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退位和新皇繼位是件十分嚴肅的事情,大明宮的含元殿前面,場面十分肅穆,除卻宮中的侍衛(wèi),便是朝廷的百官百僚,再加上儀式之中打下手的宦官,而宮中的女眷是不允許出現(xiàn)的,后宮之中的嬪妃不允許出現(xiàn),而宮中的宮女,也不得在含元殿前面活動。
這場盛大的典禮,她們是沒有眼緣了。
但是有兩個人是例外的,一個是長孫皇后,一個是晉陽公主。
長孫皇后可以明目張膽的出現(xiàn)在典禮之上,因為是她的丈夫退位,兒子繼位,丈夫退位之后,便是太上皇,兒子繼位,她就從皇后成為了太后。
至于新的皇后的立后的儀式,是要放在李承乾繼位之后才能操辦的。
再說晉陽,晉陽也不能明目張膽的出現(xiàn)在典禮上,或者是現(xiàn)場周圍,她只能走自己父皇的路子,得了李二陛下的允許,躲在含元殿一側的翔鸞閣之中觀看整個儀式。
李二陛下對晉陽足夠好,翔鸞閣可是比含元殿離著典禮的場地更近,而且翔鸞閣的位置比較高,站在翔鸞閣上能夠俯視整個典禮的現(xiàn)場。
但是有一點,不能被別人發(fā)現(xiàn)。
也就是說,你想看可以,偷偷的看。
晉陽在翔鸞閣之中倒是比外頭廣場空曠處站著的朝臣要舒服了,可以弄一方小榻,一邊坐著看,一邊兒喝茶吃點心,畢竟不被人看到,放松一些也沒有關系。
而且,整個儀式一進行,誰會把目光往翔鸞閣那邊亂撇?還不都是將目光都集中在兩位皇帝的身上,并且,站在翔鸞閣上能看到下頭,下頭可看不到翔鸞閣。
紅日初升,李二陛下一身天子冕服,頭戴冕冠,從含元殿之中走出來,近兩年的時間,下面有的朝臣是兩年之中,頭一回見到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身體調養(yǎng)的的確不錯,但是相比大臣們印象之中的李二陛下,還是瘦削了一些,但是好在精神頭還不錯。
李二陛下身后跟著德義,在禮部官員的引領下,來到了含元殿外,下了一層的臺階,走到了青銅巨鼎的面前,而銅鼎的面前,擺放著供桌,供桌上的三牲早就已經擺放好了。
“吉時已到~~~~”
隨著禮部官員的高聲唱喝,李二陛下的祭天大典也正式開始了。他出生的那一年是貞觀元年,那時候,李二陛下才剛剛幾位,大唐開啟了輝煌的貞觀年,現(xiàn)如今一轉眼,貞觀朝過去了二十幾年,李二陛下雖然沒有駕崩,壽命也比原本歷史上要長許多,但是眼前卻是要祭天退位了,大唐波瀾壯闊的貞觀朝,過完今年,也就這么結束了,明年一開年,大唐就要翻開新的篇章了。
雖然李二陛下是今年退位,但是新的年號也是要等元日過后才會啟用,一來是對前一任皇帝的敬重,二來也是方便百姓們紀年,方便黃歷編撰。
不然李二陛下一退位,李承乾一繼位,隔天就立馬該年號,那今年算是貞觀年呢?還是新年號元年呢?
李二陛下在禮部官員的引領下,手捧著三柱手指粗的香,對天祭拜,而后將香插進了面前的通鼎之中,而后誦讀禮部給出的祭文。
祭文冗長,但是下面的朝臣么卻是不敢有一絲懈怠,都認認真真的聽著列表日下誦讀祭文。
祭文誦讀完畢之后,便是德義展開李二陛下的詔書,宣讀李二陛下的退位詔書。
“天子詔~~~”德義的聲音傳到在場的所有人的耳朵之中,觸目所及之處,所以人,紛紛跪地,文武大臣雙膝跪地,俯首叩拜,宮中御林軍單膝跪地,一手扶著儀刀,一手手肘放在膝蓋上。
“朕在位二十有七載,惜往日,天下蕩覆,幸賴祖宗之靈,平天下之動蕩,安社稷,撫黎民,繼位之初........夫天造草昧,樹之司牧,所以陶鈞三極,統(tǒng)天施化,浹海宇以馳風,罄輪裳而稟朔。八表呈祥,五靈效祉。豈止鱗羽禎奇,云星瑞色而已哉!故大道之行,選賢與能,太子承乾,道昭乎萬代,固以明配上天,光華日月者也........”
一道退位詔書,比之祭天的祭文,長度上毫不遜色,從李二陛下繼位之初到現(xiàn)在,所有的功過得失,全都論述了一遍,最后夸贊太子李承乾道昭乎萬代,固以明配上天,配得上天子的位子,就此將皇帝的位子順承給李承乾。
退位的詔書宣讀完畢,而后,德義將詔書交給了身邊的另外一名太監(jiān),而后用木托盤捧出了天子玉璽,也交給了另外一名太監(jiān)。
詔書宣讀完畢,玉璽也已經交接過了,李二陛下這就算是正式退位了,也是退休了,含元殿前廣場上的人在詔書一切都交接完畢之后,山呼“陛下萬年!大唐萬年。”
如此之后,李二陛下也就要攜手長孫皇后退場了。
而后便是李承乾的主場了。
午時之前,李承乾一身皇帝的冕服,衣著打扮與李二陛下無異,從丹鳳門被宮人抬著步攆走進了大明宮之中,一直抬到臺階下方,而后李承乾才從步攆上下來,由臨安和另外一名內侍陪伴,走上了臺階。
當李承乾穿過朝中文武百官的列隊之時,文武百官只是躬身拱手向李承乾行禮。
緊接著便是新皇祭天,向蒼天宣告繼位,依舊是禮部弄出來的流程,與李二陛下的那一套差不多一樣,只是兩人禱告的內容完全不一樣,一個是退位,一個是繼位,一個是將自己肩膀上的擔子放下,而另外一個則是走到這邊來,將這擔子抗在自己的肩膀上。
祭文讀完之后,沒有詔書,這個時候,李二陛下出現(xiàn),走上前來,親自將一旁內侍手中托著的天子冕冠為李承乾戴在頭上,而后親手將玉璽交到了李承乾的手上。
這是代表著的,便是傳承。
當李承乾戴上天子冕冠,從自己的父皇手中接過玉璽的時候,他,就是大唐的新皇!
本書來自請大家關注威信“小 說 全 搜”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