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鄴城作為魏國都城,又是北方經濟中心,曹操常駐與此。
鄴城如今人口發展至四十余萬,算是北方最大城池,且交通絡最為發達。漳水從鄴城腳下流過,又有鄴城至漁陽、遼西鐵軌,鄴城至上谷,代郡,出塞外鐵軌,形成鄴城四通治武功,竟然學著楊錫樣子,從泰山郡出發,一路往西,經許都直至敦煌走上一遭。
這卻沒有漢獻帝劉協什么事了,獻帝只能在許都迎接曹操車駕,并鼓掌歡送。
曹操坐于車上,感受這大好河山,終于知道為何楊錫喜歡搞這套。
這簡直太舒服了,馬車再好,也有顛簸,做這鐵軌車,數千里路程,輕松應對,一個暈車的都沒有。
坐著鐵軌車,曹操壓抑的心情也好了許多,此時,群臣在車廂間,聊起今年其他產業的問題。
賈詡道:“王上,今年不比往年,自去年能自產腳踏車與四輪車之后,今年加緊生產,上半年已然產車達兩萬之數。再有便是今年的玻璃、酒、紙、甚至武聽著曹操調侃楊錫,也都哈哈大笑應和著,曹操眼神在眾人中掃過,卻總覺得少點什么,便隨意問道:“文若卻為何不在?”
賈詡道:“王上,文若因前半年一直染病于身,最近又偶感風寒,不方便與王上同行,是以留在許都。”
曹操點著頭,眼中卻閃過一絲陰霾。
這文若,自然便是荀彧了,曹操對于親近謀士,皆稱表字。
荀彧乃許都人士,留在許都,便是留于老家。荀彧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被稱為“王佐之才”,但自今年年初,曹操稱魏王后,荀彧便整日郁郁寡歡,身體也每況日下。
當時賈詡提出曹操進魏王,荀彧道:“曹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人以德,不宜如此僭。”
以荀彧之地位,出此話,曹操自然得考慮,此時荀彧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出去之言,亦代表一方觀點。
但曹操考慮歸考慮,卻漸漸疏遠荀彧,荀彧自己也感覺到與曹操政見開始出現分歧,于是郁郁而病。
曹操沒有想到,這次鐵軌車之行,回至許都,卻再也見不到這位肱骨之謀主。
九月,曹操至玉門關,休整兩日后,又回敦煌乘鐵軌車還許都。
曹操車駕還至許都,荀彧逝世的噩耗便正好傳來。
曹操初聞此信,簡直不敢相信,并大呼要將報喪者斬殺,賈詡等拖住,方讓來人逃的性命。
曹操雖惱怒荀彧不贊成自己稱王,但卻絕對不會愿意看到荀彧便死,要知道荀彧此時也才五十,還可以做很多大事。
三國演義稱荀彧見曹操野心漸露,荀彧不以為然,以大義阻諫曹操,不被接納,更觸動曹操的加害之心。后來曹操南征,令荀彧同行,荀彧知曹操意圖加害,故托病止步于壽春。誰知曹操送來飲食一盒,內無一物,暗示要荀彧自行了斷。荀彧理解其意,亦知在數難逃,決定服毒自殺。
但演義乃是,演義尊劉備為正統,必須抹黑曹操。
真正以曹操求賢若渴之作為,怎可能因政見而謀害自己謀主。
荀彧作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處理軍國事務,被敬稱為“荀令君”。他在建計、密謀、舉才各方面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荀彧在戰略方面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贊賞,包括“深根固以制天下”、“迎奉天子”等。戰術方面,他曾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于官渡。政治方面,荀彧為曹操舉薦了鐘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
若是曹操已然統一天下,荀彧或許有性命之憂,但此時曹操四面環敵,怎可能自斷臂膀。
此刻曹操心中有的只有憂傷和落寞,其命鐵軌車于許都停五日,親自領隨行文武來吊唁荀彧。
恰好此時,楊錫回至辰河城,聽聞了荀彧之事,也往許都發來慰問信箋。(83中文83)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