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先生,幸會!” “你好,聶主任!” 此時的聶耳非常年輕,年僅歲,卻已經當上中國最大的唱片公司的音樂部主任,絕對能算得上青年才俊。 聯想到聶耳的遭遇,周赫煊感到無比惋惜。 歷史上,聶耳明年就會死,在日本游泳時不幸溺水。他雖然只活了歲便英年早逝,卻為中國留下寶貴的遺產——《義勇軍進行曲》。 李楷生對聶耳說:“紫藝,周先生要錄制幾張唱片,你來親自負責。” “好的,我會處理好。”聶耳笑道。 李楷生又轉身對周赫煊說:“周先生,我先去找法務部弄合同,你稍等片刻。” 周赫煊點頭道:“請便。” 等李楷生離開辦公室,聶耳熱情地說:“周先生請坐,你要錄什么歌?歌譜帶來了嗎?” “你這里有歌譜本子嗎?”周赫煊問。 聶耳立即從抽屜里拿出一個歌譜本,遞給周赫煊說:“周先生以前學過音樂?你那首《松花江上》寫得非常好。” “業余的。”周赫煊笑了笑,很快把《蘭花草》、《松花江上》和《鴻雁》三首歌的詞曲寫出來。 聶耳驚訝道:“一次就錄三首?” 三首數量并不少,民國時期的黑膠唱片,每張往往只灌錄兩首歌(正反面)。 最老式的轉黑膠唱片,每面只能錄分鐘。轉的黑膠唱片時間稍長,但每面也在鐘左右。這兩種唱片屬于市場主流,價錢相對便宜。 就在三年前,美國無線電公司研制出又三分之一轉的LP密紋唱片,使得唱片每面的錄制極限達到分鐘(代提升到分鐘)。這種唱片成為未來的標準黑膠,一直到代仍在市場上發行。 聶耳說道:“三首歌的數量很尷尬啊,有點浪費唱片空間。” 周赫煊并不了解現在的行情,問道:“什么情況?” 聶耳笑著解釋道:“以一首歌分鐘為標準,如果選擇轉的唱片,正反面可以錄四首歌。如果選擇LP密紋唱片,正反面可以錄六首歌。要不,你再加上一首,湊齊一張轉的唱片怎樣?” “讓我想想。”周赫煊立即沉思起來。 《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歌,周赫煊是不打算抄襲的,這是對原作者的尊重,因為它再過幾個月就要問世。而且說不定,田漢此時已經寫出歌詞,萬一撞車那就太尷尬了。 《我的祖國》是最合適的,這首歌可以稱得上華語流行音樂鼻祖。未來有幾個臺灣音樂人,正是在偷偷聽了《我的祖國》后,在臺灣掀起一場民族流行樂的革命。 但《我的祖國》適合女聲演唱,周赫煊感覺有點玩不轉,只能暫時放棄掉。 至于《精忠報國》嘛,或許等全面抗戰爆發以后推出更好,可以用來做征兵宣傳曲。 周赫煊想了又想,覺得《萬里長城永不倒》最為合適。畢竟去年剛剛打完長城抗戰,而且還敗得很徹底,《萬里長城永不倒》這個歌名非常有寓意。 《萬里長城永不倒》雖然原版是粵語演唱,但由于歌詞書面化程度極高,韻腳節奏完全符合國語習慣,所以這首歌可以一字不改的用國語唱出來。 周赫煊立即動筆,邊寫邊說:“這是去年長城抗戰結束,我寫的一首歌。” 聶耳立即湊過來圍觀,只見周赫煊先寫歌詞: 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 睜開眼吧,小心看吧, 哪個愿臣虜自認? 因為畏縮與忍讓, 人家驕氣日盛。 開口叫吧,高聲叫吧, 這里是全國皆兵, 歷來強盜要侵入, 最終必送命。 萬里長城永不倒, 千里黃河水滔滔, 江山秀麗,疊彩峰嶺,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沖開血路,揮手上吧, 要致力國家中興, 豈讓國土再遭踐踏? 個個負起使命 …… 豈讓國土再遭踐踏? 這睡獅漸已醒!” 當看到“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這兩句時,聶耳全身熱血上涌,忍不住拍手贊道:“周先生寫的好歌詞!” “什么好歌詞?”李楷生突然進來。 周赫煊問:“合同都弄出來了?” 李楷生解釋說:“已經擬好了,正在讓打字員打印。” 聶耳指著歌譜本激動地說:“李經理,你快看周先生寫的這首關于長城抗戰的歌,歌詞真是太好了。” 李楷生好奇地湊過腦袋,頓時看得雙眼異彩連連。這首歌跟《松花江上》不同,后者讓人哀傷而憤慨,前者卻能激起無數國民的斗志,錄制出來絕對不愁銷量。 周赫煊寫完歌詞,開始照著歌詞寫簡譜,笑道:“李經理,那%的唱片版稅不虧吧?” “不虧,不虧,”李楷生喜道,“不過我要讓人改合同了,把這首《萬里長城永不倒》也寫進合同里。” 李楷生立即離開辦公室,跑去法務部讓人改合同,聶耳則看著簡譜輕輕哼唱起來。 等周赫煊把譜子寫完,聶耳贊嘆不覺:“周先生,唱著這首歌,連我都想奔赴前線抗日了。” “那樣最好,如果所有人都奮起抵抗,中國就必勝。”周赫煊說。 聶耳也是個共黨,去年正式入黨的,他覺得這首歌應該拿回去讓同志們廣為宣傳。 周赫煊把四首歌的詞曲都遞給聶耳,說道:“聶主任,什么時候可以完成編曲?” “四首歌的編曲,”聶耳想了想說,“一個星期以后吧。” 民國時候的編曲很簡單,并不像幾十年后那么復雜,基本上只用最簡單的樂器,不像后世搞得那么花里胡哨。 主要還是科技不發達,在各種電子器材發明以前,歌曲錄制都需要樂隊現場伴奏,編曲太復雜的話會出現許多問題,而且還不一定能達到好的效果。 這個年代,根本沒有調音師的存在,演唱技巧不過關的歌手,一進錄音棚立馬暴露原形。同樣的,它對歌手與樂隊的配合也要求很高,稍微哪里出錯就要重新來過,編曲太復雜的歌說不定一個月都無法錄好一首。 周赫煊說:“正好我去福建有些事,一個星期后再回來。” “期待周先生的演唱。”聶耳笑道。 這年頭的妖孽非常多,周赫煊這樣的“跨界歌王”不算什么。比如常凱申的智囊、國黨元老、考試院長戴季陶,此人就是玩音樂的高手,不但為中華民國的國歌填詞,還親自給一些“流行歌曲”譜曲。 等周赫煊的這張唱片發行出來,或許會引起轟動,但絕不會讓人太過驚訝。...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