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仲祺看著眼前的息屏幕,正顯示著軍援國的裝備的接收和生產情況。
借著星聯成立這個契機,白仲祺給國提供了海量的軍事裝備,數量大到可怕的地步。單是最先進的殲-ev空天戰機,銥星準備為國空軍提供約架,這還僅僅是銥星為國制造的,國自己如果有需求也可以制造。
銥星聯合帝國已經擴充了一倍有余的原子物建的產能,等翠海星軌道建筑群建成完工后,銥星將獲得一開始r1艦隊的制造能力的五倍有余。這些原子物建設備將源源不絕地為銥星提供各類產品,白仲祺分配了4臺原子物建設備負責軍援的生產,其他的設備仍舊主要用于生產銥星用得上的裝備和產品。
除了殲-ev作為代表性的援助產品,其他諸如魔改的運-、新設計的轟-等武器,銥星也同樣在為國制造著。一些不具備宇宙航行能力的武器,將由國人自行在獲得的神經元生產線上建設,銥星將酌情向他們提供一部分原材料。
白仲祺所見的生產計劃,除了殲-ev戰機以外,還有陸軍的白犀型三棲戰車、劍齒虎型單兵甲;空軍的魔改直-g通用直升機、直-運載旋翼機、直-4武裝直升機等。這些裝備往往體積有限,生產速度也非常快,基上生產出一個批次來,直接裝上銥星的巨鯨貨運飛船,運送到國的土。體積大、運輸麻煩的運-和運-5等型號,則直接交由國人自己建造了。
元首陛下剛剛得到消息,現在位于秦地的某處生產基地,已經在銥星工程人員的協助下,安裝調試好了第一條神經元生產線,上馬的第一個產品是魔改垂降版運-在此地正在安裝的第二條生產線也將生產超巨型垂降運輸機,也是運-5
在這個時候,國方面自然不可能消化吸收銥星技術,一切才剛剛起步,但并不妨礙他們直接利用銥星人調制好的程序和生產設備,然后制造出先進于這個時代n多倍的產品。
一應軍援產品的技術都提供給國了,而生產一件復雜的武器平臺,難度不會比使用洗衣機更大。步驟甚至還有些類似:第一步,把各種原料放進神經元生產線的進入口中;第二部,按下開關;第三部,等過一段時間后,將生產好的裝備拉走。
生產運-垂降版的工時也僅有11分鐘,雖然這款運輸機比殲-ev大很多,不過由于技術難度要低不少,所以生產工時也并沒有多多少。
這條生產線在一天的時間內,已經陸續生產出了8架運-垂降版,比之前從開發運-原型機到現在的量產機的數目還要多。
這個情況讓*方滿懷期待,用不了太長時間,他們手中將會積攢出一大批的超時代武器。
也不是所有的軍援武器都留給了國人制造權限,有三樣武器將是銥星制造并提供,相關技術并沒有轉讓給國人。這三件武器都是未來的海軍武器,三型空天戰艦。
空天戰艦跟星艦是兩種東西,前者是部署于重力井內,雖然具備宇航能力,但是不具備星際飛行能力,作戰對象還是星球上的敵人。而后者則是主要戰場在宇宙中,能夠跨光年,通常體積也相當巨大的兵器。
前者分屬地球防衛軍,后者則歸于宇宙軍。
國海軍在這份軍援計劃中,最大的獲得是三型空天戰艦。她們分別是:3型核動力空天航母,5型核動力空天驅逐艦。1型空天護衛艇。
3型核動力空天航母,是滿載排水量達3萬噸的龐然大物,聚變反應堆提供動力,采用反重力引擎,能夠在海洋、天空、太空中自由地部署,戰斗力甚至不輸于一些星艦,甚至裝備了輕質護盾系統。備有4具電磁炮和具電磁速射炮,14個通用導彈發射單元,封閉機庫可容納多達88架殺人蜂無人戰機。
這樣的一型戰艦,其實銥星人自己裝備于行星防衛部隊也是綽綽有余了。銥星總計將為國制造3艘3型空天航母。這三艘空天航母,也將成為國掌握星球軍事領先的核心關鍵。
5型空天驅逐艦,滿載排水量15噸,同樣采用聚變動力、反重力引擎,角色即為3型空天航母的帶刀護衛。武器包括具15磁炮,具子炮,以及18具通用導彈發射單元。還具備一個可以容納兩架型飛行器的機庫。銥星預計為國提供總計3艘這型空天驅逐艦。
至于最后的1型空天護衛艇,排水量僅有35噸,這么的船體自然沒有采用聚變動力,而是使用了高濃縮聚能電池,一如殲-等空軍飛行器,但也可以保持比較長時間的續航能力。同樣具有反重力引擎,飛行速度也是三型空天戰艦中最快的,可達馬赫。不過武器比較寒磣了,1座5徑的電磁炮,外加8具通用導彈發射單元。這款空天戰艦國將獲得多達1艘。
自然哪怕是1型空天護衛艇,以其可怕的機動性和電磁炮的威力,碾壓地球上包括美軍航母在內的任何海軍艦艇,都不成問題。
這三型空天戰艦甚至不僅可以在海面航行,還都能潛入水中,這一點白仲祺都覺得有些匪夷所思。這個能力也成為了國水下潛艇艦隊的噩耗。
國海軍也將逐漸地將自身的主要兵力,投入到這個空天艦隊中,而原有的艦隊將進行比較大幅度地裁撤。諸如51、53等老驅護艦要退役,甚至51b、51、5、5b這類仍算是當打之年的艦艇也然沒了用武之地。
5/d、54a等戰艦倒是會進行改裝,畢竟是現在國海軍最強的戰斗力,不可能一下子放棄了。有了神經元生產線,國海軍決心把5d神盾艦造完第18艘停工,54a則造完第3艘停工。而已經開始建設的3艘55型,現在停工有些可惜,自然也在銥星技術的便利條件下完成,最后還有一艘55型會直接在神經元生產線上被生產出來,也是被萬眾期待的萬噸大驅,最終也僅在生產四艘之后終結。
除了3a/b/系列的aip潛艇還會留用訓練,其他連基洛級、3型等難逃被退役的結局。核潛艇一般無二,后續的核潛艇的研發計劃已經無限期中止。僅有3系列和4系列共8艘核潛艇還繼續使用。此時核威懾已經成為了一個笑話,而如果是水下核打擊,任何一艘1型空天護衛艇躲藏于數百米深的水下,發射射程足有上萬公里的導彈,搭配起來比原先的戰略核潛艇+潛射彈道導彈的組合更為厲害。
同樣命運的還有水面航母,1a型已經接近下水,所以比較僥幸地會服役。但型航母的龍骨鋪設也沒多久,有了3型空天航母后,型連雞肋都算不上了,造船廠方面都沒有異議,隨后便要將其拆除了。
這些也都是無奈之舉,盡管這些戰艦都算得上是先進,也醞釀了*工人的無限心血,但落后了是落后了,國人終究還是很現實的。
乃至1和1a上面的艦載機,情形也尷尬了。在銥星人提供的兩艘水面航母的大改建議中,將大幅度改進航電設備,加裝球戰場態勢感知(glbal-battlefield--ss)和新作戰系統,加裝精致導彈自衛。艦艏鏟平拉直,左端增加兩個填角甲板,增加停機位。主戰艦載機換為殺人蜂,標準任務布局可攜帶5架殺人蜂戰機。
所有的國戰機在未來都具備垂降的能力,甚至體積巨大的殲-ev都可以上艦,那么戰斗力低下的飛鯊,已經不堪大用了。也不知道是處于感情因素還是其他考慮,國海航還是央求了銥星方面的人員,做了一套飛鯊的魔改計劃。
計劃中,新飛鯊將也采用濃縮聚能電池和電推離子推進。擁有球戰場態勢感知和新的數據鏈、云作戰等系統,擁有量子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助手。武器方面則可以攜帶多達4枚精致導彈。
因為1和1a都拉直了艦艏,所以干脆新飛鯊做成了短距/垂直起降戰機,實際主要是短距起降,保證在少于8米內可以滿載起飛。
新布局下,1和1a兩艘航母最大可攜帶36架殲-15進行任務部署。
平心而論,這個提升雖然顯著,但是效果肯定沒有新設計的戰機好。也許能在超視距空戰和狗斗中擊敗f-這個層次的敵人,但是根無法跟殲-ev和殺人蜂相提并論。
不過,這樣倒是避免了未來兩艘水面航母上,僅有無人機部署,而沒有有人機。白仲祺倒不覺得一艘戰艦的飛行聯隊中是無人機有什么問題,大概這還是*方有思維定式,對無人系統缺乏充分的信任。
大批的海軍人員已經進入深眠學習,開始掌握新武器的使用。(83中文83)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