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您在戰俘營里想出了一整套新的潛艇作戰方案?”
“誰的?我們已經沒有潛艇了!”面對孔蒂尼的詢問,鄧尼茨第一反應不是欣喜,而是警惕地反問——根據《凡爾賽合約》,德國現在不允許保留潛艇,更不要探討新的潛艇戰術,所以他有些緊張。
“我當然有自己的信息和情報渠道,鄧尼茨先生,句實話,我比你們那些食古不化的高層更懂得欣賞您的戰術。”孔蒂尼笑笑,“這套戰術被形象地稱之為狼群戰術:行動中先在預定海域派出少數潛艇在海上進行游獵和區域巡邏,當發現目標后不是急于發起進攻,而是進行跟蹤,不斷將目標船隊告訴總部,由總部根據區域內的潛艇分布情況,指派一艘頭狼潛艇來指揮群狼統一行動……攻擊一般在夜間發起,狼群中各艘潛艇從對方護衛艦隊的間隙或側翼隱蔽地穿過去,使用多艘潛艇同時對同一目標發動攻擊,這樣就會提高命中率,遠比單打獨斗取得較大戰斗效果……”
鄧尼茨的臉色頓時變得冷峻起來:這是他戰術中的核心思想,他以為自己的想法真的走漏了風聲,哪里知道對面這個總裁是在誆他!
“這套戰術有三個關鍵點:第一,有足夠數量的潛艇,沒有規模,就算是看到獵物也無法下手;第二,要有完善的通訊、指揮和保障系統,決定作戰成敗的不取決于每艘潛艇,而取決于總部的指揮和現場頭狼的協調;第三,潛艇部隊能力要過硬——官兵要訓練有素耐得住寂寞,艦艇要有長時間在海域滯留的能力,還要有足夠強大的攻擊能力。”孔蒂尼笑笑,“不過我認為這個戰術或者您的想法中還存在一些缺陷,比如……”
他適時收住了嘴。
“您?”鄧尼茨焦急地問道,他現在可還不是讓人聞風喪膽的海軍元帥和末日元首,他還只是一個的魚雷艇艦長——未來的海軍元帥、潛艇之王現在手里居然一艘潛艇也沒有!
“我和西克特將軍商議了一下,決定把你們設在荷蘭的、秘密發展潛艇的科研機構、人員和有關裝備設施都搬到意大利來——來我的聯合船廠,另外我還收購了伏爾鏗船廠,您一定懂得那里能造什么東西!”
鄧尼茨這時候恍然大悟:原來消息是從西克特這里走漏的,這就難怪了,他是陸軍將領,對海軍方面的保密意識不強——他哪里曉得西克特只是個背黑鍋的替死鬼?
“閣下,您剛才……”
“我剛才到哪里了?哦,我到了缺陷。”孔蒂尼笑笑,這是他故意吊胃口的舉動,“第一,您忽視了飛機的威力——在范圍狹的地中海,單純運用潛艇或許還靠得住,在浩渺的大西洋上,單靠事先埋伏的潛艇存在很大問題——埋伏得少了,監控范圍太大,容易被船只溜掉,埋伏太多就牽制了太多兵力,應該結合飛機。”
“飛機的話……”鄧尼茨忽然反應過來,眼前這位不就是意大利年輕的空軍理論權威么?他肯定有一套法。
“目前飛機滯空能力很短,飛行能力也不突出,但你要正視飛機的發展潛力——這可比潛艇發展的潛力快得多,目前主流貨輪航速大概是1節,所以潛艇有1-14節就足夠用了,未來主流貨輪會提速到11-1節,潛艇到時候有14-15節也夠用,但未來會出現巡航速度保持15節,留空時間6-8時的飛機,您可以計算下,這么強大的飛機能監控多少海面?”
鄧尼茨點點頭,他沒問飛機從哪里起飛這種啥問題——海上浮動機場是干啥用的?
“第二,您傾向于早期發展多艘、近海、型潛艇,認為成軍速度快,我的思路和您有些不同,我更傾向于發展遠洋、中大型潛艇,您想必清楚,決定潛艇作戰勝利的,不取決于潛艇的多寡,而取決于魚雷的多寡!”
“但閣下,大中型潛艇建造周期長,從單位成來比型潛艇高。”
“有個至關重要的滯留問題不該忽略,型潛艇雖然造價低廉,但滯留時間也短啊,在戰區只能停留15-天,甚至更短的時間,而大型潛艇完可以承擔4-5天的巡邏任務,您不妨做個精確的計算,要保持遠距離海域上的密度和規模,您需要多少艘型潛艇來維持,換成大型潛艇又要多少?”
鄧尼茨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少傾,孔蒂尼帶著鄧尼茨走進海圖室,打開電燈,一個巨大的大西洋海洋沙盤模型便出現在兩人面前,鄧尼茨倒吸一口冷氣——這分明是海軍參謀部才有的貨色,這種玩意怎么會在聯合集團這樣一個公司里?
“我父親是海軍上校,所以我從就很喜歡海洋、喜歡海軍,所以就有了這艘船,有了這個沙盤,還有了這套制服。”鄧尼茨這才明白過來,為什么總裁閣下有陸海空三軍預備役上校軍銜,看來還真是名不虛傳。
孔蒂尼用教鞭點點英倫三島:“第三個缺陷,您傾向于在大不列顛附近海域截殺商船,因為不管商船們取什么途徑,他們必須要到港口去,近距離截殺有助于守株待兔,但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理由有兩點:第一點還是飛機,飛機會對潛艇構成致命威脅,所以距離海岸3甚至5公里的范圍都不應該是潛艇輕易涉足的;第二,敵人會派出以驅逐艦、護衛艦、獵潛艇為核心的護航部隊,這對潛艇同樣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我認為最理想的截擊點是在這里。”
鄧尼茨順著教鞭看過去,發現孔蒂尼繞著亞速爾畫了一個巨大的弧形圈——距離亞速爾大約1-1公里的弧形圈。
“這里很少會有英國飛機,海域也足夠寬廣,護航艦隊將嚴重削弱。”
“但亞速爾?”
“這個點是在葡萄牙手中……您覺得如果我們需要,能不能將其打造為北大西洋的潛艇指揮前敵總部?這比設在柏林或者羅馬更靠譜些吧?”
“轟”地一下,鄧尼茨感覺自己腦子不夠用了,他結結巴巴道:“葡萄牙是英國傳統盟友,要在皇家海軍口中奪取亞速爾幾乎難如登天!”
“鄧尼茨先生,一切事在人為!”孔蒂尼狡黠地一笑,“我可以和您打賭,將來意大利和德國海軍如果聯手,一定有辦法拿下這地方!”
“我是不是來錯了地方?這里不是聯合集團,這里是聯合作戰司令部?”
“我和您的都是未來的事——那時候我不會僅僅是聯合集團總裁,您也不會僅僅是魚雷艇艦長,不是么?”
“謝謝您的鼓勵!”
和鄧尼茨天馬行空地探討完戰術思想,獲得對方認可后,孔蒂尼才聊起腳踏實地的工作:下一步造什么潛艇,怎么樣利用現有潛艇來進行訓練。
關于潛艇,聯合集團現在擁有很雄厚的力量,意大利海軍潛艇設計一共擁有三個來源,分別是安薩爾多公司設計、奧托船廠和亞得里亞海聯合造船廠(大聯合船廠)自行設計建造的民間方案;卡瓦爾里尼設計方案和貝爾納蒂斯設計方案,后兩者由意大利海軍工程部領導進行,卡瓦爾里尼和貝爾納蒂斯身也是意大利海軍軍官。
這三個方案在195年有了第一批成果:安薩爾多方案帶來了巴利拉級潛艇;卡瓦爾里尼設計方案則變成了馬梅利級中型潛艇;而貝爾納蒂斯設計方案變成了菲埃拉莫斯卡級和皮薩尼級。
目前安薩爾多和聯合船廠都是聯合集團的戰略合作伙伴,所以這些方案對聯合集團完是敞開的,甚至要收購合并也就是一句話的事;另兩個潛艇方案不難從海軍部搞到,聽總裁要折騰潛艇,海軍部高興地不得了——終于有冤大頭肯出錢供我們玩潛艇了,老早就把圖紙乖乖奉上,就等著聯合集團來造,至于造成后掛在誰名下,海軍根不在乎——還指望年底由聯合集團來接盤但丁號呢,現在哪敢惹總裁不高興?
巴利拉級潛艇是意大利海軍第一級大型遠洋潛艇,用來執行遠洋任務,采用雙殼體設計:水面排水量為145噸,水下排水量高達194噸。艇長8675米,寬78米,吃水深478米。裝兩臺4馬力柴油機和臺馬力電動機,最大水面航速175節,最大水下速度89節。最大水面續航力為75海里/85節,水下續航力11海里/3節。裝有6具533魚雷發射管,1門17倍口徑甲板炮和4挺13高射機槍。
聯合集團介入后,準備投產的巴利拉級進行了修改:孔蒂尼對上面運用的弗蘭科·托西公司的柴油機很不滿意,認為過大的體積造成潛艇排水量偏高同時又縮短了航程,要求換用聯合動力柴油發動機——從MAN公司這里技術移植過來,功率375匹馬力,但體積和重量縮了11%,單位功率油耗降低7%。
這樣一來之后,新設計的巴利拉級數據發生了巨大變化:水面排水量變為178噸,水下排水量1689噸,長寬都略有縮,最大水面航速18節,最大水下航速9節,水面續航力提高了8海里/9節,且變成艏4艉4的魚雷發射管布置方式。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