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觀音禪院,師徒兩人明身份來歷,便被禪院知客僧迎入院中,在大殿中的觀音像前燒香禮佛后,一個顫顫巍巍的老僧被兩個和尚攙扶出來。
接下來的劇情和原著沒什么兩樣,依舊是金池長老拿出了他為僧兩百多年積攢的老,七八百件各式袈裟,要在唐僧這個天朝上國來的和尚面前秀一番。
雖然孫行者與孫悟空不同,并非是那等張揚(yáng)之輩,可見那老和尚滿臉得色,一副壓了師父一頭的模樣,心下亦感不忿。
于是將玄奘的寶貝錦斕袈裟亮了出來,結(jié)果這一亮就讓老和尚離不開眼珠子了,直呼兩百多年和尚白做,于是要借袈裟好好觀賞一晚。
玄奘如今在人家的地頭借宿,人家借袈裟看一晚也不好拒絕,夜里金池長老果然動了貪念,和弟子商議后,便要放火取了玄奘性命,將錦斕袈裟據(jù)為己有。
孫行者探知這一切,即便以他的心性,亦是忍不住大怒,俗話佛也有火,更何況他孫行者只是在靈山修行,主要習(xí)練佛門護(hù)法神通,雖也懂些佛法,卻并不算精深,離大德高僧的境界還差著十萬八千里呢!
當(dāng)下也是跟原著中孫悟空一樣,吹起一陣倒風(fēng),讓金池長老自作自受,使得整個觀音禪院陷入熊熊大火之中,禪院之中慘叫哭聲不絕,場面一片混亂,金池長老也急急忙忙出門前去察看。
孫行者護(hù)好玄奘,站在房頂冷眼旁觀,卻沒注意到一股黑風(fēng)從遠(yuǎn)處山中吹來,悄然而至,那股黑風(fēng)看起來頗為熟悉禪院,一來就徑直往金池長老房間而去。
黑風(fēng)吹到門前落地化為一個身穿烏金甲,脖生一顆黑熊頭的威猛黑漢,不是那黑風(fēng)怪黑熊精又是誰來?
黑熊精進(jìn)了金池長老房間后,發(fā)現(xiàn)桌上有一個胡亂搭上的包袱,包袱中露出一角放著寶光的袈裟。
黑熊精眼睛被袈裟上的寶光晃了一晃,揉了揉眼后來到桌前解開一看,便看到了玄奘的寶貝錦斕袈裟,而且他也感受到了袈裟上帶著強(qiáng)大的法力,因此這也是一件厲害的法寶。
“好寶貝。”
黑熊精當(dāng)場眼睛就亮了,他眼珠一轉(zhuǎn),見左右無人,抱起裝著袈裟的包袱,化作一股黑風(fēng)往他的黑風(fēng)山而去。
這一場大火直燒到五更天方才漸漸熄滅,然玄奘在孫行者的避火訣與法力防護(hù)罩下安然沉睡,到得天色大亮,這才收了玄奘身上的避火訣與法力防護(hù)罩,喚道:“師父,天亮了,咱們該上路西行了。”
玄奘醒覺,看了看天色,點(diǎn)頭道:“正是。”
隨即卻是突然一怔,他這才反應(yīng)過來,自己分明便睡在房中,怎的便能看到那藍(lán)天白云?
翻身坐起,轉(zhuǎn)頭四顧,卻只見些倒壁紅墻,不見了樓臺殿宇,大驚道:“呀!怎的這殿宇俱無?都是紅墻,何也?”
孫行者笑道:“昨夜里走了火,將這禪院燒了個干凈。”
玄奘奇道:“我怎不知?”
“是徒兒施法護(hù)了禪堂,見師父濃睡,故而不曾驚動。”
玄奘眉頭輕蹙,不解道:“你既有事護(hù)了禪堂,如何就不救別房之火?”
孫行者聞言面色一肅,道:“好教師父得知,那金池長老見了師父的錦斕袈裟,便妄動貪念,算計要燒殺我們,好將寶貝據(jù)為己有,若不是徒兒知覺,到如今皆成灰骨矣!”
玄奘聞言又驚又俱,若是原著的孫悟空,他肯定不會如此輕信其言,但通過這一路行來,幾個月的相處,孫行者是何等樣人他也算是心中有數(shù)。
雖還算不上菩薩心腸,卻也是心懷慈悲之人,料也不會亂打誑語騙他,驚懼之后便是一股怒意直沖心頭,怒道:“原以為這金池長老是個大德高僧,卻沒想到竟會做出這等殺人奪寶的事來,真是枉為佛門中人。”
“若不是徒兒你頗有神通,為師就葬身于此矣。”
孫行者點(diǎn)頭附和道:“正是如此,所謂佛也有火,那金池長老既貪且癡,六根不凈,行事狠毒,早已入了魔道,故徒兒不僅不救,反助他些風(fēng),令他自作自受。”
玄奘微微點(diǎn)頭,突然大驚道:“不好,昨晚如此大的火,可莫燒壞了那錦斕袈裟。”
孫行者笑道:“師父休急,那錦斕袈裟乃是如來佛祖的寶貝,有**力加持,哪有這般容易損毀的?”
“徒兒曾聽觀音菩薩言,這錦斕袈裟穿在身上,便可不入沉淪,不墮地獄,不遭惡毒之難,不遇虎狼之穴。”
“龍披一縷,免迦樓羅蠶噬之災(zāi),鶴掛一絲,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處,有萬神朝禮,凡舉動,有七佛隨身。”
“師父為凡人之軀,身無法力,發(fā)揮不出這袈裟的神妙,但這袈裟可是實(shí)實(shí)在在的寶貝,定不會損毀,待徒兒這就去給師父尋來,咱師徒也好上路。”
玄奘聽了行者之言,這才放下心來,當(dāng)下玄奘牽著馬,行者挑了擔(dān),出得禪堂,徑往后院而去。
卻那些觀音禪院的和尚,望著被燒成一片廢墟的禪院正悲切間,忽的看見他師徒牽馬挑擔(dān)而來,唬得一個個魂飛魄散,連聲叫道:“冤魂索命來了。”
孫行者聞言又氣又怒,喝道:“什么冤魂索命?快還我袈裟來。”
眾僧一齊跪倒叩頭道:“爺爺呀!冤有冤家,債有債主,要索命不干我們事,都是老師祖定計害你的,莫問我們討命。”
玄奘聽聞眾僧所言,果然是那金池長老欲謀寶害命,當(dāng)下陰沉著臉站在行者身后,也不做聲,任行者施為。
孫行者聞言仰天翻了個白眼,有些無力的道:“哪個問你討什么命?我只需你們將袈裟拿來還我,咱們師徒好繼續(xù)西行。”
其間有兩個膽量大的和尚道:“老爺,你們在禪堂里已燒死了,如今又來討袈裟,究竟是人還是鬼啊?”
孫行者與玄奘對視一眼,無奈道:“你們這伙孽畜,且去前面看看禪堂,再來話。”
眾僧們爬起來往前院觀看,那前院禪堂已經(jīng)燒成一片廢墟,唯獨(dú)堂中一張木床絲毫無損,眾人悚懼,才認(rèn)得玄奘是位神僧,行者是尊護(hù)法。
回到后院,一齊上前叩頭道:“我等有眼無珠,不識真人下界,你的袈裟在后院老師祖處。”
玄奘行過了三五層敗壁破墻,嗟嘆不已,只見后院果然無火,眾僧搶入里面,叫道:“老師祖,唐僧乃是神人,未曾燒死,如今反害了自己家當(dāng),趁早拿出袈裟,還他去也。”
原來這老和尚尋不見袈裟,又燒了寺的房屋,正在萬分煩惱焦燥之處,一聞此言,怎敢答應(yīng)?
因?qū)に紵o計,進(jìn)退無方,拽開步,躬著腰,往那墻上著實(shí)撞了一頭,可憐直撞得腦破血流魂魄散,咽喉氣斷染紅沙。
真是……堪嘆老衲性愚蒙,枉作人間一壽翁,欲得袈裟傳遠(yuǎn)世,豈知佛寶不凡同,但將容易為長久,定是蕭條取敗功,廣智廣謀成甚用?損人利己一場空。
眾僧進(jìn)到金池長老禪房,見他撞死在墻邊,頓時驚惶無主,嚎啕大哭,“師祖已撞殺了,又不見袈裟,怎生是好?”
孫行者里里外外翻找一通,始終不見那袈裟,此時他也意識到,這袈裟肯定不是燒毀,而是丟了,神色一動,向眾僧問道:“你們這里可有什么山精妖怪么?”
眾僧聞言,恍然大悟,忙道:“老爺不問我等還未想起,禪院正東南有座黑風(fēng)山,山上有個黑風(fēng)洞,洞內(nèi)有個黑大王,金池長老常與他講道,他便是個妖精,別無甚物。”
孫行者點(diǎn)點(diǎn)頭,心中有數(shù)了,隨即又問道:“那山離此有多少距離?”
“只有二十里,那望見山頭的就是。”
孫行者回頭對玄奘笑道:“師父放心,無須懷疑,錦斕袈裟定然是那黑怪偷去無疑。”
玄奘不解道:“他那廂離此有二十里,如何就斷得是他?”
孫行者聞言看著眾僧冷哼一聲,解釋道:“師父不曾見夜間那火,光騰萬里,亮透三天,且休二十里,就是二百里也照見了。”
“定是那黑廝見著火光,趁著機(jī)會,暗暗來到此處,看見我們袈裟是件寶貝,便順手牽羊,此乃趁火打劫,待徒兒去尋他一尋。”
玄奘聞言看了看那些和尚,弱弱的道:“你去了時,我卻何倚?”
孫行者斜睨了那些和尚一眼,道:“這個師父放心,暗中自有神靈保護(hù),徒兒再叫那些和尚盡心服侍。”
隨即喚眾和尚過來道:“爾等著幾個人去埋了那金池,著幾個服侍我?guī)煾福词匚野遵R。”
眾僧領(lǐng)諾,孫行者又道:“爾等莫要順口答應(yīng),等我去了,你就不來服侍。”
“看師父的,要和顏悅色,養(yǎng)白馬的,要水草調(diào)勻,若有絲毫差了,便叫爾等有如此墻。”
著便掣出了佛祖賜予的隨心鐵桿兵,照那火燒的磚墻就是一棍砸下,把那墻打得粉碎,又震倒了有七八層墻。
眾僧見了,個個骨軟身麻,跪著磕頭滴淚道:“爺爺寬心前去,我等竭力虔心,供奉老爺,決不敢一毫怠慢。”
孫行者這才滿意的點(diǎn)點(diǎn)頭,又對玄奘點(diǎn)了點(diǎn)頭,示意讓他安心等候,隨即縱身一躍,架起筋斗云,徑上黑風(fēng)山尋找袈裟去也。
見孫行者縱身飛走,唬得那觀音禪院大和尚一個個朝天禮拜道:“爺爺呀!原來是騰云駕霧的神圣下界,難怪火不能傷,恨我那個有眼無珠的老師祖,使心用心,今日反害了自己。”
當(dāng)下對玄奘哪里還敢怠慢,直將他當(dāng)成了佛菩薩一般服侍,便連白龍馬都得到了最好的照顧。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