除了自己府兵團的裝備外,他并不準備大規模地占領多少市場。
目前他要做的,主要是儲備力量。
這種儲備,包括技術的儲備,生產設備的儲備,技術工人的儲備和主要戰略原料的儲備。
等到將來一旦戰事需要,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投入大規模生產。
這個思路,無疑是正確的。但是,隨之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作坊的利潤有限。僅靠這樣的思路進行生產,必定是入不敷出的結果。
所以,為了維持這種儲備,就必須還有新的利潤來源。
這個新的利潤來源,就是即將在下洼子開展的第三塊業務——民品的生產。
民品的生產,沒有敏感性,也沒有壟斷勢力的打壓和官方的限制,而且市場巨大,利潤空間也很可觀。
這就是賈珉的以民養軍的戰略。
民品這一塊,主要有兩大市場,一是農具,二是家庭用具。
大德王朝是個農業社會,農業的生產方式,還是傳統的農經濟,根就沒有什么規模化大農業的概念。
即使是一些較大的地主,采取的也是農經濟的生產方式。土地雖然多,也不過是多個農生產方式的疊加而已。
在這個方面,賈珉已經選擇好了產品。目前確定下來的產品有幾個。
一是播種器,可以實現一個人刨垵、點種、埋坑。把原來由三個人完成的工作,變成一個人一次性完成。不僅節省了人力,降低了勞動強度,生產效率還是原來的三四倍。
第二個產品就是玉米脫粒機。
原來的玉米脫粒,完是人工的,用雙手把玉米粒從棒子上扒下來。用這種脫粒機,雖然也是人工的,但屬于半機械化的,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成還很低,即使一個農家庭,也是可以承受得起的。一個只需5文錢,相當于斤豬肉的價錢。
此外,就是水稻脫粒機和爆米花機了。
家庭用具,則主要就是一些廚具和農具,如鍬、鎬、鐮、鋤、鉤、镢、鏟、鍋等。
這些用具,原來都是各地城鄉的一些鐵匠鋪打造的,生產效率低,質量也差。
賈珉采用專業化的大規模分工生產后,不僅質量上可以提高,還可以在生產效率上大大提高,因而在成上,就具有了巨大的優勢,所以,市場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
有了民品生產的利潤支持,就足可以支持其軍品的技術儲備和生產了。
這里面,最為關鍵的,還是可以保持一支龐大的技工隊伍。這只隊伍,在將來的大規模軍品生產中,可以立刻實現轉型。無論是在生產能力,還是技術傳承方面,都可以保持連續性。
在很大的意義上來,戰爭能力,就是經濟能力,就是后勤能力。在具有相似的訓練水平的情況下,誰的后勤能力強,誰就是勝利者。
這個道理,跟賈珉前世的前方火力投送能力和后方后勤輸送能力,完是一樣的。
這些話,是賈珉跟戴植單獨的。
既然千里迢迢地把戴植請來了,賈珉覺得,自己就有必要把自己的真正思路告訴他。
這既是表現自己對于戴植的信任,也是為了讓戴植了解到,他其實是在從事著一件非常重大的使命的,而不僅僅是個工匠。
只是這個使命目前還比較敏感,還需要一些手段來看掩蓋一下。
從見到戴植的第一面起,賈珉就知道,這是個十分有才華而且內心非常高傲的人。
這種人,大多非常耿直。只要你給他提供了一個平臺,讓他施展才華,信任他,他就會給你演繹出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就是:士為知己者死。。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