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打醮,開壇做法事,步驟繁多,皆有講究,我只是展示一二!”
楚望仙心中明白,他自己也是個半吊子的修仙者,臨時抱佛腳,不抵那些正牌的法事高手。rg
請不請的到灶神,借不借的到靈火,還是未知之數。
楚望仙又回到一界天書之中,看了眼百年蟒蛇。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蟒蛇需要加工,才能作為祭品。”
握草!這是什么,這么大一只巨蛇!這是妖怪吧!
新來的吧!嗶嗶個不停,剛才罵大仙都等著打臉吧!
直播間的老友頓感揚眉吐氣。
大仙不發威,還以為是病貓啊!
楚望仙手持骨牙刃,手按蟒蛇腹部,蓄勢待發,言道:
“《中藏經》載:心生血,血為肉之母;脾生肉,肉為血之舍;肺屬氣,氣為骨之基;腎應骨,骨為筋之;肝系筋,筋為血之源。”
楚望仙低著頭,用尖牙割開了巨蛇的腹部,嘩啦啦的蛇血好如打開的水龍頭,噴著水。
楚望仙邊用玉棺盛蛇血,邊道:“百年的蛇血,蛇肉,蛇骨,蛇筋,蛇皮,蛇膽都為上佳的食材。”
“一半食材用來祭灶神,所以必須精益求精,色香味俱。”
楚望仙邊著,邊心翼翼將蛇血倒進玉棺之中,同時草藥撒入蛇血之中。
屏幕前,玉棺中的蛇血,如同香醇葡萄酒一般,清澈閃亮,色澤誘人,一縷縷猶如輕煙的紅霧升騰而起。
看著眼前的蛇血,只有一種感覺。
那就是一定要喝一口才爽!
這蛇血竟然不凝,形如醇酒,好神奇。
“百年蟒蛇的心頭蛇血,堪稱妖血,自然不凡,可釀制蛇血酒。”
“再加上一些采集的中草藥,味道更佳。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去中藥鋪買一些青風藤、桂枝、附子、千年人參、當歸、人形何首烏……加入。”楚望仙慢慢著。
看直播的柳長搏錯愕看著,他可是知道行情的。
京城拍賣會上,一支年的人形何首烏,拍賣出5萬。一根35年野山參拍出1萬天價。
但這些價值連城的中藥材,在楚望仙眼中,竟然只是蛇血酒的輔料。
大仙,一壇蛇血酒,能值多少錢啊?
是啊,如果是首富jak馬找你買,你賣不?
直播間有人調侃道。
楚望仙淡然一笑,“蛇血用靈火煮過后,便成蛇血酒,每日喝上一口,長命百歲是沒問題的。”
“至于值多少錢,這話你要問jak馬,愿意用多少錢,買長命百歲。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人死了,錢沒花。”
看著屏幕中色澤濃郁的蛇血酒,眾人喉間蠕動,肚子咕嚕咕嚕發聲,大流口水。
長生酒一杯,花多少錢買都值得。
楚望仙又化身廚神庖丁,刀光如幻,邊在眾人面前施展出精湛的切削功夫。
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廚藝信息,廚藝LV1(3/1),數據提升的飛快。
楚望仙的雙手來輕,也愈加靈活。
一片片蛇肉,被切成只有紙片的厚度,在陽光下閃爍著晶瑩的光澤。
蛇油順著肉紋滲出,仿若一張張絲綢一般,透明順滑,堪稱完美的食材。
這些閃爍著金光的肉片,被堆疊在一起,如綻放的花瓣。
太誘人了,即便隔著屏幕,都仿佛聞得到誘人的香氣。
直播間的友,看著閃爍著金光的食材,吞咽著口水,肚子咕咕直叫,恨不得爬進屏幕吃上一口。
來以為自己對生肉完沒興趣,為什么我看得肚子會不停的叫。
生肉就這樣了,等會做成仙菜,豈不是要上天。
楚望仙施展出精湛刀工,嘩嘩嘩!又將剩下的蛇筋,蛇皮,蛇膽分割出。
最后,兩具蛇骨被完整的切削出來。洗去血跡后,蛇骨竟然熠熠生輝,好如晶瑩剔透的鉆石一般,一根根的又好似銀棒,閃的人眼睛幾乎睜不開。
“百年蛇肉,蛇筋,蛇皮,蛇膽,蛇骨,皆是美食。”
“若是借到灶神靈火烹飪,便能化為仙食,吃上一口,堪稱坐地神仙。”
楚望仙又從一界天書走出,在山麓河邊搜索一陣,尋到一片竹林邊。
竹林約有百畝,中間一簇翠竹碧綠如玉。
他用手用力一掰,折斷兩截竹筒。相互一敲,發出咚咚的脆響聲。
“這是糯竹,也叫香竹,最大的特點有一股天然的清香。一般西南的山民,用糯竹代替鍋子做飯,就是有名的竹筒飯。”
楚望仙砍出一節節的竹筒,將竹筒一面挖開,猶如挖開的盒蓋一般,將新鮮的蛇肉放進,再將竹筒盒蓋合上。
“食材加工,以蒸為主,保持原味,才能最大限度的鎖定百年蛇肉中的靈氣。”
楚望仙又將蛇血酒灌注進竹筒之中,一共制作了數百竹筒菜。
“萬事大吉,下一步便是請灶神,祝融。”楚望仙吐了口濁氣,上下拍拍手突然開口道。
半晌之后!
楚望仙竟然又回到了巫蠱寨的地下洞窟之中。
黑暗滴水的洞窟中,一個聲音回蕩著傳來。
“做法事請神,道臺很重要,諸葛亮鑄不起七星臺,也喚不來東風。”
“我若沒有道臺,同樣招不來灶神祝融。”
楚望仙看著眼前,寬約三米,高約兩米的土筑石砌的正方形祭壇。
“這座蚩尤祭壇,正好召喚祝融。”楚望仙心翼翼將祝融令牌放置在祭壇之上。
等等,楚大仙,我記得你過,這是蚩尤的祭壇,蚩尤是魔神,這適合嗎?
是啊!就算我不懂做法事,也明白正邪勢不兩立,尼瑪,大仙你糊弄我們啊!
直播間又炸了,祝融,蚩尤,一個火神,一個魔頭,就好像在道觀召喚佛祖,這不是扯淡嗎。
“此言差矣。”楚望仙搖頭。
楚望仙頓了頓,嘴角微笑,開口道:“《山海經|海內經》載: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并,節并生戲器,戲器生祝融。”
“祝融是初代炎帝的五世孫,名姜祝融。”
“《路史|蚩尤傳》又載:“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名姜蚩尤。”
“《帝王世紀》又載:”炎帝”之號,由姜石年為首任炎帝,其后又傳七世,姜臨魁、姜承、姜明、姜直、姜厘、姜哀、姜榆罔。“
“炎帝八代,姜蚩尤便是末代炎帝姜榆罔的臣子。”
“姜祝融,姜蚩尤,皆為親戚,同為初代炎帝姜石年后裔,自然祭壇通用。”
大仙,聽不懂怎么辦?
我腦海也短路了,祝融和蚩尤是親戚,都姓姜,尼瑪的腦袋爆炸了,大仙是歷史恐怖份子,把我歷史老師炸死了。
你們都不要攔我,我手持軒轅劍,要一劍斬死這垃圾主播。
主播,我也想捶死你,一下子跑出這么多炎帝,滿嘴跑火車,你不清楚,我死給你看。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