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屬于湊巧,內亂卻是精心策劃的。rg
自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后,7月18日,石友三起兵反對常凱申和張學良。
7月1日,廣州國民政府頒布北伐討蔣令。
7月日,廣州國民政府外交部長陳友仁秘密出訪日,多次會見日外相幣原喜重郎,表示愿以東北權益換取日支持,但未得到響應。陳友仁隨即又會見蘇聯駐日大使尋求支持,也遭到拒絕。
8月5日,閻錫山乘坐日軍用飛機,返回山西重新主政。
8月底,馮玉祥策反甘肅舊部雷中田反蔣,一度控制甘肅軍政。
9月1日,廣州國民政府進行總動員,任命閻錫山、馮玉祥、韓復榘、鄒魯等人為北方軍政委員會委員。
9月日,廣州國民政府正式出兵。
9月1日,粵桂聯軍兵分五路進攻湖南。
9月18日,日關東軍動手。
常凱申已經連“剿匪”都不敢剿了,急忙調回部隊應付反蔣聯軍。張學良也讓人緊盯西北和華北,不敢有分毫懈怠,哪有精力去對付日人?
如果一切都是巧合,那也太巧了吧。
……
北平。
周赫煊怒氣沖沖地來到張學良官邸,當著于鳳至的面質問道:“六帥,為什么還不調集精銳回防東北?”
張學良愣了愣,對妻子揮手道:“于大姐,你先回避一下,我跟明誠談要緊事。”
于鳳至朝周赫煊頭微笑,道:“你們兩個慢慢聊。”
等于鳳至離開以后,張學良才:“閻百川已經回山西了,馮煥章又在不斷挑事,現在華北、西北各軍皆不穩,隨時可能串聯反叛。我哪里還敢擅動軍隊?”
“那日人就不防了?”周赫煊,“日人在東北策劃有大陰謀,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別跟我不知道!”
“我當然知道,但那是日軍部自作主張。”張學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局勢發展到現在的地步,常凱申、張學良、閻錫山都知道日人會動手,甚至連中國和日的報紙都有相關消息。
早在七月份,察覺日人陰謀的賀耀祖,便密電南京國民政府:“日軍事參議官會議,決于南滿設置常備師團,此種于我國主權極有妨礙,即于領土之完整上可謂發生大危險……查日政府對滿政策近有改變……如宇垣總督正式言明,原來統治鮮滿為二元制,現改為一元制……”
張學良拿出一份機要文件,遞給周赫煊:“明誠且勿擔憂,你先看看這個。”
周赫煊翻開文件仔細閱讀,卻是奉系間諜從日發回來的情報,情報內容明言:日關東軍準備9月底動手。但關東軍的陰謀已經泄露,日政府對此深表憤怒,外相幣原為此向陸軍大臣南次郎提出質問。
等周赫煊把情報文件看完,張學良才:“明誠,你對東北的判斷非常準確。但我們不必擔憂,日內閣是反對軍部出兵的,他們自會約束關東軍的惡劣行為。而且,關東軍策劃多時的陰謀,已經完暴露無疑,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將計劃作廢。”
周赫煊瞬間想明白,為什么老蔣會壓制國內的排日運動,為什么會密電張學良不得挑釁日方。
原來,不管是常凱申,還是張學良,他們對日關東軍的陰謀都已知悉,也知道日內閣堅決反對軍部的計劃。因此他們把希望寄托在日內閣身上,認為內閣可以約束關東軍的自作主張,而東北軍需要做的,就是忍讓再忍讓,堅決不給關東軍出兵的借口。
周赫煊苦笑道:“六帥,你真的認為,日內閣能夠約束關東軍?”
張學良非常肯定的:“這是自然,日跟中國不一樣,他們是政權穩固的統一政府。既然日內閣反對武力擴張,關東軍又怎么可能成事?”
“日文官是反對,但武將早就想著打仗啊,”周赫煊大聲疾呼道,“關東軍決定9月底動手的計劃雖然暴露,但他們絕對不會把計劃作廢,反而可能提前行動,行動日期多半就在九月中旬!”
“明誠,你想得太多了,”張學良安撫解釋道,“這一年來,我加大了對日國內的情報工作。日內閣和陸軍部是觀對立的,陸軍部想要在東北擴張,但一直遭到內閣的否定和打壓。我們必須配合日內閣,盡量予以忍讓,不給日關東軍出兵的借口。一旦我們反應激烈,很可能日內閣就壓不住軍方。此時正值多事之秋,天災內亂頻發,就算要和日人動手,也得把眼前的難關先渡過再。”
周赫煊眼神冰冷地瞪著張學良,質問道:“也就是,如果日關東軍攻打沈陽,你會選擇不抵抗?”
“關東軍沒那么大膽子,最多在南滿線一代挑釁,”張學良自信地道,“就算關東軍真的攻打沈陽,我們也可以聯絡日內閣和國聯,勒令其即刻退兵,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
周赫煊問:“如果日關東軍攻下沈陽后,不聽日內閣的命令,繼續進攻侵占整個東北呢?”
張學良:“不可能的,日內閣和國聯不會容許關東軍胡來。”
“你已經決定了?”周赫煊失望地問。
張學良頭道:“決定了,也只能這樣做,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
“那你就等著成為中國的罪人吧,告辭!”周赫煊拂袖而去,他要親自去一趟東北。
張學良的老毛病又犯了,那性格從來就沒改過。“中東路事件”時,張學良把希望寄托在蘇聯內亂,不敢大規模打仗上邊;而即將爆發的“九一八事變”,張學良又把希望寄托于日內閣和國聯,想要等關東軍自行撤兵。
打鐵還需自身硬啊,哪有等著對方出差錯的?
日內閣確實反對關東軍出兵,但他們在滿蒙問題上,利益是一致的。只要關東軍制造出既成事實,那么內閣就必須妥協——歷史上,九一八事變爆發后,日內閣對此強烈反對,確實如張學良所期待的那樣,敦促關東軍趕快撤兵。
然而結果如何呢?
至1月份,日少壯派軍官發動政變,雖然這次政變以失敗告終,卻把日首相給嚇到了。為了延續內閣壽命,日首相不得不開始協調軍政關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關東軍侵占東北。
日陸軍部對此還不滿意,最終在1月份把日內閣逼得集體辭職,他們可以更加肆無忌憚的實施擴張計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