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人群密集區域,逐鹿軍展開游擊模式。更新最快
他們在戰區四處流竄,一有機會,便斷然出擊,得手之后又飄然遠去,絕不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以免落入與大部隊纏戰對耗的局面。以逐鹿軍的實力和運動能力,他們幾乎總能在不長的時間里結束戰斗,再一擊遠揚,所過之處,縱然算不上是寸草不生,也絕對有能力留下遍地哀鴻。
開戰沒幾天,外黃縣董陣營,就有很多逐鹿領的恐怖傳。
人多勢眾、戰力強橫又來去如風,無論誰碰這樣的對手都會感覺頭大。尤其是逐鹿軍神出鬼沒的移動,讓董陣營完難以提防,即使有人提出集結重兵伏擊逐鹿領,都因為逐鹿軍不斷移動變得幾無可能。
逐鹿領的功勛值在不斷增長。
臨行前在軍營接的三個任務均已完成,18點功勛到帳;部隊持續戰斗獲得的功勛有5多點,大頭來自那一場林中伏擊,兩位不知人間兇險的魯莽領主貢獻了兩千多功勛,大約占了輪戰斗功勛的一半。
魚不智卻無法滿意。
征召了更多部隊出戰,算上任務獎勵,兩個游戲日共獲得約七千功勛,看似相當不錯,但逐鹿領功勛獲取效率,比第一個游戲日低。
完成被動任務只用了一天時間,狂賺733點功勛。
一天的收益,與這兩個游戲日的總收獲相當。
戰斗獲取功勛效率并不差,差距主要在任務貢獻方面。
第一個游戲日,憑借在被動任務中的決定性表現,逐鹿領獲得極高任務綜合影響力,僅任務貢獻獎勵的功勛就有445點。這次逐鹿領選擇單飛,接的都是相對簡單的個人任務,自然無法染指團隊對抗任務貢獻獎勵。
但魚不智并不后悔。
有所得,必有所失。
團隊對抗任務固然有豐厚的貢獻回報,然而獲得任務貢獻獎勵的前提,是團隊完成任務。勝利者賺得盆滿缽滿,失敗者賠得血無歸,風險與收益,向來是一對孿生兄弟。
沒有人敢,自己參加團隊對抗任務一定能贏。
即便是魚不智,也不敢打這樣的包票。
團隊對抗任務,比的是綜合實力和配合,不是哪邊有更強的高手玩家,就一定能贏。團隊對抗任務中,配合至關重要,配合需要的默契、服從和犧牲不會憑空而來,游戲中強者可以用武力鎮壓比自己弱的玩家,但很難讓比自己弱的玩家僅僅因為實力差距,就俯首帖耳,甘愿服從。
配合默契的例子不是沒有,譬如襲擾松花領任務。
魚不智和甲乙丙丁合作愉快,有多方面原因。
首先,那是被動任務,被動任務相當于戰役淘汰賽,沒有玩家敢大意;其次,同隊玩家里面軍團1個人,丁的領地才一級城市,實力相差懸殊,誰都明白完成任務得依靠逐鹿領,比較容易接受最強者指揮;第三,從任務開始階段,逐鹿領就表現出不可替代的領袖作用,作戰時逐鹿軍也總是頂在最前面,沒有保存實力讓隊友去死的劣跡,堪稱隊長的典范。
再加上魚不智較好相處,逐漸獲得大家信任。
任務結束后,甲乙丙丁才會紛紛過來加好友。
魚不智不敢奢望,每次接團隊任務,都能碰到不添亂又好相處的隊友。萬一碰到一個自以為實力還不錯的二級城市抬杠,隊伍的團結就會有問題,甚至出現內部分裂也不是不是可能。
一旦出現那種情形,大家只能各自為戰。
用個體對抗一個團隊,絕對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魚不智更愿意將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上。
選擇當獨行俠雖拿不到團隊任務貢獻,卻也不用承擔相應風險與責任,象現在這樣想打就打,想撤就撤,縱橫來去,逍遙自如。以逐鹿軍的戰力,有能力保證相對穩定的戰斗收獲,并且自身戰損控制得非常好,即使現在功勛獲取效率稍微低一點,戰力猶在,以后多的是機會賺回來。
討伐董戰役不是百米比賽,而是一場馬拉松。
逐鹿領的功勛值超過一萬四千點。
魚不智看了看功勛排名,總榜第5位,比剛完成被動任務時提升位。功勛獲取效率降低,排名卻保持上升勢頭,這也讓魚不智多了幾分信心。
逐鹿軍剛剛結束一場規模戰斗,在林間休整。
徐庶派出大量斥候,跑來找魚不智商議:“主公,敵人來多,我軍穿插游擊的空間來,再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
魚不智無奈搖頭。
“是啊,人來多了。”
系統維護結束,到現在已經過去17個時,距討伐董戰役第一次陣營選擇截止時間僅剩7個時。如果錯過這次報名時間,最后一次機會是7時之后,換算成游戲時間即4天。再算上第一次報名的4時,如果在第二次機會才確定陣營,會比最早一批進入戰役的玩家晚一個月左右。
誰都知道,那意味著什么。
正因如此,隨著第一次陣營選擇截止時間臨近,來多的玩家結束觀望,正式進入戰役。最近幾個時,參戰玩家勢力呈井噴式增長。
戰役剛開始,大家普遍兵力充足,現在很多地方人滿為患,這種情形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大家在持續不斷的火拼中兵力大損,或來多的玩家因被動任務失敗被踢出戰役,才會有明顯改善。
參戰勢力來多,游擊空間自然來少。
逐鹿領偷襲頻頻得手,也迫使董陣營玩家提高了警覺性。
徐庶道:“敵人太多,偷襲來難了,為避免被發現,我們很多時間在路上轉進,將士們體力消耗不少。依屬下之見,我們應改變戰法……”
徐庶認為,既然現在游擊空間太,對手警惕性提升,不若改弦易轍,改游擊戰為陣地戰。占據有利地形,以逸待勞,既增加戰斗機會,也能免去軍將士往來奔波之苦。
這個建議與最初計劃有很大差異,但魚不智仍然毫無保留地選擇支持。對形勢和戰局判斷,徐庶是首屈一指的專業人才,王級謀士不是鬧著玩的。
召回斥候,逐鹿軍一改先前心翼翼的做法,開始高速運動。
部隊向方大軍營方向撤了一段距離,最后在一處河灘處停了下來。
選定戰場,徐庶頗費了一些心思。
這個地方處于外黃縣交戰區中部,離董陣營大軍營更近,嚴格地講,應該是董陣營控制區,但諸侯陣營參戰玩家在附近活動得也不少。徐庶在此擺明車馬,董陣營很難截斷逐鹿軍退路,可打可撤,進退無憂。
這是一個交通樞紐。
列陣待敵,最重要的是位置,是交通樞紐,能讓敵軍難受。
外黃縣諸侯大軍營和董大軍營,大致呈東西分布。諸侯大軍營在東,董大軍營在西,恰好與酸棗戰區與洛陽戰區相對位置不謀而合。從逐鹿軍現在的位置,向東西方向各延伸5里,沿兩大軍營中線畫兩條平行線,兩條平行線圍成的區域內結合地形與道路,具有戰略意義的交通樞紐有三個,這里正是其中之一。
附近地形也比較適合防御作戰。
一條河蜿蜒流淌,河不寬,卻足以讓部隊駐足不前,一座橋連通兩岸。河邊約五百米開闊地,順著官道繼續往前走,是連綿的山和樹林,地形逐漸變窄。這條官道在橋后大概兩里處分叉,延伸向遠方,敵軍繞道來攻會比較遠,事不可為時逐鹿軍可以從山林中脫身。
單看地形圖,這個位置似乎并不是很要命。
但徐庶把這里選作戰場,早就有盤打算。
平日里,系統禁止玩家破壞公共設施行為,天大地大系統最大,沒有浮屠點頭,想破壞也破壞不了。可戰役進行期間,為使得戰爭更接近真實,該禁令放寬,參戰玩家可以在戰區摧毀公共設施,以達到相應戰略目的。
徐庶下的第一個命令,就是派出數百磐石營沿河奔走,將上下游五里之內其他橋梁部毀掉。
如此一來,十里內只有這一座橋可用。
橋梁被破壞后,系統會根據橋梁實際位于某個陣營控制權,在陣營內發布修復任務,接任務玩家只需護送物料和工匠過來,并保證施工期間工匠不受干擾,橋梁就能修復。
修復需要時間,在那之前,玩家只能繞道而行。
徐庶命人毀橋,只要扼守住這座橋及后面的官道,敵軍很難突破封鎖,在其他橋梁被修復以前,在附近作戰的玩家都會受到影響。由于這里屬于董陣營控制區,對董陣營玩家影響尤其大,沿河十里,河西邊的董陣營玩家通行受阻,無法及時趕到前線,河東邊的董玩家失去后援,又被斷了后路,前景堪憂。
徐庶沒打算一開始就據橋而守。
在董陣營發現此處有“路霸”盤踞前,打打伏擊貌似不錯的選擇。
這兩天逐鹿軍收獲的功勛值,差不多一半來自那場伏擊。
即使是伏擊,徐庶也準備玩一些花招。
所謂兵不厭詐,逐鹿軍大部隊過橋,第一個伏擊點在橋西林中。
那里更靠近董大軍營方向,并不是最佳伏擊點,一旦久攻不下,很容易被隨后趕到的董陣營玩家夾擊,到那個時候,想過橋退回河東岸不會太輕松,搞不好伏擊不成,反把自己送到敵軍重圍之中。
在看起來相對更安的區域,董陣營玩家警惕性更低。
這正是逐鹿軍的機會。
以逐鹿軍實力,較短時間內擊潰敵軍,是大概率事件,兩位王級人才,和一位高級武將的陣容,單靠軍團技就能轟得很多參戰玩家懷疑人生。即便攻擊不順,有甘寧這樣的王級武將斷后,徐庶也有信心身而退。
徐庶在橋東還留了一千人,藏在官道旁的林中。
兩邊設伏,無論哪邊有董陣營玩家出現,進入伏擊圈后都插翅難飛。
部隊埋伏好不久,斥候來報,有敵西來。
西邊是董陣營縱深方向,應該是從大軍營出來,趕赴前線的部隊。逐鹿軍大部分正好在橋西,軍屏息凝視,靜候第一個獵物進入圈套。徐庶相信第一場伏擊戰很快就將展開,據斥候,對方行進速度很快。他估計這支部隊是接了某個時間壓力較大的陣營任務。
接下來的情形,有些出乎徐庶意外。
敵軍雖然趕時間,卻非常謹慎。
數名夷民打扮的敵軍士兵,摸進逐鹿軍藏身區域外圍,遭遇方斥候,雙方斥候爆發了一場短暫但激烈的肉搏戰。逐鹿軍擔任斥候的是無當飛軍,史上響當當的王牌部隊,雖然還沒有正式晉階唯一性特殊兵種,獲得軍團傳統,但飛軍基素質仍遠超常規部隊。
戰斗結果,飛軍完勝。
可飛軍沒能留下所有敵軍斥候,
對方也是夷民,在山野地形行動自如,不輸飛軍。后面的敵軍斥候看見方袍澤很快被擊殺,毫不猶豫轉身就跑,飛軍斥候雖射殺了兩人,但還是有一名夷兵沖出樹林,躲過飛軍斥候的追殺。
即使部留下,對方斥候沒回去,也知道前方有問題。
那支高速接近的敵軍,前沖之勢戛然而止。
或許不甘心就此繞路,那支敵軍沒有馬上離開,在伏擊圈外就地休整。飛軍斥候帶回來更多情報:敵人約35人,都不是漢人,是夷兵。
魚不智嘆道:“被他們的斥候發現,伏擊打不成了,趕緊撤吧。”
“對方斥候很快被我們擊殺,摸不清我們實力,他們到現在也沒離開,應該有不得不盡快趕往前線的原因,在猶豫要不要冒險強行通過,或者等我們自行退兵。他們急,我們不用急,不妨再等等,不定還有機會。”
魚不智不解:“還有機會?”
徐庶沉聲道:“這里是敵占區,被對方斥候發現林中的伏兵,通常做法,是趕緊撤走,到別的地方再找機會。用兵之道,虛虛實實,我們反其道而行之,有可能他們還會踩進來。”
魚不智恍然大悟,問道:“現在我們是不是要挪挪窩?”
徐庶笑了起來:“不錯,他們不繞道,一定會再派斥候偵察。”
西岸部隊很快接到命令:軍沿山林后撤兩里!(未完待續。。)r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