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盛唐劍圣 傳說中的劍圣 第一百一十三章 與郭子儀的八字不合(二合一)

作者/無言不信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在洛陽做了兩日休整,李隆基決定返回長安。

    登上通往長安的船艦,裴旻意外見張說與一青年歡快的聊著天。

    青年二十五六上下,身著一身兵士服,手中握著一根大長戟,心中一動,走了上去。

    見裴旻過來,張說叫了一聲:“裴公!”

    裴旻笑著回應(yīng)。

    青年趕忙作揖道:“見過裴公!”

    “這位是?”裴旻好奇的看著青年。

    張說訝然道:“原來裴公不認(rèn)識子儀,你跟我舉薦他,還以為你們相熟呢。”

    裴旻本就有些懷疑,此刻確認(rèn)笑道:“早年我缺乏人手,曾留意過歷屆的武舉考試。郭子儀與我一般,是武舉狀元。策論極有見地,故而印象極深,本人卻未見過。”

    說詞什么的,他早已想好了。

    說著看著面前的郭子儀,裴旻露著感興趣的神采,若有所指的道:“久聞大名,今日有幸一見!”

    郭子儀太出名了,在后世幾乎無人不知,不人不曉。

    什么“再造王室,勛高一代”,“天下以其身為安危者殆三十年”,各種夸贊聚于一身。

    最為關(guān)鍵的是這些夸贊,沒有一點兒水分。

    權(quán)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世而上不疑,侈窮人欲而議者不之貶。

    旁人得其一尚且不易,郭子儀卻是樣樣俱全。

    這一點即便放眼天下,中國五千年歷史,也沒有多少人做到。

    做臣子,他忠貫日月,此心無二。

    做父親,他和王氏嚴(yán)格教導(dǎo)子女,兒子女兒人品端方,才華出眾,沒有一人走上斜路。

    做同僚,他洞悉世情,汾陽郡王府從來都是大門洞開,販夫走卒之輩都能進(jìn)進(jìn)出出。

    做上司,為人寬簡,善于培養(yǎng)發(fā)掘人才,他的部下,有十?dāng)?shù)人因功位至將相。

    做敵人,除了身懷單騎退敵的英雄虎膽,藩鎮(zhèn)悍將也對郭子儀鞠躬如儀,一向桀驁不馴的藩鎮(zhèn)田承嗣就說“我的膝蓋很久沒有跪人了,今特為郭令公一跪”。

    郭子儀一生歷經(jīng)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福壽雙全,幾近完美,實在稱得上是人臣的典范、軍人的楷模。

    他身上的光彩太多太多,從歷史上的角度而言,郭子儀幾乎就是一個完美的男人。

    裴旻一直很好奇,也一直很期待,一個這樣的男人,到底什么模樣。

    今日終于見到了!

    一米八的身形,古銅色的皮膚閃耀著健康的亮光,他或者算不上是英俊,但寬肩窄腰長腿,沒有半寸多馀脂肪堅實賁起的肌肉,雙目長而精靈,鼻正梁高,額角寬闊,國字形的臉龐,十足的鐵血漢子,風(fēng)采斐然。

    在兵士中大有鶴立雞群的感覺。

    郭子儀沉穩(wěn)謙遜的道:“國公謬贊了,子儀當(dāng)不得如此贊譽(yù)。”

    裴旻皺了皺眉頭,心底徒然有些不舒服,但一時間也不知哪里出了問題。

    張說道:“裴公前日與我舉薦子儀,某往兵部一查,卻發(fā)現(xiàn)子儀正在京中任職。子儀取得武舉異等之后,給安排在了左衛(wèi)擔(dān)任長上,現(xiàn)在是左衛(wèi)執(zhí)戟,隨陛下一并來到了洛陽。”

    裴旻用人識人的本事,張說原本只是耳聞,今日卻真正見識到了。

    裴旻自身的地位毋庸置疑,而郭子儀不過是小小的左衛(wèi)執(zhí)戟。一個剛剛邁過九品芝麻官的八品綠豆官。還是武卒中最沒前途的執(zhí)戟,也就是拿著大戟站崗護(hù)衛(wèi)的。

    兩人的身份差距不言而喻,但是裴旻卻能慧眼識英才,能夠在茫茫南衙禁軍中準(zhǔn)確無誤的找出這個蒙塵的明珠。

    這份眼力,委實了不得。

    張說本就有些崇拜裴旻,這三下兩下接觸,對之幾乎要膜拜了。

    張說繼續(xù)說道:“在下與子儀有過長談,正如國公所言一樣。子儀滿腹經(jīng)綸,確實是難得的將帥之才,值得大用。”

    郭子儀聽張說此話,并沒有露出半點的表情,仿佛說的不是他一樣。

    這要開船了,張說還有瑣事要處理,先一步告辭離去。

    郭子儀恭恭敬敬的作揖行禮道:“恭送張相公!”

    裴旻見郭子儀如此,心底恍然大悟,也明白自己為何不舒服了。

    是郭子儀的態(tài)度,讓他有這種感覺。

    郭子儀一點也沒有歷史上記載的那么威風(fēng),反而給了他一種謙遜的感覺。

    不是地位上的差距,而是那種自身本能的謙遜。

    裴旻麾下大多人都是他一手提拔出來的,他們在崛起之前,一個個都沒有什么地位。

    封常清如此,李嗣業(yè)如此,仆固懷恩如此,李翼德也是如此,

    但是他們在崛起之前,不管地位如何底下,他們自身存在的那種倔強(qiáng)精神還是刻在骨子里的。

    尤其是封常清,他沒有任何身份地位,人又丑長得跟妖怪似的,還是瘸子。

    他自小的夢想就是當(dāng)將軍,鄰里鄉(xiāng)親沒有不笑他的,覺得他是癡人說夢。

    但是即便面對再惡劣的鄙夷、取笑、冷眼,封常清身上的筋骨一直是高傲的。

    從封常清的身上,裴旻看的出來那種不屈。

    但郭子儀身上卻沒有半點的那種才高之人,應(yīng)該有的傲氣,也沒有年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有的就是謙遜。

    這過于的謙遜,顯得郭子儀有些謙卑。

    裴旻不動聲色的搖了搖頭,想著興許是自己多心了,笑道:“子儀飽讀兵書,精于用兵之道,卻不知對于關(guān)中軍備有何高見?”

    郭子儀躬身道:“回稟國公,在下才疏學(xué)淺,哪敢在國公面前談什么高見?”

    裴旻心想:“你郭子儀要是才疏學(xué)淺,這天下還有幾個能夠稱得上有才之人?”

    裴旻換了一個方式問道:“你是什么時候的武進(jìn)士?”

    郭子儀道:“回國公話,在下是開元二年的武進(jìn)士!”

    裴旻眉頭又挑了挑,耐著性子道:“就晚我一屆,要是你提前一屆,我們就能在武舉考試?yán)镉錾狭恕!?br />
    郭子儀道:“下官一直慶幸自己晚了一屆,跟國公一并科考,哪有中選的可能。”

    裴旻又道:“你是開元二年的武進(jìn)士,看來在左衛(wèi)待了不少時間吧?”

    郭子儀道:“回國公……”

    裴旻終于不耐煩的揮著手道:“別一口一個回國公的,聽了厭煩。話好好的說,我這里沒有那么多的規(guī)矩。”

    “回……”見裴旻似乎動了真火,郭子儀將話吞了下去道:“有七年了。”

    “七年!”裴旻搖頭道:“以你郭子儀的才華,一個武狀元,七年時間,從九品的長上,升到八品的執(zhí)戟,大材小用到了這個地步,實在……唉!想必張公已經(jīng)跟你聊過一些事情,我也不重復(fù)了。我可以舉薦你為左衛(wèi)旅帥,讓你領(lǐng)二十人隊正,你可愿意助張公一臂之力?”

    郭子儀欠身道:“國公太抬舉在下了,在下才疏學(xué)淺,只敢兢兢業(yè)業(yè)為國出力,哪敢有別的想法?”

    “郭子儀!”

    裴旻有些忍無可忍,低喝了一聲。

    他看著一臉恭敬的郭子儀,有火都無處宣泄,深深的吸了口氣道:“我惜你才華,對你推心置腹,只想讓你能夠更好的一展所長,為大唐效力,別無他求。你卻對我處處防范……算了,好好干!”

    他說著頭也不回的走了。

    也許這就是郭子儀。

    完美的人,未必就那么完美!

    裴旻想到了歷史上的幾件事情。

    唐德宗的寵臣盧杞來拜訪郭子儀,郭子儀正襟危坐,接待這位“鬼貌藍(lán)色”的當(dāng)朝奸臣,以數(shù)朝元老之尊,將一奸佞奉若上賓,甚至還特別叮囑家中下人,告訴他們盧杞丑陋,見了千萬別笑,免得讓他嫉恨在心。

    若說這是郭子儀明哲保身之道。那還有一件事情,就更能夠體現(xiàn)郭子儀的秉性了。

    郭子儀祖墳被挖!

    作為人子,祖墳被挖那是奇恥大辱。朝野驚懼,都擔(dān)心會激出兵變,但是郭子儀就卻當(dāng)作沒事發(fā)生一樣,反而說自己用兵過多,導(dǎo)致天譴,不調(diào)查不追究。

    當(dāng)然這一方面體現(xiàn)了郭子儀胸懷大義,抵達(dá)了君子厚德載物的境界。

    卻也在另一方面表露了郭子儀,為什么能夠成為這樣的一個完人。

    面對政治斗爭,郭子儀不站隊,不理睬,永遠(yuǎn)置身事外;面對宦官、奸臣的逼迫,也不予計較。

    郭子儀個人能力極強(qiáng),但僅以軍事干略而言,盛唐第一名將王忠嗣以及與他齊名的李光弼,與之相比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是郭子儀的名望卻是兩人拍馬都追不上的,靠的就是擅于從政治角度觀察、思考、處理問題。

    憑借出色的政治遠(yuǎn)見,在當(dāng)時復(fù)雜的戰(zhàn)場上立不世之功,并且與險惡的官場上得以全功保身。

    “也許,八字不合吧!”

    裴旻心底自嘲一句,帶著幾分憂傷的走了。

    郭子儀看著裴旻的身影,眼中透著一絲迷茫,有種自己錯了的感覺,搖了搖頭,又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委屈嘛?

    自然委屈!

    郭子儀身為武狀元,滿腹韜略,卻是一個站崗放哨的小吏。

    每天的任務(wù)就是傻傻的站著,不需要懂腦筋,也沒有發(fā)揮才能的余地。

    這明珠蒙塵,莫過于此。

    只是郭子儀不敢接受裴旻的好意,也不敢跟裴旻走的太近。

    因為裴旻是外臣,還是手握重兵,名動天下的外臣。

    以周公之賢德,都有恐懼流言的時候。以王莽之奸,也有禮賢下士,謙恭帶人的生涯。

    郭子儀不了解裴旻,不敢妄聽世人的評價。

    但他知道裴旻的這種情況,有些危險。

    一但為君王所忌,或者他本人起了貳心,與他走近了,就會給殃及池魚。

    就算不給波及,郭子儀也不想為道德恩情所束縛。

    以自身的政治角度來分析,與裴旻劃清界限是最理性的選擇。

    裴旻最初帶著幾分憂傷,當(dāng)認(rèn)真的想一想,卻也相通了。

    就如他說的“八字不合”……

    回想郭子儀一生為大唐的功績,設(shè)身處地的考慮,裴旻覺得自己會跟郭子儀走不同的道路。

    郭子儀是用退讓,顧念大局,恪守臣子本份,延長、維持唐朝的存在。

    而裴旻覺得自己會走霍光的路,他沒有郭子儀那種厚德載物的胸懷,所以手段會更加的激進(jìn)。

    以權(quán)以威望脅迫幼主,不破不立,將奸臣、奸佞殺個干凈。

    但是如此一來,結(jié)果只有兩個,要不就是跟司馬家一樣篡位。

    要不就是跟霍光一樣,自己固然得到了一世英名,為漢宣帝創(chuàng)造了最強(qiáng)漢王朝的基礎(chǔ),卻給子孫后代留下了無盡的災(zāi)難。

    世間就沒有兩全其美之事……

    裴旻念及如此,也慶幸自己沒有面對郭子儀那樣的局面,對上的也不是李亨、李豫、李適這些皇帝,而是心大的李隆基。

    既然“八字不合”也沒有必要強(qiáng)迫合在一起……

    裴旻想開了,心思也看淡了。

    再說他麾下現(xiàn)在有王忠嗣、封常清、哥舒翰,少一個郭子儀,又能怎么樣?

    當(dāng)然對于郭子儀這樣的人才,屈居一個左衛(wèi)執(zhí)戟還是看不過眼的。

    裴旻或許沒有郭子儀那樣的胸襟,卻也不會跟他計較。

    動用了些許關(guān)系,將郭子儀提拔到了左衛(wèi)旅帥,讓他從正八品下的小吏,連升兩級,成了從六品上能夠領(lǐng)兵的校官。

    郭子儀回到了自己的府上,剛剛升任為左衛(wèi)旅帥的他,心思卻有些沉重,并沒有過多的喜悅。

    “夫君?”

    郭子儀的夫人是王氏,正是家喻戶曉的太原王氏,不過是王氏的偏支,有些沾親帶故。

    身為王家女,王氏賢良淑德,是難得的賢內(nèi)助。

    心思細(xì)膩的她,很敏感的察覺了自己丈夫的異樣。

    “為夫是不是太過謹(jǐn)慎,辜負(fù)了一人,有些過意不去。”郭子儀長嘆一聲,這莫名其妙的官升兩級,想都不用想是何人所為,將事情細(xì)說。

    王氏道:“妾身以為謹(jǐn)慎無大錯,既然裴國公心懷忠義,有心用夫君之才,改變禁軍風(fēng)氣。天子禁軍的劣性,夫君不知一次與妾身說道。原來夫君無力扭轉(zhuǎn)乾坤,現(xiàn)在有張相、裴國公支持,夫君還怕什么?”

    郭子儀沉默不語,這要改禁軍的奢靡之風(fēng),談何容易?

    但想著張說、裴旻的器重,郭子儀道:“在其位,謀其政,某也只能殫精竭力,以報張相、國公了。”8)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桑植县| 喜德县| 张家港市| 勐海县| 卫辉市| 海阳市| 抚松县| 白玉县| 太谷县| 阳春市| 泰宁县| 额敏县| 运城市| 泾阳县| 北安市| 凤台县| 麻江县| 义乌市| 扶风县| 兴安盟| 建湖县| 阜新市| 奈曼旗| 涟水县| 东丰县| 黄大仙区| 高雄市| 高淳县| 赤城县| 开鲁县| 剑河县| 县级市| 德格县| 湖北省| 慈溪市| 麦盖提县| 榕江县| 宁德市| 商河县| 城市| 咸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