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大戰進行至七月,便進入了焦灼狀態。
佐夫很是為難,進退皆不能如意。
想要一舉拿下曹仁,卻因情報工作如今不如對方,一切行動皆在對方掌控,難以組織有效殲滅。
而曹仁聽取馬超這邊國師周不疑建議,采取敵進我退,敵退我擊之策略,將盟軍拖在天山口。
佐夫郁悶了,其他兩地戰場先后有消息傳來,皆不利。
先是之前阿米爾與米多海軍幾乎軍覆沒消息,后是黑龍郡伏爾加大軍被敗北撤消息。兩條消息下來,佐夫開始懷疑自己判斷了。
他的思維,還停留在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時。
七月,伏爾加所剩二十三萬兵馬,在西伯利亞山地被陸遜大軍圍剿,死傷十二萬,往深山逃奔。
東北戰局日趨明朗。
陸遜是誰?
這個名字忽然蹦出來了。
一時間占滿辰河國報紙頭條。
火燒伏爾加軍營!
辰河十日報報道,陸遜以五萬軍馬,迂回至伏爾加帝國大營后,斬斷糧草補給線。伏爾加帝**得知糧草被劫,趕緊救援,豈料這一切,為陸遜之計。
陸遜便是要引伏爾加軍至山谷,然后趁著七月天干,一把火將十萬大軍燒在谷中。
這還不算,陸遜燒完十萬大軍,竟領五萬軍馬回殺至伏爾加大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殺伏爾加大軍兩萬,伏爾加主將知大勢已去,軍往西撤回。
東北戰局因陸遜這個名字,一下子便落地。
此前,陸遜只是青州戰區衛瓜手下副司令,這還是靠熬資歷熬上來的。
伏爾加大敗,阿米爾與米多也沒討到好處。
四十萬大軍翻過若開山脈,進入伊洛瓦底江流域后,并未見到任何抵抗。
一直到了平原,黃忠才開始筑起堡壘拒敵。
原來黃忠考慮到山林大戰,并不能提現步槍和迫擊炮優勢,是以等盟軍進入平原,才開始迎頭痛擊。
這樣一來,既可以發回兵器優勢,又能拉長阿米爾大軍補給路線。
果然,經過幾次沖擊,阿米爾在五百迫擊炮轟擊和步槍戰壕攔截下,損失慘重,丟下十萬具尸體,陷入對峙。
至此時,雙方兵力基差不多了。
但要命的是,辰河國出動兩支艦隊,一支襲擊加爾各答港,一支再次襲擊斯里蘭卡港消息傳至阿米爾耳中。
這還不打緊,兩個港口被擊毀后,辰河國直接派并占領斯里蘭卡島,兵殺斯里蘭卡島公爵,征島上兵士為勞力,為其建設新的港口與城鎮。
辰河國宣布斯里蘭卡島為其固有領土,主權易主,并派艦隊每日于海峽巡邏,斷了阿米爾帝國與斯里蘭卡島的聯系,并改斯里蘭卡島為錫蘭郡,任命陸康之子陸績為總督。
這陸績,也應該是東吳名臣,因其父陸康移民辰河城,于是他與陸遜都一起移民。陸績自聰明,又得良好教育,起點很高,此時終于混到總督位置。
失去了制海權和制空權,阿米爾很是被動,正因為如此,連自己的土都丟失了,還想著征伐他人。
錫蘭郡上,有居民三十余萬,辰河國在此建立軍事基地,教化帝國之民,不服者皆為勞力,要進行勞教改造。
后方失火,阿米爾自然不敢繼續進攻,加上北方傳來消息,伏爾加帝國直接敗了,四**馬也在天山受阻,不得寸進,阿米爾怯了。
他有些后悔,后悔惹了大漢這頭雄獅,這雄獅,醒了。
原他以為自己也是頭雄獅,不曾想其實自己是綿羊。他一步步成長,想要挑戰時,發現自己太弱。
阿米爾于七月中旬退兵,想要回至國內,組織兵馬奪回失去的一切,但黃忠早洞悉了其意圖,派紀靈領軍十萬,切斷阿米爾退路。
紀靈領軍迂回至阿米爾身后,切斷糧草補給,阿米爾不得不向北逃奔,在黃忠與紀靈左右夾擊之下,丟下盟軍尸首十五萬,進入巴砍山脈。
此時阿米爾盟軍尚剩下十五萬,進入巴砍山脈,因糧草斷絕,后有追兵,便以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之意志,一路在山中穿行。
穿過巴砍山脈,回到孟加拉,阿米爾還剩下軍馬十萬,其中便有米多共和國三十萬大軍所剩兵馬。米多一次出征,先是水軍被擊破,后是陸軍被殺敗折回,就只剩下這三萬大軍了。
阿米爾帝國還好,剩下七萬。
但阿米爾回至國內,已然不敢輕舉妄動,因其國內總兵力,也只剩下二十多萬,加起來勉強三十萬軍隊,如何與辰河國敵對。
第一個寫信與辰河國議和的,正是阿米爾。
阿米爾請求歸還斯里蘭卡島,愿以其他方式補償。
楊錫回信,只聊聊數字:該我的,我自會領軍來取!
阿米爾大怒,但此時后悔已然來不及,只得好好安撫米多共和國,簽訂永久同盟合約,以期共抗辰河國。
孟加拉灣戰事結束,消息飛速擴散,戰地記者早將黃忠與紀靈的大幅照片,刊登頭條,黃忠拿到報紙大樂。
任他用身體任何器官去想,也想不到時代會變成如此模樣。
畫像畫得再好,也不能像照相一樣,簡直還原當時情景。
如今鋼筆已然取代了毛筆,成為主要寫字工具,快速印刷取代了活字印刷,報紙承載的內容,是以前的十倍。
更讓黃忠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大戰過后,交州番禺城傳來通知,元首要親自與自己對話,要黃忠去番禺城接電話。
接電話啊,連黃忠這種高位,都感覺新奇。
沒辦法,電話線目前還只架設到交州。
黃忠馬不停蹄的座上從伊洛瓦底城至番禺城的火車,幾日后,果然接到了楊錫電話。
楊錫命黃忠領軍留在伊洛瓦底城一段時間,十五萬兵馬參與伊洛瓦底江大壩建設。
同時,緬甸郡總督嚴畯,開始征召人工,也參與修筑大壩。
楊錫要修筑此時世界上最大的電站,便在伊洛瓦底江支流。
這電站建成,可供電整個緬甸郡。
七月底,七國同盟盟主佐夫下令,大軍陸續往北撤退。
在曹仁與馬超的一路追擊下,盟軍又留下尸首十余萬于天山,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七國損失軍隊一百余萬,漢朝總計損失軍隊二十萬為最后結果理論上結束了。
但楊錫沒有宣布結束,這次大戰,便還要繼續。
整個大戰,辰河國損失人馬不足一萬,創造戰爭史上奇跡。
而這個奇跡,往后兩千年,沒有任何國家可以超,除了辰河國自己!(8中文8z)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