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臉漢子偷襲不成反被關羽壓制,心中惴惴,可瞧見自家弟兄們圍了過來,沒有了后顧之憂雙錘立時舞得虎虎生風,與關羽站在一處,其大開大闔的攻勢一時間讓關羽都不得不安贊一聲其人錘法精妙絕倫。△¢,
兩人刀錘相交,黑臉漢子揮動鐵錘仍舊是身輕如燕,像團黑風般四面八方飛旋,一時間竟扭轉了劣勢,關羽怎能想到在這悍匪群中亦有如此高手,運起青龍刀法,只守不攻,不想還是被他錘風將護須的髯夾砸落。
黑臉漢子欲趁勢追擊,可不想關羽髯夾墜地的一刻他卻匆忙收錘,下一刻忽地一聲驚呼,跪倒在地,倒頭拜道:“閣下可是關將軍?
武藝高強,又一語道破自家出處,關羽適時收刀,瞇眼問他:“你何以識得關某。”
“子周倉,當年在薊縣時多虧劉將軍搭救,那是便有幸拜識尊顏;只恨那時未隨劉將軍前往盧龍,才又**為賊,今日幸得拜見,愿將軍不棄,收為步卒,早晚執(zhí)鞭隨鐙,死亦甘心!”
四周嘍啰大多都是當年被劉瀾在薊縣搭救下來的黃巾賊人,此時聽劉將軍的部曲,一同拜倒,懇請關羽收作步卒。
“原來你們是當年薊縣黃巾。”關羽微微額首,此人武藝甚高,氣勢不俗,若得他相助卻也是如虎添翼,不過此事還需主公點頭,遂道:“你且隨我去見主公,若留你,便隨我而去。若何?”
周倉大急,匆忙再拜:“倉乃一莽之夫。**為盜;今遇將軍,如重見天日。若劉將軍不肯收入帳下,倉豈非又要繼續(xù)為盜,如今不奢入劉將軍帳下只愿跟隨關將軍,愿鞍前馬后,只死而已!”
“既如此你便和我回去面見主公吧。”
一行返回去見劉瀾,當關羽將身旁這位板肋虬髯,形容甚偉的男子是周倉,并投在關羽麾下為私曲時劉瀾怔住了,尤其當周倉激動的他是當年薊縣黃巾幸存者后劉瀾更是目瞪口呆。數(shù)年前他居然錯過了一向推崇備至的‘武烈候’,錯過了這么一位忠心耿耿的漢子?
太可惜了,不過周倉既然出現(xiàn),那自然是最好不過,所以他是否成為關羽私曲就變得不那么重要了,劉瀾點頭了,周倉心中一塊大石也算是徹底落下,就在這時,突然就聽劉瀾道:“元福(周倉字)。你可知太平要術的下落嗎?”
“不知,但末將卻知道一人肯定知道太平要術的下落。”
“何人?”
“裴元紹。”
周倉自告奮勇,但劉瀾還是決議同他一道前往,這一座天中山居然有兩位占山為王的。如今收了一位,第二位怎能錯過?而且長久以來司馬一直有走到哪就將地圖作到哪的習慣,雖然如今都是張飛執(zhí)筆。可既然到了汝南地界,這天中山什么也得標注
數(shù)個時辰后眾人抵達天中山。因為是人工修建,天中山并不高。也不陡,可山嶺間古木松柏較多,極易隱蔽,卻也是一處占山為王的好所在,隨著周倉順著路羊腸而上,直到眾人來到寨門前也沒有碰到明哨或者是暗哨。
而更加奇怪的是寨門前竟然沒有任何守衛(wèi),好似眼前是豬哥擺出的空城一般,就等眾人入甕。
雖然劉瀾不是司馬懿,但還是揮手喊停了眾人,不管眼前黃巾營寨是座空營還是擺出的空城計,有周倉在,劉瀾都不打算去冒險。
周倉眾而出,對著四周空地大喝一聲:“裴元紹,出來。”
躲在四周的裴元紹一聽到風聲便打算帶著人撤離天中山,就他這幾百人的山寨,哪值當朝廷派如此大軍討伐啊,還他娘來的都是騎兵,這不就是殺雞用牛刀嘛,所以他一早就認定這些人只是途徑此地,誤打誤撞跑到了他的山寨,既然如此那他就暫避鋒芒,等這些官兵人走了再回來繼續(xù)做他的山大王,不曾想,他帶著人馬撤出山寨暗藏密林之中就等著這些官兵入寨后撤離了偏生這些官兵卻在寨門前停下,甚至還有人直呼他的名字,立時驚恐萬狀,娘的,真是流年不利啊,感情這伙官兵還真是奔老子來的啊,奈奈的,離此幾里的汝南城早他娘的被黃巾占了也不見你們去討伐,老子這幾百人怎么就礙了你們的眼了,氣憤得不行,柿子就撿軟的捏啊。
裴元紹啐了一口,心中憤憤,既然你們要趕盡殺絕,那就別怪老子心狠手辣,汝南黃巾那些老朋友可是招呼他好久前去入伙,完成大賢良師未盡的功業(yè),可就在他下定決心要投汝南黃巾的一刻,卻又聽那人喊道:“裴元紹,我是周倉啊,還不出來見恩公?”
“周倉?”密林之中的裴元紹猛盯著喊話人看了幾眼,才徹底確定道:“周倉怎么是你?”還有你剛才恩公……
馬臉短須的裴元紹陡然看到周倉一旁的劉瀾立時迎了上來,在劉瀾面前站定后取出一張畫像,其上卻乃是一副劉瀾立像,仔細端詳,方才確定眼前乃是劉瀾其人,一拜而倒,道:“人姓裴,名元紹,自當年被劉將軍救下后歸鄉(xiāng),可官府仍就通緝,萬般無奈之下只得嘯聚山林,權于此處藏伏,不想今日有遇恩公!”
他料周倉定是投在了恩公帳下,當年離開之后便后悔不及,如今得此良機如何能再錯過,立時求劉瀾收入帳下,劉瀾來此,就是收他入帳中,他既提起,哪有不答應的道理,隨即一同入寨,裴元紹一番款待,夜食中,劉瀾又問起了太平要術之事,可不想裴元紹知道是知道不過太平要術卻并不在他手中而是在在嵖岈山。
到嵖岈山,裴元紹一臉緊張,勸劉瀾最好不要去。原來嵖岈山乃是汝南黃巾余部的巢穴,雖然人多勢眾。可想奪走太平要術,卻絕非易事。
可劉瀾有必須要找到太平要術的原因。并不放棄,暫留裴元紹在山寨看守寨中財貨,劉瀾等人則再次向著嵖岈山啟程。
~~~~~~
嵖岈山系伏牛山東緣余脈,又名玲瓏山、石猴仙山,山勢嵯峨,怪石林立。南山、北山、花果山、六峰山砥足而立,秀蜜湖、琵琶湖、百花湖、天磨湖點綴其間,構成了一幅奇特秀麗的風光畫卷。行走在如此美妙動人的山嶺間,心情自然是舒適異常。
這一路行來。并沒有遇到任何人影,雖然此處山景美妙,但想來此時正是三國禍亂將起之時,又能有幾人有閑情雅致來欣賞山中美景。
數(shù)日后……
一行人由周倉指引,行走在古木參差和縈繞而過的河流溪間。
可此時眾人卻又犯了難,雖然周倉之前來過,但此時再來,卻迷了路,什么也找不到巢穴所在。
“主公。我們好像又轉回來了。”
關羽看了眼身旁古木,雖然似曾相識,但山中古木奇多,也不能太確定。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在它之旁,有一片霧。也可以,這顆似曾相識的古木旁。是一片霧林。
“山中古木眾多,是否轉了回來。也未可知。”
劉瀾看向關羽,道:“云長,還是做個標記吧。”
關羽在樹干上劃了條深深的痕跡,方便確認,一行人繼續(xù)沿著山路前行,這一轉又是數(shù)個時辰:“主公,你看。”
劉瀾順著關羽所指,看向不遠處一株古樹,只見樹身上正是之前關羽用青龍刀留下的痕跡:“又回來了,看來我們是真迷路了。”
雖然生前并沒有來過嵖岈山,但回到古代,來到這里,卻遇到了這等離奇事,心中難免懷疑。雖然并不相信張角得到太平要術后可以撒豆成兵,點石成金,但此時卻不得不去想,難道世間真有這等仙術?如果是真的,那么會不會是現(xiàn)在這位獲得太平要術的主人,不想見自己,所以才會有此離奇一幕?
“主公,你看!”
張飛的聲音打斷了劉瀾臆測,順著張飛所指看向不遠處密林之中,竟然有人遠遠的看著他們一行。
劉瀾眨了眨眼,再次確定不是眼花后,道:“翼德,帶他回來問問。”
“諾。”張飛夾動坐下烏騅馬,四蹄邁動,向霧林前那人策馬而去。
遠處的男子一直站在密林前看著他們,看樣子四十多歲,一身粗布麻服,可頭上卻戴著逍遙巾,手中拿著鋤頭,哪有半點農夫的樣子,而且這世上的農夫他也見多了,往往見到張飛這幅兇神惡煞的樣子那都是避之唯恐不及,而那人卻沒有任何要離開的跡象,拿著馬鞭指著遠處那人的劉瀾對身邊關羽低聲道:“此人非比尋常,讓龍騎軍戒備。”
“諾。”關羽吩咐下去,而那邊的張飛則騎著馬,一陣風馳電掣已逼近了那人,就在這時,那農夫卻驟然轉身跑。
“那漢子,你等一等,我們沒有惡意,只是想問問你,該如何才能進入嵖岈山的深處。”張飛的喊聲宛如驚雷,只是中年人仿若未聞一般,一刻也不停留,翻身便跑進了霧林之中。
脾氣火爆的張飛無名火頓起,緊跟著中年追進了迷霧中,待遠處劉瀾幾人反應過來早已不見了人影,個個擔心,忽然發(fā)覺中年人的速度竟然比騎著烏騅馬的張飛還要快些,只是眨眼功夫就將張飛甩在身后,擔憂的劉瀾在后方大叫:“翼德,不可在追。”只是他再也沒有了任何回應。
情急之間劉瀾只得追進迷霧之中,畢竟迷霧里一切都是未知,萬一張飛出了什么意外,他們也可以及時援助,只是當一行人追進了迷霧之后,劉瀾又怔住了,之前還在他身旁的關羽、許褚乃至于龍騎軍如同鬼魅般消失不見了。
這一變故,讓他心中慌亂了起來,誰知道這霧林中會出現(xiàn)什么,可事到如今,劉瀾哪有后退的道理,掣出屠龍刀,向著迷霧前方行去。
照這樣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啊。也不知在迷霧中走了多久,走覺不對,心中暗罵一聲晦氣,驀地,劉瀾發(fā)現(xiàn)目光所及之處正有一道光點刺激著自己的眼球,如果所料不錯,那應該是陽光,陽光既然能投射進來這霧林之中,那里一定是出口,立時向著光點方向跑去,這一跑,又不知跑了多久。
直到……
直到劉瀾面前豁然開朗,倒身躺在綠油油的草地上,陽光灑落大地,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終于松了一口氣,可算從該死的迷霧中出來了!
目光朝四周掃了掃,這是一片開闊帶,仿若自己在電視中見到的非洲草原一般,到處是鳥語花香,只是缺少了斑馬,羚羊等動物,讓他心中不由想道:“還好自己不是在迷霧中跑到了非洲,不然那樂子可就大了!”
劉瀾掏出響箭射飛,很快,許褚、周倉甚至是龍騎軍都循聲而來,有的已經走出了霧林,有的則是在響箭的指引下走出霧林,一個個劫后余生的樣子,見到劉瀾后立時癱倒在地,累趴下了。
可是都走出了霧林,可關羽、張飛還有周倉三人卻不見了蹤影,沒讓龍騎軍們過多休息,立即吩咐下去留一部分人在此繼續(xù)等候,其余人則各奔東西尋找,只要發(fā)現(xiàn)二人蹤跡,立時以響箭為號。
獨自尋找的劉瀾找到了一條并不是很清晰的道路,世上無路,人走的多了,自然就有了路,既然在這茫茫草原中會出現(xiàn)一條不是十分明顯的道路,那么順著它走,也許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一路走來,四周隨處可見鳥語花香,劉瀾又能了解多少?就是身旁蘭花的芬香,他又如何能辨別得出,雖然心急三人,但他還是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吸引,雖不知花,不懂花,但對美好事物的愛美之心,還是讓他情不自禁的觀看,當然并不會駐足,最多只是發(fā)些感嘆!
感嘆人常拿美人來比花,又拿花來襯托美人的姿容。
產嬌花嫩蕊以代美人。(未完待續(xù)。。)u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