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陽光炙烤在利比亞沙漠上,騰起一股又一股熱浪,雖然還不到最炎熱的季節,但這種程度的熱量已足夠讓人感覺到不舒服了。
赫爾曼·沃克百無聊賴地躺在沙堆上,看著遠處的工程師和技術隊員們在煞有其事地擺弄鉆機,心里面的郁悶勁就別提了。聯合集團那位錢花得兇得不得了的年輕總裁不知道聽信了誰的謠言,非得一口咬定利比亞這片靠近錫爾特灣的沙漠底下有石油,興沖沖地和標準石油公司簽署了4萬附條件的勘探開采合同,然后標準石油公司一聲令下,剛剛結婚還不到3個月,老婆都沒抱習慣的沃克便被迫坐上輪船漂洋過海到了意大利,因為他是紐約標準石油的地質勘探工程師,專門負責找油的。
雖然他不相信利比亞有油,更不愿意現在離開新婚的嬌妻,可老板錢都收了,意大利這一趟不跑不行,于是只能怏怏不快地來了。
先到意大利休息了幾天,然后又在近百個武裝人員的護衛重新坐船到了利比亞,沃克一開始以為這些是軍方人員,后來才知道不是,是聯合集團所屬的羅馬警衛——意大利第四大軍事武裝集團。
起來意大利這國家真是怪異,不過美國一州的面積,居然有4支互不統屬的武裝力量:意大利國防軍、法西斯蒂黑衫軍、國王近衛軍和聯合集團義勇軍,從人數上排列,義勇軍大概人數最少,但人數少可不代表戰斗力和裝備差,最起碼大家不認為國王近衛軍能夠穩吃義勇軍。因為近衛軍只有地面部隊,而義勇軍是三軍俱——陸軍、狐、空軍都有!
如果論裝備,那義勇軍就更不得了:完整的轟炸機、戰斗機集群——在地中海僅次于意大利和法國空軍,比習空軍飛機數量還多,號稱意大利第二空軍;地面部隊擁有重炮、坦克和裝甲車,重炮是用3艦炮改造的列車炮,據德國人賣了很大力氣;更絕的是義勇軍還有黑傘兵和連意大利狐都不曾擁有的航空母艦——羅馬號被拆解削平后已建起了寬5米、長168米的飛行甲板,戈林、波季帶著4個飛行員正式上艦開始執行試飛任務。
改建后的羅馬號雖保留了原艦名,但外形已變得面目非,好比硬生生在主甲板上凌空架起了一層違章建筑——更要命的是這批違章建筑還帶外飄的,遠遠望過去仿佛羅馬號頂著個碩大的洗澡盆,要多丑陋就有多丑陋。
沃克只見過一次,就把這種丑陋的樣子深深鐫刻在腦海中了——他認為比美國狐改造的蘭利號丑陋得多,比起目前正在建造的列克星敦號航母就更不是一個同級別的產物。
英、法、美三國駐意大利武官也跑去參觀了聯合集團“航空母艦”,孔蒂尼對此很大方,讓他們隨便看,看完后他們對此芋深刻,到最后居然誰也不這艘船要占用意大利航母噸位的事:一來意大利有6萬噸航母噸位,而改建后的羅馬號只有1萬噸;二則這條船實在太遜、太L,如果鄭重其事地提出來,只怕意大利人都要笑話英法美三國銹大做;三來他們也打聽過了,從拆解到改建、從水手到駕駛員,所有工程都是聯合船廠**完成的,沒有意大利狐插手,在船上看到的人沒有一個擁有意大利軍隊正式編制,是聯合集團雇員——這怎么抗議?華盛頓狐條約沒有哪個條款規定不允許大集團公司造航空母艦吧——如果這也算航空母艦的話。
孔蒂尼卻死不承認這是一艘航空母艦,青年報為此刊發的新聞很有意思:……日前,聯合集團著物句用的原則,充分發揮船廠技術人員的聰明才智,將狐廢棄的羅馬號改建成為了移動式海上臨時機場。這個拗口的名字給人芋更深,且庫房里的貨物也明聯合集團確實有移動機場的目的——里面都是聯合快遞的貨物、青年周刊庫存、摩托車配件等,根見不到一顆魚雷或炸彈,船上也沒有一門火炮,硬要扯上軍事目的,三國武官自己也覺得牽強。
雖然沃克看不起羅馬號這種垃圾,不過不代表羅馬號真是垃圾,以戈林、波季為首的飛行員不到一個月就掌握了空載起降的技術——意大利也算有艦載航空兵了,盡管戈林是個德國人,波季一天兵役都沒服過,那個預備役上尉的頭銜是孔蒂尼走后門給他弄來的。
波季公子才不在乎軍銜不軍銜呢,他要的就是飛行,從陸地飛、從海上飛、從甲板飛、夜間飛……是有挑戰性的科目他有興趣,不到年時間他已進步神速地成為了一名優秀飛行員,而和他同期學習的孔蒂尼的飛行水平依然還在原地踏步,雙方差距來大。
不過沃克還是有眼力見的,雖然他覺得羅馬號是垃圾,但從不認為那些羅馬警衛是垃圾,青反,他從這些警衛身上能嗅出殺氣,他們都是訓練有素的精銳,他敢打賭這種精銳放在美國陸軍中也是一等一的好手,奇怪的是,為什么意大利陸軍不要這種人才而把他們推給聯合集團?想了半天才恍然大悟,聯合集團有錢,意大利陸軍怕是養不起這批吞金獸。
一開始他以為派這么多警衛是銹大做,但后來發現不是,當地部落武裝很猖狂,看到攜帶大批汽車、器材的勘探隊以為是肥羊,怎么樣都想來撈一筆,這時候警衛隊的威力就發揮出來了,他們可以毫不留情地把這些部落武裝屠戮干凈——殺人時那手起刀落的手法讓有一股子冒險精神的美國人都喊好。
至于這么干是不是違反了人權美國人不在乎,正如在他們心目中印第安人不算人,這些衣衫襤褸,一看就活在中世紀的非洲黑土著也能算人?
可是,幻想不能當飯吃,更不能代替科學身,再有錢也不能在空白地里榨出石油來——這是沃克給這次勘探行動下的結論。3個月來,從不相信利比亞有石油的沃克以崇高的職業操守領著勘探隊進行了幾十次嘗試,無一例外都失敗了,他認為按照自己學識判斷的有可能出油的地方都沒油,其他怎么可能會有油呢?
面對屢屢失敗的局面,勘探隊也變得心給躁起來,因為這次勘探沒有做好事先充分的地質準備,也沒有發現任何油苗,完是因為孔蒂尼總裁一句話,美國人當然不以為然,偏偏意大利派來的聯絡員——幾個石油專業畢業,連胡子都沒長的大學畢業生對總裁的話深信不疑,堅持認為既然總裁了有油那就一定有!
沃克在心底嘲諷他們都是被洗腦洗壞了的人,連這種話都得出來,難怪聯合集團只能派這些乳臭未干的大學生前來擔綱——其他技術權威肯定早就退避三舍了呀。
上周二晚上,他和這幾位聯絡員發生了一次爭吵,他建議去班加西休整幾天再行動,而聯絡員堅持不肯——這都是青年聯盟的骨干,走之前孔蒂尼一個個召見過的,他們都滿心期待靠這些成績爬上去,怎么能去班加西休整?只要一休整,以美國人這么懶散的德行,這支隊伍就一定拉不出來了,然后就大家拜拜。總裁1萬美元打了水漂是新,自己進身之階沒了可怎么辦?為什么聯絡員不用成名有經驗的老手?意大利又不是沒有老工程師。總裁栽培自己的用意難道真看不出來?
最后雙方達成妥協,接下去三次勘探點由意大利聯絡員指定,沃克不再插手,如果三次勘探都失敗,那大家就別了,灰溜溜去班加西休整吧。
前天試鉆的一次已失敗了,深度都打到了4米,依然不見任何出油跡象。沃克不以為然地撇撇嘴,嘴上不,心里卻道:我就知道是這樣。
今天是第二次試驗,上午深度據已超過了18米,只要過了今晚還不行,那就基上又可以判斷為失敗了。看著忙碌的人群,沃克嘆了口氣,躺倒在帳篷口——除了數駱駝就只有躺沙子這種樂趣了,唉,也不知道家里的敘心怎么樣了,會不會寂寞難耐給自己戴綠帽子?
正在胡思亂想間,他忽然發現有雨點灑在帳篷和自己臉上,濕漉漉的……
下雨了?沙漠地帶下雨,還真是件媳事?
再仔細一想不對,為什么這雨是黑色的?
認真端詳之后他確信——這他媽哪是雨點啊,這分明是原油噴發出來落到這里的。
出油了?他楞了一下,耳畔仿佛聽到了震天的歡呼聲。
沃克臉色一驚,輕輕伸出舌頭慢慢舔了舔噴灑在帳篷上的原油,然后仔細回味——不澀!不苦b他媽是優質油的兆頭啊!
195年5月5日,利比亞第一口油井被發現,噴出了低硫優質原油,在接下去的15天里,這支勘探隊又接連在附近找到了口高產油井,根據預計,這一片存儲量不少于億桶(約3萬噸),可開采量至少可達到4%!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