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便是辛家文會,張飛歐冶堅對此道不感興趣所以留在了劉家而劉瀾其實也興致缺缺,奈何有郭禧相邀再加上聽今年文會涌來了上千人,想去碰碰運氣的劉瀾當然要去看看能否搜刮到幾位人才,此刻一臉的‘殺氣’的出了郭府與郭林郭圖父子一同奔向了辛家。+++++++
辛家文會共辦三天,第一天主旨內容是‘論’,論述的題目是什么據乃是臨時起意,所以他知道的并比別人多,而第二日為辯,至于辯什么,經意還是經典那就不知道了,第三天乃是詩賦,題材不限,不過這最后一日的詩賦更像是分別聚會,大家做作詩賦喝喝酒,增進感情罷了。
因為黃巾之亂各大家族紛紛在外筑起塢堡自衛,搬回城內還是最近幾個月的事情,而辛家又比不上郭家的財大氣粗,與其耗費人力將塢堡內的事物搬回不如就將文會設立在陽翟富陽里的塢堡內舉行。
富陽里距陽翟有七八里路,不到一個時辰便即趕到,堡內十分清幽,道路為青石板鋪就而成,兩旁值有一些榆樹和桑樹,排得整整齊齊,冠蓋相連。
會場筑起了高臺,人群為三層,這三層可就有門道了,最后一層乃是單純來旁聽的,而第一層又是打算上臺與其他學子一較高下的,而這中間一層嘛,就是不高不低,上臺吧沒有舌辯滔滔的才氣,到第三層吧,卻又受虛名所累,所以在這么個不尷不尬的位置最難受。
今日蔡琰排在了最前面的位置。而且還比較靠前,實話就劉瀾所了解。蔡琰的口才如果與后世所知的文才比還真差了幾條街,看來這都是因為昨天夜里劉瀾的一番開導啊。當然始作俑者的劉瀾還不知道正因為他的那番話讓丫頭有了些強的性子就算明知不敵,也要告訴世人,女子依然能夠同男子一樣站在高臺上。
鶴立雞群,雖然丫頭偏瘦弱了些,但臉蛋還是很可人的,雖秀色可餐夸張但賞心悅目卻差不離,而且在這一群大老爺們中突兀的出現了這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又豈能不吸引人的目光,但每個人與每個人的目光眼神卻又有不同,只不過其中不屑、甚至是嫉妒者居多。若是往常。潔身自好的丫頭在這般目光下什么也要退場,但今天他卻沒有,就算不敵,但她也要證明,不是不行。
登臺的乃是辛評,鄂下留著長髯,濃密的眉毛稍稍向上揚起,英挺的鼻梁,絳紫唇。皮膚略黑,穿著儒袍,束著冠,手里還拿著蒲扇。他便是今日的首辯之人,當然,還需要他將今日的辯題引出。
辛評昂首闊步踏上高臺。四周瞬間傳來倒吸冷氣的的低聲,要知道陽翟文會每年一次。四家族輪流舉辦,往前三年。辛評都是其中頭名,雖然差在詩賦但不論是辯,還是論,那叫個激情昂揚,旁征博引,將無數有些文名的學子盡數碾壓,而今年各大家以為辛家會派辛毗替其兄上場,沒想到又是他大哥來打頭陣,這讓站在中圈的不少學子暗暗慶幸。
只是讓在場無數學子感到奇怪的是登臺之后的辛評一直沒有言語好像在等著什么人,半晌,辛評在得到遠處一人的暗示之后嘴唇終于開始闔動,而如果蔡琰此刻在高臺之上的話,一定會發現遠處那人不就是衛仲道嗎。
只聽辛評在高臺之上侃侃而談,道:“孟軻,騶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臺下學子聽得明白,辛評的乃是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的孟子一篇,而他不僅將這一篇背誦如流,期間更是的抑揚頓挫,讓臺下一大幫學子尤其是最后一層前來旁聽的學子立時驚為天人,不過這樣的人群也就在第二第三層,到了第一層就沒多大的反響了,尤其是頭前站著的丫頭蔡琰,更是緘默不語,而心中想著的卻是以孟子為引,卻不知今日辯論以何為題。
孟子旦夕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辛評完,卻是不為人察的望了眼蔡琰的方向,眼中閃過道叵耐的神色,蔡琰,蔡邕之女,好朋友衛仲道愛慕的女子,今日既然得好友相求,自然要為二人撮合姻緣。他完了《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非但不停,又滔滔不絕的:“名軻,鄒人,子思弟子!倍@一回所背誦的卻乃劉向《列女傳》與班固《漢書?藝文志》。
辛評完,一直等待之人終于出現,而瞅向蔡琰時,發現他好像也察覺到了那人的到來,看向了他的方向,今日就讓蔡姑娘知道,這些不自量力者差了衛家兄弟十萬八千里。
見他發現了蔡琰居然向第一層而來,還想著該如何拿他替兄弟開刀的辛評立時有了主意,要引出正題的他突然又背誦了兩篇文章,笑問道:“不知眾位學子可知此兩篇出自何處?”
臺下的蔡琰抬起臻首,幾乎在辛評話音落下的同時,自信滿滿的道:“前一篇出自趙夫子(趙岐)的孟子題辭,后一篇出自淮南子?泛論訓注。”
辛評滿意的:“不錯,就是《孟子題辭》。了這么多,大家一定在奇怪今日的辯論主旨到底是什么,現在我就為大家揭開答案,今日的辯論是孟子受業于子思。
之所以選此為論,首先便是孟子授業歷來爭論不休,前面子做引,乃引述前人之論,多為孟子受業于子思,然《孟子外書?性善辨》又孟子學于子思之子子上,著辛評又將此文朗誦而出:曼殊不擇問于孟子曰:“夫子焉學?”孟子曰:“魯有圣人曰孔子。曾子學于孔子,子思學于曾子。子思,孔子之孫,伯魚之子也。子思之子曰子上,軻嘗學焉,是以得圣人之傳也。”
然,朝趙夫子(趙岐)已斥《孟子外書》之偽:“其文不能宏深,不與內篇相似,似非孟子真,后世依放而托之者也!
辛評又開始了一通敘述,將孟子與子思,子上事一一復述,最后便要請學子上臺來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自由發揮,當然如果是胡言一通,辛評就能讓其狼狽退場,所以若沒有真才實學,是萬萬不敢登臺獻丑的。
人群開始移動,很快,原上百人的前層都退后了,而中間那層只是向前走了三五位,但與初始前排人頭涌涌比起來,此刻的前排就顯得寂寥了許多。規矩郭林早給劉瀾了,也不知是無知者無畏,他一直往前擠,這讓辛評眼神更沉了,今天就讓你知道厲害,待讓你吃癟之后,某在敗降于仲道。
站在高臺上的辛評與不遠處的衛仲道使了個眼色,讓他差不多就到前排來,之后才環視一圈,笑道:“今日與往日不同,前排學子登臺須某邀請!蓖,辛評好像發現了多年的好友一般,指了指就要走到蔡琰身側的劉瀾,一臉意味深長的笑容:“這位學子龍精虎猛,一看就非潁川人士,不如先請登臺一論如何?”
年輕人的城府不過就是一個笑話,別遠處一直關注的幾位大佬一眼看穿了辛評的目的,便連蔡琰也察覺到了一絲陰謀氣息,猛然回頭,結果卻發現了那成為四周焦的身影竟然就是劉瀾。
而此刻,他正一臉難以置信用手指著自己的鼻子,看向高臺,那意思分明就是在確認,你邀請上臺的人是我?
辛評很正式的頭,還做出了個延請的手勢,道:“正是這位兄弟,既然你出現在第一層,想必對孟子是授業于子思子還是子上子定有一套獨特見解!
劉瀾聳了聳肩,攤手,道:“可是我不會孟子,也沒看過孟子。”
蔡琰好像對劉瀾出這番話來在意料之中,畢竟劉家家學乃是毛詩,孟子嘛,難免就一竅不通了,但在情理之外的卻是劉瀾會當著眾人的面出他不通孟子,這讓蔡琰一直對這些家傳世家的向往少了一些。
辛評微微搖頭,依舊是一副笑逐顏開的樣子,道:“既然你不知曉,那么按照規矩你應該前往最外面的一層,這里不是什么人都能來的,所以請你退后甚至是離開,我們的文會還要繼續!
辛評一臉譏諷的完再也不看劉瀾,而是偷偷瞄向了衛仲道,示意他過來,他要請其登臺,不過衛仲道過來是過來了,不過卻示意他先邀蔡琰上臺,這讓辛評微微有些為難,不論蔡琰的身份如何,他終歸是女流之輩,怎能登上高臺?他贏了豈不是世人會他欺負女流之輩,要輸了,那以后還如何見人,可當他看到衛仲道殷切的神情,以及肯定的目光辛評一下子就明白了衛仲道這是在蔡琰沒有技壓群雄之力,那時他好在蔡琰吃苦頭的時候以護花使者的身份出現,一舉博得美人歸,辛評終于有了一絲松動,望向蔡琰,正要打算住壓力邀其登臺時,不想遭受無數白眼的劉瀾卻突然聲震場的道:“雖然我無法給予你滿意的答案,但我的一位朋友卻可以!
劉瀾指向了蔡琰,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讓他登臺吧,我相信他會讓你們大吃一驚的!
蔡琰神情復雜的望向了劉瀾,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