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張青山和孫志平、周平聚在一處山坡下,邊抽煙邊開會——大家都沒有過草地的經驗,所以,邊走邊摸索邊開會探討就很有必要了。
“老孫,老周,不知道你們倆感覺到沒有。白天看到的那個情況,雖然大家的武器和食物充足了,可士氣卻有些不同了。”張青山邊輕輕地摸著傷口上的紗布邊問他倆——因為沒傷到骨頭,所以,肉長起來很快,就這么幾天功夫,傷口來癢了,這是傷口在長肉的意思,是好事,只是有時候癢的厲害,又不敢狠抓,只能隔紗止癢。
而在張青山身邊,插著三根樹枝:這可不是為了玩,而是利用三點一線的原理,對照北極星,以便確定方向。
“恩!隊伍里有好幾個同志參加革命不久,對于這么多戰友被敵人伏擊而犧牲,有些情緒很正常,等他們多見幾次就好了。”周平臉色平靜,語氣平靜,一副見慣生死的意思,又一下子把話的太死,讓另外兩人都不知道什么好,氣氛有些冷清。
一會兒后,張青山才道:“我覺得,咱們還是想個辦法扭轉一下士氣才好。”
可在這樣的環境下,又該如何提升士氣了?打個勝仗?不行!躲避敵人搜索還來不及了;唱革命歌曲?更不行,那就等于主動暴露……
又是一陣沉默。
“隊長,我看算了,先就這樣吧,過一陣他們就習慣了。”
“老周,你這話里有話啊,。”
“隊長,這一路走來,我們也發現一些落單的同志的遺體,只是這次發現的最多,所以同志們有些情緒。但我估計,這樣的情況接下來還會有,所以,我覺得只要我們三個擺正姿態,給大家做個表率,再時不時的鼓舞大家幾句話就可以了。”
孫志平一直沉默吸煙,聽到他這話,猛地問了句:“要是接下來碰到更多的,怎么辦?”
老周眉頭立馬皺起,語氣也沉重了幾分:“要是碰到個別的,哪怕是多碰到一些單個的,都好。可要是再碰到這種幾十個上百個犧牲的同志的遺體的場面,那我們也不用擔心,大不了一死而已。”
張青山和孫志平對視了一眼,眉頭都皺了起來。老周這話的太直,可意思很明顯:碰到落單的,不管碰到多少,都明主力沒事。可要是經常碰到大片大片犧牲的戰友,那就只能明一個無比嚴重的問題:主力遭到巨大的打擊,被打散了,否則,絕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那么,可以想象,敵人不僅會在前面擺明車馬封鎖,還會四處出擊的追殺紅軍戰士。他們這二三十人,就算想調頭回去恐怕都沒機會了,將會如同巨浪中的一葉孤舟,隨時都會被巨浪擊成粉碎,擔憂又有何用?
“好吧,這個問題暫時先就這樣。下面,我第二個問題。”張青山深吸了一口煙,道:“不管主力情況如何,我估計,敵人只會來多,我們接下來的路會更難‘走’,所以,我個人建議,要靈活運用偵察,不再局限于先前的間隔距離,而是以山為單位,不管距離遠近,只有等偵察的戰士在另一座山頭上發出安信號,后面的人才能前進。對此,你們倆又什么看法?”
這個問題,絕對適合眼下的情況,他倆自然同意。
等張青山把自己心中的問題都發表,并經過大家的探討后,問道:“我就只有這些問題,你們有什么問題沒有?”
周平張了張嘴,卻沒出來。張青山只得主動開口追問:“老周,看你挺爽快的,有什么話就出來,大家一起商量一下嘛。”
“我原想目前大家負重的問題,可想想,就算我們做了決定,同志們也絕對舍不得丟棄到手的糧食,所以,這個問題出來,還不如不。”
誰能想到,現在大家擔心的是糧食過多。對這個問題,大家都很無奈:中央紅軍過草地的時候,最大的問題就是肚子問題。在長征開始前,上面就一而再再而三的囑咐大家,現在,要大家丟棄糧食,估計不可能,還不如邊走邊吃,雖然速度慢了些,可肚子問題解決了,最少也能讓大家吃幾天飽飯,而不是混著野菜吃。最多就是等到了一定的時候,再控制。
張青山只能苦笑著:“算了,先讓大家吃幾天飽飯,恢復一下大家的體力吧。”
“老張,我這里有個問題,想請教你一下。”
“恩!你。”
“大家都知道,你們突擊連是經過特訓的,肯定有自己獨到的事。不知道,你們訓練的時候,有沒有什么手段,能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隱蔽?”
張青山一聽,一拍額頭,道:“怪我,怪我,是我疏忽了。”
確實是張青山疏忽了,因為他看問題時,總是下意識的把自己當成了突擊連的連長,而不是這支傷兵的隊長。可問題是,突擊連是特種部隊性質的,這支傷兵隊伍最多也就是老兵跟新兵結合的普通部隊,能一樣么?所以,他總以為像如何隱蔽這類問題,根就不用自己去特意提醒,連里的戰士們要是不會才是怪事,卻沒想過,或者沒注意到,普通士兵根就不會。
接下來的事就不用多了。
好在大家剛吃完飯,都還沒睡,又是半月,張青山帶著大家,分成多支隊,四下去拔草,而且囑咐,一定要連根拔起。隨后,再教大家如何把草緊系在身上時遇到了問題:在訓練時,大家都是用細線把草按一定比例捆成一撮,然后捆在上,披在身上就成了。可現在,都是普通士兵,連如何利用手邊之物來隱蔽都不會,更別連繩子都沒有。最后,還是一個戰士解決了這個問題:用刺刀在衣服上割十幾個口,再把綁腿上的布條割成細條,把一束野草放進衣服口里,用細布條捆緊……張青山還特意提醒他們,不要過于緊密,要適當的分開,要跟周圍的野花野草看起來沒差別為最佳。
這么做的時候,大家只當是一種玩樂,有的人邊做邊打趣,言語中好像都覺得沒必要如此,有的人綁好后,直接穿在身上,被眾人嘲笑,稱之為‘草人’,而那帽子上的草圈,則被戲稱為天使環。甚至有人滿不在意的,真要被敵人發現了,大不了跟他們同歸于盡。張青山聽了,也沒在意,偶爾還笑呵呵地點頭認同他們的觀點。只是在眾人綁好后,他十分嚴格的檢查每一件偽裝服……可是,當他們真正遇到敵人的時候,就是這么個地娛樂成果,救了所有人一命。
第二天下午三點多,孫志平和另一個戰士趴在一處山頂上,用望遠鏡觀察了一下前面,又稍稍等了等,覺得安后,向后面發出了“安”的手勢。
一直等張青山等人跑到離自己不到三十米時,孫志平回頭張青山點點頭,和身邊的戰士爬起來向山下沖去——這是一路走來的前進方式:偵察兵確定安,等后面的人趕到后繼續前進,而后面的人則在等待的同時,還能掩護去探路的他們。雖然放著平地不走而專門翻山嶺,速度上慢了很多,但安上卻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平原上的山,大是大,但根就不高,有利于這樣的前進方式,要是放到南方的高大山川,這樣的前進方式絕不可取。但問題是南方的山川密林多,而平原上想要看見密林,得看運氣。
孫志平兩人一路猛沖到對面的半山腰,眼看離山頂不過五六十米時,孫志平猛地感覺到一絲不安,一把拉住身邊的戰士:“胡,我覺得有點不對頭,咱們放慢點速度,隨時準備躲避。”
胡點點頭,右手把步槍帶纏繞了一圈。
隨即,兩人躬著身,手腳并用,慢慢地向山上爬去。一看就知,兩人隨時準備臥倒……兩人都沒萬一跟敵人碰頭了怎么辦,因為在早上的測試中,大家有目共睹:張青山穿著偽裝服躲在二十多米外,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至于被發現了怎么辦,這根就不用:往哪兒跑都行,就是不能往回跑,以免連累后面的眾人。當然,在自愿原則下,既然選擇了當偵察兵,就要隨時做好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準備。因為張青山早就了句十分冷酷無情的話“為了眾人的安,我只會眼睜睜地看著你倒下。”
眼見離山頂差不多二十米的距離時,孫志平好像聽到了馬蹄聲,趕緊撲倒在地,身邊的胡一見,想都沒想,立馬撲倒,順勢把手里的步槍壓在身下。
不到兩秒,就見七個騎兵相繼出現在山頂上。
這一刻,別孫志平兩人,就是在后面那座山頭的張青山等人也把心提到了嗓子眼:雖然早就過為了大局而不會救人,可那是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誰會眼睜睜地看著戰友犧牲?
不得不,人的慣性思維很難改掉。
這幾個敵人騎馬站在山頂上,對于近處僅僅是順帶似的掃了一眼,或者是根就沒想到近處藏著紅軍戰士,所以沒人在意——他們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對遠處的仔細觀察。
可他們不知道,接下來他們的幾句話,差點讓他們的頭頭被人狙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