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盛商議著如何吸引曹軍之時,劉瀾則同樣關注著沛縣的戰事,雖然沒能給予沛縣最有利的保障,無法增援更多的兵力,但很多消息的傳來卻讓劉瀾長吁一口大氣。rg
而在匯集來的情報中,最吸引他的一條則是東萊的袁譚率領主力前往城陽郡與顏良匯合,這個情況有些微妙,雖然劉瀾無法判定這一匯合是否劍指徐州,但是從袁紹軍的分布來看,這樣的匯合,十有**是真的要對徐州用兵了,尤其是在沛縣已經激戰的情況之下,袁紹要來徐州渾水摸魚的可能性變得很大。
這樣一來,他們臨時改變的部署就變得格外重要,因為徐庶早就下達了應對冀州軍的部署,而現在他要考慮的事情,重中之重也就自然而然從沛縣變成了瑯琊。
瑯琊緊挨著城陽郡,而東莞又毗陵著審配,但因為東莞沒有任何兵力部署,所以如果與顏良當真開戰,情況很可能會變成冀州軍兩面夾擊,所以必須要對其進行必要的布置,以防萬一。
但有一點徐庶也分析到了,那就是審配對于徐州的熱情并不高,所以防御審配的兵力無須太多,最主要的還是東面來自城陽郡的顏良和袁譚。
而劉瀾的想法則是在陽都集結部隊,這是南下開陽的畢竟之所,不管是顏良、袁譚也好還是從東莞南下的審配也罷,只要南犯瑯琊,進攻開城,就勢必要攻打陽都縣,所以只要守住了陽都,就等于守住了瑯琊,丟掉了陽都,那么瑯琊郡想守住的希望也就不大了。
但對于防御陽都縣,卻出現了不的爭論,因為陽都縣乃是縣,人口少,城池低矮,如果是據城而守,那么他并沒有多少優勢,反而不如退到南面僅一百二十余里的臨沂縣,那里雖然也不過是一座中縣,但它卻素來有開陽衛城一,城高池深,對于防守有一定的優勢,而且距離開陽比較近,進退自如,南北呼應也方便,也更容易形成犄角之勢。
不過距離開陽近有好處,也自然有劣勢,如果力在臨沂布防,那么假如顏良軍繞過臨沂,直撲開陽的話,那么開陽可就危險了,如果派出半數兵力,那么在面對主力的袁軍時,又會顯得孤木難支,尤其對于分兵作戰劉瀾是極為反對甚至絕難接受的,所以臨沂雖然與陽都就一百多里的距離,但是在他心中卻更傾向陽都。
他的意思很明確,既然把關羽的攝山營調來了,那么與袁軍的交戰,就絕不能只考慮如何防袁軍,而是要想該如何主動出擊,那么就絕不能瞻前顧后,又想擊敗袁軍又想保住開陽,所以這一仗,要么就干干脆脆直接把部隊拉出來,在陽都和袁軍來一場大規模的遭遇戰,至于陽都、臨沂還有開城可以都不顧。
對于劉瀾大膽的想法,徐庶很是認真的想了想,其實到了現在這個情況下,尤其是在割讓了青州之后,確實在去考慮一城一地得失就太沒有大局觀了,而與袁紹軍作戰,如果從一開始,依照劉瀾的想法,避敵鋒芒的話,那么不管顏良攻哪,只要留下部兵力就好了,不去管他,不管是向南還是向東,都可以讓他如入無人之境,只要集中精力,力對付曹操就可以了。
但是徐庶既然已經服了劉瀾,那么東莞都可以戰略放棄,一個瑯琊其實也沒什么不能舍棄的,所以在陽都集結大軍,甚至關鍵時刻可以主動出擊顯然就成為徐州之戰真正的勝負手。
這一仗,就像徐庶的那樣,讓我們集中兵力,先滅袁紹,震懾曹操,以此來謀取徐州之戰的最終勝利。
徐庶緊挨著劉瀾注視著地圖。
劉瀾在徐州做的沙盤,包括了開陽,囊括了整個徐州甚至是豫州,偏偏就是沒有設立開陽北面的臨沂與陽都以及青州,所以此刻二人只能盯著地圖,不過新的沙盤正在建造之中,用不了三天,許褚就會將他做好,那時候兩人會更直觀的對臨沂、陽都有一個了解。
而此刻,二人只能通過地圖來判斷,而在陽都開戰的話,那么部隊的調動就顯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在關羽還沒有抵達徐州之際,黃忠的瑯琊軍調動則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最好能夠讓關羽的攝山營起到奇兵的作用,到時一擊便能夠將袁軍擊退,把他們直接趕回臨淄。
但徐庶有不同的想法,他覺得與冀州軍交戰,敵軍的兵力并不比他們少,就紙面上看,兩軍應當可以是奇虎相當,大決戰是格外冒險的,因為誰也無法料到誰會取得最后的勝利,而從地圖上來看,兩軍如果在同一起跑線上的話,那么袁軍比他們最大的劣勢就在于他們的戰線拉得太長了。
雖然看起來青州現在是袁紹掌握,袁譚還是青州的刺史,但別忘了他們掌握青州不過幾個月,民心未附,所以他們籌集糧草,雖然能夠從青州募得一些,但更多的還是需要從冀州的打后面籌措。
而這個情況,其實和當年的冀州之戰一模一樣,而當年袁紹在冀州之戰已經做到了最好,用劉瀾的話,那一仗雙方應當是個平手,甚至是公孫瓚敗了,而袁紹之所以勝,完是因為他找到了公孫瓚龍湊的屯糧之地,已經在河間將公孫瓚的糧道破壞。
所以他們這一仗,完可以效法當時的袁紹,只要能夠找到敵軍的屯糧點,然后再切斷從冀州運糧的糧道,那么顏良想不撤退都不行。
而且顏良現在把冀州的兵力都集中在邊境,大后方幾乎沒有任何設防,只要我們愿意,隨時可以派出一支奇兵收復青州失地,而這個人選如果是臧霸的話,以他們在青州經營多年的資歷來看,兵鋒所到,必定是紛紛開門納降,不費一兵一卒收復青州,到時候顏良的部隊還能有多少動力與我軍交戰,只怕早就急著去收回失地,以免被我軍切斷后路了吧。
劉瀾沉默了,徐庶的計策你可以他是在學當年田豐給袁紹布置的上翻抽屜絕戶之計,也許徐庶的布置沒有像田豐處處周到,無懈可擊,但有一點,徐庶不會重蹈田豐的覆轍,因為顏良軍中少了趙云這一勝負手。
冀州之戰,他們之所以能夠取勝,完是因為趙云一人,他幾乎是以一人之力,保證了冀州的糧道暢通。而最關鍵的,就像徐庶所,他們這一仗,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冀州之戰時的張頜可有可無,因為他們根無需找到龍湊這一屯糧之所,只要把臧霸派出去,顏良必定軍心大亂,到時候他只要亂了陣腳,撤軍回青州,那么他們就能前后夾擊,或消滅或擊敗,憑個人意愿。
到那個時候,別擊敗顏良了,就算是徹底收回青州也不是沒有可能,甚至做的更絕些,干脆將黃河冀州軍的渡船部毀掉,徹底截斷顏良的后路,那個時候,他們只要放緩攻擊的步伐,將顏良部消滅在青州也不是沒有可能,而最關鍵的是,還不用擔心袁術的反撲,如此,徐州之戰,將一舉奠定劉瀾在關東第一大勢力的地位。
不過這個可能不大,不管是顏良還是袁紹,都不會對渡船沒有任何保護,想要偷襲渡船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如果按照徐庶的計劃來執行的話,只需要把北海郡拿下,那么顏良軍心必定打亂,而這也就足夠了。
這時,許褚在議事廳外高聲稟報,道:“啟稟主公,沛縣有飛鴿傳書緊急傳來”
“快拿進來。”劉瀾急忙回應一聲。
徐庶進屋之后,將信筒雙手呈到劉瀾面前,劉瀾接過信筒,從中倒出一張紙條,紙條為帛紙,被細細卷成長圓形,將紙條展開,上面的內容并沒有什么,只是讓他對趙云進行一些轉告,盯緊曹操。
對于徐盛的擔心,劉瀾一點也不奇怪,畢竟這些情況,都在他的意料之中,畢竟曹操可是號稱率領二十余萬主力攻打沛縣,雖然這里面一定有著水分,但他與壽春軍的的聯軍,兵力再少,也絕不會低于十萬,這么龐大的一支部隊,對付趙云和徐盛加起來不到五萬人的守軍,輕而易舉。
徐盛的擔憂不無道理,但是劉瀾最害怕的其實還是曹操在力進攻沛縣的同時,還有可能出奇兵進攻他處。
下邳、東海、瑯琊以及東莞四郡之一。
提醒趙云,這件事很簡單,也很好做,沛縣之戰的意義,他們是要拖住曹操,而曹操是想要把自己的主力吸引到沛縣又或者是要圍城打援或者干脆就是猛攻沛縣,隨著時間推移,曹操的意圖就會顯現出來,至于該如何應對,趙云和徐盛會做出合理的選擇。
而他現在必須要找到,曹操可能出兵的另一個方向。
不要懷疑曹操不打算分兵,以他對曹操的了解,他要真想攻打沛縣的話,早就進攻了,不會派典韋去叫陣,這身就是奇怪的事情。
典韋的存在,或者許褚的存在,就是劉瀾效仿曹操對典韋的安排,是親衛,他的職責是什么,劉瀾清楚,曹操也明白,用這樣的人去挑釁,身就是為了斗將而斗將,這完不合常理。
所以曹操這步棋,十有**,走的就是圍城打援的陸毅,而他的目的就是要告訴徐盛甚至是自己,他曹操人現在就在沛縣,他要奪取沛縣,下一步則是攻打徐州城。
一早從劉瀾手中接過紙條的徐庶看完了信中十個字的內容之后,輕聲道:“曹操用自己當誘餌?”
“嗯。”劉瀾著,負手來到沙盤前,注視著沙盤沛縣方向幾秒后,將標志著曹操的旗幟從費縣移到了沛縣,道:“我們這位老對手,很是難纏啊,原以為他只會派夏侯惇甚至曹仁帶兵過來,而他則會親自率領奇兵對徐州突襲,看來我還是低估了曹操。”
“主公過,曹操用兵,正奇結合,不拘一格,做出什么樣的決定都有可能。”徐庶覺得劉瀾沒有必要在這件事情上太過糾結,其實這一點從一開始,徐庶就始終認為曹操會親自帶兵到沛縣的,反倒是劉瀾,覺得不會,因為曹操用兵,他在哪里,哪里就是曹軍主攻的方向,而現在曹操在沛縣,看起來沛縣是曹軍主攻的方向,但劉瀾卻堅信,真相并非如此。
不要懷疑曹操不打算分兵,以他對曹操的了解,他要真想攻打沛縣的話,早就進攻了,不會派典韋去叫陣,這身就是奇怪的事情。
典韋的存在,或者許褚的存在,就是劉瀾效仿曹操對典韋的安排,是親衛,他的職責是什么,劉瀾清楚,曹操也明白,用這樣的人去挑釁,身就是為了斗將而斗將,這完不合常理。
所以曹操這步棋,十有**,走的就是圍城打援的陸毅,而他的目的就是要告訴徐盛甚至是自己,他曹操人現在就在沛縣,他要奪取沛縣,下一步則是攻打徐州城。
一早從劉瀾手中接過紙條的徐庶看完了信中十個字的內容之后,輕聲道:“曹操用自己當誘餌?”
“嗯。”劉瀾著,負手來到沙盤前,注視著沙盤沛縣方向幾秒后,將標志著曹操的旗幟從費縣移到了沛縣,道:“我們這位老對手,很是難纏啊,原以為他只會派夏侯惇甚至曹仁帶兵過來,而他則會親自率領奇兵對徐州突襲,看來我還是低估了曹操。”
“主公過,曹操用兵,正奇結合,不拘一格,做出什么樣的決定都有可能。”徐庶覺得劉瀾沒有必要在這件事情上太過糾結,其實這一點從一開始,徐庶就始終認為曹操會親自帶兵到沛縣的,反倒是劉瀾,覺得不會,因為曹操用兵,他在哪里,哪里就是曹軍主攻的方向,而現在曹操在沛縣,看起來沛縣是曹軍主攻的方向,但劉瀾卻堅信,真相并非如此。。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