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陽君沒有到這個信陵君如此不要臉,心中甚是懊惱,可臉上卻是冷笑道:“君以為信陵君只管研究權術,原來亦有心聞政,真是失敬,不過今日此處以文會友,與會者必須解劍方可入內。”
信陵君聽到龍陽君此話,回頭瞥了一眼立在他身后抱著一把寶劍的囂魏牟,“還不解劍!”
“屬下遵命!”
信陵君不親自來,還對沈牧冷冷道:“宣平侯,想不到你我更有面子,受龍陽君之邀前來啊。”
“話不能這么,今日有面子的又何止侯一人。”沈牧嘴里如此著,卻是把這信陵君給罵了一遍,這信陵君仗著自己有些權勢,竟然君的身份,對他這個侯爺如此不敬,真是有夠囂張的,難道連他的家將,都姓囂張的囂。
眾人也感到了氣氛突然變冷了,正想開口著什么,來調節一下氣氛的時候,卻是又聽到水榭外面喊道——
“韓公子,李公子到!”
龍陽君見到韓公子便道:“韓公子果然賞臉。”
然后對眾人介紹道:“這位是韓國的韓非公子。”卻是沒有理會韓非身后李斯,這時的李斯還默默無名,根沒人認識,是陪同韓非一起來的。
眾人都聽過韓非的大名,便連忙拱了拱手道:“幸會!”
沈牧卻是早聞韓非的大名了,卻從未得一見,便對韓非抱拳道:“你就是韓國的韓非啊,就是集法家大成的那個?”
韓非卻是結結巴巴道:“韓……韓某曾拜荀子門下,推崇法治,未敢奢言集其大成。”
然后又一指他身邊的李斯道:“這位是韓某的同窗李斯。”
李斯微微一笑,對其抱了抱拳,然后又對眾人抱了抱拳。
“看來韓非兄,也甚為照顧同窗啊!”那個剛才的李公子李園卻是冷冷道,沈牧卻是不明白了,這李公子對他不屑也就罷了,竟然對和他一個姓的人這么不屑,這人真是看誰都不順眼啊。
“君上,鄒先生,琴姑娘請各位入席。”這時,一個丫鬟從房中走了出來,對眾人恭聲道。
“請……!”
“各位請!”
眾人進入屋內,龍陽君對沈牧道:“宣平侯,請上座!”
然后又對韓非和李斯道:“韓公子,李公子,請!”
“李園兄,韓闖兄,請!……”
“齊公子,晉公子,請!”
等到眾人都入座了,可是龍陽卻唯獨沒請信陵君入座。
信陵君先是一臉不爽,然后微微一笑,觍著臉道:“龍陽君,無須客氣,既然君虛心聞政,甘陪末座!”
沈牧覺得信陵君的厚臉皮果然練到家了,不由心道:“信陵君果然是厲害啊,俗話,人不要臉,天下無敵,樹不要皮,必死無疑,就是的信陵君啊。”
苦笑之余,抬頭一看,便看到了一名,清塵脫俗,附庸風雅,一襲白衣的絕色美女,便從后帳中顰顰一笑的走了出來。
沈牧一下就看呆了,只見此女長的傾國傾城,風華絕代,不需粉黛便天姿國色,艷冠群芳。整個人秀美如畫。自有一股輕靈之氣,上斜插一簪子把發挽起成一簡單發鬢,余下的烏黑青絲垂于腰間。雙目湛湛有神,修眉端鼻,頰邊微現梨渦,直是秀美無倫。她下身著月白長裙,上身是同色輕紗白衣,領口繡有白蘭交織,一清雅白蓮躍然繡于銀白抹胸之上,巧妙遮掩其中,白紗水云長袖輕擺,腰系同色月白腰帶,繡著散碎花紋,飄渺淡雅,猶如仙女下凡,不食人間煙火。
“諸位有禮!”琴清對眾人施了一禮,她吐語如珠,聲音又是柔和又是清脆,動聽之極。
眾人連忙站起身來,抱拳道:“琴姑娘有禮!”
“諸位請坐!”琴清宛然一笑對眾人道。
眾人都落座后,琴清看了一眼坐在上座的沈牧,她并不認識沈牧,只是剛才在后帳中便看到眾人都稱呼此人為宣平侯,想來便是近日來名聲大噪的那位宣平侯沈牧了,想到這里,她便輕啟紅唇對沈牧施了一禮道:“女琴清,見過宣平侯。”
沈牧微微一愣,他是第一次見到琴清,可琴清卻是認識他,便抱拳道:“琴姑娘,侯有禮了!”
琴清見沈牧毫無架子,心中自然對沈牧這個宣平侯第一印象很好,然后又對落座于次座的韓非道:“韓非先生也賞臉來來了,我剛拜讀大作《難》,先生提到以法、術、勢,相結合的治國之論,極有新意,正好切合今日我們如何治國的論題。”
韓非結巴道:“琴……琴,琴姑娘過譽了。”
李園道:“以韓公子的見識,應該在韓國備受重用才對,為何公子在歸國卻郁郁不得志呢?”
這李園果然是刺頭,到處找人的事。
韓非一聽李園此話,便是尷尬萬分,有些不知道該怎么接話了。
而坐在韓非身邊的李斯,卻是能言善辯之士,對李園微微一拱手道:“李園公子身為楚國重臣,當然不明何為懷才不遇。”
李園不依不饒道:“韓公子乃是著書立之士,與這位什么公子?你的懷才不遇不可相提并論。”
這家伙完引起了在座諸位的公憤,琴清有些不高興的看了李園一眼。
而沈牧卻是心中暗罵了這李園一句,然后開口道:“你這么就不對了,你叫什么公子?”
“楚國李園吶!”李園心中不高興道。
“哦,名士也要遇到明主才有用,商鞅那個時候在自己的國家也郁郁不得志,后來到了秦國遇到了秦孝公多了不起,幾年的變法就已經成績彪炳了。”
眾人都暗暗點頭,龍陽君朗聲道:“講得好!”
沈牧對龍陽君抱了抱,“謝謝!謝謝!”
鄒衍呵呵一笑道,“無論如何變法,始終也是因勢利導所致,始終逃不出金木水火土,五德之運勢支配,只有深明五德相生相克之道理,方能把握天道運轉吶!”
沈牧點了點頭,心道:“鄒衍果然是道家代表人物、五行創始人,所言極為有理啊。”
而有贊同的,就又不贊同的,信陵君卻否決道:“鄒先生之虛無縹緲,未免太玄了。”
坐在李園身邊的韓闖卻對信陵君的否決不以為然,“是我們悟性有限,如果能竊破天道,預知治國之策,就不需要浪費時間胡亂去揣測了。”
韓非道:“孔子謂未知人士,安知天命。”
李斯道:“如今百家爭鳴,治國之道,無非在乎法治,德治,以及無為而治之爭。”
琴清很是贊同的點了點頭。
龍陽君道:“無為而治即天下大亂,所以從來不為當政者采納。”
韓非結結巴巴道:“人性惡,德治不過是個理想,行不通。”
沈牧卻是道:“如果大王犯法與庶民同罪,君為輕民為重,如此百姓才能安享太平。”
李園對沈牧的話指責道:“豈有此理,如此狂野之話,宣平侯你也的出口,簡直是膽大包天。”
琴清低頭暗暗道:“大王犯法與庶民同罪……”
韓非結結巴巴道:“侯爺的見解比韓某更大膽,韓某佩服。”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