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駑淡淡一笑,“總之你們先帶我回去,到時候朱將軍若不肯見我,我也不怪你們便是了。更新最快”
那頭領一聽有理,隨即答應下來,“既然你這么,我也無可反駁了。總之你若是能見到我們朱將軍,可得將尾巴夾得緊些,不可像現在這般隨意。
劉駑點頭,“這些道理我還是明白的。”
兩方商定后,他轉身去勸那些準備背井離鄉的百姓,“鄉親們,既然朱將軍都答應了對兵士嚴加管束,絕不危害鄉里,大家還是回去吧。畢竟不管到了哪里,都是人生地不熟,維生艱難,不如咱故鄉好啊。”
眾人一聽有理,但是心里仍有些不放心,有人道:“可萬一那朱將軍反悔,要拿咱們開刀怎么辦?”
劉駑走過去拍了拍此人的肩膀,“俗話‘軍令如山倒’,那朱將軍是個大人物,總不至于為了咱們普通百姓出爾反爾的。”
他又接連勸了數番,才勸得那些百姓愿意返回。
那兵士頭領見狀方才大大地送了一口氣,自己和手下兵士總算是完成了任務,逃脫了性命之厄,同時對主動愿意幫忙的劉駑心生好感,“我伙子,你若是進了咱們義軍,往后咱們可都是兄弟。要么你就跟著老子干吧,有你吃香的喝辣的。”
他在劉駑面前逞老子,倒不是為了占便宜,而是把其當作軍中兄弟,才與其這般近乎。
劉駑明白他的用意,是以也不生氣,而是笑道:“好,好,等我見了朱將軍,到時候聽他安排。”
那兵士頭領見這個年輕后生直至此時仍然想著要覲見主帥,心中不禁覺得好笑,暗道:“你是沒有見過朱將軍,不知道他的厲害。沒見到,算你幸運。見到了,到時候恐怕你想跑都來不及。也罷,讓你個后生碰碰壁也是好事。”
他手一招,一名兵士將備馬讓給了劉駑。
劉駑施禮謝過,翻身上了馬,與這些義軍將士一起往雍州府而去。
從這些兵士口中,他大致了解的,那位朱將軍對待麾下將士十分殘酷,稍有過失非殺即打,絕非普通的“殘忍”一詞可以清道明。往常因為過錯死在這位朱將軍手下的將領,沒有一百,少也有**十。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位朱將軍雖然對待自己的部屬十分殘忍,但對普通百姓卻是一等一的好,每到一處新地方,這位朱將軍都要去勸農勸桑。麾下眾將見主帥如此重視百姓,是以不敢輕易凌虐百姓,軍紀在黃巢義軍中算是一等一的好。
“估計天底下,沒有幾個像我們朱將軍一樣對老百姓好的人了。在他手底下,老百姓比當兵得活得自在!”那頭領信誓旦旦地道。
“那你愿意做百姓,還是愿意當兵?”劉駑笑著問道。
那頭領歪著頭想了會兒,“還是當兵的好,畢竟不是所有帶兵的人都像朱將軍一樣,萬一遇見像秦宗權將軍那樣的人,不僅會被殺了,更會被當作牲口吃掉,簡直是太慘了。“
劉駑聽后略略點頭,這個秦宗權他聽過,先前官授大唐蔡州奉**節度使,最近在河南地兵敗降于黃巢。據此人天生愛吃人肉,一日不吃便想得慌,想人肉想得眼睛紅了,那便是又要殺人吃了。
“是啊,還是你們朱將軍好,只可惜他這樣的人不多。”劉駑拍了拍馬背,抬眼望向前方遠處,那夜色中霧蒙蒙的一片黑影,估計就是雍州府城池所在了。
一行人騎馬走得近了,劉駑方才發現地上到處是義軍挖下的溝渠,城里的人馬即便沖出來,也難跑得遠。看來這朱將軍已經下定決心要拿下這雍州府,才會作這般決絕的動作。
在溝渠間分布著不少行軍帳篷,那兵士首領指著其中最大的一,若是見不到朱將軍,千萬別硬闖,否則罪有你受的。我的這話你一定要聽,千萬別當作耳旁風。”
劉駑笑著答應,”多謝兵爺的提醒,你已經叮囑過好幾次,我怎能不記得。“
他與這行兵士告別,往那頂大帳篷走去。在距離帳篷還有五十步時,他被一隊巡邏的兵士攔住。
“站住,干甚么去?”巡邏兵士的首領沖他喝道。
“我要見你們主帥!”劉駑沉聲答道。
“見我們主帥,你是甚么人?”巡邏兵士的首領感到奇怪。
“麻煩你前去通報一聲,就是故人!”以劉駑的武功,若想過這些人輕而易舉,但他并沒有硬闖的意思。
“故人,你是誰?”那首領心生警惕。
“你跟朱將軍,師弟前來拜見了。”劉駑笑了笑。
“好,你在這里等著。沒有我們的命令,你不許亂走一步!“那首領向他喝道,轉頭向身后的兩名兵士下令,”看住他,沒有我的命令,絕不能私做主張。“
“是!”兩名兵士趕緊答道。
那首領隨即帶著其余將士往主帥帳篷疾奔而去。
望著此人遠去的背影,劉駑心潮澎湃,他往往想不到十多年前還在午溝村里斗嘴的師兄弟,如今卻都成了這亂世中的風云兒。師兄肯體恤百姓,想來與父親對他的數年教導分不開吧。
就在那首領進帳稟報后不久,那頂帳篷的簾子突然敞開,透亮的燭光從帳中射了出來,映得地上金光陣陣。即便他離得稍遠,仍能聞見帳內傳出的美酒氣味。看來這位朱將軍并沒有打仗耽誤了享受。
隨即,他看見一名高大的身影從帳篷中急匆匆地沖了出來,便走邊喊,“掌燈,快掌燈!”
跟在此人身后的幾名兵士趕緊將燈籠點起,在其身后亦步亦趨。
“師兄,真的是你!”劉駑看清了來人的面目,果真是朱旬無疑。
朱旬看見他,先是失神地站在原地愣了片刻,而后哈哈大笑,“師弟,你來了雍州,怎么不早點告訴我一聲。”他沖過來抓了幾把師弟身上的筋肉,又拍了拍其肩膀,“六年不見,你都長得和我一樣高了,聽你在草原上打敗了吐蕃人,差點當了契丹人的可汗,可有此事?”
“師兄過譽了,打敗吐蕃人的是先可汗耶律適魯,哪里是我的功勞。”劉駑笑道。時至今日,他仍在心底保存著對耶律適魯的敬重,不肯占有絲毫原屬于這位草原梟雄的功勞。r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