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市商學院此番前來考察交流的人員,離開商學院之后,夏市大學的組織老師對學員們宣布有一個下午的SHOPPING購物的時間。
眾人狂歡不以。
“血拼去!”
來一趟香港,至少給家人,親朋好友,情人,妻子,女朋友帶點什么禮物回去吧,這也是人之常情。
眾人從下榻的酒店走出,進入香港的血拼街,香港在國內一直有著購物者的天堂之說。
這是因為香港是自由港,被稱為“購物天堂”,絕大多數的貨品沒有關稅,世界各地物資都運來競銷,有些比原產地還廉宜。
所以來香港不購物,那你不叫來了香港。
香港店鋪售賣著世界各地不同特色的貨品,由國際頂級品牌至地方特色小商品。
香港購物、不論是貨品種類、價格還是服務,都是世界知名的。
香港幾乎成為內地游客出境購物的首選地。2003年7月香港對內地開放自由行后,內地游客赴港更加便利,數量不斷攀升,2013年已超過萬人次,而購物則成為赴港游必不可少的行程。
最新《研究簡報》顯示,在自由行實施不久的2004年,內地游客赴港購物消費約為270億元人民幣;2013年,這一消費額已激增至1700億元人民幣,10年間大漲6.3倍。到如今早已經是超過了2000億人民幣!
夏市商學院總裁班成員走在豪店如云的街道上,眾人莫不是感到四處都是珠光寶氣。
一座座高樓大廈矗立在街道兩旁,豪華的店內陳設極其奢華。
光是看看,就叫人動了購物的心思。
到處金光閃閃,難怪大家都是香港是購物者的天堂,當犀明踏上這里的街道時,連呼吸似乎都能聞到那金子的味道。
要是以前的犀明,這些店鋪,他進都不敢進去,把他賣了也買不起里面的東西啊!
但是這一世他不一樣了,他已經不是往昔,他再也不缺錢了,在這里買東西能花費多少,一百萬,幾百萬,上千萬?
別說這一次購物很難達到那樣的程度,就算真的是花費那么多錢,犀明也毫無感覺,他身后是千億帝國,身價以億來計的人,在這種地方購物叫能購得痛快,不是兒?
唯一,他有點尷尬的是,他不太知道,女生都比較喜歡什么?
給自己的小女友夏日甜帶點什么呢?
給自己那些朝夕相處的女房客們又帶點什么呢?
還有表哥一家,那兩個可愛的小天使帶什么玩具呢?
正在犀明被琳瑯滿目的商品晃花眼的時候。
這時候,救星來了。
世界上事往往就是那么奇妙,有很多的巧遇,也有許多不經意的錯過。
人群之中,李寧寧帶著保鏢在購物,帶著墨鏡的她,犀明是第一眼就認出了。
李寧寧也看到了犀明。
兩人相似一笑。
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微妙的感覺,李寧寧第一次接觸到犀明她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甚至心生好感,但是對方已經有了對象,他們彼此沒有緣分,也許那就是上天注定的吧。
“犀大哥,好巧啊!”
“哈哈,是,好巧。”其實李寧寧在想,自己是專門過來的,你要離開香港,想給你送一個禮物好不好……
“寧寧啊,我正愁不知道買什么禮物?”
李寧寧莞爾一笑:“是給女友買的。”
“嘿嘿,也不盡然是。還有其他人的。”
“嗯,那我幫你參謀參謀。”李寧寧眨著眼睛十分調皮道。
“那太感謝了。”
“你的女友多大?”
“呃,十八。”
李寧寧瞪大眼睛,吃驚地問道:“你喜歡的是蘿莉?”
“呃,十八,她已經成年了好不好,不是蘿莉,只是比我小而已”
瞧見犀明那模樣,李寧寧撲哧一聲笑:“嗨,妹控還不承認吶!”
犀明:“……”
兩人正在一家首飾店里。
這時候不知是犀明和李寧寧巧合。
“咦,這不是寧寧嗎?哈哈,沒想到我們購物竟然會遇見,寧寧,我們真是有緣分。”
李寧寧眉頭輕輕一皺起,她看著來人,那是豪門郭家的“長孫”,他一身名牌,被一群保鏢眾星拱月著。
郭家香港四豪門之一。
郭家“長孫”,是郭家長子認的,是改姓的,其實他本身是沒有郭家的血液。
郭家做洋貨起家。
由郭得勝一手打造,與李嘉誠齊名的一號人物,但是沒李嘉誠活的久。
郭得勝1911年出生在粵省山市石歧村,從小跟父親開雜貨店,做點小本生意。上世紀20年代,郭得勝來到香港,在上環租賃了一個店面,開了一家叫“鴻興合記”的小雜貨店。郭得勝天生就是一個生意人,不管什么時候,對客人總是滿臉笑容,很快就贏得了周邊居民的好感和信任,生意日漸興隆。幾年后,郭得勝小有積累,就擴大業務,改做日用雜貨和工業原料的批發,店鋪也更名為“鴻昌百貨批發商行”。他經手的貨物價格適中,人們都說他是個“老實商人”。
生意做大了,郭得勝越發勤奮,每天起早貪黑,忙里忙外。沒多久,他就開始向東南亞拓展市場。1952年,他的商行改稱為“鴻昌進出口有限公司”,專做洋貨批發,于是街坊都稱他為“洋雜大王”。
他每年經銷貨物超過1000萬港元,鴻昌公司逐漸成為具有初級規模的商業企業。
1958年,香港經濟進入更快速的發展階段,房地產產業如日中天。郭得勝聯合兩名好友組建了“永業企業有限公司”,嘗試經營房地產業務。他們選擇小型項目開發,經過5年的循環運轉,終于在香港房地產界站穩了腳跟。
1963年,郭得勝將企業更名為“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資金達300萬港元。一間不起眼的雜貨店,經過郭得勝40多個春秋的精心培植,成長為聞名香港的大企業。
1972年8月23日,新鴻基公司以“新鴻基地產”名義在香港上市。當年贏利達5142萬港元,比預期利潤高出了五成之多。那年,郭得勝61歲。
公司上市后,郭得勝大量購入地皮,加倍增加土地儲備,因此,新鴻基總能依據既定目標完成發展計劃。即使是樓市低迷,也從無閃失。有人因此形容新鴻基就像是一家樓宇制造工廠,源源不斷地將地皮“原料”加工成樓宇,推向市場。1981年底,新鴻基的市值在9年內增加了10倍,成為香港股市中第4大地產公司。
1990年10月,郭得勝因心臟衰竭在香港逝世,享年79歲。此時的新鴻基已成為市值達254億港元的大型地產集團,與創辦上市時相比,產業增長了63.5倍。
父親去世后,郭家三兄弟接管了企業。郭炳湘出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二弟郭炳江、三弟郭炳聯分別出任副主席兼董事和總經理。新鴻基由一人主持變為三人同駕。
郭炳湘三兄弟都生于澳門,年輕時,潛心向學,就讀的都是名牌大學。郭炳湘持有英國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碩士學位,為人忠厚耿直,老成持重,大有祖上之風,更得商界賞識。
三兄弟都具有踏實的作風和樸實的情懷。郭炳湘為人更是低調,常年堅持親自巡視一線業務,鮮有大老板的倨傲之態與排場講究。
繼承父業后,三兄弟團結一致,創新經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1992年底,新鴻基的代表作中環廣場正式竣工,它因此成為香港當年市值最大的地產公司。
郭氏兄弟還不斷發展商場計劃,最終擁有遍布港九新界的50余座大型商廈。他們還積極推動多元投資發展,積極參與交通、電訊及資訊科技等領域投資,擁有了香港三號干線、內河碼頭、機場空運中心和商用航空中心的專營權。
新鴻基一貫積極向內地投資,1980年參與廣州中國大酒店項目,后來又在北京、上海、杭州及廣東中山等地投資。如北京王府井的新東安市場,上海的中環廣場、名仕苑、國金中心,中山的奕翠園項目等,均已成為當地地標性建筑。
郭家兄弟經營新鴻基20年,公司的市值達2000億港元,資產比他們接班時增長近8倍。
人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三兄弟合作多年,終生嫌隙;后矛盾難以調和,終于分裂。2008年5月27日,新鴻基正式發布董事局變動公告,委任郭氏三兄弟79歲的母親鄺肖卿為董事局主席,郭炳湘于即日轉任非執行董事。
此前,郭炳湘曾向法院申請禁制公司管理層變動令,但被香港高等法院駁回。
他還曾向法院控告兩位弟弟誹謗,說他們“散播不實言論,誤導股東,指稱本人的精神有問題,妨礙公司運作”。他認為這些言論破壞了他對新鴻基合法管治的權利及家庭關系,“令人痛心”。他再三申明,經4大名醫檢查,他的精神沒有問題。
一切都是因為一個女人,郭家長子不愛江山愛美人”。
但是那個女人既不是美人,也不再“紅顏”,是一位年過花甲的商界女強人。
女強人叫唐錦馨,比郭炳湘年長3歲。香港商界人士評價她“個子嬌小,嘴大鼻大,樣子黑實,但曾吸引多名商界人士追求”。她曾經營電子工廠,后來做投資生意,也是富豪。二人幼時熟識,后萌發感情,但由于郭氏家族反對,關系未能發展。唐20多年前離婚,但郭炳湘至今仍有家室。唐與郭炳湘甚為投契,過從甚密。
這“長子”就是唐錦馨的兒子。
一個對李嘉誠的長孫女虎視眈眈的三十七八歲老男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