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這世上沒有后悔藥!”劉瀾笑著,眼神卻徒然變冷,聲音壓得很低,陰沉的問:“我的野心,你看得出來?猜的出來?”劉瀾可不信公孫度之言。
公孫度不屑冷哼,道:“你的野心,天子手中的四獸圖早有記載,還用我看,我猜?”
“又是那四獸圖,可天下擅讖緯者都看不出是惡讖良讖,你又豈能看得出?”劉瀾可不信他的辭,而且就他所知,靈帝最后對四獸圖做出的結論乃是良讖,得此結論靈帝不知詢過多少大師,可卻依然耗費了足足二十年時間,可想此讖之難,又豈是公孫度解就能解的。
劉瀾有此表現公孫度一點也不奇怪:“緯候之部(緯書與尚書中候的合稱,亦為緯書的通稱。)中早有明,只是那幫腐儒看不出罷了!”道這里,心中卻是徒然一驚,他得緯書與讖書各一部,緯書中言四獸之惡,讖書卻言孫登當為天子,他姓公孫,字升濟,升即登也。
可如今他這天子肯定是當不成了,也就是四獸之惡,劉瀾之野心正是他一手促成,想到這里,怒火攻心的公孫度猛然噴出一口鮮血:“南華,我被汝騙也!”
“南華?”劉瀾一怔,這人他自然知道,演義中授天書與張角的仙人,一直以來他都以為這人就是個虛構的神話人物,卻不想還真有其人,而且看情況和公孫度還有所牽連,疑惑問道:“他騙你什么?”
公孫度微愣了片刻,突然大笑了起來:“你想知道?”
“實話,我并不想知道,相比于你知道的這些,我更好奇南華。”
公孫度忽地狀似瘋狂般大笑起來:“劉瀾,你一輩子也別想知道!”
“我不急,別忘了你還有家人,我想你遲早有一天會出來。”
“劉瀾你太看我了,要殺要剮悉聽尊便!哈哈。哈哈哈!”公孫度大笑出聲,之前兩人低聲交談,周圍眾人并不知曉兩人所談內容,如今突然聽到公孫度大笑出聲,明顯是在對司馬嘲諷,立時怒叱連連,尤其是張飛。更是上前一步,叫囂著:“俺宰了你!”
“翼德。”劉瀾出聲制止了欲要殺人的張飛:“留著他還有用。”公孫度的瘋狂。甚至連家人的死活都不管不顧這讓他感到意外,就起對公孫康的態度來,此人絕非冷血無情之人,可現在卻為了保守秘密不顧家人死活,這無疑明其中一定隱藏著一個驚天秘聞。
到底是什么?
劉瀾想知道,但又不得不排除老奸巨猾的公孫度以此來換得自己生的希望,已退為進,如果是這樣,就不得不公孫度不愧是官場上的老狐貍。深明生存之道,最少他這般表現成功讓他活了下來。
“司馬,留著他還有什么用,斬草不除根,留著遲早是個禍害。”關羽挑動臥蠶眉,出言勸諫。
劉瀾擺手示意無妨,突然。卻高聲大喝了一聲:“傳公孫郡守令,襄平所有統兵將領速來南城樓!”
一瞬間眾將便齊齊會意,司馬這還是要兵不血刃徹底拿下襄平城啊,
~~~~~~~~
一個時辰后,在所有將領的配合下劉瀾的部隊成功控制了襄平城,出乎意料的順利。除了進入郡守府時遇到少數抵抗被外,都是棄械投降。
拿下郡守府之后,劉瀾并沒有入內,更沒有驚動公孫度的家人,只是下令將郡守府團團圍困后便將臨時住所設置到了縣衙。
自公孫昭被殺后并沒有信任縣君上任,縣衙一直空懸著,在這里劉瀾處理一些頭等事宜。首先是關羽提議將襄平降卒先關押起來,不過還沒等他完就被劉瀾拒絕了:“不必了,除了祁河等公孫度心腹嚴加看守外,其余降卒部釋放,讓他們各安其位。”
“可是……”
“大局已定,他們不會這么傻,別忘了統兵將領校尉可都在我們手上,這個時候不會有人輕舉妄動的,不過城防的事宜你得抓起來,不得出現任何紕漏。”
“諾。”關羽領令而去。
處置完這些,劉瀾又見了襄平大族的代表后才在縣府議事廳再一次召見了襄平軍幾位校尉及都尉。
劉瀾深知,想要真正控制襄平城,以他現在的實力還沒有那么大的胃口,所以想讓襄平安穩,重點還在這些襄平軍身上,而控制襄平軍,不在于兵心,而在于眼前這些遼東校尉們。
劉瀾習慣與眾兄弟打成一片,那是因為大家一同出生入死,可對于襄平這些校尉們,劉瀾卻沒有這樣做,更沒有像對待老兄弟般去禮迎,當然劉瀾也不會讓他們感到害怕,但卻必須要讓他們明白敬畏。
一直等眾人依次抵達,施禮之后劉瀾才示意他們落座。
落座時,劉瀾卻發現了一位比較靠后的將領,并不起眼,可卻吸引了他的矚目:“這位校尉怎么稱呼?”
“稟縣君,在下姓石名亮,乃遼東騎尉。”
“石亮?”劉瀾下意識的反問了一句,又姓石?
一邊的金廣副將石明微微一笑,立時明白過來劉縣君為何有此一問了,起身道:“啟稟縣君,我兩人皆屬平郭石氏,石亮乃某族弟。”
“原來如此?”劉瀾這才反應過來:“怪不得瞅著你兩人像呢,而且還都姓石,果真是同族兄弟啊。”
“劉縣君有所不知,平郭石氏一族效忠朝廷,自前朝便多入軍旅,到了朝初年,先祖更是成為了光武帝近身親衛,被賜忠信校尉,至此平郭石氏顯名遼東。自此之后,石家以忠信傳家,男丁但凡成年必入軍前效命,守護遼東,石家男兒為軍敢于慷慨赴死,絕不茍且偷生,不敢給祖宗抹黑,更不能損祖宗之名。”
石明的慷慨激昂,而其余校尉、都尉更是一臉羨慕,甚至是金廣,雖然石明是他的副將,可在心底卻更羨慕他這位副手的家室。
劉瀾點了點頭,雖然從未聽過平郭石氏,可看現在這個情況,石家不僅在平郭,在整個遼東都有著偌大的名聲,不然這些武將眼中也不會透出如此敬重之色,感嘆一聲,道:“將種之后,名不虛傳。”
“石家世受朝廷之恩,末將自幼便熟讀儒典,深明忠信禮義,公孫度不忠不義,末將方才隨金校尉一同反他,此乃舍忠大義也,而在座同僚亦是如此。”(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