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我來呢,是帶了兩個消息給你,一呢,是昨日圣上在宣明殿召集三公、大將軍等商議對你的封賞,原封賞今日就會下達,可是卻出現了非議的聲音,所以不管是受俘還是封賞又延后了,另一則消息呢,卻是今日朝堂上傳出來的,天子在朝會上宣布要售關內侯,直五百萬錢。∈♀頂點說,”
“乖乖,五百萬錢?”劉瀾咂舌道。
“德然兄,你不覺得此事有蹊蹺嗎?昨日圣上才宣布延后對你的封賞今日就宣稱五百萬要賣關內侯,這之間會不會有什么必然的關系?”
劉瀾肅然,道:“首先多謝蠻姑娘帶來這兩條消息呢,首先朝廷對我的封賞產生非議,這早在我的預料之中,那日雖然有蠻姑娘出頭,但不管是士人還是武將心中肯定會有所不服,而天子卻要獻俘還要重賞這如何能不在朝廷內發生爭議?所以獻俘這件事我還是并不報期望的,我明白自己的能耐和功績,就目前還是無法與皇甫嵩將軍媲美甚至是比肩的。”
詞,欽佩贊賞,道:“女子乃商戶出生,見慣了世間名利,先賢言榮名厚利,世所同競,求之既不可得,卻之亦不可免。不想德然兄卻是如此虛懷若谷,真讓女子欽佩。”
“哪里,哪里,我不過是實話實罷了。”
“那關內侯德然兄覺得會不會與對你的封賞有關連呢?”
劉瀾搖搖頭,道:“不管此事有沒有必然的關系,對我來卻是沒有分文去捐個關內侯做。至于朝廷對我如何封賞,日后自有所論斷。不是么?”
房門被敲響,劉瀾起身開門。不是別人乃是蔡芍芬,不過讓蠻有些詫異的是自己的蔡姐姐何時和劉瀾如此熟絡了?
劉瀾正笑著為她引薦一位朋友時,不想蠻卻一陣風也似的跑上來,衽襝一禮,乖乖巧巧的喊了句:“完還不望偷偷看向蔡芍芬,拼了命的眨眼使著眼色,蔡芍芬立時會意,笑道:“蠻妹子,你怎么會在這里?”
這一句可算是把不出話來,好在蔡芍芬蕙質蘭心,圓回了問話:“莫非你前日對我的那位朋友就是劉瀾?就是他要面見天子獻俘么?”
蠻如雞啄米般點點頭。
不過劉瀾可卻又搖起了頭,自己面見天子獻俘就難免太張揚了,就現在這趨勢成不成還不知道呢,到時天子不受俘,那不就是打自己的臉么?急忙道:“哪有。我只是有公務才會來雒陽的。”
等劉瀾解釋完再看,倆女嘰嘰喳喳個不停,哪有人聽他解釋啊,劉瀾一臉黑線。這簡直就是把自己當空氣啊,可這么一大一什么呢。就算是,人家也未必聽。
他就像是一個多余的人一樣。一個人站在原地,而兩女則親昵的著什么。探耳偷聽,卻聽到蔡芍芬什么來是找劉瀾讓他陪我去金市買些胭脂水粉的,既然蠻妹子在,那就陪姐姐去逛金市吧。
兩女絕對是實干派,干就干,沒半點拖拉,一直走到門口好像才發覺還有個劉瀾呢,回頭露出兩個美死人不償命的笑容:“我們去金市了,再見。”
“再見?”
劉瀾還沒完,兩道倩影留給他的便是一道華麗麗的背影。
兩人出了驛館,登上了門口處停著的輜車,不過了句姐姐稍等,便又轉了出來,一語暗號,不遠處走來一位長者,恭敬道:“姐。”
“我有件事需要你去辦。”
“無妨。”
“相煩你去一趟鳳來樓,若是遇到前日與我一起的年輕著又壓低了一些聲音,不過到最后卻是什么也聽不到了。
“姐放心。老奴這就去辦。”
“對了告訴他只能打聽,千萬不能求情,不然這事一定壞。”
中年轉身離去,他當然明白的那位年輕人是誰,試想堂堂董侯為一邊地將領求情,這可是皇家忌諱,不但不會再賞,只怕劉瀾的性命也難保。
兩女在金市時而乘輜車,時而步行,流連于雒陽最大集市的首飾店、綢緞莊還有胭脂鋪,不得不不管是古代女子還是現代女子購物乃是最大的娛樂休閑方式了,一直逛到了夜幕降臨時,才回到鳳來樓飽餐一頓后,之后蠻則派自己的輜車將蔡芍芬送回了驛館。
而上午在兩女離開之后劉瀾一人也沒意思,想去找旁邊屋子的兄弟們吧卻發現一個個早沒了影蹤,無奈下便打算出城回部隊駐防處與其他老兄弟們聚聚,不過當他走出萬歲街準備前往望京門時,卻發現一道熟悉的身影從前方走過,劉瀾的腳步一頓,方才驚鴻一瞥,讓他如同雕塑一般怔在萬歲街來往的人潮中,回想著方才的身影,口中喃喃自語,怎么可能是她?她不是下吳了嗎,怎么會出現在京城?
劉瀾忍不住轉頭,恰好看到那女子轉向了士馬街,再次看到那熟悉不過的背影,劉瀾可以肯定那就是她無疑。
劉瀾轉身焦急的撥開來來往往阻塞他追趕上去的人潮,可畢竟雒陽人流太大的,一連撞到好幾人,遭到一片咒罵聲的他不得不改跑的了,速度奇快,只是一眨眼便跑到了士馬街那位女子身后,拍住她的肩膀,驚喜,道:“蔡琰,你啥時候來雒陽的?”
丫頭轉過身,露出了還有些稚嫩的俏臉,確實像蔡琰,但那是兩年前的蔡琰除非她兩年都沒有變化,而且她看向劉瀾的眼中一臉警惕,那根不是相識的表情而是受到驚嚇的表現。
“對不起,對不起,我認錯人了。”
劉瀾抱歉著,姑娘抱怨一通后就走了,劉瀾有些魂不守舍,不可能錯了啊,剛才明明看到的是蔡琰啊,劉瀾苦笑,出了城,糊里糊涂的想去軍營卻不知怎么又到了洛水畔,看著初升未久的朝陽,清風拂面,仿佛整個人的心靈都得到了洗滌。
“如今已經很少在見到像你這般折巾一角的年輕人了。”
突兀的聲音有些嘶啞,劉瀾轉身,卻發現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拄著一根鳩仗站在不遠處,身邊沒有他人,正自放目遠眺,這位長者實話劉瀾昨日就見到過,不過那時候他身邊還跟著一位中年,不過不管是那位中年還是這位老者,從上自下都透著一股久居上位的氣度,就這拄拐遠眺的氣勢,就遠非劉瀾所見過的溫恕蔡邕能比,至于劉元起郭禧那都是稍遜一籌,而劉瀾通過觀察溫恕學習一點皮毛的養氣功夫,就更是與這位老人差了十萬八千里了。
“老人家是子?”劉瀾左右瞅了瞅沒別人,只有自己,而偏偏劉瀾又有習慣折巾一角。
慈眉善目的老人猶如一顆不老松一樣雖然腰板彎曲但始終屹立而不倒,依然遠眺長空萬里,但口中卻不知是對劉瀾還是喃喃自語,道:“年輕人里,當年老夫最看重的便是李元禮與郭林宗了,當年人們一起談論陳蕃和李膺的成就和德行時,決定不了誰先誰后,蔡邕那后輩就評論陳仲舉敢于冒犯天子,李元禮嚴于整飭下屬,冒犯天子難,整飭下屬容易。于是陳蕃的名次就排在三君之后,李膺就排在八俊之前。而郭泰(字林宗)這介休(太原介休)來的子呢,論家世萬萬比不得李元禮,出身貧賤。自幼失沽,恰巧當時縣里有吏的空缺讓他遞補,他母親呢就非常希望他去做事,可這孩子呢有自己的理想,服了自己的母親,所以就辭掉沒有去當詞,口若懸河,聲音嘹亮。當時啊,老夫就非常看重這位年輕人,不想他游于洛陽后偏偏又與老夫所看重的河南尹李元禮私交甚篤,老夫甚是欣慰,果然只是須臾時間,兩人便名震京師。后來林宗回鄉,士大夫諸儒生送到這洛水河邊,足有好幾千輛車子,郭林宗只與李膺同船過河,送行的眾賓客望見他倆,如神仙一般。再后來司徒黃瓊征召,太常趙典舉有道。有人就勸郭林宗出為官,可林宗卻回答:我晚上觀看天象,白天考察社會人事,天命要廢棄的,是不可支持的。于是,他都沒有應。后來林宗周游天下,曾經在陳、梁間行,遇雨,巾一角折墊起來,當時人也學著故意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不過自黨禍興起,知名之士大多遭其害,雖然只有郭林宗和汝南袁閎得以幸免,但這天下敢再折林宗巾者這么多年來也只有你一人而已了,年輕人,能不能告訴我你的名姓啊?”
老人長篇大論的一番話劉瀾從頭到尾都是認認真真的聽,雖然開始有些莫名其妙但后面他卻是恍然大悟,他這是在如今的年輕人經歷黨錮之后連一點傲骨都沒了,當時潮流的林宗巾都不敢再折,還能敢再去指摘時政?不過這都是劉瀾一廂情愿的猜測罷了,聽到老人的問話,第一時間恭恭敬敬的一揖到底,道:“子涿縣劉瀾,見過老先生。”(未完待續。。)u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