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獨斷大明 正文 第三百八十七章 裁減衙門

作者/官笙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閹黨再起,自然激起了所有清流正人的義憤。?

    除了朱栩收到無數的彈劾奏,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信王朱由檢的勢力也在迅膨脹。

    葉向高,楊漣為代表的新舊兩代東林黨人,幾天之間就圍聚在朱由檢周圍,令他勢力大漲。

    不過,他們在朝堂上勢力低微,沒有什么得上的人,倒是在民間掀起了浩大的聲勢。

    江南,尤其是江/浙一代,各種書社如雨后春筍般,接二連三的新起。

    云間幾社、浙/西聞社、江/北南社、江/西則社、歷亭席社、云簪社、吳門羽朋社、吳門匡社……足足幾十家,每隔不到百米就能看到一家書社。尤其是在集會時,彼此相連,衣冠盈路,一城出觀,滿城矚目。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江/浙豪族,富商名門,所行所為,激烈如火,直指閹黨。他們要么是同窗,要么是同鄉,形影相依,聲息相接,樂善規過,互推畏友,一時間,聲勢浩大,巍峨壯觀。

    雖然社名不同,可與東林黨的關系千絲萬縷,其中幾個重要人物更是東林黨人,直言‘復興東林’,最終也都依附在文昭閣之下。

    一時間,東林聲勢無兩。

    文昭閣內。

    一大早朱由檢就出現在文昭閣,比所有人來的都要早。

    前幾日他有些感冒,便取消了早上的議事,結果被東林御史寫奏‘糾正’,他親自回信道歉,并保證今后每日準時準點,恪盡職守。

    這幾天,朱由檢心情還算好的,雖然魏忠賢日漸囂張,可他的力量也在增長,刑部尚書倪文煥,大理寺卿王紹徽,都察院左都御史楊漣都對他表示,厭惡閹黨,支持文昭閣清溯源,驅邪用正。

    外加葉向高等在野的舊臣支持,朱由檢幾乎將整個東林黨都握在了手中。

    錢龍錫,蔣德璟,周延儒等人很快就來了,不過都是神色憂慮,愁。

    閣議一開,錢龍錫就瞥了眼蔣德璟,對著朱由檢道:“王爺,國庫支一百二十萬兩,年底官員們的薪俸,賞賜,來年的祭奠,明年還有在夏糧之前的預算,怕都沒有來處。”

    大明朝廷的稅賦格局成了兩套,一個是朱栩是惠通商行,一個就是戶部。

    惠通商行都是朱栩的產業,另外就是商稅,鹽稅,茶稅,船舶稅等的收入都在里面,沒有入戶部。戶部能拿到手,供文昭閣動用的就是糧稅,外加朱栩從惠通商行撥付的兩百萬兩,總共近四百萬兩現銀,以及一千五百萬石稅糧。

    按理,這些遠天啟年間的稅收,足夠使用了,偏偏文昭閣的手特別長,國大大的事情都要摻和,這銀子也如同流水般花出去,卻又好似一個個無底深淵,投進去后沒有一點回響,各處還繼續伸手要錢,叫苦連天。

    所謂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在整個文昭閣,都在愁這件事。

    蔣德璟已經習慣了文昭閣的氛圍,知道不話會倒霉,思索一會兒道:“王爺,目前來開源是來不及了,不若節流。”

    節流之法,朱由檢已經用了不知道多少次,總是一時的辦法,大明處處需要銀子,他已經對這種辦法感到厭倦。

    不過他對蔣德璟很看重,微笑點頭道“蔣卿看。”

    蔣德璟看了眼其他人,道:“王爺,我大明官宦太多,枝節橫生,臃腫不堪,不若精簡衙門,裁減冗余人手,合并多余衙門,這樣,每年可以節省一大筆銀子。”

    朱由檢臉角微動,心有意動。他對現在的吏治也很不滿意,也覺得很多衙門根沒有用處,若是真能成行,不但能提高各部衙門的效率,還能省一大筆銀子!

    錢龍錫眼神不滿,轉眼就對著朱由檢道:“王爺,此舉怕是引起非議。”

    所謂的‘非議’,更直接的就是‘反彈’。無緣無故的裁減官職,拿掉官帽,任誰都不會同意。更何況,大明的政治,現在更像是一張龐大的,轉幾個人就能涉及到朝中大員,京中權貴。他們朋黨交錯,親友勾連。只怕不等到裁減,彈劾的奏就能堆滿司禮監。

    周延儒等人也紛紛擰眉,他們也都有鄉友,彼此幫扶才走到今天,若是裁減,不是等于毀掉他們的根基嗎?

    周延儒看了眼朱由檢,沉色道:“王爺,此舉不妥,何為臃腫?何為冗余?一有不當,必然令天下士子官宦的反對,此舉乃是引火燒身,務必慎重。”

    朱由檢眼神微凝,他深知需要官員們的支持,得罪天下官員的事情,他不能做。

    蔣德璟知道自己還算是個‘外人’,看著朱由檢力持己見道:“王爺,這件事,自然需要與六部九卿的大人們商議,機構臃腫,人員冗余乃是事實,無需擔心,只要朝廷意見一致,也無懼非議。”

    朱由檢聽著蔣德璟的話,很是心動。

    其他幾人也被的啞口無言,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反駁。

    周延儒還是垂死掙扎,道:“王爺,此事事關重大,還需要皇上肯。”

    朱由檢點頭,沒有在意。近來朱栩來‘規矩’,甚少干預文昭閣的事情。尤其是,他也漸漸熟悉了‘游戲規則’,只要他在一定范圍內行事,朱栩不會干涉他。

    閣議又商議了一番,朱由檢起身去了文華殿。

    文華殿有著六部九卿的一干官員,雖然主管是應災,可畢竟都是六部要員,加上朱由檢的身份,一些亂七八糟的事,也通過這里傳到六部去,是以,職權范圍在不知不覺中擴大。

    朱由檢要召開文華殿議事,試探六部的態度。

    大明現在的架構很垂直,政務方面,皇帝,六部,延及各地巡撫、布政司衙門。至于文昭閣,雖是總理衙門,實則上是在一個兩邊不靠,很尷尬的位置。

    十王府不遠處,魏忠賢在這里購了一個非常大的豪宅,不比王府差多少。

    此刻,大院之內,六部九卿中的尚書,侍郎,正卿,少卿,都察院御史,地方上巡撫,布政使,參政參議,還有東廠,司禮監外派的內監等等,足足擺了二十多桌。

    大宴賓客,高朋滿座!

    魏忠賢坐在屋檐下,身穿蟒服,頭帶金紗帽,腳踏紫銀靴,將肅寧伯的尊貴擺到了極致!

    他身邊站在傅應星,侯國興等人,下坐著張我續,張瑞圖,黃立極,曹欽程,吳淳夫,田爾耕等一干閹黨中堅大員。

    這些大員,橫跨眾多衙門,牽扯到方方面面,在某種程度來,魏忠賢的權勢已經過了總理大臣朱由檢。

    “恭賀公公大壽!”

    御史章允儒站起來,端著酒大喊道。

    他一喊,滿院都站起來,同時大喊“恭賀公公大壽!”

    魏忠賢坐在那,面色黝黑,一向淡漠的表情,露出絲絲笑容,也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他今年五十六,正是在最鼎盛的時候,不論是年紀還是權勢!

    魏忠賢的目光掃過院子,這些大臣,高官,其中還有幾個是有宗室爵位的外戚,現在,都匍匐在他的腳下。強壓了很久的野心,咚咚咚翻涌。

    緊接著,就是一片的阿諛奉承。

    魏忠賢聽著,微笑,點頭,不時的應上兩句,他對于這幫人只有一個許諾‘高官厚祿’,其他的都是虛妄,他也不談。

    現在的他,沒有所謂的九千歲,也沒有做什么干爹,搞出‘五虎’‘十狗’,在政務方面也都有著底線,從不摻和軍務,對朱栩的大政方針也從不添亂。

    這一點,他比朱由檢還懂分寸,該碰的不該碰的,他心里十分的明白。對于犯忌諱的事情,也向來敬而遠之,從來不會讓朱栩感到心里不舒服。

    魏忠賢看著下面這些人,眼神冷冽,跳動著火焰。

    作為一個內監,他深知該怎么做,宮里的那位不是天啟皇帝,心思難測,想要長久的保證他的榮華富貴,高居人上,就必須迎合他,絕不逾矩!

    魏忠賢大宴,直到半夜方歇,這場大宴在京城影響非常的大。

    朝廷的局勢已經穩定,從六部九卿到下面的侍郎,各部主事都不缺,不像以前,現在想要晉身又不想熬資歷,只能找捷徑。

    現在最好的捷徑只有兩條路,一個是信王,一個就是魏忠賢。清流不容閹黨,又龐大復雜,內訌之下,失敗者,‘邪黨’都齊齊投入了魏忠賢門下。

    種種原因都在加閹黨的壯大,特別還有宮里朱栩的默許。

    按理,兩黨相爭,應此消彼長,可兩黨偏偏都飛膨脹,勢力激增,更詭異的是,死對頭的兩黨還都按兵不動,一副井水不犯河水模樣。

    這也算京城的奇景了。

    時間慢慢的過著,崇禎元年在平靜中安然度過,在宮里沉悶的鐘聲中,開啟了崇禎二年的序幕。

    大年三十,仁壽殿。

    朱栩,張太后,劉太妃,信王,平王,靖王,魯王等都在,還有他們的王妃也陪同在一旁,大堂之中,很是熱鬧。

    劉太妃坐在最上面,她看著一群人,蒼老的臉上滿是笑容,笑呵呵的道:“難得這么熱鬧,一家人,就應該這樣。”

    張太后,信王妃,平王妃等坐在一起,也都有有笑。

    朱栩看著邊上朱由檢,端著酒杯,笑道:“皇兄,今天不必拘禮,朕敬你一杯,感謝你這一年的辛勞。”

    朱由檢頗為拘謹,想要站起來又勉強的坐著,端著酒杯的道“皇上過獎。”

    ——

    月底了,求票,求票~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宽甸| 东源县| 周至县| 边坝县| 团风县| 黎城县| 澄江县| 大悟县| 清苑县| 雷波县| 临汾市| 西林县| 页游| 婺源县| 芜湖县| 萨迦县| 阜阳市| 西平县| 山西省| 岳池县| 密山市| 屏山县| 沾益县| 文安县| 原平市| 临潭县| 平遥县| 阿克| 淮阳县| 新田县| 晋宁县| 于田县| 西藏| 谢通门县| 高尔夫| 喜德县| 祁东县| 胶州市| 和林格尔县| 内丘县| 个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