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心道狐貍尾巴露出來了吧,不過卻并不能跟這位*妞,畢竟此戰(zhàn)之后我的名聲必定會讓和連寢食難安,不僅是因為有自己這么一支軍隊在其后院搗亂,更因為他不得不審視鮮卑各部還有沒有像伽羅部這樣不安定的因素,可這樣一來若牽扯太廣那無法形成合力的鮮卑人還能在右北平翻起什么大浪來?
當然這些尚屬猜測,如果和連不傻當然會先壓下來派兵對付自己甚至是伽羅部,而這就是劉瀾之所以來到這里的原因,沒想到卻讓宇文占了先機,不過他先問出來也好,就想著單獨與‘宇文’談一談伽羅部的未來!
“我們應該會去狼帳吧!”劉瀾腆著臉問:“不知伽羅部又有什么打算?”
“當然是繼續(xù)守護我們的草場了,還能有什么打算?”宇文嫣看了眼對面的劉瀾,撲閃著的大眼睛滿是柔情,他真有些不懂這個男人了,面對自己的投懷送抱,居然能夠無動于衷!
劉瀾閉著眼睛,自然看不到宇文眼中射出的復雜之色,但他還是感覺到宇文在面前極具挑逗地吹了口香風,但他依然面不改色,坐懷不亂道:“繼續(xù)留在這里,你不擔心和連?”
“和連不可能對付我們吧,畢竟……”
劉瀾打斷了她,嗤笑一聲道:“一個人認定‘不可能’這種事往往是有依賴或保障,但不可能變可能這種事還少嗎?有些人往往就是因為心存僥幸才會被固有觀念的盲點所蒙蔽,看不到質,如果你現(xiàn)在不是伽羅部的大帥而是普通人,你和連會放過伽羅部嗎?”
“可還能怎么辦呢?”宇文嫣從始至終就沒有實話,不然其弟宇文拓也不可能正在前往拓跋部的路上,可是一兩個人轉移簡單,整個部落遷徒卻需要時間,他需要妥善來安排,但是劉瀾的話提醒了她,如夢方醒的她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真的被固有觀念的盲點蒙蔽了。
他所仰仗的無外乎就是伽羅部地下墓穴的秘密,這是他深信和連不敢對付伽羅部的保障,也正是這樣的仰仗讓他有勇氣不畏和連,只要他敢對部族不利,那他就把這消息傳出去,傳遍草原,當然了這樣的反擊是軟弱的,毫無威脅的,所以他才會將部族依托拓跋部,這樣一來,伽羅部在得到保障的同時還能讓和連身敗名裂自然就是一箭雙雕的最佳選擇。
可劉瀾的一番話提醒了她,伽羅部的秘密和連當然不愿意走漏半點風聲,所以在聽到了一些消息后他才會派柯祿前來,所以伽羅部現(xiàn)在就成了眼中釘肉中刺,恐怕和連就算是做夢也想著把伽羅部鏟除了吧。虧自己還以為是保障其實早已變成了索命的靈符,想到這一切的宇文嫣萬分感激劉瀾的提醒,不然她一定會釀成大錯。
“如果你愿意的話,可以先去種部那里,我可以從中為你們牽線!”
劉瀾言之鑿鑿的著讓宇文嫣切實感受到了劉瀾對她與部族的關心,事實上今天這場戰(zhàn)斗漢人一直沖在最前并沒有拿部族當炮灰,不然部族死傷人數還要更大,甚至是族覆滅又怎么可能是區(qū)區(qū)八百多人的傷亡,這樣的念頭在心中出現(xiàn)讓他更對他心存感激,看向那道堅毅的面容雖然并不是很好看但眼瞳發(fā)出絢麗色彩,頭一次對他出現(xiàn)了愛慕,甚至愿意將草原女子最為珍視的白璧之身交給他!
可是……可是這該死的榆木腦袋為何偏偏如此不解風情!宇文嫣長長嘆了口氣,對自己錯過這樣優(yōu)秀的男子感到痛心,哀怨的:“謝謝你的關心了,不過我部的大帥已經決定東遷了,回到我們的族源!”
“回到你們的族源?”
宇文嫣幽怨期艾的眼神如同深閨怨婦讓劉瀾直呼受不鳥,剛才嫵媚似蕩女,如今幽怨似怨婦,這些個神情細節(jié)最是撩人,讓他心里就像貓抓似地癢癢,可是這樣,那一對星眸鷹目反而卻飄忽起來瞥向一邊不敢與她直視。
半晌如同打在飛絮上渾身使不出力的她才徹底敗下陣來,語帶幽怨的:“其實伽羅部乃是宇文部的一枝,后來因為和連才脫離宇文部!”宇文嫣沒有往下,畢竟這牽扯到了一些鮮卑秘辛,雖然喜歡眼前人,但這些事她卻不會。
“我們宇文氏其實并非是鮮卑人而是匈奴人,匈奴強盛時宇文氏是以匈奴酋長的身份統(tǒng)治鮮卑人,后來匈奴一分為二,但仍余十多萬落歸附于大漢,散處于遼東、遼西塞外,自此我宇文氏與鮮卑雜居。”
“原來你們是匈奴人,怪不得你會匈奴話!”劉瀾恍然,道:“既然你們一直在遼東,可又是怎么來到這里?”如果以劉瀾的地理知識看的話遼東應該是東北,可為何是宇文部的伽羅部會來到這內蒙赤峰境內?
“這要從檀石槐成為鮮卑大人后,四處掠奪,宇文氏勢弱不得不加入鮮卑部落聯(lián)盟起,及至后來檀石槐分鮮卑為東、中、西三部,自右北平至遼東接夫余穢貊余邑為東部,宇文氏便成為東部的一部大人。”
宇文嫣像是夢囈一般的著,優(yōu)美動人的聲音在道這里時卻明顯的為之一頓:“后來檀石槐因烏集秦水有魚而不得,(克魯倫河,今內蒙呼倫貝爾),于是東擊倭人國,俘其民,令捕魚以助糧食!
見于《后漢書》卷九十《烏桓鮮卑列傳》:“種眾日多,田畜射獵不足給食,檀石槐乃自徇行,見烏集秦水廣從數百里,水停不流,其中有魚,不能得之。聞倭人善捕,于是東擊倭人國,得千余家,徙置秦水上。令捕魚以助糧食,而我伽羅部便奉命押解倭人前來,從此便再未回到故地!
“原來是這樣!”劉瀾默默點頭,其實在后世他對檀石槐討伐倭人國有些了解,其實關注點還是這個倭人國到底是不是日。
~~~~~~~~
PS:東征倭人之見于《后漢書》卷九十《烏桓鮮卑列傳》:“種眾日多,田畜射獵不足給食,檀石槐乃自徇行,見烏集秦水廣從數百里,水停不流,其中有魚,不能得之。聞倭人善捕,于是東擊倭人國,得千余家,徙置秦水上。令捕魚以助糧食。”
但《三國志魏書》卷三十《烏丸鮮卑東夷傳》裴注引《魏書》(按即王沈《魏書》)云:“聞汗人善捕魚,於是檀石槐東擊汗國,得千馀家,徙置烏侯秦水上,使捕魚以助糧。至于今,烏侯秦水上有汗人數百戶。”
檀石槐攻擊的是汗國,疑即辰韓馬韓之屬。按王沈《魏書》成于魏末,較范曄早了很多年,相對可信,所以攻擊朝鮮半島諸國是有可能的,但要東大海攻倭人,就比較困難了,畢竟當時的航海技術對游牧民族來渡海征倭難度還是巨大的,所以這個“倭國”應該是“汗國”無疑。
≈nbspdian>起點中文qidian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chuàng)!≈lt;/a≈gt;≈lt;a≈gt;手機用戶請到qidian閱讀。≈lt;/a≈gt;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