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愁聳拉著眼皮,“咱們還是試試那個好消息吧!
秦武勇神秘兮兮的說,
“就咱們要去的那個島,有人在附近海域發現了林蛙的骨骼,新鮮的...雖然已經被吃光了肉,但的確是林蛙無疑,足有巴掌那么大,那個島上極有可能生活著成批成批的林蛙,這個好消息怎么樣?”
林愁眼神怪異的看著秦武勇,
“足有巴掌那么大的林蛙?你唬誰呢,那么大的家伙還是林蛙?癩蛤蟆吧!”
秦武勇急了,摸出顯示器找到幾張圖片,
“你看這個骨骼顏色,這個腿的長度,這個腰的弧度,這個頭的尖兒,這不是林蛙的骨骼是啥?”
林愁皺眉看來看去,“真有點像,不過怎么會這么大?這可不止一個巴掌大小吧?”
“咳咳...大是大了點,沒準是異化了呢,但人家確實是林蛙的架子,林老板你說呢?”
林愁點頭,“行,我知道了!
秦武勇笑哈哈的準備跑路,
“那我就等著您一起去的好消息了啊,拜拜了您內!
林愁連連撇嘴,想想要保護著一批普通人出海就一陣頭疼。
黑沉海上瞬息萬變,就是進化者都沒有絕對的把握能夠平安歸來,更何況還要帶著一群科研院的家伙。
說倔驢可能是對驢的侮辱,但科研院那幫書呆子絕對比任何倔驢還要耿直一百倍。
至于什么隨隨便便冒出來的島上的林蛙林愁壓根就沒抱多大希望,誰知道是不是那幫子人搞出來忽悠他的。
...
時間一晃就到了兩天后,早上還沒到五點鐘,兩支車隊一前一后駛入燕回山。
一下車,兩撥人就吵嚷起來,
“哇咔咔咔,兀那小崽子們,服不服?要不是林老板請客...今天就能吃到你們破產!”
“切,狗屎運的家伙,耀武揚威!
林愁睡的眼神有點呆滯,從樹上一邊往下爬一邊問,
“誰贏了?”
孫明遠和老王笑瞇瞇的說,“去逮活尸的贏了,這幫家伙運氣沒救了,愣是讓他們在基地市不遠的地方接連發現兩處活尸巢穴,大大小小拖家帶口的捆了成百上前只回來,沒見他們樂得眉不見眼么。”
“不遠?”
一個臉上帶著刀疤的狩獵者走過來說道,
“就在一百五十里左右,有個小山包,這群活尸愣是把那小山底下給掏空了,我們沖進去的時候里面全是剛出生的活尸崽子,還沒睜眼呢...林老板你好,我是方林山。”
林愁點點頭,“你也好,我記得你,來過幾次。”
方林山大喜過望,
“難得林老板還記得我...您見過活尸崽子么?”
林愁一愣,“這個好像還真沒見過,我沒覺醒那會在活尸靶場當過雜務員,活尸接觸很多,活尸崽子倒是一次沒碰見過!
“那您知道活尸是怎么生出來的么?”
“難道還有什么說法?”
方林山一拍胸口,
“當然了,要不是這次,老子還一直以為活尸都是活尸它媽肚子里生出來的,壓根不是那么回事!”
狩獵者人數較多,也不進到里面,就在外面這么坐在地上。
方林山比比劃劃的說道,“你們呢,有人知道嗎?”
眾多狩獵者一起搖頭,而南下去捕捉活尸的隊伍眾人則一臉得意非常。
方林山說道,
“我們沖進第一處活尸巢穴的時候還以為已經被廢棄了,里面僅有幾只老弱病殘,老的渾身都沒幾兩肉,有的身上都能直接看到骨頭了,根本就沒什么價值,要不是那個誰,弟兄們,那個小雛叫啥來著?”
一個年輕人被推了出來,
“就他,呂二毛!
方林山哈哈大笑,“對對,就這個小子,還是第一次跟他的隊長出任務,連活尸都沒見過幾次,拎著個狼牙棒就沖上去把那幾只倒霉活尸好一頓捶...反正賣也賣不出價錢,咱就想給這小家伙練練手也好,結果...這小子楞是沒找準方向,直接把巢穴給砸塌了半邊墻。”
“那墻看上去像是挖出來的土堆成的,但實際上是類似于濕乎乎的皮革之類的玩意,隱蔽性很強,后面藏著好大一片空間,一個個挺老大的肉瘤子從頂上吊著,咱戳破了一個肉瘤子才明白過來,那玩意就是活尸的產房,一個個里邊裝的都是小崽子!
“等回了基地市,科研院說還沒有隊伍弄回這樣的玩意,哈哈...可是讓我們狠狠賺了一筆!
有人接著說道,
“就是可惜了,我們人太多,那些成年活尸不知道都跑到哪里去了,守了一天一夜也沒見一只大的跑回來!
林愁只知道活尸能生小活尸崽子,至于具體怎么生,還真就頭一次聽說,
“活尸不在附近保護小崽?”
方林山撓頭,
“不清楚,平時遇到活尸啊還是發生活尸潮啊,出來的都是大個兒的家伙,就是半大的活尸都很少遇見,更別提是沒睜眼還在產房里的小崽子了,藏的嚴實著呢!
“我倒是聽那些科研院的人說,一個巢穴的活尸很可能只有領袖級的母活尸才有資格挑選強壯的父本繁育后代,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
“不能吧,那活尸雖然平時見不到什么影子,但活尸潮的規模可一次比一次大,要是每個巢穴只有一只母尸生崽子,這么多活尸都是哪兒來的?”
“就是,那大肉瘤子你們也看見了,個頭堪比一個成年人高,得要多少營養?得費多少勁兒才能生的出來?”
“得,咱們能研究點健康向上的么,比如林大老板的全魚宴之類的!
“對對對,林大老板?”
林愁扯了扯嘴角,
“我說各位,你們看看表,現在才幾點?”
“這不都快六點了么,平時這個時候活兒都干上了,林老板,你可要勤快點啊,誰會和錢過不去呢?”
林愁苦笑,“行行行,你們有理行了吧,等著吧,一會估計還有人來,正好都一鍋燴了!
“對對對,不著急,酒先上著我們先喝著,人多熱鬧!
林愁叫上滾滾去后山抓魚,大胸姐自然也跟了上來。
經過這么長時間酒醉蠶豆的喂養,河里的魚早就不怕人了。
一見有人過來爭先恐后的往岸邊湊,水面像是沸騰了一樣,甚至有魚直接跳到岸上,強有力的尾巴將地面抽的噼里啪啦的響,看著就很喜慶。
其實現在林愁要用脆肉鯇還不是最完美的時間段,不過大災變后氣候還是各種環境都不比之前,起碼看過魚身的成色已經接近完美。
這些塊頭巨大的草魚吃的是高蛋白的蠶豆,每天小酒喝著,不光膘肥體壯甚至連性格都跟著兇悍起來了,給林愁的感覺就是這河里養了一整群的醉漢,喝酒鬧事打架,整天沒有一刻是消停的。
他和大胸姐兩面扯著拉網,往岸邊一拖,起碼上百條米許長的大草魚就被拖到了岸上。
將身量小的草魚扔回河里,又把早就下好的細口地龍起了出來。
這些長長的地龍里面放了點撕碎的雜蟹,大草魚進不去,只能在外面干著急,是專門為那些肉質鮮嫩的細小雜魚準備的。
起出地龍時,里面幾乎已經被各種小魚擠滿了,不光是魚,螃蟹河蝦之類的也不少,張牙舞爪的。
也不用別的工具,有滾滾在,地龍和撈網兜著魚直接就往山上飄去,然后通通堆在后山水井旁。
小魚分裝進幾個大盆,加水倒一些酒和鹽進去讓它們自己把自己洗干凈,脆肉鯇則當場宰殺沖洗。
林愁手持魚嘴刀上下翻飛,剖腹去腮一氣呵成,一條魚用不到三秒鐘魚鱗也沒了肚子也空了,干干凈凈的泡在井水里等待下鍋。
脆肉鯇現在看上去與平常的大草魚也沒有什么區別,只是肉質顯得更加緊實潔白,幾乎沒有腥氣,血液更鮮紅一些,僅此而已。
有一道菜是冷菜,需要事先做好再放進恒溫柜冷藏——那就是凍魚。
凍魚魚凍,其實都是一個意思,做法也異常簡單,主要分為兩種。
一種是水晶凍魚,另一種是紅湯魚凍。
由于今天的客人較多,林愁直接上了最大號的鍋。
十條米長的脆肉鯇由背脊處兩面下刀,片出兩大片魚肉,只余頭骨尾,片下的魚肉沿肚腹明刺處斜切去掉,剩下的魚肉上面就再沒有半根魚刺,這也是很多人喜歡草魚的原因之一,肉多,刺少。
這樣處理出四條魚后,將五條整根連頭尾魚骨和另外五條魚整個下油鍋,炸到微微焦糊撈出。
再用蔥姜大料簡單熗個鍋,下炸好的魚、魚骨還有煮過去掉浮油的豬皮一同大火煮開,倒入醬油和黃酒,使整鍋魚湯呈現出赤紅色即可,改小火慢慢煨上。
處理完這些,再將片下的整片魚肉切成拇指寬的長條,然后到后山摘了一些魚香葉回來。
魚香葉是一種大災變前除兩湖地區外并不太常見的喬木植物,連枝帶葉都有淡淡的魚香,是制作凍魚必不可少的香料之一。
新鮮的魚香葉葉片光滑肥厚,手持枝干部分放在炭火上方熏烤片刻,直到背火面開始沁出水分,香味愈發濃重即可用于烹飪。
兩鍋井水上灶,一鍋加幾塊老姜,一鍋什么香料都不需要放,將要沸騰時將魚柳放入老姜煮的湯水中汆燙片刻撈出轉到另一鍋中,在把魚香葉扔到鍋里,煮半個小時即可。
煮好的魚湯呈現出微微的霧色,幾乎也沒有什么明顯的味道。
接下來兩條魚柳盛一碗湯,排排擺好送入恒溫柜零度冷卻即可,待冷卻凝結后魚湯就會變成晶瑩剔透的凍魚。
另一鍋魚湯開鍋之后就顯得大為不同,濃油赤醬魚香四溢,滾滾沸騰的湯汁非常濃稠,翻滾出的水花凝而不碎,更像是勾過了芡汁一樣。
蛋白質的香味已經足夠誘人,但這鍋紅湯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將魚肉中的膠原蛋白和味道完全析出,一身精華完全溶于湯中,而魚骨魚肉到時就成了湯渣廢料,只能丟掉。
這鍋湯煮好后,一樣要裝碗冷藏,等待凝結成凍。
脆肉鯇的肉質已經不能用普通的魚肉來衡量,不適于蒸、煮等常用方法,它的肉質極為結實,又脆又韌,這才是要被突出的重點。
裹漿微炸,糖醋炒制,就是糖醋脆肉鯇片;
薄片快炒,與豆腐丁、胡蘿卜丁等搭配,做成滑炒脆肉鯇;
刮茸與蝦茸蛋清攪拌,加姜茸炒熟,后再炒蛋黃,疊放擺放,也叫賽螃蟹。
種種做法不一而足,林愁總共用脆肉鯇做出了八道菜,分量十足,足夠這群大胃王吃到抱著肚子回家。
小魚小蝦再續一道鐵鍋醬燉魚貼餅子,簡直完美。
而林愁最重視的一道菜,則是豬肚雞脆肉鯇火鍋。
這全魚宴,林愁也是打著宣傳一下新菜品的主意,脆肉鯇才是主題。
如何讓這群重口的食客嘗到原汁原味的脆肉鯇還不失風格腔調自然成了林愁的首要目標,思來想去,這即下即食的火鍋就進入到林愁視線中。
豬肚煲雞又名鳳凰胎,是廣東客家地區酒席必然出現的“大拿”級別湯菜。
相傳是清朝乾隆年間,宜妃將誕皇子時,身體虛弱又有胃病,厭食甚至不食,身體日漸虛弱,這可難壞了乾隆帝。
那時候可不像現在,腹中育有龍種,誰敢隨隨便便給宜妃開藥?
就是打死那群太醫,也沒人敢在近十月的時候讓宜妃服藥。
于是太醫和御廚們商量,藥補不如食補,將御膳的湯色改良,以雞放入豬肚中加各種名貴藥材搭配燉成補湯,燉出的湯色濃白帶清,并有清新的藥材香氣。
宜妃用后胃口大開,常飲此湯調理,胃病不藥而愈,更是順利產子且產后肌膚紅潤依舊美艷動人,如此圣眷更勝從前。
豬肚雞祛病強體養生保健讓乾隆帝也大為驚嘆,加之喜添一子,覺得這道菜無論選材還是做法外形都很吉利討彩,御口親言,這道菜就多了個鳳凰胎的名字。
當然也有人說乾隆爺當時說的是鳳凰投胎,這就沒辦法考證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