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漢末以來,以他對歷史進程的了解,此時此刻真正能對他構成威脅的也就剩下了袁紹和曹操,剩下的劉表、劉璋等人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當然如果真要再找出一個的話,那也只能是躲在九江的孫策,不過他現在的威脅看起來好像連劉表都不如。
而在曹操和袁紹之間,真要說誰的威脅最大,那劉瀾肯定選擇曹操,就算袁紹的勢力現在最大,職位最高,乃大漢朝的大將軍,可在他心底里,梟雄曹操現在還沒有羽翼豐滿,等他一鳴驚人時,再也無人能夠抵達。
就算是他也沒有希望,曹操的恐怖或許在當下還看不出來,最少在眾多諸侯之中,曹操不過就是占據大義,挾天子以令諸侯罷了,沒有人真的把他放在眼里,從劉焉到劉璋,借口道路不通已經多年沒有上供,更不要說賦稅上繳,至于劉表、劉瀾更是充耳不聞,根本就從未想過,反觀袁紹,更不會給曹操面子,非但不會上繳任何稅賦,反而還腆著臉跟朝廷要餉,美其名曰幽、冀將士為國守邊,而幽、冀、并三州賦稅根本就入不敷出。
見過無恥的沒見過這么厚顏無恥的,可偏偏曹操又不敢真的去揭穿他,憋屈,窩囊,雖然占據大義,可有時候想想看好像接回獻帝,對他并沒有帶來真正意義上的實惠,反而如同當年冀州所擔憂的那些事情都發生了,外部無人尊漢室之令,內部又有包括天子與士族在內千方百計的要n,內憂外患。
當然曹操并不知道的是這其實還是因為劉瀾的出現所引起的,如果不是劉瀾,刺死曹操平定了徐州、收復了淮南,正是春風得意之時,又怎么可能會有這些想法,更不會有覺得獻帝是累贅的念頭。
對現在的許都來說,如果只是自身的這些人馬,就兗州豫州的稅賦,其實是完全足夠應付的,但再加上皇室開支與朝中百官的俸祿,這么大的一個無底洞,莫說是現在的許都了,就是兗州、豫州沒有遭受兵禍也吃不消啊。
這些年他經過數年拼殺闖出的這番基業,瞬間便被糟踏的干干凈凈,如果不是半數部隊軍屯,他都不知道未來的兩三年到底要怎么熬過去。
雖然后悔,但是曹操并沒有打算放棄,畢竟這是既定的政策,其智囊團隊集體支持的結果,說白了這個計劃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要讓那些野心勃勃的諸侯們惟命是從,反而是要盡可能吸引到終于漢室的天下人,以及搶占道德的制高點,名望與人心,此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但就這兩點來說,他們的決策無疑是正確的,因此也收獲到了以往絕對不可能收獲到的好處。
賺了還是賠了,很難說,這就要看曹操心里的那桿秤是如何衡量了,但就陳群以及孔融能夠棄徐州而到許都這一點來說,顯然是因為漢室的吸引,而非他本人的魅力,如果他真的有這個魅力,那當初他就完全可以把二人拉攏到帳下,可是并沒有,最后還是以漢室的名義,才最終成功。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在經歷大漢朝前后四百年的統治之下,忠于漢室的百姓與氏族的人數還是最多的,甚至能達到七成甚至是成,真正有些新的除了那些諸侯以及與諸侯們牽扯不清的利益者,沒人愿意見到漢室的覆沒,對于曹操來說,他也是堅定的尊漢一員,甚至從未想過取而代之。
也而就如劉瀾的話說,這時期的曹操并沒有因為權利擴張而使得野心不斷的膨脹,畢竟現在他自己都自身難保,又怎么可能有取漢室而代之的想法,但這都是因為外部的威脅與內部的掣肘,當這些都被他平息之后,沒有人能擋住他稱帝的野心,就算他不稱帝,曹丕也會稱帝,不然的話曹氏一族將會有滅頂之災。
這就是現實,王權的爭奪向來伴隨著血腥,你不殺他,他就會取而代之,兩家之間只能有一家站在權利的巔峰,所以曹操最終沒有稱帝,光這一點是真的讓劉瀾佩服,換做是他的話,可能都無法抵御稱帝的,只一步,而這一步他只需輕松的邁過去,就能登上權利頂峰,但他并沒有篡了帝位,至始至終,他都堅持著少年時代的理想,始終堅守著自己對漢室的忠誠,沒有因為時間的消失而消失,沒有因為權利的膨脹而膨脹。
曹操可以說封建時代少有的幾個能夠在權利頂峰時沒有稱帝的代表人物了,當然這與外部和內部的環境有沒有關聯還很難說,但最少他頂住了有何,這一點劉瀾不如他。甚至只要有點他就能放棄一些原則,在他眼里,利益才是最高的。
所以他能夠毫不介懷的接受與曹操的聯盟,反過來又接受與袁紹的拉攏,哪有什么大義,那都是騙人的東西,當然肯定有人會當真,但劉瀾不會,他只會用各種方法讓他治下變得更強,百姓更富裕,這個時候,可以說劉瀾的目的放棄青徐的目的才算是真正達成,接下來他就可以隔岸觀火。
這世上還有弊這更讓人開心的事情嗎,沒有了,立于不敗之地,看著天下的走勢按照自己的設想進行,將天下比作棋枰的話,那么他現在或許就是唯一的下棋人,只要他愿意,雙方的棋子要落在何處,都得受他擺布,這一刻他非常享受這種感覺,掌控一切的感覺,關鍵是他還有隨時插手的能力。
還有什么比這更讓他心動的嗎,在這個時代,他與曹操以及袁紹都有過交集,對二人都有所了解,雖然很難說對他們二人了如指掌,但最少對二人都比較了解,這就讓他可有從容布置,真的在他們開戰時,那就廢氣容易的攝取利益,豐厚的回報。
而現在他需要做的,則是等待,等待壽春之戰最后的結果,等待曹操和馬延最后的抉擇,是戰是和,當然還有袁術的最終結果,另一個時空,袁術死于劉備之手,而這個時空,是會死在曹操的手中還是被馬延救下?
不得而知,但是他一句派人通知了曹操,告訴了他袁術已經逃竄至北方,當然關鍵的一點還是借此機會讓其知曉壽春已經在他的掌控之下,對于曹操來說,這肯定是一大噩耗,如果他再繼續南下,那么就是對壽春的開戰,這絕對不是現在的曹操能夠承擔的代價與后果,面對比他更為強大的劉瀾,他只能選擇退讓。
曹操處下午就有了消息,正坐在房間里批示重要公文的劉瀾接到了徐庶傳來的消息,在他們的通知下,曹操果然將袁術擒獲,這根本就不出劉瀾所預料,這就是陽謀,就算曹操明知道袁術就是劉瀾在借刀殺人,在壽春被搶占的前提之下,曹操必須要做出一些應對,哪怕只是傳國玉璽,對這次出征也算是有所交代。
可同時擒獲袁術勢必會引起馬延的不滿,更會得罪袁紹,所以劉瀾估計曹操不會處死袁術,就算處死,也會找個替死鬼,明面處死他,但暗地里會把袁術送到馬延手中,可是袁術手里的傳國玉璽,實在太大了,袁紹看上的難道只是兄弟之情,就沒有傳國玉璽嗎?
他可是還記得討董時那一枚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的天子印璽,是讓袁紹多么的激動,多少人都清楚袁紹非常清楚天子印璽的意義,但他還是用這么一方沒有的印璽想要另立劉虞為天子,多么荒唐,可卻也說明了當傳國玉璽出現時,他是不會輕易放棄。
所以馬延和曹操這一仗不可避免,這是劉瀾的判斷。
“主公,平阿急報!”徐庶迫不及待的進了劉瀾的書房,穿著氣,看起來非常著急,劉瀾抬頭,剛要說讓他歇息下在說,可徐庶卻根本就沒有停下的意思,快速施禮之后,道:“主公,最新消息,平阿的冀州軍動手了,主動進攻曹操,據斥候來報,曹操沒有接戰,退避三舍。”
“看來我還是低估了曹操的忍耐程度,沒想到都這樣了,面對不過幾千人的馬延,曹操連反抗都沒有。”劉瀾搖搖頭,嘆息一聲,也不知是惋惜還是吃驚,但只有他心里才明白,在強大的敵人面前忍耐不丟人,哪怕這個強大的對手眼下只有區區五千人,可正因為只不過幾千人還能忍耐,反而讓劉瀾真正佩服曹操,他的忍耐程度令人恐懼,讓他毛骨悚然。
也說明了曹操多么的恐怖,不僅僅是因為他能夠忍辱負重,更關鍵的是他還能夠讓帳下的將領們跟著他一起撤離,這可就太難了,想想自己,同樣是退避三舍,情況幾乎與曹操一模一樣,但是在事后,卻還是引來了眾多將領們的不解。
可是他卻明白,曹操沒有選擇,所以才會讓他害怕,這樣的對手必須要小心,必須要提防,一次沖動雖然能呈快,能解心頭之恨,可是當時是痛苦了,殺爽了,之后呢,面對袁紹的怒火,該怎么應對?
所以這一刻劉瀾非常理解曹操,當所有人都不理解他的時候,當他自己都火冒三丈,恨不得沖冠一怒的時候,卻還是冷靜了下來,沒有沖動,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夠做到的,比起冒失的去擊敗馬延,沒多人能做到曹操這般冷靜。
“主公不覺得這件事有所蹊蹺嗎?”徐庶說道:“曹操不會給袁紹任何口舌,這一點我們在戰前就有判斷,所以他是絕對不會主動出擊去挑起戰事,可是馬延主動出擊,正常的情況下,在冀州先出擊的情況之下,曹操完全還擊再正常不過,就算真說起來,曹操也占著大義,讓袁紹啞巴吃黃連,為何曹操卻連手都不還?
“你的意思是?”曹操瞬間想到了什么,忙說道:“會不會是他知曉了袁紹要攻打兗州,所以才會退下來,不給曹操任何口實?”劉瀾覺得這個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當然還有一個他沒說,雖然有可能,但是并不大。
“卑職覺得最好還是調查一下袁術的情況,其實這一次他們爭端的焦點還是袁術,如果能知曉他的情況,或許就能知道真相了。
“你也覺得曹操退去的原因是這個?”在劉瀾心中,另一種可能就是曹操已經處死了袁術,所以當馬延來進攻的時候,他便主動撤退,而他真正的目的卻是要制造一場混亂,讓袁術的死亡顯得更為合理,比如他是死于亂軍之中,而不是自己的手中,這樣就算是袁紹要交代,他也能把自己撇的一干二凈。
“可能性不是沒有,反正卑職是對此深信不疑的,不然難以接受曹操主動后撤的原因。”徐庶頓了下,又請令,道:“卑職希望按照派人調查,搞清楚這件事,尤其是袁術,看看他到底是活著還是已死,如果死了,那么他的死因又是什么。”
徐庶不管不顧必須要去查清楚,如果不讓他搞清楚真相,或許他連覺都睡不好,當然劉瀾也很好奇袁術的命運,這么一代梟雄,如果真是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一生,不得不說真的有些令他唏噓了,可這就是現實,這就是爭奪天下的結果,畢竟這世上就那么一個位置,看起來好像就十來個人在爭,可真的統計一下,摻和進來的,大漢朝起碼又一半人都在爭,只是最后卻只有一個人一個勢力能笑到最后。
徐庶下去安排人手,而劉瀾在書房卻沒有任何心思去整理什么文書了,心思都在曹操和馬延這一仗上,袁紹需要一個開戰的借口,幾人要戰斗,這個年代不宣而戰的人有很多,這個年月,春秋戰果時期派人去通報要進攻讓對方準備的情況早就不會出現,如今不宣而戰出其不意更是屢見不鮮,可以說如今的戰斗方式,已經與幾百年前大為不同,但唯一不變的卻是占據大義,所謂的正義。
可如今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出兵找借口,讓自己占據大義,往往就出現了敵我雙方在出兵的時候都打著自己是正義的一方,都在吊民伐罪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
可現在曹操根本就不給袁紹機會,袁紹還能用什么方式來達到自己出兵的目的呢?
或許機智的曹操以兵禍的方式除掉袁術,最后會被袁紹所利用,要真是這樣,那曹操就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