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 楊錫一路行軍,很是郁悶,他開始懷疑曹操的智商了。
曹操其實也很郁悶,追了兩日,步度根擔心軻比能襲擊自己部落,言要回軍駐守,曹操沒有理由挽留,聯盟就這么散了。
曹操舉目四顧,感覺自己變成了孤軍,此刻群臣建議,既然聯盟被破,便應趕緊回軍南下,以防被各個擊破,至于楊錫,東有公孫康,只需去書一封,南有曹操自己坐鎮幽州,塞外又有步度根、軻比能、蹋頓,要在這里生存,怕是難上加難。
曹操巴不得楊錫就死在這里。
但郭嘉卻提出了不同意見。
“主公,此時南撤,若軻比能尾隨而擊,主公何以抵擋?”
曹操為難,賈詡道:“此時卻只能當機立斷了,命一支兵馬斷后,部南撤,否則有可能軍覆沒與此。”
“唉!只能如此了,不想來大好局面,卻因一念之差,變成了如今形勢,不過此次北伐,解決了烏桓,又得了步度根歸順,也算是圓滿。只要楊錫大軍不能南歸,就算其單槍匹馬經遼水而下,也是損失慘重,怕是要一兩年才能彌補。”
于是曹操命張郃領一萬騎兵斷后,自領戰后剩下的六萬余人,偷偷南撤。
幸軻比能并無飛天球,知道消息時,已然是兩日后,曹操已然疾行了三四百里,過不了二日,便可過遼西山區,進入遼西郡。
蹋頓得知曹操南撤,極力主張追擊,但李儒卻道:“楊錫處正等此事發生,卻不能輕舉妄動,如今曹操南歸,且后路高干反叛,一兩年內,必不能重來,大人只需細細發展,那時統一鮮卑,必能面抵抗大漢。”
軻比能聽從李儒之議,按兵不動,蹋頓自知自己如今之剩下三萬余兵馬,已然無力單獨行動,是以只得追隨了軻比能。
軻比能此次損失也算慘重,西門北門被射殺守軍上萬,南門四萬兵馬軍覆沒,只剩下七萬兵馬,實力與東部鮮卑和步度根,已然不相上下。
加上蹋頓,他也才十萬人,并不能形成碾壓之勢。
而楊錫回到東部,整頓軍馬,發現戰死數百人,而素利軍,戰死也才上千,分攤下來,幾乎感覺不到。
素利等人私下商議,如今將軻比能得罪死,若楊錫一走,軻比能勢必來攻,不知如何是好。
闕機道:“不如請楊錫留些兵馬在此,與我等一同抗擊軻比能?”
素利不喜闕機,反駁道:“楊錫在此,但卻以誰為主,是以卻不能如此做,若我等請其留下,必以其為主。我等不必相請,其一樣會留下,因其已然并無退路。河中只能行比辰河船更船只,辰河商會雖有巨艦,但此河多有淺灘,巨艦不得入,五萬兵,加上戰馬,要多少船只?”
其他人皆以為然,遂不動聲色,等著楊錫決定。
此刻楊錫的確為難,這遼西河,雖然號稱排在國河流前六,但此地卻在上游,有淺灘,辰河船都不能過,這么多兵馬,要悉數運回,那得花多少時間。
五萬多軍馬在此,楊錫無語了,恨不得虐曹操一百遍,然后再虐一百遍。
“也不知道是哪位軍師,郭嘉?程昱?荀彧?賈詡?”
“主要原因,不在于這些謀士,在于曹操,不管是誰提的意見,主因還是在于曹操,曹操感覺到了我的強大,恨不得我死。”
“曹老頭,你是想遏制我的發展嗎?呵呵,你想錯了,你雖然雄才大略,算得上史上梟雄,但我楊錫豈能差了,你要將我大軍關在塞外,那我就在塞外建一個辰河帝國!”
楊錫正想著,帳外卻報,有蘇大領闕機來見。
闕機進來,見楊錫臉色不太好,心道果然如此。
“原來是闕機,看來你給我帶來好消息了?”楊錫放開笑臉。
“楊會長,我來向您匯報一件事。”闕機開門見山。
“何事?”
闕機將素利等人決議講了,楊錫道:“這個無妨,素利猜的不錯,我的確無法退去,最主要原因,卻不是我退不出,而是我不想退。”
“不想退?”
“是的,我辰河商會在鮮卑經營日久,我大軍若退,軻比能定將你等部落部收取,那時我辰河商會在此地基地,如何生存,是以,我大軍不退。”
廣袤草原,無主之地,要搞任何建設,這都不用向任何人繳稅,購買,這簡直就是辰河商會天然的土壤。
“我欲在此處,建立一個城池,是真正的城池,名為大鮮卑城,與大鮮卑山遙相呼應,在大鮮卑城中,無種族之分,無身份高低之分,無男女地位之分,我要讓大鮮卑城,矗立在這遼西草原,成為永恒的標志!”
闕機被震撼了,以辰河商會的實力,絕對能做到。
楊錫將城池命名大鮮卑,卻有其深意,起了這個名字,能更好的得到胡人認同,讓其有歸屬感,更加有利于漢化其名族。
蘇大胸中起伏,腦中嗡嗡作響,幾難自制,差點熱淚盈眶。
“闕機!你如何想?”
闕機整理自己思緒道:“想必楊會長已經看出來,自會長到來,我便極力想要靠攏,那是因為,我自認是第一個看完楊會長所有著作之鮮卑人。只有在楊會長那種海納百川的體制中,我大鮮卑族,才不會世世代代被稱為胡,不會被排斥于天下。若楊會長愿意,我必領我部族,加入辰河商會。”
楊錫沒想到自己還有這個王八之氣,若真有一個大部落加入,大鮮卑城便等于有了初步根基。
“蘇大,你來負責接待闕機,我去信董丸,讓其沿遼水派遣船只,送來工程師,你主持修建大鮮卑城,就在咱們的老基地旁邊。”
蘇大幾乎是顫抖回應。
“謹遵公子令,屬下必不遺余力,不讓公子失望。”
要是蘇代此前帶領的辦事處,屬于楊錫插在塞外的一顆釘子,那現在要建立的大鮮卑城,便是楊錫舉起的擎天巨木,只要眾志成城,楊錫便可將他插在遼水,矗立在塞外。
以楊錫的估計,若是大鮮卑城建立,在先進體制的吸引之下,定能吸引除了鮮卑族意外的塞外其他胡族。
草原上可不止鮮卑,還有閑散的烏桓、匈奴、羯族等等數十個游牧名族。
這些民族單個拿出來數量少,但如果融合,那將是一支巨大力量。
楊錫要做的,便是以大鮮卑城為漩渦、辰河商會為漏斗,以制度為篩,將各民族吸入漩渦,過濾掉所有雜質,變成一個新的大民族。
這才是真正的民族大融合。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楊錫知道道路艱難,但迎難而上,才是其真正性格。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