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碼頭,人山人海。rg
人力吊車將一袋袋糧食卸到岸上,搬運工排著長隊進行轉運。而旁邊不遠處,竟然有無數(shù)圍觀群眾,甚至還在敲鑼打鼓舞獅慶賀。
五洲洪門在中國地區(qū)的代表司徒俊蔥,昂首挺胸地走下甲板,身后跟班舉著擴音器大喊:“洪門致公堂攜體美國華人,向中國受災同胞捐贈玉米萬噸,周赫煊先生個人捐贈玉米15萬噸!首批9萬噸糧食已經(jīng)運抵上海,愿我華夏國泰民安,受災同胞早日度過劫難!”
“好!”
圍觀群眾轟然喝彩。
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等人迎上去,老杜握著司徒俊蔥的手:“司徒先生,我代表國災民感謝你,感謝洪門致公堂和周先生!”
“杜先生客氣了,這是我等作為華夏兒女應盡的責任,”司徒俊蔥問道,“賑濟水災委員會的人呢?”
杜月笙笑著解釋道:“上海地區(qū)的負責人已經(jīng)快到了,宋子文宋部長那邊我也拍了電報,他現(xiàn)在正坐火車往上海趕來。”
由于杜月笙對慈善事業(yè)非常積極,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分會會長,過兩年還會擔任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副會長。這位青幫大佬絕對不可能貪污賑災款,多年以來,杜月笙每次過生日收的禮金,都捐出去做慈善了。
人家不缺錢,缺的是社會認可。
黃金榮和張嘯林也相繼和司徒俊蔥握手,盡是欽佩溢美之詞。
數(shù)不盡的糧食從遠洋貨輪卸下,堆積如山好像永遠運不完一樣,看得圍觀群眾陣陣驚嘆。
“這得多少糧食啊!”
“你剛才沒聽到嗎?美國洪門和周先生總共捐贈5萬噸,這還只是第一批,就足足有9萬噸!”
“老天爺,一捐就是幾十萬噸,洪門和周先生真有錢啊。”
“有錢的人多了,也沒見他們捐多少,還是周先生熱心腸。”
“周先生是大好人啊,菩薩轉世,阿彌陀佛。”
“這下子災民有救了。”
“難啰,幾十萬噸糧食分攤到國,也不夠吃兩天的。”
“唉,這世道!”
“……”
其實周赫煊買糧食沒花多少錢,他購進的是最廉價的玉米。由于大批量購買,每千克單價才1美元,15萬噸玉米總共花費15萬美金。反倒是運輸、儲存費用賊貴(美國農(nóng)民不愿出運費,需要上門收購),美國國內(nèi)的收購轉運,再加上運到中國來,總費用高達萬美元。
所以南京政府那些當官的腦子不靈光呢,買個屁的麥,在美國買一斤麥的錢,可以買4多斤玉米。玉米賤到農(nóng)民都懶得去收獲,好多農(nóng)場直接一把火燒個精光,這些玉米運到中國能救活多少災民啊!
同樣的場面還發(fā)生在天津碼頭,隔日,第二批6萬噸玉米運抵天津,用來賑濟北方地區(qū)的災民。捐贈給北方的玉米沒有南方數(shù)量多,是周赫煊出于實際考慮,畢竟這次的重災區(qū)在江淮一代。
隨后的幾天,國各大報紙紛紛報道,引起劇烈的輿論轟動。
宋子文也隨即發(fā)布公告,宣稱賑濟水災委員會,已經(jīng)向美國政府賒購了45萬噸麥,各地災民請暫時忍耐,馬上大批的救災糧就能運到。
這個公告讓很多人鄙視不已,美國洪門和周赫煊都聯(lián)合捐贈了5萬噸糧食,中央政府居然才訂購45萬噸。
《申報》不吝贊美道:“中國今日遭遇百年難有之大水災,社會各界紛紛慷慨解囊,周先生個人捐贈糧食15萬噸,當為華夏第一義士豪杰!”
于右任看到新聞報道以后,甚至專門寫了副對聯(lián),從南邊給周赫煊寄到天津,內(nèi)容為:學貫中西,滿腹錦繡棟梁材;活人無數(shù),一腔熱血菩薩心。
……
南京,憩廬。
宋美齡的母親剛剛病逝,她已經(jīng)回老家奔喪去了,常凱申卻萬萬走不開。
常凱申放下手中的報紙,問道:“周明誠和美國洪門,真捐了幾十萬噸糧食?”
“此事屬實,”宋子文道,“我專門讓人檢查過,都是優(yōu)等品玉米,暫時可以緩解江淮災區(qū)的饑荒。”
“唉,天災不斷,賊寇又起,”常凱申郁悶地咒罵道,“娘希匹,這陳濟棠、白崇禧真會挑時候!子文啊,你暫時放下手里的工作,去廣州一趟,爭取把汪兆銘拉攏過來。他要多少錢,我給,他要當行政院長,我也給!”
宋子文遲疑道:“汪兆銘現(xiàn)在是廣州偽政府的領袖,高官厚祿恐怕難以服他吧?”
“就他汪兆銘還想當領袖?哈哈,”常凱申不屑地笑道,“他就是被陳濟棠頂在前面的一塊招牌而已。”
如今廣州和南京屬于敵對關系,宋子文可不愿意去冒險,他推脫道:“賑災工作事務繁忙,我還是過段時間再去吧,至少得先把粵桂聯(lián)軍給擊退。”
常凱申仔細想想,也覺得拉攏汪兆銘的時機還有些不成熟,頭道:“也好。對了,你以國府賑濟水災委員會的名義,給周明誠發(fā)一道嘉獎令。他喜歡收藏名人書法,上次缺了髯翁(于右任)的字,你現(xiàn)在請髯翁給周明誠再寫一副。”
汪兆銘得到命令立即離開,他可是大忙人。
常凱申端坐在沙發(fā)上,精神疲憊地揉著太陽穴,他在國黨內(nèi)部已經(jīng)成了人人喊打的落水狗。
如今國水患災害嚴重,可廣州國民政府居然不顧災情,選擇在這個時候出兵開戰(zhàn)。就在昨天,粵桂諸將在汪兆銘的督促下,由陳濟棠為主帥,白崇禧為先鋒官,攜唐生智等各部,揮師5萬北上進攻湖南。
造反的粵軍已經(jīng)和桂軍聯(lián)合出兵,而湖南守將又是何健。常凱申對何健很不放心,何健手下的軍隊又是唐生智舊部,很可能打著打著,粵、桂、湘三軍都要聯(lián)合起來反蔣。
此時已是九月初,粵桂聯(lián)軍大舉北上,湘軍岌岌可危,國各地又被淹得一塌糊涂。常凱申一邊要籌款賑災,一邊要籌款出兵,他已經(jīng)窮得砸鍋賣鐵了。
不但如此,常凱申在政治上也非常不穩(wěn)。國黨諸多派系正在秘密搞事,準備召開國黨第四次國大會,使用政治手段逼迫常凱申下野。
而此時此刻,閻錫山也坐著日人的飛機,從大連飛回老窩山西。
部下?lián)拈愬a山的安,問道:“司令,你回山西,不怕受常凱申和張學良的壓迫嗎?”
閻錫山笑著回答:“他們顧不上我的。”
確實顧不上,天災、內(nèi)亂、外寇入侵,閻錫山選了個東山再起的好時機。
九一八就要來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