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年底,楊錫喜得二女,蔡琰、秦青皆生產順利,合家歡樂。
但建安二十年楊錫的孩子不止這些,還有塑料廠、尼龍廠、沖壓機廠、輪胎廠、罐頭廠、襪子廠、皮鞋廠等等巨大的國有工廠相繼在辰河城落成。
有了這些,基上大型工業體系已然基形成。每一個廠,都能培養一批成熟工人,涉及各行各業,這些人一旦出去單干,或者有人投資其單干,便想樹干長出無數樹枝,開枝散葉。
這些工廠,楊錫部將其設立于辰河城與武昌城,每個工廠體制一萬多人。為了維持這些工廠的用水用電,其在武昌與辰河城,修建了七個型水電站,可供應兩個大城共六百多萬人口的用電。
辰河城與武昌城,成了整個天下的工業中心,所有新鮮玩意兒,幾乎部從這里先出現,然后再傳播辰河國各地。
楊錫已經開始打造辰河城與武昌城合體的一個巨大城市體系。大量的各地頂尖人才削尖腦袋往這兩個城市涌來。
這兩個城市,集中了國幾乎十分之一的人口,已然巨大到沒邊。
過完年,正月,阿米爾帝國兵馬往東部加爾各答港集結。
為了防止邊界被阿米爾帝國突然襲擊,肯定是有派遣間諜在阿米爾帝國的,國安署終于探明了阿米爾帝國調兵真相。
七國會議的消息馬上傳向辰河城,楊錫收到消息,也大大吃了一驚。
“七國聯軍侵漢!你們是想再上演一次武議事。
西域面臨的,可是一百二十萬大軍,這規模,便是華夏數千年,也未進行過如此大戰。
西域多數文官建議東撤,有些人甚至暗暗動了逃跑的心思。
畢竟西域國再怎么樣,也不如自己命重要。
馬只得問計國師周不疑。
周不疑道:“大王可先遣人西出蔥嶺,入阿米爾占領的大宛,查探真相,并建立情報站,隨時向東傳遞消息。然后派人入許都與辰河城,向魏國與辰河國求助。曹操雖與大王對立,但西域有失,魏國定不能守,唇亡齒寒之理,曹操定能理解。至于辰河國,若能出兵,則自然是好事,但據我估計,此事若屬實,辰河國也不可能出兵援助我國。畢竟辰河國要面臨的,乃是伏爾加帝國、阿米爾帝國、米多共和國共九十萬兵馬,自顧不暇。”
馬搖頭道:“我馬面對任何大敵,從無畏懼,但如今四國來襲,共一百二十萬兵馬。我西域國即便力征兵,也最多將兵力增至二十萬。他曹操,又能有多少兵馬來援?此戰卻極其不易啊。”
連馬自己想著都心寒了,周不疑只得又分析道:“大王,此戰兵力相差懸殊,但有一點。四國兵馬號稱一百二十萬,戰線卻過萬里之長,如此長之補給線,這其中,至少需要三四十萬人負責糧草運輸。若魏國能出兵三十萬來助,我西域國頂住壓力,不出半年,其軍自退!”
周不疑這分析,給西域集團倒是提升了一點點信心。
于是,馬一面開始募兵,一面去信辰河國與魏國,求取援軍。
曹操接到馬之信,暫時未給回復,此等大事,怎可能如此快便做出決斷。畢竟去往安息的探子,還沒有傳回消息,連七國來襲之事,尚未定論。
但楊錫收到求援信之后,卻答應六月會派遣一支部隊增援,但楊錫卻沒有言明部隊多少人馬,而是附上了一份戰時國內停戰協定,請西域國國主馬簽字。
辰河國的戰時國內停戰協定,乃是請西域國、魏國、辰河國在外敵入侵期間,不可互相動兵,團結一致,共據外敵。
馬自然是毫不猶豫的簽了,而曹操收到楊錫的協定后,也并未考慮多久。
曹操是何許人也?其怎可能不知道,若是七國入侵屬實,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整個大漢天下,面臨著亡族滅種之危機。
曹操奇怪的是,停戰協定,竟然并未將益州的兩家,列入其中。
(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