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模范師五十一團二營二連二排三班班長孫志平。”對方走過來,隔著三四米遠,對張青山敬了下軍禮。
可別看他這個問題。看起來沒有任何問題,而且態度也誠懇,但問題是‘模范師’這三個字是有頭的,或者,這也是他的第二次試探——沒見他身后五人依然端著槍,沒有絲毫放松么?
十七師可以是公認的紅二方面軍的王牌師,無論是裝備還是戰功,在紅二方面里都是一等一的,所以才得了個模范師的稱號。而這些,都是紅軍內部人人清楚的事。他這么問,自然是想讓張青山點出模范師到底是哪個師。
“原來都是十七師的。”張青山隨口就給出了答案,卻也進行了自己的第二次試探:“我是開路先鋒連的。”
“原來是突擊連的,那大家就是一個師的。”對方一楞,隨即露出喜色:“我跟你們連長是老熟人了,在一起喝過好幾次酒……對了,他左眼上的傷好了么?”
剛才問師,算是考驗的大范圍,現在就是追問細節了,而在這細節中還帶著套路:粗中帶細,真中帶假——既然你是突擊連的,那我就問你們連長的情況。
老子都不認識你,還跟你一起喝過酒?更何況,老子什么時候左眼受過傷?
“老子就是突擊連的連長張青山,你倒是跟我,你在什么地方跟我喝過酒?”張青山翻著白眼:“你就這么巴不得老子受傷?”
對方一聽這話,先是一楞,隨即笑了起來。張青山大眼一瞪,沒好氣的反問道:“倒是聽你們團的李團長的左眼受傷了,也不知道好了沒有?”
還別,張青山在燕子口伏擊戰之前的部署時,見過五十一團的彭團長,但他受傷的不是左眼,是右眼。至于對方是怎么知道彭團長受傷,那就不是他考慮的范圍。
“你就扯吧。”對方也不帶絲毫猶豫的就點出:“五十一團的團長根就不信李,姓彭,他是右眼受傷了。”
都對得上,顯然,雙方都是自己同志。
孫志平松了口氣:“好了,這是咱們自己同志,大家把槍收起來。”
第一次碰見的人就是自己同志,張青山也十分高興,一把跳下馬,結果,卻忘記了左腿的傷,一個沒站穩,跌坐在地上,疼的直齜牙。
孫志平趕緊上前扶他:“張連長,你沒事吧?”
“沒事。”張青山咬牙站起來,對對方笑道:“我這倒霉的……讓你見笑了。”
隨即,兩人站好,相互敬禮,介紹。只是,剛介紹完這幾個同志,就聽見一個十七八歲的同志肚子發出一聲“咕嚕”,顯然是餓了,惹的眾人笑了起來,他卻有些低著頭摸著后腦勺,臉紅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沒事,在這里,誰不餓?”完,張青山一指后面那匹馬,道:“那匹馬上馱著上百斤食物,大家只管吃。”
這幾人顯然是很多天沒吃飽飯了,一聽這話,頓時激動的跑過去。
“那幾瓶酒可不要動,留著晚上驅寒。”張青山回頭笑著提醒了一下,正要對孫志平話,哪知,孫志平一拍大腿,對那幾個戰士叫道:“別只顧著自己吃,趕緊給別的同志們送些過去。”
“還有人?”張青山一聽這話,心情更好了,追問道:“還有多少?在哪?”
“就在那邊的山溝里休息,除了我們六人外,還有二十一個同志。”
“快走,帶我去……哎喲~!”
張青山只顧著高興,結果,一不注意,左腿向前跨了一步,要不是孫志平眼疾手快的扶住,他就得向前撲倒了。
“張連長,你左腿有傷,還是上馬吧。”
等張青山上了馬背,孫志平邊吃著別人遞來的食物,邊牽著馬,跟張青山起他們這些人的情況。
燕子口伏擊戰的戰斗結束后,大家打掃戰場,救治傷員,可只來得及打掃一半左右的時候,偵察兵快馬回來報告:大股騎兵正向這邊沖來。師部立即就判斷出這是敵人的主力騎兵到了,立即下令,大家趕緊撤,五十團負責殿后掩護……
在燕子口伏擊戰中,五十一團負責扎緊口袋,任務最重,傷亡率也最高。而這次撤退實在是有點緊促,孫志平所在的二連得到的任務是負責轉移傷員。結果,后方戰事吃緊,敵騎兵中又有股部隊來犯,孫志平所在的二排就負責對付這些股敵騎兵。然后,在一系列的戰斗中,二連被打散了……
孫志平帶著班里的四個戰士和兩個傷員一路向北摸索前進,途中跟別的被打散的同志匯合,就有了眼下這二三十人劇集在一起。但是,這二十七人中有十一人受傷,其中三人受重傷,好在武器方面都還不錯,最少能有信心擊退相同規模的敵人,可關鍵是,大家都沒什么吃的了,加上要照顧傷員,隊伍的前進速度可想而知。所以,大家在晝伏夜出的走了幾天后,就只能先躲在這兒休息。
孫志平幾人跟張青山碰頭時,正好是他們準備冒險去附近挖野菜,聽到哨兵報告……
隨即,不等孫志平詢問,張青山就主動起了自己的情況。
既然確定對方是自己同志,孫志平對此也沒懷疑,畢竟,這種在戰場上被炮彈炸暈的事不稀奇,關鍵是,被炸暈后,還能被另一發炮彈掀起的泥土層給覆蓋了,這種情況就比較稀奇了。對此,孫志平給的答復是笑嘻嘻地打趣張青山:“早就聽突擊連厲害,沒想到,你更厲害,連這種好事都能碰上。”
張青山除了翻白眼,心里詛咒老天爺外,還能怎么樣?
“班長,你快去看看……”
心頭正罵老天爺了,猛不丁的見到二十多米外冒出個腦袋,看見他們后,趕緊跑過來報告。
孫志平一見他這面帶哀傷,眉頭一皺,問道:“怎么了?”
“平頭……犧牲了。”
孫志平還沒做出反應,倒是后面那幾個戰士中有人一聽這話,立馬跑了過去。
大家所藏之地是山溝,倒不如是一個大凹槽更為確切。只是兩邊的平度差不多,因而,在視角上,從左右兩邊的遠處難發現而已。所以,只在前后兩邊山頭上派了哨兵。
張青山來到大凹槽后,見到十幾人正圍在一起,最中間的擔架上躺著一個十四五歲的紅軍戰士,閉著眼,面色灰白,嘴唇發青,右腹有大片血跡。顯然,這個紅軍戰士不僅長期營養不良,而且,他右腹受了重傷,流血過多,又沒有條件及時治療,就這么犧牲了。
旁邊那十幾人,各個面帶哀傷,有兩個顯然跟這個紅軍戰士關系很好的戰士,正在他旁邊抹淚。但大家都很自覺的沒有出聲,以免引來敵人。
看到這個犧牲的紅軍戰士,張青山不由的嘆了口氣,腦海里想起了鬼頭周寶玉:相同的年紀,相同的理想,相同的……也不知他現在怎么樣了?
“他身前有什么遺囑嗎?”
大家對張青山感到陌生,見他話,紛紛看來。
“這是突擊連的張青山連長。”孫志平主動介紹:“都是自己同志,有什么話就吧。”
要不人的名樹的影,突擊連作為開路先鋒,一路上戰功赫赫,作為其連長,張青山的名聲可謂如雷貫耳,尤其是他的種種事跡……恩!如果不是這家伙犯錯誤的事也不少,早就被豎為典型來宣傳了。
一聽是他,眾人明顯一驚,隨即,大家看他的目光都有些變了:欽佩、欣喜、激動……
擔架右邊的那個年輕戰士從懷里掏出一顆軍帽上的五角紅心,邊亮給孫志平看邊哽咽的:“平頭臨走前把這個給我,‘他希望把我能帶著他的這顆五角星,走出草地’。”
“你收好,一定要完成他的這個遺愿。”
“是,保證完成任務。”
接下來,在孫志平的指揮下,大家將平頭的遺體就埋葬在這大凹槽內,并約定,無論情況如何,但只要有一人活著走出草地,等革命勝利了,一定要回來給平頭立一塊碑……很遺憾,多年后,張青山想完成這個心愿,卻找不到平頭的墳塋了。
張青山的到來,極大的鼓舞了大家的士氣,尤其是張青山帶來的東西,讓大家對勝利走出草地充滿了希望——見慣了生死的他們,雖然因平頭的犧牲而在內心依然有些傷感,卻依然無法掩蓋這種突然降臨的勝利希望,為此,大家的談性都多了起來。
而張青山從敵人那兒收集到了罐頭和餅干,讓眾人不用生火熬湯,減少了暴露的幾率。有些活潑的同志甚至邊吃邊憤憤不平的諷刺敵人:這些老爺兵還真是做慣了老爺,打仗不行,享受起來倒是以等一等厲害,真不知道這么一個罐頭又榨取了多少民脂民膏。
吃完飯,就該干正事了。
先前,孫志平是這支隊伍的隊長,但張青山的到來,就必須要有所改變:無論是軍銜職務還是戰斗指揮經驗,張青山都是這二三十人中最高的,而且,他個人不僅是黨員,還是戰斗英雄。經過孫志平的推舉,大家一致同意他為這支隊伍的隊長,孫志平為副隊長。
張青山也知道,此時此刻不是客氣推諉的時候,他的經驗將決定這支隊伍的生死,所以,他也沒客氣,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控制口糧:大家好久沒吃飽了,大吃一頓是應該的,不僅能有力氣走下去,還能提升士氣,但接下來的路,不控制口糧就不行了,所以,還得挖野菜…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