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司怡身居晉國宮廷十幾年,每日除了睡覺和吃飯,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修煉燕云劍法。rgX陸司怡當年下山之時,已將燕云劍法融會貫通。這些年勤加練習,劍法愈來愈爐火純青。起初她還用長劍翩翩起舞,等到登峰造極之時,單用衣袖便可與人匹敵。
霧靈派樓舍盡毀,數(shù)百弟子死傷殆盡。重振霧靈派是難上加難。別遠清聽了陸司怡的話,心翼翼地問道:“師父,你此話當真?”
陸司怡轉(zhuǎn)過頭,語重心長地道:“清兒,祖師爺傳下的劍法精妙絕倫,你已經(jīng)深有體會了。為師從香兒那個丫頭口中得知,豐雪憐位居霧靈派圣母之后,無一日教授過燕云劍法,因此我們霧靈派才日漸式微,最終被契丹士兵攻滅,實在讓人感到惋惜!為師對宮廷生活早已厭倦,下半生只想在山中傳道授業(yè),讓霧靈派能夠傲立武林!
別遠清道:“契丹韃子太可恨,我們遲早會報仇雪恨!标懰锯c頭道:“報仇之事,單靠我們二人是完成不了的。只有修習好燕云劍法,將來才能所向披靡!彼曛,環(huán)顧墓室一周,目光突然停留在神龕下面。
那里似有一封書信。陸司怡長袖飄去,將信卷回手中,展開之后,竟讓她大吃一驚。書信日期為開運三年七月,寫信之人正是樂異揚。信中原文如下:
令狐兄手書,前日遞予,勞問甚厚。書中片語,亦多可喜。然其習武之理,予不得不辯。欲采拮其華實,咀嚼其膏味,唯氣之不可廢也。入于眼,定于中,以游于物之外,此氣之使然也。一旦氣奪刀劍,則思益進,而智亦長,才亦相隨矣。夫如是,則為子賀;未若也,亦分之宜。
“起居無時,唯適之安”,于習武猶可,然非余輩之可為也。必也隱居之俠士與乎得道之高僧哉。吾濟俗人,欲求功夫于須臾間,此法可為哉?
至若精于一招一式者,竊為君慮之。精于毫厘,失之者眾。尋乃孤陋寡聞矣。由之行事無矩,游談無根。胡為退敵?可不懼乎?他日令狐兄視之,亦可明予心也。
樂異揚寫信之時尚在開封府,那時他剛收到令狐城的來信。令狐城在太原加入北平王的河東軍,被編在郭威將軍旗下。由于令狐城武藝不薄,逐漸得到郭威的賞識。令狐城想起好友樂異揚,多方打聽才知道他到了開封府。令狐城在信中闡述了自己對習武的看法,并邀請樂異揚加入河東軍抗擊契丹。
樂異揚后來臨時北上,寫好的回信未能夠寄出去,于是一直留在身上。
陸司怡將信中的文字逐字逐句念出,末了嘆道:“沒想到樂異揚年紀,竟然對武學有如此見解,讓好多武林俠士自愧不如!”別遠清點點頭,道:“樂公子天資極高,當真讓人欽佩不已。只是徒兒有一事不明,樂公子怎會進入祖師爺?shù)哪故!标懰锯溃骸斑@個不難,你以后有機會當面問問他就清楚了!
兩人在墓室中又待了片刻,關好懸崖上的窗戶,沿著來時的路返回地面。
不知何時開始,山頂聚起了百余名女子,他們是霧靈派的幸存的弟子。陸司怡和別遠清剛從樹干中間走出,那些人就紛紛圍了過來。其中一人揚起長劍,正聲問道:“你們是什么人,為何叨擾我派圣地?”
陸司怡望見那人,見她不過是十**歲的姑娘,便柔聲道:“妹妹,我是燕云真人的徒兒,今日特意過來拜祭師父。”那些人聽后對視一眼,并不信服她。陸司怡笑道:“當年我離開霧靈山的時候,你們都還沒有入門呢!蓖,她將懷中的令牌取出。
這塊令牌由黑檀木制成,上面刻著“霧靈”兩個鎏金大字,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fā)光。那些人望著這塊令牌,連忙下跪道:“不知是掌門駕到,我等罪該萬死!”別遠清看得云里霧里,不知道這塊令牌什么來歷。
陸司怡急忙走過去,讓眾女子起身,然后道:“各位妹妹,自燕云真人駕鶴西去之后,我們霧靈派就只有圣母沒有掌門。不是豐雪憐不想做掌門,而是霧靈派早有規(guī)定,唯有挾持令牌的人才夠資格。我早年下山為兄長報仇,長期逗留在中原。此次我回來,便是想著重振霧靈派!”
那些霧靈派弟子聽后心中大喜,異口同聲道:“今后我等聽掌門吩咐!”
當日眾人安葬好豐雪憐之后,又在瀛州四處打探豐若香的消息。當?shù)弥S若香和蒼穹山莊的那些少年已被一個女俠救走,眾人想到師妹脫離了契丹人的魔爪,至少暫時性命無憂,便陸續(xù)回到霧靈山。
陸司怡安撫完這些女子,隨她們一道回到樓舍遺址。一百余名女子分工而作,用了兩個月左右,建起了十幾棟木屋和一個寬闊的大廳,作為霧靈派的臨時樓舍。
幽寂谷中,此時又是另外一番景象。自從幾大弟子返回谷中,將沿途所見所聞托盤而出之后,葛岷山已知當初何人偷了武林秘笈。他年齡已近八十,對世上的紛爭并不感興趣,只是嚴格約束弟子,今后不得再輕易踏入江湖,以免惹禍上身。章應閑自知理虧,從此沉默寡言,專心修行武功。其他幾個弟子經(jīng)過塵世的磨練,對自己的要求愈來愈高,不再像以前那樣懈怠。
樂異揚與未婚妻到了幽寂谷外,暫時住在梅九通夫婦旁邊。葛岷山聽樂異揚回來,隔日清晨就差人請他到谷中一敘。樂異揚沐浴更衣之后,攜著青云劍如約而至。兩人坐在高高的樓閣之中,一面慢慢地喝著茶,一面談論著黃老之道。
葛岷山頗有見解,開門見山地道:“樂公子,老夫終于盼到你回來了。正所謂君子無所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君子不怨天尤人,故能知足常足。君子順應天命,故能承天景命,無為而無不為!眗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